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愛說垃圾話的酸民,到底哪裡來的勇氣?──《傷風敗俗文化史》

$
0
0

魯蛇看得起自己,溫拿看得起別人

康乃爾大學的大衛.鄧寧博士(David Dunning)顯然不會對 Jackmeioff 這種(垃圾話很多、充滿盲目自信的)網友的類型感到陌生。因為納悶「人類哪來的自信」,鄧寧博士在一九九九年跟研究生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搭檔成為研究夥伴。他向我解釋說:

我有點不可思議,每天看到那麼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錯誤百出,於是我就在想啊,他們怎麼都不會預想到自己會出那些包?

鄧寧博士的研究動機,來自我們每天也都看得到的渾事兒。他看到過度自信發生在各種地方,造成各式災難,這包括在教師會議上、在美國C-SPAN公共政策頻道、在媒體的笨賊報導裡,在半搞笑的達爾文獎(Darwin Award)得獎名單中。總之,他跟克魯格以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受測,然後問他們覺得自己的表現如何。

鄧寧跟賈斯汀發現受測表現一塌糊塗的學生有一個驚人的共通點,那就是「非常看得起自己」。至於表現可圈可點的另一群學生則顯得有「自知之明」得多,也就是在自我評估上顯得精準許多。不要看不起這樣的結論,這可是個能讓科學家名留青史的指標性發現。

source:JD Hancock @Flickr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說的是愈是能力差的人,愈傾向把對自己的印象分數打高,而真正的強者則不會如此往自己的臉上貼金。換句話說就是「魯蛇看得起自己,溫拿看得起別人」。

鄧寧與克魯格的研究證明了 Jackmeioff 網友的行為是人類的通病。鄧寧博士認同一點,那就是網路的匿名性質,使他所觀察到的行為變本加厲。「我覺得比起身處於匿名的網路留言區裡,人肯定會在朋友與親人之間比較收斂,比較不會得意忘形。」

話說這類行為為什麼會在人類之間如此氾濫呢?因為自戀。人類吃過的苦頭有戰禍、有股市大崩盤,還有這二十年來令人不忍卒睹的電視實境節目,這樣看來自戀簡直是敗事有餘,自戀何曾帶給過人類一點好處?

魯蛇看得起自己,溫拿看得起別人。圖/ CC0 Public Domain @pxhere

時間拉回二○一一年,多明尼克.強森(Dominic Johnson)與詹姆士.弗勒(James Fowler)這兩位分別來自於牛津與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產生了同樣的疑問,於是兩人決定試著回答這個問題,而且他們還打算為此創造一個數學模型。

在二○一一年一封給《自然》(Nature)的公開信《過剩自信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Overconfidence)中,兩位學者提出了一個「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其中有力量不明的兩個人在競爭同一種資源。這是個設計精巧的模型,衝突的細節你可以代換成兩個人為了一顆蘋果在互瞪,也可以換成兩個國家在考慮要不要為了一座金礦島而開戰。

過度自信的優勢:鼓勵插旗贏取資源

一旦兩造打起來,誰強誰就能「吃乾抹淨」。如果只有一方動手,另外一方按兵不動,他/她/它也一樣可以兵不血刃地「歸碗捧去」。一旦打起來,雙方都沒把握一定能贏,但若是有一方是個自以為天下無敵的屁孩,理由只是哇靠,看看這個二頭肌,那這不要臉的一方其實勝算會比較大些。愈是不要臉的一方就愈可能真的跟人動手,並且統計上他們也肯定能贏個幾場。學者對此的描述是:

「過度自信是一種優勢,因為自信過剩會推著人去插旗。原本打起來應該贏不到的資源可能因此就到手了……打起來必勝的仗也比較不容易錯失。」

要注意的是這點並非無條件地永遠成立。鄧寧博士警告我說以為過度自信一定能帶來優勢,那可就錯了:

比方說在過度自信一段時間後,你已經遍體鱗傷,那再來你一命嗚呼恐怕只是遲早的事情了,因為說到風險這檔事,人類永遠會是最後的輸家。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誤)但無論如何我自信啦。圖/ CC0 Public Domain @pxhere

學者還提出另外一個觀點是過度自信的價值會隨著處境的風險升高而遞減。如果今天是為了一個超好睡的洞穴而拿著棍棒相互叫囂,那讓自戀的心情帶著你去嘶吼會很明智,但若今天擋在洞穴口的是一隻大熊,那自以為可以打十個的你就是個白癡,而白癡的基因很快就會斷掉。

若經評估風險不高,輸了也無傷大雅,那很多人就會心懷一種輸了就算了,但贏到賺到的概念。這就是為什麼Jackmeioff這種人會在網路上大放厥詞,吹噓自己會如來神掌,但其實不要說打架,這些人連衣服都捨不得弄髒。

