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三十年,羅馬大軍長驅直入亞歷山卓,向來重視希臘文化的托勒密王朝就此滅亡。羅馬帝國崇尚武力,希臘文明會遭受什麼樣的命運?日後,羅馬帝國於五世紀亡於日耳曼蠻族,歐洲從此進入「黑暗時代」,希臘先哲的心血結晶會就此埋沒嗎?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一篇請見:紀元前後的「矽谷」——亞歷山卓│《電腦簡史》 齒輪時代(四)
無懼異族統治,希臘文化繼續發光
西元前三十年,羅馬大軍長驅直入亞歷山卓。當時托勒密王朝的法老正是俗稱「埃及豔后」的克麗奧佩脫拉七世 (Cleopatra VII) ,她看到大勢已去,不願受辱,於是在羅馬士兵還沒進宮前便自殺身亡。托勒密王國就此滅亡,埃及也淪為羅馬帝國轄下的一個行省。
不過,為什麼羅馬帝國不像一般殖民帝國那樣,強制改變殖民地的語言文化?以羅馬軍事力量之強大,要在亞歷山卓全面推行拉丁語,絕對不是問題啊?簡單來說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沒有料,二是不在乎。
希臘文化歷經數百年來諸多傑出學者的貢獻,無論是哲學、數學、自然科學,或文學、藝術這些領域,都已臻博大精深。相對地,羅馬帝國崇尚武力,原本就缺乏這方面的文化。既然希臘文化的優越性遙遙領先,自然無法被取代。就像蒙古帝國與大清帝國入主中原後,中文與中華文化也都沒有消滅,反而被外來統治者採用。
另一方面,羅馬人講求實用,與實際生活無關的知識對他們而言根本毫無價值。因此你們亞歷山卓這些象牙塔裡的學者,愛讀希臘經典、愛用希臘文寫作,就隨你們去搞吧,我們羅馬人根本不在乎。於是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亞歷山卓仍能繼續發揚希臘學術精神,孕育出許多舉足輕重的希臘學者。
不過羅馬官方這種放任不管的政策,固然有利於亞歷山卓的學術發展不受干預,但是相對地,也代表他們並不在乎學術文化能否存續。這種態度,終究還是危及希臘文化的傳承。
天災人禍降臨,希臘學術日漸崩毀
危機首先源自亞歷山卓這座城市的逐漸沒落。亞歷山卓原本是托勒密王國的首都,如今卻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偏遠城市,政經地位大幅滑落,繁華程度自然也跟著萎縮。少了民間的經濟支撐,又沒有官方的支持,學術研究的工作機會因此越來越少,亞歷山卓的學者也就逐漸凋零了。
其次是天災人禍的打擊。三世紀時瘟疫肆虐,使得亞歷山卓的人口大幅減少,光是西元 249 年到 262 年這短短十三年間,便少了百分之六十二;可以想見無數學術菁英也在這場瘟疫中喪命。沒多久,戰爭又緊接而來。西元 272 年,羅馬軍方大舉鎮壓埃及行省的叛亂,受到無情的戰火波及,亞歷山大圖書館竟毀於一炬,許多希臘先哲的心血結晶從此失傳,更對知識的傳承造成重創。接著是西元 365 年的大地震引發海嘯,緊鄰海邊的亞歷山卓再度受到重創;縱使仍有部分希臘文化遺產得以倖存,這座奄奄一息的城市,已經不可能繼續擔起學術中心的角色了。
如果羅馬政府有心,還是可以讓首都羅馬接替亞歷山卓,成為新的學術中心,一如當初亞歷山卓接替雅典那樣。問題是,羅馬帝國既然不重視學術思想,當然也就沒有在首都建立學術中心的念頭。更嚴重的是,官方竟然也從未著手將希臘著作翻譯成拉丁文。當時教育並不普及,大多數人都是文盲,連自己的拉丁文都看不懂,說實話也沒有翻譯書籍的必要;反正有興趣的學者自己會去學希臘文,而且他們也以使用希臘文為傲,就像中國古代文人都用文言文,沒人在用白話文寫作。
