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醫院該不該以賺錢為目的?一窺日本醫療國際化的現況——日本,百聞不如醫見(1)

$
0
0

醫院應不應該以「賺錢」為目的?

日本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進入全國性的經濟衰退,政府無不想盡辦法從各方面「拚經濟」!而日本的醫學在全球裡可說是首屈一指,因此在本世紀初,日本政府開始「醫療產業化、國際化」的工作,試圖用先進的醫療,打開東南亞、俄羅斯的市場。

筆者有幸在 2016 年 11 月時前往日本 [註1],一窺日本政府十幾年來在醫療產業化、國際化上的努力。今日將此行的見識寫成短篇遊記,和大家分享,也許有一天,台灣也能用自身的醫療,打開全球的視野。

日本醫療的困境

用一個單純的台灣人角度看日本,總覺得這個國家聰明、富裕,又努力,彷彿任何事情都比台灣更有遠見,什麼問題都難不倒這個國家似的。事實上不是。

進入 21 世紀的日本,面對了兩個極為嚴重的難關,分別是經濟成長停滯,以及更棘手的少子化問題。負責日本經濟的經濟產業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近似於台灣的經濟部,以下將簡稱為「經產省」)檢視了日本國內所有的服務業,並提出振興產業的各項建議。而針對醫療領域,2009 年時,經產省提出的解法就是「醫療國際化、產業化」

經產省最初的想法很單純,他們希望吸引外籍旅客進入日本境內就診(Inbound),提高國內醫療收入,同時精進日本醫療技術。有點像是近年來中國旅客來台灣進行健診和醫美服務,能夠豐富國內的醫療收入,連帶提高旅遊業等周邊產業的經濟。

吸引外籍旅客進入日本境內就診,在豐富國內的醫療收入之餘,連帶提高旅遊業等週邊產業的經濟。

吸引外籍旅客進入日本境內就診,在豐富國內的醫療收入之餘,連帶提高旅遊業等周邊產業的經濟。圖/wiki

日本經產省從 2009 年開始進行研究、推動;而除了吸引外籍旅客來日消費的構想,經產省也聯想到能夠將日本的醫療技術、儀器,甚至整個綜合醫院行銷海外,進駐全球各地(Outbound)。因此經產省也在 2010 年開始進行國際醫療輸出的研究,而在研究、推動了數年之後,日本政府於 2011 年輔助成立了獨立的法人組織——「 The Medical Excellence JAPAN (MEJ) 」 [註2],特別將日本醫療國際化和產業化的工作抽離政府部會,以獨立法人的方式推動。

為什麼需要獨立的法人組織呢?

跨領域的工作,需要全新的組織

MEJ 網頁形象

儘管參訪的單位沒有說明為什麼需要設立獨立的法人組織,我卻聯想到了上個世紀末在英國爆發的狂牛症危機。

80 年代,英國掌管食安管理的是農、漁業食品部,但該部門同時也負責促進英國的農業經濟。1985 年,農、漁業食品部收到怪病正在攻擊英國牛群的消息後,該部門居然選擇了經濟發展,反而拋棄了人民的健康。政府封鎖疫情資訊,最終導致全球爆發狂牛症的危機。從歷史中可以窺見,當面臨到複雜性高、跨部會管理的任務,如果能夠抽離傳統的制度分工,成立一個特別的管理組織,可能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而檢視一國之醫療國際、產業化的議題,我們可以想像這將是項複雜性高、衝突性強的任務。若是將醫療國際、產業化的任務侷限在經產省執行,那也許會偏重經濟發展、犧牲日本國民的就醫權益;若是日本政府將此任務劃於厚生勞動省(日本掌管醫療政策的部會)主持,那也許會把維護國內醫療權益視為優先,進而放棄醫療經濟的發展。因此處理醫療國際、產業化的議題,應該是個跨領域,同時又需要解決衝突的困難工作。

