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沒在用腦時,腦內就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也就是沒學到什麼事情。最近哈佛大學科學家在專業期刊《科學》(Science)上同時發表了四項實驗,提出證據,證明電子媒體對我們的思考和記憶有何等不利的影響。這文章有很棒的篇名:〈Google對記憶的影響:不斷使用資訊對我們思考的影響〉。這篇文章所談的並不是殺手遊戲令人變得暴力,或是使我們的感覺變遲鈍——這兩點大家早已知道。它所探討的主要是我們越來越依賴數位媒體這件事對我們使用心智(以及長期下來對我們心智能力)意味著什麼。由於這些新近研究相當重要,而且是發表在最好的世界性科學期刊上,所以我想在這裡特別加以介紹。有關網際網路、Google或臉書對我們的影響,這方面實在還沒有很多的研究結果。
由美國心理學家史芭若(Betsy Sparrow)及其研究人員所進行的第一個實驗,是讓四十六名大學生回答三十二個問題。半數的問題相當簡單,另外一半則比較不容易回答。問題分成兩組,每組十六道題目,不是先出簡單再出困難的,就是顛倒過來。舉例來講,屬於簡單的問題有:
- 恐龍已經滅絕了嗎?
- 氧是一種金屬嗎?
至於困難問題的例子有:
- 丹麥的面積比哥斯大黎加大嗎?
- 氪的原子序數是二十六嗎?
受試者在答完前十六道題目之後,要進行一項測驗。該測驗有八個和電腦以及網路搜尋有關的單字(Google、雅虎、螢幕、瀏覽器、數據機、鍵盤、網際網路、電腦),以及十六個跟前者不相干的單字(例如桌子、鐵鎚、橡皮擦、鋼琴等等)。這些單字以隨機的順序出現,顏色則是藍或紅色,受試者要盡快說出單字的顏色。
一有不知道的,就會想到Google
這項測驗背後的想法很簡單:當某人在處理若干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而想到網際網路或搜尋引擎Google時,「Google」或「網際網路」的概念就難免在腦海裡活化。這種增強了的活化就會妨礙顏色的辨認。這方面所謂的干擾效應,其結果就是辨認單字顏色的反應時間會增加。至於馬上有答案的簡單問題就不會讓人想到網際網路,更別說是搜尋引擎Google了。於是有關電腦的單字不會被增強活化,干擾效應較小,而辨認顏色的反應時間相對較短。如以下的圖所顯示,這個結果跟科學家所預測的一樣。
作者們在評論這項發現時寫道:「看起來,當我們在面對知識缺漏時,似乎會被設定成求助於電腦」。就連在答完簡單問題之後,也會出現電腦相關單字的活化(儘管顯然較少)。作者們把這種現象解釋成,對知識的考問以及處理仍舊會促成例如「電腦」一詞意義的活化。
在第二項實驗當中,受試者會有四十個陳述句,例如:
- 鴕鳥的眼睛比牠的腦還要大。
- 哥倫比亞太空梭在二○○三年二月重回德州時發生爆炸。
受試者必須閱讀這些陳述句並用電腦鍵盤輸入。半數的受試者這時會以為(因為指示是這樣寫的),電腦會儲存這一切(「請確定輸入」)。另一半受試者則以為,電腦會在輸入後再度刪除這些陳述句(「請刪除輸入」)。此外,兩組的每名受試者都被告知要記住這些陳述句。
所以在這項實驗當中,按照四種不同的實驗條件,分成了四組。這可以用以下的圖表加以說明。
受試者在輸入資料之後會拿到一張紙,並必須在十分鐘之內盡可能寫下剛才記住的陳述句,也就是積極地加以回想。結果顯示,「請記住」的這項指示對後來真正的記住幾乎沒有影響。不過,以為電腦在輸入之後會馬上刪除陳述句的人,記住了大部分句子。至於以為電腦在輸入之後會儲存陳述句的人,會記得的句子相對來講就少了許多。
本文摘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由暖暖書屋出版
The post 儲存到腦部,或是雲端?-《數位癡呆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