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在生活中做出最佳判斷、創造未來的「科學思辨力」──《晨讀10分鐘:科學和你想的不一樣》前言
文/鄭國威 上課老是打瞌睡到底是為什麼呢? 生物學研究顯示,大約從十三歲開始,青少年的生理時鐘會產生變化,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由於腦內褪黑激素的分泌時間改變,隨著青春期的發育,流入青少年大腦的時間會愈來愈晚,晚上的睡覺時間及早上的起床時間都會延後,這個改變在青春期的前期開始增強,而在後期的時候,最為顯著。...
View Article你所不知道的獅子王(1):獅群篡位稀鬆平常?鬣狗根本雌雄難辨?
阿~~~茲班那~~媽媽咪~吉娃娃~ 陪伴大家長大的《獅子王》即將在 7/17(三)以新版現身大銀幕了!新版本畫面由於太過真實,甚至被人戲稱在看 Discovery,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聊聊動物們的生活吧! 獅子:木法沙被偷襲篡位是日常? 其實獅子已經快要成為瀕危物種了!圖/IMDb 被稱作「萬獸之王」的獅子 (Panthera...
View Article你所不知道的獅子王(2):彭彭丁滿真的能跟辛巴成為好朋友嗎?
上一篇,〈你所不知道的獅子王(1)〉談了獅子和鬣狗的恩怨糾葛。然而,獅子王中辛巴的好朋友們,在動物世界中真能成為好友嗎?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疣豬:彭彭其實是戰備存糧? 彭彭其實是辛巴的儲備糧食?圖/IMDb 疣豬 (Phacochoerus africanus)...
View Article你所不知道的獅子王(3):辛巴成長過程中,真的會遇見這些動物嗎?
看完〈你所不知道的獅子王之童年大崩壞(2)〉,在獅子王故事當中,辛巴一出生身邊就圍繞著拉菲奇還有沙祖這些重要角色,牠們是哪種動物?和獅子到底是什麼關係? 山魈:離家很遠的薩滿拉菲奇 在電影中把辛巴舉高高的就是山魈唷。圖/IMDb 山魈 (Mandrillus sphinx)...
View Article需要保育的不只是石虎,是整個生態環境:「石虎米」的保育經濟共存之路
當代的動物保育議題,無論是棲地保育或是野生動物復育,都與人類的行為選擇息息相關。本次《我們與野生動物的距離》專題,希望初窺這個龐大題目的一角:生而為人,遇上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
View Article吸收新知新法「直播教學」,遇到哪些問題?該如何才能教得更好學得更快?
文/人機共生你我他 設計對白:七點該吃飯配直播了!圖/Unsplash 臺灣吧、阿滴英文、冏星人、理科太太、啾啾鞋,台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知識型 YouTuber 或是實況主透過直播來分享他們的各種專業;在中國,除了分享硬科學或生活百科的直播主之外,也有不少為了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直播主(例:花椒直播),透過直播來讓更多人了解富有歷史文化意涵的茶藝、書法、制香工藝、陶藝、瓷器、玉器等傳統技藝。...
View Article心理諮商的成本到底有哪些?那個費用值得嗎?
諮商所費不貲,成為不少人卻步的因素。圖/pxhere 看到這兩天PTT沸沸揚揚的在討論諮商費用的問題,看到滿多對諮商有好感的人、以及心理師自身站出來說話還滿感動的。我這邊也就我的理解,嘗試用白話好懂的方式回答。 其實過去國內外心理師也不斷的發表論文或文章在討論,這個最核心的問題還是: 心理諮商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那個費用? 畢竟北部動輒 2000-4000...
View Article言論自由不等於亂說話,但它的界線在哪裡?
採訪編輯|黃楷元、美術編輯|林洵安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為什麼研究「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對個人來說,與自我實現息息相關;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則是確保民主價值的必要條件。然而,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其中一條紅線是「妨害名譽」。...
View Article從科普閱讀談科學素養:閱讀能力才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文/黃俊儒│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本文轉載自科學研習月刊-第55卷11期(2016) 編按:透過教育,能帶領我們更快的認識世界。但在學校時,卻有好多壓力推拉著我們前進,於是周遭的風景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直到徬徨地到站,還有些人不知自己身在哪裡、該往哪去。這真的是我們希望的教育嗎?...
View Article最新的國中會考數學題,有核心素養導向嗎?──《科學月刊》
舒宇宸/臺灣大學應用數學博士,用數學經歷過財務金融、奈米科技、醫學影像及科學防疫的跨域工作者。 「如果人們不相信數學簡單,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真實世界有多複雜。」 ──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 素養並非將考題回答正確,而是在持續思索探究期後留下的本質。 108...
View Article【特輯】七夕牛郎織女再聚首,情人節又是離人節?
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又來臨了,去死去死團出動囉!不免俗還是要來幫大家複習一下牛郎織女的故事,順便來場科學的浪漫 (?) 去死去死團出動囉~ 圖/giphy 在很久很久以前,孤兒牛郎和哥哥嫂嫂一起生活;嫂嫂愛刁難他,給了牛郎九頭牛卻要牛郎帶十頭回來才能回家。經過高人指點的牛郎帶回了一隻其實是被打下凡間的老黃牛。...
