- 文/仙人掌
前陣子有則新聞,大意是在說,綜藝天王吳宗憲又被媒體提問他旗下藝人兼好友的辛龍在喪妻之後的近況。
吳做了大概以下回應,他表明「有給他最後通牒,本來要他今天帶女兒來探班,但還是比較困難一點。」,並開始接者說:「孩子還包著尿布,未來還很長,一定要走出來,不可以窩在那裡。」
最後開始以自身作為「克服難關的例子」,說自己是「帶子郎」接著說:「我比他辛苦多了,最困難的時候,一個人要帶 4 個孩子,還要照顧爸媽,養家活口,我都走過來了,他要加油。」
貿然要求「結束悲傷」,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以上的言論可看出一番好意,他是想讓正在歷經喪妻之痛的辛龍趕快恢復一些往日的社交、工作,另外他也常常打電話關心這位好友。
但我看到這裡,覺得其實以心理諮商與輔導學門來看,有些態度是比較偏向負面教材的。而我相信很多人在陪伴正在經歷重大失落事件的朋友,也常常用這樣的「鼓勵」方式做處理,要求當事人趕快「節哀」、「重回正軌」、「這樣悲傷是沒用的,想想你還在世的家人與朋友」等等。
然而這樣的勸告,不太能幫助當事人走過傷痛,因為任何的悲傷復原與療癒理論,都奠基於當事人體驗、接受悲傷為基點。例如 Worden 四個哀悼任務模式、Rando 三期 6R 悲傷復原任務。
強制要求當事人「結束悲傷」,通常是無法達到真正克服傷痛,更可能導致當事人封閉自己的心靈,使得悲傷帶來的強烈情緒無法釋放。以榮格等心理動力學說來看,重大的失落事件,會成為一種經驗創痛時刻的意象,稱為「情結」,若我們將此感覺與記憶冰凍起來,它會被我們埋藏在無意識之中,進而導致人格的僵固或是經由心理防衛機制轉化成其他問題行為。
如何陪伴悲傷?先破除四大迷思
李佩怡老師在其合著的《導引悲傷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中寫到,在悲傷治療團體中,參加者往往會對悲傷有的四大迷思。我認為其實這不只那些參加者會有的迷思,更可能是社會大眾普遍的看法,在這裡一併幫大家整理,讓我們一起破除這些對悲傷的迷思吧!
- 悲傷痛苦在喪禮完畢後,就應該結束
- 時間會療癒悲傷,因為你會漸漸淡忘你所失去的
- 失去我們所愛的家人,你我悲傷都一樣
- 悲傷無用論
從上述可以得知,我們對於悲傷的看法從時間上、功用上、型態上是有偏見的。我們認為悲傷的時間要短、功用無用、大家的悲傷都一樣。
然而悲傷治療大師 Worden 表明,我們每個人的悲傷反應、療癒時間,每個人會因以下情況而有所不同:
- 與逝者間依附品質
- 逝者死亡形式
- 過去的生命史與家庭史
- 人格因素
- 社會支持
- 其他的壓力等影響
綜合來說,可以以辛龍為例子,像是他與妻子鶼鰈情深,如同吳宗憲在新聞受訪所言「這件事情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是一輩子,我們也羨慕有這樣的真愛在。」這樣如此深厚的依附情形,自然難以接受另一伴離世的事實,如同自己的世界崩裂一般。
此外,妻子離世的事情被鎂光燈聚焦、又有一名愛女的情緒與生活需要照顧,自然形成一股壓垮人的龐大壓力。這些必然形成一個漫長的療癒之路。
做個真誠的陪伴者:樸實、謙卑、耐性
西雅圖大學教授 G.Kunz 提出過治療者所應具備的三個倫理責任:樸實、謙卑、耐性。
我想身為每一個陪伴在苦難者身邊的人,都需要這三項,畢竟阿德勒也曾說過:「助人就是穿著他的鞋陪他走一段。」也就是說,我們對於那些心裡痛苦的人,要尊重他的療癒步調、方式,畢竟是穿者「對方的鞋」,陪對方走「他自己的路」,而對於經歷重大悲傷者更該如此。
參考資料
- 李玉嬋等合著《導引悲傷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悲傷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淺談悲傷五階段,泛科學
- 李琇婷、呂旭亞〈悲傷剝奪概念簡介:談諮商師的悲傷剝奪經驗 :談諮商師的悲傷剝奪經驗〉,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 李佩怡〈生命整合之道-榮格思想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提供的洞見(二)〉,諮商與輔導月刊,天馬文化
- 吳宗憲自封帶子郎 最後通牒辛龍走出來,中國時報
The post 要哀悼中的人「盡快結束悲傷」只會有反效果?關於悲傷的四大迷思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