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06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熱苦瓜水可以抗癌救你一輩子?!」境外專家這麼說能相信嗎?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33

案情

每年三月,台灣就會進入瘋媽祖的三月天,不論基於什麼理由跟隨遶境進香,其中總有一群人是為了自己或親友的平安健康而走,健康、抗癌總是這個時代最能引起大家關注的議題。

日前解剖員就收到親友團傳來的這一則「熱苦瓜~只殺癌細胞」救世救苦的簡訊:

source:MyGoPan

字面又是一則有專業人士背書的訊息,依據解剖員多年的經驗,這個案情肯定不單純。「熱的苦瓜水可以救你一輩子」,這樣斬釘截鐵的戲劇性承諾,解剖員實在無法承受,這則訊息究竟怎麼一回事呢?

解剖

一、熱苦瓜水真的是抗癌救星嗎?

乍看這則訊息內容真的很讓人振奮,只要滿滿的苦瓜就能對抗癌症、拯救高血壓,如果是這樣,那麼苦瓜應該就具有「世界最有價值蔬菜」的實力了。但是經過解剖員查找相關資料,恐怕有幾個科學疑點,讓這件事情不是這麼樂觀:

1. 「熱苦瓜~只殺癌細胞!」,一定要熱的嗎?

簡訊中特別提到「熱」苦瓜,一定要熱的苦瓜才會有這樣的療效嗎?解剖員查找了許多關於苦瓜的報導及研究資料,發覺苦瓜確實是一個評價不錯的好食物,例如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在〈苦瓜-瓜中C王的營養成分〉這篇文章中就提到苦瓜好處多多,裡面含有多種胺基酸及無機鹽,可增進免疫能力,激發淋巴T細胞殺手細胞數量增加,強化抗病力和抑制腫瘤成長的能力,特別是維他命C的含量居瓜類之冠,有瓜中C王之稱。

只是從來沒有發現任何文章討論過苦瓜「加熱」後的特別意義,究竟會產生什麼質變?會因此多出什麼特別的療效?可能會因此比較好吃是真的。

2. 「切2~3薄苦瓜片放在杯子裡, 加入熱水,它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鹼性食物真的好棒棒嗎?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確實有酸性、鹼性食物之分,苦瓜也是貨真價實的「鹼性食物」。所謂的「鹼性食物」,指的是當食物被我們呼嚕呼嚕的吞下肚子、分解、消化、吸收,經過一連串的代謝反應後,會在我們的身體中產生比較多的鹼性物質,而專家就是利用「食物代謝產物的酸鹼性」來定義食物的酸鹼性,在這樣的分類下,苦瓜就成了專家所謂的鹼性食物。

然而,鹼性食物很稀罕嗎?其實大部分蔬果代謝產物的鹼性都比較強,像是檸檬、蘋果、豆芽菜、菠菜、杏仁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攝取的鹼性食物,鹼性食物處處都是!假使這則簡訊是真實的話,這種鹼性食物加上熱水的「鹼性水」都需要每天來一杯,那麼不只苦瓜水,檸檬水、豆芽菜水、菠菜水、杏仁水也都可以拿來日日暢飲,用不著說得這麼稀有與神奇吧?!

其次,鹼性食物真的可以改善我們的身體嗎?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隱含了一個民眾心中根深蒂固的迷思──「鹼性食物可以讓人擁有健康的鹼性體質!?」像是大家平時口中所謂的:酸性體質就是吃太多油炸食物跟甜點、容易被蚊子叮就是你的血液太酸、酸性體質容易引發癌症、鹼性食物可以讓身體變得更鹼且更好棒棒…。

其實這種「缺OO就補OO」的想法經常是個誤會,科學上根本就沒有所謂「酸鹼體質」這樣的說法,尤其是2018年底的時候,那位「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Robert Oldham Young先生,才被美國法院狠狠地罰了1億美元,理由是他所主張的論點毫無科學根據,這根本是一場長達數十年的醫學騙局

Robert Young 和他的著作《THE pH MIRACLE: Balance Your Diet, Reclaim Your Health》source:Robert O. Young PhD, DSc, Naturopathic Practitioner

在正常飲食和身體狀態下,無論是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一旦吞下肚,人體中各種複雜又強大的器官們就會使出他們的洪荒之力,妥善的處理好食物消化後的產物,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在最適當的酸鹼值。例如每天固定到廁所噓噓、呼吸時吐出的二氧化碳,這些都是身體調節酸鹼值的重要活動,使體內的血液系統都維持在穩定、健康的酸鹼值內。

因此,如果你的身體真的有異於常人的酸性、鹼性,那就代表你的代謝系統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問題,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重症患者,甚至病入膏肓了,像是慢性腎臟衰竭的病患,他們的身體就很有可能會呈現酸性。所以一味追求「鹼性水」的療效,是一個徹底的誤解。

3. 「熱苦瓜水能釋放一種抗癌物質,這是在醫藥領域有效治療癌症的最新進展。熱苦瓜汁對囊腫及腫瘤產生影響,被證明能夠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症。」,這麼全能的抗癌聖品真的存在嗎?

