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統計觀點: 人類越來越暴力嗎?——《BBC 知識》

$
0
0
  • 作者/大衛.漢蒙(David Hammond)|澳洲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研究和平與衝突的驅動因素、恐怖主義與反恐行動,以及評估國家風險。
  • 譯者/高英哲|英國約克大學經濟學碩士,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長期合作譯者。

人類越來越暴力嗎?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眼見敘利亞衝突不斷、法國發生恐怖攻擊、美國種族關係緊張⋯⋯
人類看似變得更加暴力。統計數據是否也透露相同的訊息?

我們生活在人類歷史上最和平的時代,起碼根據卓越的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備受讚譽的著作《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所言,確實是如此。平克分析史料,細陳暴力在人類歷史上是如何司空見慣,包括部落、女巫審判、十字軍等等問題。證據顯示,已開發國家時至今日不再需要擔心,也無須應付嚴重的暴力問題。

平克以文明化歷程來解釋這樣的說法,也談到國家政府的演變,如何促進公平且一致的貿易行為。

然而 911 恐怖攻擊事件、反恐戰爭,以及敘利亞跟伊拉克持續不歇的衝突,在在顯示暴力並非過眼雲煙。聯合國難民署(UNHCR)估計,目前有 6,500 萬人因為暴力行為被迫流離失所,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紀錄。2015 年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lobal Terrorism Index)顯示,死於恐怖主義的人數,自 2000 年以來已經增加九倍。

儘管現在是人類歷史上最和平的年代,最近卻冒出不少暴力事件。這個並呈出現的矛盾現象,意外地引起統計學爭論。

迷思或趨勢?

首先來點好消息:暴力事件很罕見。根據英國衝突分析師路易斯.弗萊.理察森(Lewis Fry Richardson)估計,在 1820 年到 1945 年間,只有 1.6% 的人死於他人之手。社會學家藍道.柯林斯(Randall Collins)指出,人類通常不會輕易展現暴力,這跟一般人認為的情況相反。大部分酒吧鬥毆事件,只要有一方釋出善意就會收場,很少演變成好萊塢電影裡的群架場面。據估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只有 15% 到 25% 的士兵「真的」與敵軍開槍駁火;恐懼似乎讓人們失去行為能力,許多士兵說他們只是對空鳴槍,以免被貼上膽小鬼的標籤。柯林斯認為,一般來說人們必須要承受很大的社會壓力,才會訴諸暴力行為作為宣洩。此外,在個人主義盛於愛國主義的年代,要以武裝力量招募人力並不容易,要大眾支持戰爭更是困難。

據估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實際上只有15%的士兵對敵人開槍。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現代無人機可遠端執行攻擊任務,這會使人們更容易扣下板機嗎?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平克在著作中指出,近數十年間各種暴力事件已然減少,就連戰爭也越來越少。不過自 2011 年平克的著作出版以來,世上發生了很多事。衡量人際暴力、恐怖主義、國際衝突等 23 項指標的全球和平指數指出,相較於十年前,世界更不和平了。敘利亞跟伊拉克內戰不休;而自 2015 年 1 月,一對兄弟闖進法國諷刺刊物《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辦公室,用衝鋒槍殺害 11 人之後,歐洲的恐怖攻擊事件就層出不窮。美國雖然自 1995 年起凶殺案減少了一半,然而 2015 年的大規模槍殺事件害死 205 人,大約是 2014 年死亡人數的五倍。英國的暴力犯罪自 2013 年起開始增加,2016 年 6 月 13 日脫歐公投之後,種族仇視案件更是增加了 42%。