嘲笑人很容易,說別人是自信過剩、做事不經大腦,而且老愛分享腹肌照片的屁孩也不難。問題是在遙遠的石器時代,看到什麼問都不問,想拿就拿的那種人,往往會因為別人的「棄權」而佔到不少便宜,進而讓自己三餐無虞。話說這種自以為是的心態,跟另外一種讓史前討厭鬼在對峙中很吃香的渾帳行為,兩者可以說是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網路讓垃圾話重生

網路的誕生,也讓尖酸的垃圾話得以重生。當面酸人是有風險的,畢竟很多人怕死也怕沒面子,可以被打槍但不能被打臉,你打這些人的臉,他們是會跟你拚命的。但到了網路上又是不同的情況。網路上有距離跟匿名可以保護自己,這兩樣東西是我們的防護罩。

再來就是網路無遠弗屆,而且沒有地界,侮辱的發言可以像無孔不入的自拍A片或盜版影片一樣隨風飄揚,令看到的人「蕩氣迴腸」。所以在 X-Box Live 上連線時被某個十三歲國中生噹,說要「乎你死」,這非常正常。

YouTube 影片下方的留言區要形成一股恨意十足的「意識流」,機會所在多有。我們當然可以把大家在網路上口無遮攔的帳算到其匿名特性的頭上,但真相其實遠比這複雜。人類其實內建了噴垃圾話的基因,數千年來已經非常固定,而且這背後其實有個很合理的原因。

人類的基因裡早寫入了攻擊性。請容我不要臉地偷用人類學家唐諾.布朗(Donald Brown)在一九九一年提出的一個學術名詞(也是布朗博士大作的書名),但攻擊性真的就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人性通性」(human universals)。人類通性是人類固定的行為模式,是有種族偏見的外星人若來到地球,用來給我們貼標籤的依據。

但凡事以攻擊開始,不見得就要以暴力了結。事實上按照強森與弗勒的說法,任何對峙或衝突的理想結局都不是分出個你死我活,弄成魚死網破的慘勝,而是另外一方悻悻然「退場」,好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就坐收漁翁之利。

但理論歸理論,實際上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攻擊性十足而不訴諸暴力呢?答案就是說話大小聲、講些有的沒有的、把自己捧高高,或者是把難聽的話或稱號串成連珠炮去問候別人。表面上,質疑或攻擊對方的名譽、人格、尊嚴或出身,會讓雙方扭打起來,但現實中更常出現的狀況是,這些言詞交鋒會取代真刀真槍的暴力。

垃圾話之於人類,就如同狗狗對同類露出利齒。以尖牙示人不是在挑釁,而是在逼退對方。狗狗的意思是我這一排牙齒就擺在這裡,你差不多就好,不要欺「犬」太甚。

我這一排牙齒就擺在這裡,你差不多就好,不要欺「犬」太甚。圖/alles-so-schoen-bunt-hier@pixabay。

這時候過度自信就又派得上用場了。把自己空口說成妖魔鬼怪,希望其他人知難而退的「空城計」要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你必須先真心相信自己可以說到做到。世界上的 Jackmeioff 們或許口氣大了一點(此處每個點的大小相當於地球半徑),但他們不少人是真心誠意地說出每一句廢話、打出每一篇廢文。強森與弗勒人類會進化得這麼擅長自欺欺人,是因為自己都騙不了,怎麼去騙別人。

酸歸酸,扯謊的演化價值仍不容小看。演化生物學家彼得.卡若(Peter Caryl)發表過一篇論文叫〈情勢升高的戰鬥與精神力的戰爭:博弈理論與動物肉搏〉(Escalated Fighting and the War of Nerves: Game Theory and Animal Combat),而他在裡頭提到「不同於過度自信,裝腔作勢的成功機率會隨著輸贏變大而升高」。

梅納德.史密斯與派克(Maynard Smith&Parker)也在一九七六年一份發表在《動物行為》(Animal Behaviour)期刊中的論文提出同樣的觀察。在生死交關之際,戳破別人「偷雞」可能等於玩命,這跟冷戰年代的「同歸於盡」是同一個基本概念。當時的美俄雙方都宣稱有能力讓對方「灰飛煙滅」(順便讓所有地球人跟著倒楣),但或許有其中一方根本沒有那麼先進的導彈或足夠的軍事動員能力,只不過雙方也都不想賭命去滿足好奇心。

 

 

本文摘自《傷風敗俗文化史:十五個改寫人類文明的墮落惡習》,時報出版。

 

 

The post 愛說垃圾話的酸民,到底哪裡來的勇氣?──《傷風敗俗文化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