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覺得嬰兒可愛」有助於生存?心理學根據在這裡!

$
0
0

搭乘捷運時,你看著旁邊嬰兒車內的嬰兒不自覺地露出微笑,此時他也給你一個微笑,你大概會有一整天的好心情。但你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嬰兒看起來特別可愛,甚至會不自覺地想對他們微笑嗎?

在發展心理學中,這其實是有根據的。

光看外表,小孩總讓人覺得可愛,並不經意地對他們露出微笑,這是為什麼呢?圖/unsplash

嬰兒有著「丘比娃娃」的外表,大大的前額、圓潤的臉頰,使他們看起來特別可愛,比較容易吸引照顧者或其他人的注意而被疼愛,稱作丘比娃娃現象 kewpie doll effect

長得可愛像丘比娃娃,對於建立依附關係更有利?

丘比娃娃最早是由美國羅絲‧歐尼爾 (Rose O’Neill)在 1909 年所創造出的角色,擁有圓潤的雙眸,對稱且圓滾的身體,並依據愛神邱比特的諧音取名,在推出的短時間內就造成極大的轟動。

丘比娃娃現象是由動物行為學家勞倫茲(Konrad Lorenz)在 1943 年提出的。而他也提出了大家熟知的銘印現象(imprinting):剛出生的幼鵝,會追隨任何會動的東西,例如牠們的鵝媽媽,或甚至是人類。 

圖/giphy

話說回來,雖然人類的嬰兒並不具有像動物的銘印現象會主動跟著照顧者跑。但他們如果天生帶有某些讓照顧者及其他人會感到可愛的臉部特徵或特質,顯然較容易引起對方的關注或更用心的照護,就能夠提升存活的機會,也就是丘比娃娃現象。換句話說,丘比娃娃現象讓嬰兒看起來可愛(或者說讓人「覺得可愛」),更重要的功能可能是與照顧者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發展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1969、1980)提出了依附理論。他的理論深受動物行為觀點的啟發,而該觀點還有個重要假設:

所有物種(包括人類)都有一些天生的行為傾向,這些傾向某種程度有助於該物種在演化上的生存及適應功能的。

因此,他認為人類的依附關係是具有適應功能的重要性,並認為在正常的情況下,成人會自然地對嬰兒(編按:或長得像嬰兒的東西,例如貓)發出的訊號有善意的回應,像是非常注意嬰兒急迫的哭聲,或是對寶寶保持笑臉。這很可能也是成人內建有利生存延續後代的本能:照顧嬰兒。而「丘比娃娃」則具有了我們「認出嬰兒」所需要的特徵。人類的嬰兒和照顧者會有對彼此善意回應的傾向,符合演化適應的需求。

不同物種的嬰兒皆有丘比娃娃現象,比起成年者更具有圓潤的臉部特徵,使他們看起來更可愛,而引起照顧者的注意!圖/giphy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丘比娃娃現象有助於引發他人的正向情感,進而與照顧者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當寶寶越有吸引力,就越容易引起媽媽或其他人的回應(Langlois et al., 1995)。

心理學家 Thomas Alley(1981)也發現成人在評定不同發育過程中的頭部輪廓時,在評價嬰兒的可愛程度,往往要比二、三、四歲小孩的頭部輪廓來得更高,因此他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頭部輪廓發生變化,成人感受到的可愛程度也隨之下降。

長得「可愛」和良好依附關係是相關,非因果關係!

但或許有讀者會好奇,難道不可愛的嬰兒,就無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嗎?

幸好現實沒有這麼殘忍,寶寶不見得要長得像完美的洋娃娃,才可以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有研究顯示患有唇裂與顎裂(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的嬰兒,同樣也能與母親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儘管有特殊的照顧需求,在嬰兒出生後第一年未存在不安全依戀的風險(Speltz et al.,1997)。

不管可愛與否,都是爸媽的寶。圖/giphy

丘比娃娃現象雖有助於提升良好依附關係的建立,同時也增加嬰兒的生存機率,不過「有可愛的臉部特徵」和「發展良好依附關係」兩個概念是相關,而非因果關係。

能夠發展安全的依附關係,需要藉由照顧者準確接收嬰兒的訊號,可能是肚子餓或尿布濕了等,並及時且有效地回應他所發出的需求,而嬰兒也同時在學習要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讓照顧者了解,相互接收並回應彼此的訊號,才得以發展出來穩固的依附關係。

註解

銘印現象的三個特點:

  1. 只有在孵化後的關鍵期內,才能有效地被建立起;
  2. 自動的發生,幼鵝出生後不必學習,就會跟著走。
  3. 依附對象是不可逆的。一旦幼鵝開始追隨一個特定對象後,則持續依附同一對象。

參考資料

  1. Alley, T. R. (1981). Head shape and the perception of cute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5), 650–654.
  2.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London: Hogarth Press.
  3.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4. Langlois, J. H., Ritter, J. M., Casey, R. J., & Sawin, D. B. (1995). Infant attractiveness predicts maternal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464–472.
  5. Lorenz, K. (1943).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 [The inborn forms of potential experiences].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5(2), 235–409.
  6. Shaffer, D. R., & Kipp, K. (200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ustralia: Wadsworth/Thomson.
  7. Speltz, M L , Endnga, M C , Fisher, P A , & Mason, C A (1997) Early predictors of attachment in infants with cleft lip and/or palate . Child Development, 68, 12–25.

The post 「覺得嬰兒可愛」有助於生存?心理學根據在這裡!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