簡訊裡面把「某一種」但是卻沒有明說是「哪一種」的抗癌物質形容地十分神奇,這種來源不清楚的科學研究成果經常是這類型簡訊的共通特點,大部分的情形多是言過其實。解剖員隨機地檢視國內外有關苦瓜的幾則研究成果,例如2015年屏科大生物科技系研究團隊從苦瓜中分離出「三萜類化合物」,能顯著預防老鼠皮下腫瘤的生長,只是這是作用在老鼠的狀況,距離人類身上的應用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著名的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網頁中也有關於苦瓜療效的相關研究彙整,提到苦瓜萃取物在實驗室中殺死老鼠白血病細胞並減緩乳腺癌的生長,但尚不清楚這些效應是否發生在人類身上;其他包括2017年2018年部分國外專業期刊的研究結果,也都有類似的結論。

苦瓜在現階段或許是很不錯的食物,但是有簡訊所宣稱的這麼神奇功效嗎?顯然並沒有。

source:kon072

二、原來「苦瓜」本來是「檸檬」?

這一則簡訊中也提到了「苦瓜汁內的胺基酸和苦瓜多酚,能調整高血壓,有效預防深靜脈栓塞,調整血液迴圈,減低血液凝塊。」關於食用苦瓜的好處,確實有許多都和降血糖、糖尿病相關[1],鼓勵大家多吃健康的苦瓜,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只是解剖員在資料檢驗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了這一則簡訊的孿生兄弟,驚訝到下巴差點掉下來。

這一篇相似度超過90%的簡訊,標題是:「熱檸檬~只殺癌細胞」,沒有看錯,真的通篇簡訊只有「苦瓜」跟「檸檬」的差別,除了多增加一句「冰凍檸檬水只有維他命C,就如蕃茄需要煮熟才有茄紅素」這句之外,就連「苦瓜多酚」也不過就是換成「檸檬多酚」。

在經過一番抽絲剝繭後,解剖員終於發現謠言的原始版本,其實已經在中國流傳好一段時間了。根據中國上觀新聞﹙2018年7月﹚記者的考查,這是從幾年前「熱檸檬水能抗癌」的謠言所演變出來的,中間還一度成為「熱鴨梨水能抗癌」,最後才演變為「熱苦瓜水能抗癌」的版本,三者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只是把「熱檸檬水」換成「熱鴨梨水」,再換成「熱苦瓜水」。

不幸的是,這些謠言不單只在網站之間傳播,還在微信﹙Wechat﹚上大量流傳。「熱鴨梨水能抗癌」甚至成為了2018年6月微信十大謠言的第一位。

微信在中國是類似於FB和LINE的混合體,具有「朋友圈」﹙即動態信息﹚、訂閱「官方帳號」和傳播分享訊息的綜合功能,在中國擁有巨大的使用群體。更不幸的是,這個像是複製喪屍的簡訊,竟然也就這麼輕易地登陸台灣。

三、境外專家「跨海」推廣苦瓜療效?

解剖到這裡,就不得不抱怨一下簡訊開頭這位北京陸軍總醫院的陳惠仁教授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什麼這麼多事呢?後來才發覺,原來陳惠仁教授也是受害者之一,2018年3月他也因為不勝其擾而特別撰寫專文澄清,其中也包括了他的官方聲明和呼籲,指出「熱檸檬水能抗癌」的謠言是有人冒用發表。陳教授的專長是血液病學,從未做過食物抗癌的研究,也從未在網絡上、微信上發表過任何食物抗癌的文章,對他來說,這也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場災難。

解剖員利用另一個專門用於辨別訊息真偽的中國官方帳號—「全民較真」,針對「苦瓜水」和「陳惠仁」為關鍵字作搜索,有一篇潘戰和醫師的查證﹙2018年6月﹚,大致上也註解了網絡上各種「熱XX水能抗癌」都是假訊息。