2015 年初法國諷刺刊物《查理周刊》遭到攻擊之後,歐洲的恐怖主義活動也隨之增加。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放眼國際也有不祥的徵兆。由《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的科學家設立的「末日時鐘」估算我們距離肇因於氣候變遷、惡化的國際關係,以及核子武器的全球性災難,到底還有多遙遠。2015 年末日時鐘顯示,距離末日只有三分鐘,這是繼 1984 年美俄關係最緊繃之後,最不樂觀的評估。造成暴力攀升的不穩定因素可是洋洋灑灑一大串。2014 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境內持續不斷的衝突事件,業已考驗後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一架俄國飛機在 2015 年於土耳其境內遭擊落,使得事態更加惡化。2016 年 7 月 15 日,土耳其政變未遂,導致超過 5.2 萬人遭到拘留或逮捕。

2015年,末日時鐘距離午夜只有三分鐘,這是自1984年以來,最接近末日的時刻。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2016 年 7 月 12 日,中國拒絕接受海牙國際仲裁法院針對與菲律賓在南海的領土爭議,做出有利菲律賓的仲裁結果,導致中國與其他各國關係緊繃。

暴力統計數據

若要明瞭我們是否確實沒那麼暴力,可以透過「沙堆」這個看似無關的簡單類比來了解。沙子落下時,會自然形成圓錐結構;把更多沙子倒在沙堆中間,就會越堆越高。想像一下,你用緩慢、控制得宜的方式,把沙粒加在一個成形的沙堆上,每顆沙子落下後,就會停在沙堆斜坡上某個摩擦力跟重力保持平衡的地方。許多沙粒都會處在這種狀態,不過最終總會有某顆沙子落下之後,造成沙堆一邊坍塌,一下子讓許多沙子都離開原位。雖然這道理很簡單,然而很難用模型加以準確掌握沙粒之間的作用力跟互動情形,因此任何一粒沙子所造成的效應,都必須要當成隨機事件。

由複雜理論之父,皮爾.巴克(Per Bak)、湯超,以及科特.維森菲爾德(Kurt Wiesenfeld),在 1987 年首度提出的沙堆隨機坍塌例子,跟其他現象有驚人的相似處。大部分沙粒的影響極小,但偶爾會有一顆沙粒造成很大的衝擊。就數學用語來說,這個隨機性遵循所謂的「冪次法則」:有許多影響細微的事件,偶爾才會發生影響深遠的事件。美國聖塔菲研究所電腦科學家艾倫.克勞塞特(Aaron Clauset)跟馬克斯威爾.楊恩(Maxwell Young)在 2005 年指出,恐怖主義跟地震遵循相同的統計模式:有許多小型攻擊,偶爾才會出現如 911 事件罕見卻具毀滅性的攻擊。

有些分析師表示,就統計觀點而言,恐怖攻擊的模式就跟地震一樣,有許多小型事件,然後發生像 911 之類的大災難。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統計數據有助於我們了解這個現象。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估計,2012 年將近 50 萬人死於凶殺。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指出,2014 年有將近 3.3 萬人死於恐怖主義。根據烏普薩拉衝突資料庫(Uppsala Conflict Database),2015 年總計有 118,435 人死於暴力衝突。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 80 萬人自殺而死。以目前全球 74 億人口來說,這些不同暴力面向的致死率大約是每 10 萬人裡有 20 人。相較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當時全球 23 億人口有 6,000 萬人死亡,相當於每年每 10 萬人有 435 人死亡。就絕對平均數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每七週的致死人數,相當於現今預估每年死於暴力事件的人數。既然暴力遵循冪次法則,就必須要優先列出極端事件。

雖然暴力的模式跟其他現象具有相當有趣的類比性,但也讓人有點不知所措:在冪次法則之下,也可能常有前所未見的破紀錄現象。對地震來說確實如此,對暴力來說也可能是這樣。然而只因為數據看起來很接近,就可以說暴力跟地震一樣嗎?哲學家約翰.葛雷(John Gray)對於使用統計數據呈現暴力本質表示懷疑,因為這需要對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學,甚至心理學都具備一定的了解。除了得審慎解讀關於暴力的統計數據,這世界還是個複雜的系統,而複雜系統偶爾會產生不可預測的結果,就如同一粒沙子會導致沙堆坍塌一樣,沒有人料到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趁亂暗殺了法蘭茲.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竟會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不過,具有隨機性並不表示機率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那麼關於暴力,有證據顯示世界轉趨和平的機會越來越大嗎?長期和平卓越的戰爭歷史學家約翰.賈迪斯(John Gaddis)提到,超級強權在後二戰時期沒有爆發大規模衝突,可視為一種「長期和平」。自從 1945 年以來,各國間爆發戰爭的頻率大為降低,現今戰事本質上主要都是在地衝突。儘管冷戰時期情勢緊繃,但迄今歷史上也僅使用過兩次核子武器;在這個軍事科技足以完全毀滅自己的世界裡,人類到目前為止都能避免世界末日到來。

