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從草東沒有派對的崛起,談解讀爆紅的那些迷思

$
0
0
  • 文/吳秋園 │ 中山大學社會所碩士生

圖/草東沒有派對臉書

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在第 28 屆金曲獎一舉獲得最佳新人獎、最佳年度歌曲獎,甚至在最佳樂團獎上擠下奪獎熱門五月天竄為黑馬,令許多人大膽聲稱這象徵著樂團界的世代交替。乘著這股浪潮,許多探討草東為何而紅的文章應運而生。

文章指出草東沒有派對是因為反映社會議題、不走傳統發行、代表典範轉移等原因而能受到歡迎,也另有論點認為草東沒有派對唱出了時代的焦慮與悲淒,因而成為當代的象徵。但這樣的分析是合理的嗎?

已經成名,會越看越美麗

先別急著回答,讓我們先來看看社會網絡學者鄧肯.華茲(Duncan Watts)在《為什麼常識不可靠》這本書裡說的一個故事:

「蒙娜麗莎的微笑」其實在 16 世紀由達文西繪製完成後,到 20 世紀間,一直沒沒無聞。該畫作會聲名大噪完全出於陰錯陽差。起因是 20 世紀初,一位羅浮宮的義大利籍員工菲路賈認為,該畫應該屬於義大利所有,不應展在羅浮宮,因此將此畫夾帶回義大利,但最後銷贓失敗,功虧一簣。結果畫作失而復得的過程反而讓蒙娜麗莎在報章媒體上聲名大噪,後續甚至讓多位藝術家如達利、安迪沃荷在許多創作上翻玩蒙娜麗莎,讓這幅畫的名聲更無遠弗屆,銘刻在西方人民的腦中。
結果等到蒙娜麗莎竄紅後,評論家的故事又是另一個版本。評論家開始分析蒙娜麗莎之所以是一幅曠世名畫,完全是由於畫本身的內在特質,如微笑的畫法與光線的運用等等。甚至開始探討是否是畫作中女主角的晦澀不明的神祕性等因素,才造就了這幅畫的偉大。

那些評論家一股腦地做事後諸葛,卻忽略蒙娜麗莎逐步變的廣為人知的外在歷史發展,轉而產生以下的論調:蒙娜麗莎之所以為成為蒙娜麗莎,是因為它本身具備了成為偉大名畫的重要特質。同樣的思路在今天就會變成:草東沒有派對之所以會大鳴大放,是因為它本身就具備了成為著名樂團的所有特質。會有上面這種評論,純粹是因為我們太習慣只從成功的案例回過頭來分析、歸納事物。仔細想,難道台灣沒有其他樂團譜出的歌曲能「唱出當時代的焦慮與悲淒」嗎?沒有其他樂團能「反映社會議題」嗎?況且不走傳統發行路線的獨立樂團多不勝數。那為什麼紅的是草東,而不是其他樂團?

讓我們再從華茲的另一本書《六個人的小世界》提出的分析途徑來重新解讀草東一舉成名的脈絡。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兩件事:

第一,我們身處在一個稱之為小世界的社會網絡結構。

第二,人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而改變觀點。

什麼是小世界的社會網絡結構?這其實是我們常常碰到一個狀況:在一個社交場合中碰見了另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閒談之中驚覺兩人共同有一個好友,於是一起大喊:「這個世界真是小!」

無論是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的寄信實驗、華茲的電郵實驗,到臉書資料庫的分析結果,都顯示:妳/你與一個原先不認識的陌生人,平均只需要經過六段連線(或以下),便能將彼此搭上線。這類研究結果可能會和我們的常識相悖,畢竟我們平常都活在同溫層裡,每天接觸到幾乎都是同樣的一小批人──可能是家人、同事或朋友,而這一小批人也有很高的機率互相認識。所以,為何人類的群聚性這麼高,卻又能這麼快速的讓我們透過少少幾段人際連線,就連結到世界各地的其他陌生人呢?1998 年華茲在《Nature》發表的文章〈小世界網絡的集體動力〉成功解釋的這個弔詭的現象。

圖/Duncan Watts

上圖左側有三種網絡結構。最左邊的網絡狀態群聚性相當大,每個網絡節點(個人)都只跟左右各兩個鄰居連結,而每個節點的鄰居間也幾乎彼此相連,因此網絡處在一個完美的同溫層。如果某節點想要連結到位於網絡另一端的節點,則必須經過很長的路經才能互相連結。最右邊的網絡狀態則是隨機網絡,每個節點都隨機和網絡的其他人互連,在這種網絡中你的朋友間互相認識的機率相當低,群聚性很小,但兩個陌生人間卻能透過相當短的路經連結在一起。