沒有官方的力量,民間更沒有從事翻譯的意願。於是羅馬帝國那麼長的統治期間裡,希臘經典一直都只有希臘文的版本;學者抄錄、闡述,或發表自己的著作,也都是用希臘文,希羅與托勒密也都是如此。另一方面,當時又只有昂貴的羊皮紙可用,書籍流通的數量也因此受到限制。結果希臘先哲與羅馬時代的學者在數學、天文、機械原理、……等領域建立的知識體系,只在亞歷山卓這些希臘學者之間流傳,羅馬境內其它地方的人根本毫無所悉。
原本就逐漸凋零的希臘文明,隨著羅馬帝國的衰敗,終於面臨存亡危機。
蠻族入侵歐洲,「黑暗時代」持續千年
衰敗始自三世紀一連串的天災人禍。羅馬帝國崇尚武力,王位繼承又不考慮血緣關係,因此擁兵自重的將領不免覬覦王位。從西元 235 年到 284 年,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前後竟然就有多達二十六任皇帝——這些皇帝都是死於非命,而且幾乎都是被暗殺身亡。每幾年就要上演一次帝位爭奪戰,自然搞得國政空轉,民不聊生。
除了戰亂,瘟疫肆虐也奪走無數人命,一方面造成勞動力減少,經濟產出因而大幅衰退,另一方面,兵力大幅折損,羅馬軍團已不復當年。雪上加霜的是氣候逐漸變得既冷又乾。氣溫變低、雨水減少、水位下降這些異常氣象,使得農耕與畜牧都大受影響,以致飢荒頻傳。在戰亂、瘟疫、天災的多重打擊之下,羅馬帝國已是外強中乾,難以震懾虎視眈眈的境外勢力。
北方日耳曼蠻族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由於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自四世紀開始,不同部族紛紛往南遷徙,進入羅馬帝國領土。(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同樣受氣候變遷之苦而向南遷徙,造成史書所稱的「五胡亂華」。)羅馬帝國此時戰力已大不如前,東邊又有中亞的波斯帝國要應付,左支右絀,實在難以阻擋日耳曼蠻族一波波的移民潮。既然無力阻擋,乾脆「以蠻制蠻」,以軍事移民的名義接納這些已經入境的部族,將他們編入羅馬軍團,就地駐守邊境地區,阻止更多蠻族入侵。
羅馬帝國藉此維持局面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四世紀末,來自東方的匈人突然揮兵西進歐洲,日耳曼蠻族節節敗退,從五世紀開始,更大規模地「轉進」羅馬帝國領土;「永恆之城」羅馬還一度被哥德人(或稱哥特人)攻陷,大肆掠奪後才又離去。
羅馬帝國以蠻制蠻的算盤終究未能如願,因為這些編入羅馬軍團的日耳曼部族,始終未融入羅馬社會。他們在身份認同上仍認為自己是原來的部族,而不是羅馬人,因此雖然名為移民,但更像是傭兵,並未真正效忠羅馬帝國。結果在西元 476 年,其中一位蠻族將領乾脆罷黜羅馬皇帝,正式終結西羅馬帝國。歐洲從此四分五裂,除了東半部尚有東羅馬帝國,西歐地區已完全被日耳曼蠻族建立的諸多王國割據統治。
歐洲從此進入將近千年的「黑暗時代」。除了經貿發展、生活水準等物質條件衰退惡化,學術文化、藝文創作等精神文明也萎縮枯竭,特別是希臘以降的科學發展更是不進反退。所幸東羅馬帝國在蠻族、匈人、波斯人,以及後來的阿拉伯人,數百年的左右夾擊下,雖然屢陷險境,卻仍屹立不搖。境內原有的希臘文物典籍才得以保存下來,為希臘文明留下一絲火苗……。
The post 亞歷山卓慘遭天災人禍,希臘學術面臨存亡危機?!│《電腦簡史》 齒輪時代(五)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