與會的 MEJ 理事長、理事們也在會議中聊到他們草創的辛勞,最初他們發現到日本醫界對醫療國際、產業化的排斥感很強,可能是因為醫療業具有社會福利的性質,將國內的醫療能量用於治療外國人,對於日本醫界來說是件很難接受的事情。而 MEJ 的成員中,不僅有熟捻醫界的領袖,亦有精於國際關係、管理和市場的人才,因此 MEJ 持續地分析國內、外的醫療困境,同時將各項資訊與日本醫界不斷地溝通,並透過說明會發現,有許多醫界人才希望能夠挑戰海外,加之日本醫療儀器廠商也對海外醫療有著高度興趣,這才讓日本醫界逐漸地開始接受醫療國際、產業化的發展。甚至日本政府正研究在東京市內設立特區的可行性,吸引外籍醫師進駐,讓東京市的外籍人士能在特區裡享受母國的醫療服務。

日本醫療國際化的現況:外籍人士訪日就診

相較於亞洲他國,MEJ 自評日本吸引外籍人士來日的人數都遠低於鄰國。2008 年左右,泰國約接受 140 萬人/年、馬來西亞約 40 萬人/年,相較之下,日本一年僅有 3 萬人訪日就醫,確實落後許多。日本在 2010 年後開始以經產省為主,推動醫療國際、產業化,同時在內閣官房(可視為日本總理的幕僚群)裡設置「健康.醫療戰略室」、觀光廳處理簽證事務、厚生勞動省進行醫院國際認證事務、外務省負責認證牽線的旅行社等。具體的作為有:請求外語大學開設專精於國際醫療的講座課程;培養高品質的醫療仲介業者;研究與制訂外籍訪客的醫療價格;研究與制訂國際醫療糾紛的處理步驟等。MEJ 認為,由於日本高齡化,所以日本在慢性病、年長性疾病、復健領域等的先端技術優勢,將可吸引到俄羅斯、中國和東南亞等國的外籍訪客。

日本醫療國際化的現況:日本醫療產業輸出國際

最初日本政府希望能夠以整院輸出的方式,在海外設立全科式的綜合型醫院,但隨著現實的情況變化,民間實際的執行方式卻有不同。由於日本廠商擁有高級的醫材技術,許多內視鏡廠商在全球各地設立了醫學影像健檢中心(俄羅斯、泰國、巴西等);而依照該國的醫療市場需求,日本醫院也在東南亞設立了乳癌健檢中心、腦神經緊急救護單位、糖尿病診療單位等,據 MEJ 會中說明,現約有 60 件案子在評估執行。

海外輸出方面,MEJ 重視建立當地人脈和市場調查,透過調查了解當地醫療市場需求後,視當地需求再進行重點性的輸出。由於市場分析調查需要時間的累積,因此從 2011 年進行研究,2013 年才開始有示範案。MEJ 的會員(醫療協、學會;保險業;醫材業;法律業等)或該國都可以申請研究,研究將由經產省主導、MEJ 協助調查分析。MEJ 會在內部依地域成立工作小組,討論各國的市場需求、政經情勢等因素,完成市場調查後再交由委員會(該案可能參與的單位)討論,若評估後認為可行,則將交付給適合的民間業者執行、MEJ 負責後續管理。

而在評估過程中,會邀請當地的醫療單位或仲介一起討論,以避免「在辦公室裡猜測鄰國發展」的困境。目前最成功的案例是 2013 年日本醫院在俄羅斯海參崴所設立的醫學影像健檢中心(HOKUTO Healthcare Consortium Vladivostok Imaging Diagnostic Center),初期由日方出資、人員和儀器等,現在已經成長到每日皆有 40~50 名患者來院就診,並且院內已完全由俄羅斯人接手,日籍醫師以遠距指導的方式營運。這種以當地人的實際醫療需求為規劃,並且追求當地能夠自主醫療為目的的方式,表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我覺得十分有趣。


  • 註1:此行的出國報告全文下載網址,請點選這裡
  • 註2:The Medical Excellence JAPAN (MEJ)原本為經產省的國際醫療研究案,後來轉型為法人。

The post 醫院該不該以賺錢為目的?一窺日本醫療國際化的現況——日本,百聞不如醫見(1)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