圖片來源:Wechat「全民較真」官方帳號

這則簡訊最耐人尋味的地方是,原本在中國流傳的謠言訊息,到底是怎樣登陸台灣的呢?依據解剖員的研判,起碼有兩個路徑促成了這件事。第一個可能路徑最簡單,就是個別用戶把微信收到的假訊息「複製貼上」到LINE或FB之上,再透過「群組」、「一般訊息」或「動態訊息」等功能轉發出去。畢竟,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人民互動頻繁,同時擁有微信、LINE和FB的用戶,並不在少數。

第二個路徑則可能是透過內容農場大舉登陸台灣。

解剖員發現,在著名內容農場網站「每日頭條」裡面,就收藏了一堆這樣的文章。譬如,「熱檸檬水」就有:〈熱檸檬水~只殺癌細胞〉﹙2018年1月﹚、〈熱檸檬汁有抑制癌細胞作用〉﹙2018年1月﹚、〈一杯熱檸檬水的秘密〉﹙2018年1月﹚;「熱鴨梨水」有〈只殺癌細胞,最新發現!〉﹙2018年11月﹚這一則;「熱苦瓜水」則有:〈苦瓜的妙用〉﹙2018年7月﹚、〈熱的苦瓜水可以救你一輩子,你不知道的冷知識!〉﹙2018年7月﹚、〈熱的苦瓜水可以救你一輩子!〉﹙2018年11月﹚等。雖然很難確定謠言一定是先登陸內容農場再散播出去,但可以確定的是內容農場所帶來的推播作用。

從這一個苦瓜療效的散播過程來看,可以發現原來科學專家變成假新聞苦主的現象是不分國籍、不分海內外的,就算是對岸的專家苦主也可以輕易地飄洋過海來台灣傳遞福音,加上這些境外專家的名號並不是那麼地被台灣民眾所熟知,所以更容易被誤導。在這一個假新聞製作門檻如此低的時代,專家的名號特別容易被移花接木地濫用,因此民眾如果看見科學家、醫生、研究者、教授等響亮稱謂就立即雙腿一軟、俯首稱臣,那可就成了假新聞傳遞的最甜蜜溫床。

解剖總結

這些境外而來的假新聞之所以能夠跨海之後仍然如此活躍,一方面當然拜民眾們的熱心自主轉換系統(從微信轉到LINE),二方面也靠內容農場的推波助瀾。

科技網站蘋果仁就曾分析指出,「壹讀」「每日頭條」這類內容農場往往可以穩站在Google 搜索結果的前方,原因之一是這些內容農場有很多文章最初都是先刊登在中國微信官方帳號,再經由內容農場轉移出來由簡轉繁,優化修改後再發表。

由於微信官方帳號的內容對Google的搜尋技術而言是很不友善的,所以原文的出處及相關的澄清文章並不容易同步被搜索到,導致這些境外的科學假訊息就像是「二次公害」一樣,繼續換一個地方迷惑民眾。

綜合前述分析,本解剖室給予以下評價(20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陳儀珈、曾雅榮、黃俊儒、賴雁蓉(用筆畫排序)

—–

The post 「熱苦瓜水可以抗癌救你一輩子?!」境外專家這麼說能相信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我是個學生,我創業:談談「學生創業」與 創業校園Cornell Tech

$
0
0
  • 文/許凱鈞│目前是 Cornell Tech 學生、臉書實習生、也是部落格作者,平時分享內容包含矽谷、教育、與工程師找工作的大小事情!

前些日子拜讀「拜託,不要鼓勵學生創業: 一位學生創業者的告白」有感。這也是我一直很樂於討論的話題,於是春假花點時間整理想法後,想跟大家聊聊自己的小小看法、談談自己在紐約市的創業校園 Cornell Tech 的所見所聞。

我認為我自己的故事,取決於不同的角度,同時鼓勵、也不鼓勵所謂的「學生創業」。

我曾嘗試過學生創業,當時一頭熱血、去了不同場合跟大大小小的投資人報告我的點子、跟大企業尋求合作、口沫橫飛就想要讓別人也看到自己眼中看見的未來。不過今日的我也還是選擇更為主流的道路,成為那些矽谷企業裡的工程師。但是,如果當年我沒有做個 Projectable(編按:作者自創的平台),我也沒把握後來的我能不能吸引到創業校園 Cornell Tech 與 Facebook 的目光。而我指的完全不只是這個項目在我履歷上的影響力而已,後面會再談到。

所以在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的前提下,我想跟大家談談在那失敗的終點前的旅程:Side Project。

