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飯野亮一;譯者/陳令嫻
天婦羅的普及白蘿蔔泥有功
「酥脆油炸天婦羅,佐以現磨蘿蔔泥,去油解膩滋味好,黃金搭配組合佳。」(《柳》一五一,天保九年,1838)
如同川柳所示,攤販會一邊炸天婦羅,一邊磨白蘿蔔。當時的人飲食清淡,不太吃野味和油類。油膩的天婦羅對於當時的人而言,是非常奇特的食物。天婦羅攤為了方便客人吃完天婦羅清嘴巴,於是提供白蘿蔔泥。天婦羅之所以能普及,白蘿蔔泥功不可沒。
人情本《閑情末摘花》初編(天保十年)中描述了一對從事「門付」工作1的母女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家路上去攤子買了天婦羅當晚餐的配菜,請老闆用竹殼包起來帶回家。女兒一到家便用燒洗澡水的火爐點火煮茶,要母親吃天婦羅(圖 1)。
阿里(女兒的名字):「媽媽,茶滾了,吃飯吧!唉呀!天婦羅店是怎麼一回事?居然沒附白蘿蔔泥。我去一趟大馬路上的蔬果行。」
母親:「不用準備白蘿蔔泥了,什麼都不用準備。」當母親說著蔬果行老闆已經睡了時,阿里跑了出去,把蔬果行老闆叫醒,買來斷掉的白蘿蔔,向隔壁的老婆婆借來磨山葵的磨泥器磨白蘿蔔,對母親說:「吃吧!淋上白蘿蔔泥不知道該有多好吃……」。
天婦羅攤會送白蘿蔔泥給外帶的客人,這次卻忘了。女兒特意叫醒蔬果行老闆,借來磨泥器磨白蘿蔔,對母親說「淋上白蘿蔔泥不知道該有多好吃」,要母親吃天婦羅。
天婦羅與白蘿蔔泥:江戶人的日常好滋味
江戶時代的人情本是描繪庶民戀愛故事的小說,插圖經常描繪廚房風景。格局類似現代雅房的大雜院長屋所附的廚房儘管狹窄,卻也一定會畫上磨泥器(圖 2)。這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烹飪工具,這家母女卻窮到連磨泥器都沒有,還得要女兒去借來磨白蘿蔔。這段場景不僅藉由天婦羅表達女兒的貼心,還代表天婦羅要好吃就是必須配白蘿蔔泥。天婦羅配白蘿蔔泥的點子傳承到現在的日式漢堡等食物。
站在攤子前吃天婦羅時,拿起串在竹籤上的天婦羅沾醬汁,搭配白蘿蔔泥是江戶人的吃法。
另外,如同故事所示,當時的江戶居民經常外帶天婦羅回家。江戶人在家附近的天婦羅店買來剛炸好的天婦羅,當作三餐的配菜或是下酒菜。
註解:
- 在住家商店門口表演才藝換取金錢的藝人。
——本文摘自《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江戶四大美食的誕生》,2019 年 11 月,台灣商務
The post 天婦羅配白蘿蔔泥:江戶時代的絕世好滋味——《江戶四大美食》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