View Article聽瑪莉.居禮唱出科學小宇宙——首波科學音樂劇《放飛自我 Curie Me Away!》
作者/張語柔、陳薏琪、陳儀珈、王凱莉、郭宜蓁 2019 年適逢元素週期表被提出滿 150 周年,位於士林的科教館除了舉辦特展、紀念活動,最特別的是請到美國「Matheatre」雙人表演劇團首次跨海來台,演出科學音樂劇《放飛自我 Curie Me Away!》。 不妨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帶著前世/今世情人,藉著科學的浪漫一同慶祝七夕、父親節吧! 《放飛自我 Curie Me Away!》演些什麼?...
View Article【特輯】爸比們父親節快樂!那些關於當爸爸的科學
回憶過往,父親除了和我們一起玩樂,還有許多重要功能,像是:玩我們(?)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有爸的孩子也不賴。圖/giphy 關於父親有哪些科學故事呢?和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摩洛哥國王真的有可能成為888個孩子的父親! 摩洛哥國王伊斯邁爾(Moulay Ismael)有著一項非常傳奇的紀錄:據說他在 30 年內生了 888 個小孩,平均每年生將近 30 個,每兩個月生將近...
View Article匱乏才是塑造人類的動力——《進擊的智人》書評
有「中國特色」的人類大歷史 圖/pixabay 《齊民要術》成書於 6 世紀,是北魏時代的農業生產技術大全。書中記載:種植石榴樹時,年底要在樹上裹些東西保暖,隔年二月再解開,否則樹會凍死。《齊民要術》描述的地點應該是山東臨淄,然而,在今日的臨淄種石榴樹根本不用特別保暖,樹木就能正常過冬。合理的解釋是,臨淄 6世紀時的氣候遠比現在寒冷,不利農業生產。...
View Article108新課綱上線,國中生物科課程會有哪些變化呢?
文/簡志祥 任教於新竹市光華國中,經營部落格「阿簡生物筆記」。 編按:透過教育,能帶領我們更快的認識世界。但在求學時期,卻是讓好多壓力推拉著我們前進。於是周遭的風景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直到徬徨地到站,還有些人不知自己身在哪裡、該往哪去。這真的是我們希望的教育嗎?...
View Article對稱簡潔除了美也很實用:幾個應用對稱思維來破解的數理益智問題
對於物理學家來說,美麗意味著對稱和簡單。如果理論是美觀的,這意味著它具有強大的對稱性,可以以最緊湊、最經濟的方式解釋大量數據。更確切地說,如果我們在方程式之內互換變數時,方程式能保持不變,那麼方程式將被認為是美觀的。 ──Michio Kaku 理論物理學家、科普作者...
View Article鬼月談鬼火(上):世界各地都有鬼火傳說?分析前先來講故事
文/楊海彥(小波) 農曆七月鬼門開,這次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不免俗地,要來和大家介紹一些和「好兄弟」有關的傳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半夜,被飄浮在空中的淡藍色火球嚇到的經驗?沒錯,這次要和大家探討的傳說,就是「鬼火」。...
View Article差點震垮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地震,震出地震研究的新視角——《愛因斯坦冰箱》
生長在臺灣的我們對地震向來不陌生,歷史上哪一次地震對人類文明影響最大呢?恐怕非 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莫屬,那一次的地震不僅差點震垮葡萄牙這個老牌的殖民帝國,引發了最早的地震學研究,更讓方興未艾的啟蒙運動得到一個施力點,撼動西歐傳統宗教道德合一的傳統。 特別是這場大地震深深地吸引了一位年輕普魯士學者的目光,我們依稀可以在幾十年後他精心完成的哲學體系中聽到這場大地震的餘音。 1755...
View Article里斯本大地震之後,發生在哲學體系的大海嘯——《愛因斯坦冰箱》
里斯本大地震不只讓自然科學家開始思索地震的物理成因,更在歷史上產生廣泛且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在哲學思想層面上。 地震是天譴?紅燈區安然無恙,教堂倒光光 自古以來,基督教會就習慣將天災,尤其是地震,視為神對罪人的懲罰,但很諷刺的是在這一次地震中,妓院林立的紅燈區損害不大,反倒是許多宏偉的大教堂被地震、海嘯給毀了,許多虔誠的信徒彌撒中在倒塌的教堂中遇害。 圖/pixabay...
View Article隕落在一戰戰場的兩位科學家:莫斯利與史瓦西——《愛因斯坦冰箱》
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特別撰寫這篇文章來紀念這兩位在戰爭中不幸喪生的優秀物理學家。 協約國的亨利.莫斯利 By AIP Emilio Segre Visual Archives, W. F. Meggers Gallery of Nobel Laureates, Public Domain 莫斯利(Henry Gwyn Jeffreys...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