旅程先於終點:創業成功率低,重點是獲得的經驗值

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極低,但是我還是認為如果因為成功率低就不去嘗試,那真的是一輩子都沒有成功的機率了。

況且,學校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自己一直以來也常常在思考這問題,甚至這個問題也的確深刻到我未來會想要寫篇文章跟大家討論。畢竟,不管怎麼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終究也會要負責替下個世代的孩子們建立他們的未來,而教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基本而言,我認為學生就學就是為了要累積實力、在未來展露頭角,成為對自己、對朋友、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用的資源。成為一個最好版本的自己,與身邊的人們互相提攜。而創業、或者不管稱不稱得上創業——從學生的角度去做一個 「side project」,從點子的發想 (ideation)到反覆驗證 (validation)、再把這個本來只活在你腦子裡的點子做成一個產品、再不斷循環的整個過程,我個人是真的學習到了很多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事情:

  • 也許我本來需要到業界,才能學習到怎麼跟人合作、一起從第一行程式碼開始,一直到寫出一個使用者能用的 app,但是我做 Projectable 的過程中透過第一手的經歷學到了。
  • 也許我本來要到業界,才能體驗怎麼跟跨國企業提出企劃。
  • 也許我本來要到業界,才能學習到怎麼跟比我年長幾十歲、CEO 級的前輩交流、請教,但是我做 Projectable 的過程中也學到了。

清單我可以一直寫下去,種種不同的學習心得,我兩年前寫過另一篇文章「寫在反省時,給同樣想創業的大學生」時有更細節的分享,我就不再多花篇幅細說,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參考我的舊文(其中包括 Projectable 到底是什麼)

該怎麼做?請考慮學生時期的機會成本

另外,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我認為還有更簡單的理解方式。也就是機會成本。問問自己「就算你不做這件事,你要拿多出來的時間幹嘛」?

當時的我沒辦法好好坐下來唸書、沒辦法告訴自己把「電子商務的七大原則」背起來可以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無法說服自己為了這些內容去唸課本、期中考、期末考等等。然而當我在做 Projectable 時,我就會因為要寫一個登入系統而去研究這要怎麼做、學習 JWT 技術,我會因為想要給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去投入時間、研究 User Experience 的基礎概念跟 JavaScript/React 的技術。

所以當時的我想想,我就算不做 Projectable 拿多出來的時間好好念書,我大概也就是把我原本就悲劇的 GPA (編按:學科成績的平均績點,往往是海外學校錄取學生的指標)提昇一點點。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機會成本實在太低了。

以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我甚至認為這是學生創業的一個優勢。

今天的我一年內將從研究所畢業,女朋友已經在 Google 工作,畢業後直接創業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個合理的選項。作為學生,不用預想要成家立業的狀態下,嘗試做做看一個 side project(不管是不是真要創業)時的機會成本真的已經比畢業後創業小上不少了。

尤其如果你對於申請美國研究所有興趣,我更會如此建議。

我相當同意理科太太蔡康永前陣子談到的「如果申請美國頂尖大學」──真的就是「要讓學校覺得你是一個奇怪的東西。」你要成為一個教授們眼中稀奇的存在,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自己可以說就是靠這些經歷逆轉了低 GPA、錄取包括 Cornell Tech 與 CMU 等學校。這段經歷的詳細過程,我也有另寫文章分享在部落格裡面。

不要怕失敗與成功:重點是帶著經驗值走出校園

為了宣傳 Projectable,我們當時舉辦了一個學生駭客松 E.C. Jamming。那時候,大概也是人生中最緊張的一段時間了。當時我們拿到了跟微軟的合作,會直接與微軟本身全球性的駭客松 Imagine Hack 合作,對我們來說是很棒很棒的短期成功──但是當來自跨國企業的目光投注在我們身上,而我實際上一張票都沒賣出去的時候,比起當下提案成功的喜悅,我更害怕三週後的活動當天開天窗。

「要是一個參賽人都沒有」這個念頭讓我睡到一半被嚇醒了好幾次。

現在往回看,這段過程裡我學到的點有兩項:

  1. 作為學生其實不要那麼害怕失敗。
  2. 成功也要想辦法讓人知道。

關於「學生的失敗」這件事,我認為以經濟學的角度談完機會成本後,這同樣也是可以運用經濟學裡「期望值」的概念很好解釋的一件事。當你出了社會,領的是別人給的薪水、就算是創業也是 VC 或者家人朋友給的資金,這時候你是被期待成功的。

