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停不了:網路世代的通訊生活
無論是工作、回到家裡還是休息的時候,你是否發現有很多人依舊低頭滑個不停,也許是在忙著收發 Email、發訊息;也有人經營了好多種個人頁面;或是不斷的逛臉書、滑IG;當然,你可能也很常跟親朋好友「賴來賴去」,電子通訊軟體早已充分融入了千禧世代 ( Millennials) 的生活裡面 ── 也就是那些 1980 以後出生的人們,也難怪有人會稱呼他們為「網路世代 (The Net Generation)」。
你知道嗎?有的人甚至能夠一分鐘內在 4 種通訊軟體之間轉換自如,到底是有多會一心多用啦,但還是要小心長期被通訊軟體的通知干擾,真的會讓人越來越難專注在手邊該做的事情上喔。
千禧世代:真的各個都是來回收發資訊的高手?
家中長輩們可能多少都有過這種感覺:這些生在「網路時代」的孩子們,使用通訊軟體的能力好像都比自己好,很多自己需要一學再學、還是會忘記的小技巧,對這些年輕人而言,好像都是「用膝蓋想就會的事情」,而且他們還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來回操作各種不同的通訊軟體、又能同時工作、思考,讓人看了眼睛都快花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目前為止,還沒有學者以研究證實這種說法,我們也尚未確定這些來自電子通訊軟體的中斷或是干擾 (Information interruptions),是否會影響人們的注意力表現。
弗羅里達大西洋大學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的學者相當關心這個議題,因此他們找來了一群大學生樣本,想要探討這些「網絡族」是否真的比長輩們有著更好的「數位素養 ( Digital literacy ) 」── 簡單來說就是收發媒體訊息、統整資訊並且判斷內容品質好壞、真假的能力。同時研究人員也相當關心,這樣的能力是否能夠讓網路世代的孩子們,更有效率的在多種訊息管道之間轉換注意力。
研究團隊為此打造了一個普通的工作情境,受試者必需在這裡完成一些任務,但是研究者會安插各種通訊軟體干擾 ── 這個安排是為了讓研究者瞭解受試者如何抑制 (inhibition) 自己不要受到擾亂、繼續工作。
所有的受試者加起來一共是 177 人,他們都是上大學的年紀,等等會被分成 3 組:第一組受試者將不斷地受到干擾;第二組則沒有這些干擾;第三組是控制組。最後,研究者會透過比較三組受試者執行任務時的反應時間、精確程度,以評估他們整體的焦慮程度。
這個實驗一共會要求受試者完成約 4 種測驗,使用這些測驗,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瞭解受試者「對視覺刺激的反應速度 ( Reaction time ) 」、「選擇性抑制能力 ( Selective response inhibition ) 」、「 自我調控能力 ( Self – regulatory ) 」與「焦慮程度 」。
第一組 ( 簡稱 IT 組),他們 4 個測驗全部都要完成,並且會在其間不斷受到干擾;第二組 ( 簡稱 PT 組 ) 也必需將所有測驗完成,但是不會受到干擾;控制組僅須完成用來評估「自我調控能力」的測驗,期間也不會受到研究人員安排的干擾。
一心多用零煩惱,吸收再多的資訊都不怕
研究團隊發現,不管是與對照組或沒有受到通訊軟體干擾的那組受試者相比,被嚴重干擾的受試者並不會因為這些實驗安排,減少了他們執行任務的效能與表現。反倒是另外一個發現讓他們感到相當意外:那些沒有受到任何干擾的組別中,受試者的表現居然比較不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三個受試者的焦慮水平都是偏低的,有 75 % 人表示他們的焦慮程度只有「一點點」或是「根本不焦慮」,而且任兩組之間的比較也並未達成顯著差異。
「我們對於這個研究結果感到相當意外。」來自美國查爾斯 • 施密特科學學院 (FAU’s Charles E. Schmidt College of Science) 的心理學專家,莫尼卡 • 羅西 ( MónicaRosselli ) 說道:「這好像是在告訴我們,生在網路世代的年輕人真的比較擅長有效率的轉移注意力,因為各種通訊軟體跟資訊都早已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了。
她接著解釋:「我們的研究使用的素材是這種彈出式 (pop-up) 的訊息視窗,年輕人早就習慣它們的存在了,這對他們而言可能就像是咖啡廳裡的背景音樂一樣,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或是驚奇,也不會讓人感覺很緊張 」。
世代差異讓我們一代跟不上一代嗎?
過去的研究指出,以前用一般人進行類似實驗的時候,通常研究人員會發現,人們在被通知干擾過後,平均需要 25 分鐘才能回過神來繼續做事,而有約 41 % 的干擾可能導致人們直接放下手邊任務,令一個例子則告訴我們,光是電子郵件就可以在一個約 8 小時的工作日內,干擾或ˋ是打斷員工作業多達 96 次,而人們平均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才能恢復原本的效率。
而這份新的研究告訴了我們,當年輕一代的人們偏好使用通訊軟體作為溝通、交流的工具時,很有可能就會造成世代之間的差距 (Generation Gap)。
心理學研究人員,戴文 •克里斯托弗 ( Deven M. Christopher ) 表示:「瞭解人們如何適應科技產品,以及在不同條件之下的資訊運用、吸收方式,對於那些想要幫助人們提升生產力的專家、教育家或是學者而言,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因此,這項研究成果可能會進一步的提供研究基礎,因為年輕一代的生活很明顯的,早就與各種通訊管道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
參考資料:
- Millennials, think you’re digitally better than us? Yes, according to scienc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ced attentional switching effects on inhibitory control
The post 專家眼中的千禧世代:他們真的更擅於應付數位資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