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找到了與你相似的靈魂伴侶?佛洛依德說:你只是自戀!

$
0
0

納西瑟斯痴痴看著那水中的「他」。

談到自戀,要從水仙花說起

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ōseōn)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有個叫納西瑟斯(Narcissus)的獵人,是河神的兒子。至於他有甚麼過人之處?「帥、很帥、超級帥……」大概是這樣。如果他生在現代,幾乎可以肯定他是男神中的男神。不過先知曾經說過,如果他要長命百歲,就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看到自己。

由於是男神,自然傾慕者眾,但納西瑟斯對他們根本看不上眼,所以都一一拒絕。或許愛的反面真的是恨,以致納西瑟斯得罪了很多人,終令復仇女神決定要懲罰他。[1] 有一日打獵過後,感到口渴的納西瑟斯來到一個池邊打算喝水。怎料當他正要彎下身喝水時,發現水中自己的倒影是如此俊美。

納西瑟斯雖愛上了「他」,卻發現自己只能痴痴看著那水中的「他」,永遠得不到愛的回應。傳說他最後因而自盡,也有人說他苦苦看著池中的「他」而絕望至死。他死後,眾人尋找他的屍體未果,卻發現池邊長出了一種異常美麗的花,這種花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水仙花……

我們聽過納西瑟斯的故事後,大概都會認為他是典型的自戀者。而要在情人節前夕談自戀,好像有點格格不入。按理這跟我們(特別是情侶)沒多大關係,因為愛情應該是愛一個(或多個)我以外的人吧,哪來的自戀?只愛自己又怎麼跟相愛相提並論?

此自戀非彼自戀,戀愛之前先來場大師開示

在戀愛中或渴望跟心儀對象相戀的人,難免會對此大惑不解。誠然,納西瑟斯是一個自戀者。更確切地說,他就是自戀的代名詞。英語中,自戀一詞正是借用了納西瑟斯的名字。但這個神話故事並非與我們毫不相干 ── 跟很多神話故事一樣,它在各種天馬行空和匪夷所思的人物和情節背後,其實在刻劃人的各種存在狀態,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命運的吶喊。

納西瑟斯的故事就好像神話中的先知預言一樣:愛情會長久的前提是你永遠不瞭解你自己。就像是納西瑟斯最終找到了長久的愛情,但他卻永遠不知道他愛上的就是自己。若是如此,不知大家會如何應對?愛戀中的我與你,可曾想過︰其實我就是納西瑟斯?

我們現在使用「自戀」一詞總是帶有負面含意: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其他都看不上眼,乃至狂妄自大到給人一種近乎病態的感覺。但這種理解方式不是我們今天想討論的「自戀」,以下要討論的,是一種普遍於愛情中的現象。

有關自戀的深入討論,其實只不過是大約二百年前的事。討論自戀跟愛情關係的表表者中,不得不提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2]。有別於同時期討論自戀的學者,佛洛依德描述的自戀不是一種病態,而是一種我與「他者」建立關係的模式。但佛洛依德這種對自戀的理解,卻令他無意中成為了預言愛情命運的先知。

佛洛伊德。圖/By Max Halberstadt @ wikimedia commons

本能間不斷衝突,劃出我與你的界線

你或許認為:能說出「我愛你」,大概不可能會是自戀吧,不然那個「我」與「你」就顯得荒謬極了。「我」與「你」的意義又是否真的這樣不證自明?

佛洛依德認為,我們在生命的初期並未有明確區別「我」與「你」的意識。對於嬰兒來說,照顧者(例如父母﹚ 甚至世界跟他都是一體的。這是因為嬰兒時期(甚至更後期的成長階段)的「我」所欲求的(通常是基本生存條件,如吃、喝、睡)皆可以滿足,在這個狀態下,關於「我」與「你」(即照顧者)的意識並未充分展現。佛洛依德指出,要明白「我」與「你」(即「他者」)意識的發展過程,就要著眼於兩種本能間的衝突。

本能的衝突是指佛洛依德提出的兩種本能 ── 性本能(sexual instincts)[3] 和自我本能(ego-instincts)── 之間的衝突。性本能泛指對一切能滿足自身慾望的傾向,即所有能令我滿足快樂的我都會欲求;自我本能則是指自我保護/保存的傾向,亦即會排除和避免一切傷害或危害自我的人、事和物。

這兩種本能乍看之下好像沒甚麼衝突,普遍而言幼兒成長階段中自我本能跟性本能處於和諧狀態。但成長的路途上,我們會慢慢意識到無法滿足自己所有的欲求。例如小孩終會明白原來父母並不可能長期陪伴左右、不可能給予所有他們想得到的,更不可能永遠保護他們。這時候,性本能會不惜一切地去繼續追求慾望滿足,甚至犠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而自我本能卻以保護/保存自我為重,要阻止性本能不惜一切代價去滿足慾望。

因此本能衝突是恆常的︰性本能驅使個體無止境地追求能滿足自身之事物,但同時自我本能又要不停避免個體與他者衝突為免受傷害。佛洛依德眼中人的存在就是兩種本能間不停拉扯。

要知道自我本能的發展相當重要:雖然自我本能已確立我們能分辨「我」與「他者」,但現實經驗會導致我們理解的「我」跟「他者」與之大相逕庭。一般來說, 幼兒成長階段中自我本能跟性本能處於和諧狀態,所以並未有明確「我」跟「你」的區分。而後來當我們體驗到慾望不能被滿足的情況,就會明確分辨「我」與「他者」,亦即,我們瞭解到週遭人物並非永遠以我為中心,而是各有不同的欲求,且很多時候是衝突的;如果成長時期被過分溺愛,結果就會傾向理解「他者」為自己一部分,以致「我」跟「他者」的界線模糊,就像維持著兩種本能的和諧狀態。

成長時期被過分溺愛,「我」跟「他者」的界線便會顯得模糊。圖/By 3194556 @ pixabay

我愛的「你」竟不是你?

