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世界好快心好累的時代,我們大學修的很多學分都很難學以致用,「不務正業」、做著跟大學主修乍看沒什麼關係的工作,可能才是常態。五月的專題徵文,就讓我們來看看「職涯」能有哪些變化!
大學學測放榜後,如何選填適合自己的科系是每個高中生必定面對的難題,臺灣高中生階段的學生大多都不太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自己適合什麼?
所以在選填志願時往往就依據自己的成績、科系熱門程度和師長的意見去選填。舉我個人的例子來說,受限於繁星計畫只能選校,科系幾乎是依據分數高低來決定落點,由於商學院的所有科系都落榜,最後就到了這個和商科有點相關,卻又比較接近法律系的科系。
儘管自己並不排斥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科目,但我仍是希望自己的職涯可以有不同的可能性,而非侷限在公務員或是不動產相關產業。
最初也沒有多想,只覺得銀行行員似乎是個不錯的職業就著手投了履歷,經過了筆試和面試,最後毫無任何經驗的我,錄取成為一間北部某銀行的存匯行員。
新鮮人進入職場往往都是從零開始,即使你是相關科系出身,仍然需要了解公司文化、系統、組織架構以及工作如何實際操作。通常銀行都會對新人安排一定時間的教育訓練,在經過約三週的訓練後,我被發派到台北信義區的銀行就任櫃員。
銀行的業務大概分三類:存匯、放款和理財業務。一般新人到分行都會先做存匯的工作,之後再依分行的需求由單位主管派任其他職位,而存匯的工作和我大學所受的訓練大多無關,因為我們所使用的系統和知識都不是學校會教的。存匯櫃員的工作大概有:一般收付〈存款、提款和匯款〉、外匯、基金、開戶、支票存款。除了上述的項目外,還有一些工作是依據分行業務和主管而產生的工作,例如:基金和保險的行銷、保險公司保費代扣……..等等。
由於我們公司採全功能櫃台制,所以每個櫃員都要學會辦所有的業務,每次叫號的時候就像是在玩抽鬼牌,因為除了熟識的客戶外,你不會知道客戶要請你辦什麼樣的業務。這對於新人來說是一直是很大的考驗,因為上述的那些工作,大部分是到了分行才開始學習,教育訓練時並沒有教導,所以能不能在這個職場生存取決於你是否能在短時間熟悉各種業務工作,以及你身邊的主管和同事是否願意協助你。
雖然我的職業並不會運用到我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但這也不表示大學的訓練和職場工作毫無關係。
除了表訂的工作外,有時我們還會遇到主管交辦事項,而這時就需要自行去思考該如何完成。例如:公司某高階主管曾經要求分行,去估算自己分行每月的損益,當時我運用了公司的日報表、同事提供的資料,搭配學校所學的會計學理論和Excel軟體,計算出主管所要求的數字。
由此可知,雖然我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不會應用在主要的工作上,但它卻能在處理某些事件上有用武之地。
對於銀行相關工作,不少人常有一個迷思:總行待遇比分行好。
根據我的經驗:不一定。我在分行任職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調至總行會計部,這也許是因為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這個名校,也可能是在教育訓練時人資部的主管對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這個經驗也讓我對於銀行業有更深一層認識。
即使在同一個公司下,分行和總行的工作內容差異甚大。分行主要負責業務面,所以工作大多為招攬業務和服務客戶,對於市場、客戶有較多的接觸與認識;總行主要負責管理面,因此工作大多為制定政策、監督分行行為以及應付主管機關,對於法律和各項政策有一定的敏感度。從這裡可以看出,分行需要的是能招攬業務和開發新客戶的人,或是只能依照制式規則完成工作的人;總行需要的是能獨立作業、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或是能從無到有,制訂出適合公司的系統或企劃的人。
我在這個公司年資約2年半,比較多的時間在總行服務,我清楚了解即使在同一個公司內,不同的職位,不同的部門,所需要的人才自然是不同的。學校所教導我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如何透過團隊合作找出最適合的策略,因此我會適合總行的環境。在我任職期間,人資部也曾陸陸續續調過不少櫃員到總行任職,然而這些人的離職比率可說是頗高,原因出在他們大多出身於科技大學,而技職體系的學校比較少訓練學生獨立思考,或是讓學生去獨立完成一項專案,當他們在總行面對無標準答案的問題時,往往無法處理。
其實有很多事情唯有你自己親自去體會,你才能真正了解它的內涵,而他人的意見仍舊只能參考用。
人們在選擇自己就讀的科系和職業時,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對自己有一定程度了解。先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質和能力,從而去選擇符合你自己條件的職業才是正確的。
銀行業在台灣算是一份穩定、有機會領高薪的工作,然而,現在年輕人滿多都因害怕業績壓力,而盼望能有機會轉調管理單位,雖然管理單位無業績壓力,但是主管給的壓力其實也不算小,而且每天面對一樣的人、事、物,倦怠感很容易產生。總行也好,分行也罷,不管他人說什麼,認清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The post 我念地政系,但我現在在做銀行行員──「不務正業」徵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