小世界就是這兩種網絡的中間狀態。從上圖右側的模擬結果顯示,即使我們平常都活在同溫層裡,但只要你的朋友裡面有少數人可以連結到較遠的陌生人,多了一定比例的隨機連線,整體網絡的平均路徑長度 L(p) 就會驟降,不過,網絡的群聚係數 C(p)依然能維持在相當高的狀態。這個小世界網絡,正符合我們現實生活的情境。我們雖然平時都只和一小群人互動,這群人又幾乎彼此互動,但這一小群人之中,可能有一個人認識遠方另一小群人的其中一人,就會建立一條隨機連線。因此當你要跟距離很遠的陌生人連結時,只需透過這隨機連線的兩個人,就能很快搭上線。

每個人的人際網絡看似有固定範圍,但關係任意一人若有對外的聯繫,你便有可能透過這個連結向外拓展,與關係遙遠的陌生人搭上線。 圖/unclelkt @Pixabay

了解小世界網絡之後,我們再回頭看:人是怎麼影響/傳染其他人的?依照馬克 · 格蘭諾維特(Granovetter)1978 年提出的門檻模型,每個人都有受他人影響的門檻值,只要越過這個門檻,你被其他人的觀點同化的機率將會大幅提升。假設某甲受影響的門檻值是十分之三,那如果甲有十位朋友,只要其中三位朋友都跟他講述某個觀念,他很容易就被影響;並接納此觀念。但有些人的門檻值很高,要十個朋友同時跟他講述相同觀念才能說服他,有些人的門檻值很低,只要一位朋友就能說服他。

知道了小世界網絡和門檻模型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許多流行現象會爆發開來,其實和整體網絡的結構、網絡中每個節點的門檻息息相關。

圖/作者提供

上圖中,節點 A、B 分別處在自己的同溫層內,而 A、B 之間又剛好擁有一條連結不同同溫層的隨機連線。從這個情境中,我們可以進行以下推導:假設今天同溫層 1 幾乎都是草東迷,而同溫層 1 的節點 A 認識同溫層 2 的節點 B,節點 B 除了認識節點 A 之外,在他自己的同溫層裡,他還認識其他四位朋友。而 B 的受影響成為草東迷的門檻剛好低於五分之一,那喜愛草東的觀念很有機會透過 B 進一步傳染至同溫層 2,並在這個同溫層裡爆發流行。但相對的,流行無法爆發的情況很多,包括同溫層 1 裡面可能許多人都是草東迷,但沒機會傳染給節點 A,因此喜愛草東的歌迷只會困在這個小小同溫層裡。也有可能同溫層 1 有成功傳染喜愛草東音樂的觀念給節點 A,但節點 B 的門檻是五分之二,這樣一樣無法影響 B 成為草東迷,也沒有機會在同溫層 2 爆發草東的流行。

圖/The Opte Project [CC BY-SA2.5] via wikipedia

草東爆發流行的原因很可能是流行種子落在恰當土壤當中,傳播初始,喜愛草東的某一些人剛好擁有跨越不同同溫層的隨機連線,傳播時,又剛好跨過拓展到各別同溫層的門檻,同時各別同溫層內的那群人門檻值分佈狀況與網絡結構,又剛好可以讓喜愛草東的觀念在同溫層內傳播開來。這種情境恐怕才是最符合草東流行引爆的真實狀況。正因為要達成觀念大規模傳播的條件這麼嚴苛,所以我們的網絡大致保持很穩定的狀態,不會隨便就出現一個顛覆的新觀念並引爆流行。接著,根據網際網路的「馬太效應」特質,原先擁有較多點閱率的樂團與歌曲又更容易吸引其他閱聽人的興趣、也容易受到其他音樂人的翻唱,讓接收到草東音樂資訊的人數進一步擴大。

但上述這種論點並不是說草東會爆發流行完全都是因為運氣好。平心而論,草東是相當優秀的樂團,因此能讓歌迷接受的門檻也相對容易達成。然而,評論家卻選擇忽略那些和他們一樣優秀;只是未能突破網絡結構或門檻分佈而困在小小同溫層的樂團,繼續在那一小群成功案例中,找出一些虛無縹緲的理由解釋爆紅的原因。也許在另一個所有條件相同,僅有網絡結構稍有不同的平行世界中,引爆流行趨勢;拿下金曲獎的會是另外一個樂團。這時候,那個平行宇宙的評論家又會生出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來告訴大家:那個團能爆發流行完全是因為那個團的內在特質所致!

參考資料:

  • 今周刊〈草東沒有派對到底唱出了什麼?
  • 新公民議會〈草東沒有派對唱出的時代哀歌
  • Mark Granovetter, “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 no. 6 (May, 1978): 1420-1443.
  • Watts DJ, Strogatz SH.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 . Nature. June 1998, 393 (6684): 440–442.
  • Duncan J. Watts(2009)(譯者:傅士哲、謝良瑜)《六個人的小世界》,大塊文化。
  • Duncan J. Watts(2013)(譯者:鍾玉玨)《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大塊文化。

The post 從草東沒有派對的崛起,談解讀爆紅的那些迷思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