而我們今天所談的自戀,就在上述這種理解「我」與「他者」的脈絡下建立起來。要理解自戀這種現象,愛慾(erotic love)是其中一個重要面向(我們可先將「愛慾」一詞理解為情侶間的愛情)。「為何你選擇我?」、「你愛我什麼?」可能是每對戀人都問過的問題(當然亦伴隨著最說不清、講不明的答案)。

佛洛依德說,我們選擇戀愛對象的模式最能說明自戀所謂何事,而這兩種模式分別是依戀(anaclitic)和自戀(narcissistic)。

依戀指的是把近似父母(照顧者)的人當成戀愛對象。這是一種較為成熟區分「我」與「你」的結果(由於這涉及佛洛依德有關伊底帕斯情意結的討論,為避免產生太多枝節,故不在本文討論)。至於自戀,則是一種未能完全區分「我」與「你」的後果。佛洛依德細分了以下四類選擇伴侶的方式︰

  1. 根據自己的形象:我愛你,因為你跟我合拍,我們的品味、興趣、想法好像都如此相近
  2. 根據自己從前的形象:我愛你,因為你好像那個我一樣,貪玩、放縱、不羈
  3. 根據自己希望成為的形象:我愛你,因為我想成為你 ── 那個魅力四射而又冷酷神秘的人
  4. 根據那些曾經屬於自己(或被認為屬於自己一部分)的人:我愛你,因為你好像他/她

以上的,或許都是你愛他/她的原因。佛洛依德告訴你︰

這其實是一種自戀式的戀愛。我愛的「你」,其實甚至跟你毫無關係。我們沉醉戀上的,是愛河旁邊自我的倒影。

「我愛你,因為你是你。你是如此獨特,你就是我的唯一……」在愛情中,我們甚至會把愛侶理想化(Idealize),但誰想到這也會是一種自戀現象?我們也許會認為我愛,因為他/她很美、很善良、很聰明,這點或許我們身為旁觀者也不會否認,但情人終究只是我們眼裡的西施,在理想化愛人的時候,我們不再清楚究竟「他」/「她」是否真的如此,其獨特和優點,是否也有可能只是我從來的一廂情願?

我說戀人自戀,並不是質疑他判斷錯了,也用不著一套客觀標準說明何謂美醜善惡。我們不是在質疑戀人判斷是否合理,更不是揶揄我們身為戀人都愛誇張失實,而是要思考一下,我們眼中那個如此特別的人,是否只不過因為你愛著他/她而變成你所認為的模樣?在愛情終結時,很多人往往發現對方原來是這般或那般,「是你變了,是你變了……」其實想一下 ,是否有那麼一個可能,他還是原來的那個他,只是從前的你以為,他是你所想的那個善良正直、對你好又為你設想的人。

分手後,他還是他,但已經和你所想的不一樣了。圖/By blickpixel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我愛你」中,「你」到底是誰?

要有情人思考愛情本來已經不容易;要他們在這情人節的浪漫氛圍下認識自己,也可能顯得有點苛刻。有人會問︰自戀式的愛情是否有問題?在此我把這個問題留給你們。可能就像納西瑟斯一樣,我們最後會瞭解到這種自戀形式的戀愛是終歸失敗的。對於這種戀愛形式,佛洛依德卻沒有談論太多。精神分析的工作,旨不在回應身為敍事者的戀人,而是嘗試解釋(interpret)、理解愛情作為人類世界一種普遍現象,其實是怎麼一回事。白水師兄不久前讓大家思考過「我愛你我愛甚麼」這個難題。或許此時此刻,大家還在糾結時,還要多問一句︰

我愛「你」我愛你麼?

註腳

  • [1] 在此故意省略眾多情節和人物,有興趣的讀者絕對要去看看這個故事。
  • [2] 本文旨於討論弗洛依徳一篇非常重要討論自戀的文章,詳見:Sandler, J., Person, E. S., Fonagy, P., Freud, S., & International Psycho ── Analytical Association. (1991). Freud’s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3] 經常有人批評佛洛依德,指他似乎把所有人的思考和行為都理解為性(sex),在此必須指出,佛洛依德提出性本能,不能簡單視之為追求性愛的本能,而是一切對能令個體滿足之人事物的追求(最常見於吃、喝、睡等生理需求)。

  • 編按:二千多年前,曾經有個叫蘇格拉底的人,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最終他把毒藥一飲而盡。好青年荼毒室中是一群對於哲學中毒已深的人,希望更多人開始領略、追問這世界的一切事物。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習慣的一切不是這麼理所當然,從這一刻起接受好青年荼毒室的哲學荼毒吧!

本文轉載自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我愛「你」我愛你麼?佛洛依德說自戀

 

The post 找到了與你相似的靈魂伴侶?佛洛依德說:你只是自戀!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