現代衝突本質上屬於地區性,不過對於支持伊拉克政府的戰士來說還是一樣暴力。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有鑑於此,平克在 2011 年提出了顯而易見的問題:情況是否已改變?後二戰期間的某些發展明顯有助於減少暴力:民主制度持續散播到世界各地;聯合國的出現提供了外交新途徑,也把維護國家主權跟邊界的原則奉為圭臬;使用核生化武器成為國際禁忌;歐洲煤鋼共同體開啟了貿易市場,最後演變成為歐盟,樹立了區域整合能夠帶來利益的典範;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公民權利運動則代表了種族關係的轉捩點。

雖然平克知道長期和平並不一定就是永久的和平,但他認為各國在後二戰期間,已經從「不征服人就等著被征服」的模式,轉為較合作共榮的體系;只有在利益超過成本時才會爆發戰爭。

純屬運氣?

然而許多專家指出,這些資料也可能有別的解釋。舉例來說,美國印地安那州聖母大學政治科學暨和平研究的助理教授塔妮莎.法扎爾(Tanisha Fazal)就認為,戰爭死亡人數減少,可能是因為近年來醫療進步的緣故。長期和平也可能是因為,在暴力的冪次法則中的一連串好運。統計學家暨風險分析師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在《黑天鵝效應》一書中,廣泛舉證過往資料,從中預測各種荒唐的趨勢,而聲名大噪。在與機率專家帕斯夸勒.西里洛(Pasquale Cirillo)合著的著作中,塔雷伯也指出,據估計每隔 93 年就會發生一場死亡人數高達 500 萬人的戰爭;他們的研究指出,雖然暴力是由極端事件主宰,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和平模式至今也不過 71 年,統計上認為大局已定,未免言之過早。

當前氛圍

眼下的世界沒有 10 年前那麼和平,是因為統計上的波動,抑或是某個更為嚴重的現象?在美國興起公民權利運動將近50 年後,近期「黑人的命也是命」(BLM)抗議活動顯示,種族議題的情勢依舊緊張。歐盟的整體規畫受到英國出乎意料的脫歐公投打擊,而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在大選中更是發起了邊界保護運動,還聲稱北約組織已過時,聯合國也沒有效用。平克認為,維繫長期和平的中心因素似乎搖搖欲墜。

頗具爭議的美國總統川普,聲稱促進國際合作的聯合國沒有效用。圖/《BCC 知識 2017 年 4 月號》

不過也有充分的理由,讓我們不那麼心灰意冷。2013 年, 美國政治人物唐納.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在訪談中說出了一項簡單的真理,

「如果相信衝突無可避免,就會成為釀成衝突的一大主因。」

我們很容易注意到負面因素,不過根據全球和平指數顯示,世界其實不乏好消息。雖然戰爭不斷,不過最為和平的那些國家仍然趨於和平。平克充滿洞見的觀察很適合為本文作結:

「與其問『為何會有戰爭』,我們還不如問『為何會有和平』。我們不僅要針對做錯了什麼事鑽牛角尖,也要為做對了什麼事細細探究。」

世上無疑有很多挑戰需要面對,然而後二戰期間「做對的」事情也很多,足以讓我們能夠面對這些挑戰。


 

 

 

 

 

本文摘自《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 68 期(2017 年 4 月號)

The post 統計觀點: 人類越來越暴力嗎?——《BBC 知識》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