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至,在年夜飯圍爐時,許多長輩總是用盡心力想要和晚輩搭話,卻被晚輩嫌煩,身為長輩的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不如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成為年夜飯的話題高手吧。
許多詢問,其實來自於關心
作為長輩,遇見一年可能只見一面的晚輩,如果知道對方在讀書,那麼自然而然聯想到的話題便是:「你讀哪裡呢?成績如何?」;如果知道對方在工作,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薪水如何?公司待遇怎麼樣?」這樣的聯想很正常,對吧?畢竟對於對方的場域並不熟悉,很難深入聊些什麼,最直覺式的問話,或許就是不論哪間公司都通用的「薪水」、「待遇」了。
然而,晚輩聽在耳裡,卻總是覺得很反感,也讓長輩很困擾,到底該開什麼話題,才不會被晚輩嫌煩呢?其實長輩會問這些問題,背後大致上有兩個因素:
第一,年夜飯上都不講話,很乾對吧!但滿桌都是不熟的人,又不知道要從何講起,所以只好先問些基本資料啦。所以長輩會想要問話,第一個原因便是怕乾。
第二,作為長輩的,都會希望能夠關心晚輩,想知道你書讀得好不好、工作是否順利、是否有交男女朋友了、有沒有結婚的計畫。既然對對方的領域不熟悉,這種看似共通的話題,就是長輩們直覺式想到的關心方式了。
然而,為什麼晚輩聽了總是覺得煩呢?試著想想,如果晚輩說出很高的薪水、很好的學校,或是目前交女友的狀況,長輩聽到之後,肯定又會繼續問下去的,對吧?不斷被詢問基本資料的感覺,確實讓人很不好受。
適當運用自我揭露,讓年夜飯不再讓人壓迫
心理學上,對於人與人由淺入深的交流,我們稱之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彼此揭露自己的事情1。自我揭露可以分成兩個層面:深度與廣度。
- 深度:一個話題觸及的內容有多深。例如以交女友這件事情來說好了,淺層的話題可能是「女朋友幾歲」、「讀哪裡」等等,中度的話題可能是「你們平常都去哪裡玩」、「她的個性怎麼樣」,深度的話題可能是「女朋友的家庭如何」、「你們相處的狀況如何」。
- 廣度:談論的話題涉及的層面有多廣,例如「政治」、「生活」、「工作」、「興趣」,就是不同的層面。
然而,我們都知道,一段互動關係的進行,需要兩個人相互交流,就好像傳接球一樣,你丟一個話題,我丟一個話題;而既然「感情」、「工作」、「學業」等等話題,晚輩常常會覺得反感,不如我們換個方式吧!
年夜飯桌上,肯定有許多料理的對吧。作為長輩的你,也許可以試著說:「我覺得這一道蝦子很好吃,是在哪裡買的呢?」、「姪子啊!這麼多菜裡面,你比較喜歡吃什麼?來,再多夾一些。」
從菜色作為起手式,不錯吧!既不問到晚輩的隱私,又能從眼前的事物作為出發點。所以說,「觀察力」是開啟話題的一個好方法:眼前的環境有些什麼,就拿這些事物作為談論的話題。
或者,你也可以說:「姪女呀!我看到你有戴耳環耶!這個耳環好漂亮,在哪裡買的呀?」、「我看你用的那支手機,上面的圖案是什麼呀?我好像常常在外面百貨公司看到,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子。」
在這些話題之下,既是以現有的事物開話題,比較不會給人刺探隱私的感覺,又能夠表達出給對方的關心。
這時候,晚輩應該也能順利地接下去:「喔~這個耳環是夜市買的啦。」、「這個叫做角落生物啦,是日本很可愛的角色。」
這時候,長輩也能繼續問下去,或者分享自己的東西,例如說:「哦~原來叫做角落生物啊!我孫子也很喜歡那個什麼東西來著,喔,好像是叫做兔兔還P助的?」如此一來一往,不但是從眼前的事物開展話題,同時也不會只有單方面的詢問,而是相互的自我揭露、在詢問的同時也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年夜飯的氣氛輕鬆許多。
所以說,既然作為長輩的發心是:不想要吃飯吃的很乾,又想要關心自己的晚輩,那麼就從眼前的事物開啟話題,同時分享自己的事情吧!這樣一來,你一定能成為今年年夜飯最受晚輩歡迎的人物!
統整:聊天小密技
可以聊的話題:眼前觀察到的,且不至於太過私密的東西,例如「餐桌上的食物」、「他人的配件」、「髮型與穿著(讚賞而非批評)」等等,或是主動分享自己近期的狀況。
不適合聊的話題:個人的履歷與私生活,畢竟是在大家都在的場合,太過於私密的話題會讓人很尷尬,如:「學歷課業等」、「交友狀況等」、「女友乃至於結婚生子等」、「財務狀況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參考資料
- Altman, I., & Taylor, D. 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本文為【泛科學】與【地球圖輯隊】共同接力文章, 身為晚輩過節遇上長輩又有哪些自保之道呢?請見〈家族聚會生存指
The post 不再當個討人厭的長輩!掌握自我揭露的技巧,讓你成為年夜飯的話題高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