但是學生呢,我是覺得學生失敗是能夠被原諒的。說真的,真的有人在第一天馬克・祖克柏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期望他會成功嗎?如果當年的他失敗了,當時大家也就是笑笑「學生嘛」,本來大家的期望值就不是那麼高(然後 MySpace 成為今天的 Facebook⋯⋯)。

我爸從小就教我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就該多多利用這些犯錯的機會,最好把可以犯的錯都在這個時候犯過一輪,然後帶著比所有人都更多的經驗值走出校園。

另外,關於駭客松的後續,如果你好奇的話,當時我們舉辦駭客松,跟微軟拉到關係後就開始寫信跟其他中小企業、在地的新創公司講講我們跟微軟的合作關係、然後「我們就差幾千港幣就能讓活動變得免費、讓學生都能無負擔的參與!」

靠著微軟的名聲,我們很快就湊齊最後那幾千港幣、讓活動變成免費。而活動重新開放免費報名後,我們就在兩天內達成超出預期的報名量,甚至還需要婉拒當時願意給我們免費場地的單位來升級場地。

可以說是狐假虎威吧!但是我們當時的確是靠著一個小的成功去套牢下個更大的成功。

在紐約市,是如何鼓勵學生創業的?

最後,既然談到「學生」跟「創業」,真的不能不談談我們 Cornell Tech 的學程:「每個學生畢業前都得要創業」。我其實很喜歡拜託,不要鼓勵學生創業: 一位學生創業者的告白 原作者果殼提到了他所期望的政府角色。自從來紐約市就讀這間以學生創業聞名的 Cornell Tech 以來,我也常常在思考紐約市跟我們校區有哪些元素是台灣可以取鑒的,或甚至未來我能夠幫台灣建立怎樣的環境。

Cornell Tech 這間學校

紐約擁有全美、甚至全世界最好的高等教育之一。然而,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畢業後,很多工程師還是會選擇前往西岸的科技重鎮工作(個人感覺跟台北的狀況有些相似。在香港唸過書的我,真心認為台灣資工方面的教育絕對不輸給世界排名五十以內的幾個香港學校,但也是有明顯外流趨勢)。

當時 Bloomberg 市長就清楚這個外流現象是個問題。於是他們開始徵求業界、學界提案,最後由康乃爾大學爭取到這部分的預算,在紐約市中心的羅斯福島上打造一個全新的技術園區,也就是今天我們的校園 Cornell Tech。

基於與 Bloomberg 市長的緊密關係,學校每個月都會在 Bloomberg 的場地舉辦與不同 CEOs 的對談與分享

羅斯島上的校園是前年才建成的,辦校最初的幾年都是跟紐約市的 Google 借辦公室上課,然後跟紐約大學借宿舍空間給學生住。

不過最重要的是,Cornell Tech 的中心思想就是創新:「每個學生畢業前都要做兩個 projects。」

第一個 project 是從紐約市眾多的公司裡面尋求問題。學校開放 Uber, Microsoft, SnapChat 與其他新創公司投稿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由 Cornell Tech 的學生來嘗試解決。(有些可以很無釐頭,有一家創投公司請我們的學生去了解要怎麼做一個產品,讓人可以在家也能享受在酒吧喝酒的體驗)

我自己上學期收到的問題就是 WeWork 投稿的「怎麼利用 WeWork 擁有的線下資源,讓線上的程式教育更加完善」,這是他們在併購了一間線上教育平台之後想要解決的問題。在雙贏的前提下(這些企業把題目交給學生,他們可以以更低的預算做出實驗性的 projects;而學生同時也有機會在業界的環境做創新的 projects),每年都有超過一百個來自業界、尋求解決的問題被投稿來我們學校的系統裡面。

畢業前最後一學期則是要直接創業。

Twitter 的前任 CTO Greg Pass 與美國最大的新創投資人之一的 David Tisch 就在我們學校負責這塊的教育,這也幾乎是會來就讀 Cornell Tech 的學生想要來的主流原因之ㄧ。

在我身邊不乏已經在 Google 工作六年的人、或者已經連續創業過三次的人決定要加入 Cornell Tech,就是想要在這樣的環境認識同樣想創業的學生、並且與學生的身份重新嘗試創業。以歷史數據而言,每年幾乎有 15–20% 的學生畢業後就繼續做這些 projects 成為業界裡的創業者,也回過頭替紐約市區製造工作機會。

硬體不是只是輔助,資源的牽線才是重點

類似的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研究所在美國這邊也越來越多。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與微軟合作的 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也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去讓所謂的 side projects 成為高等教育的一環。

尤其台北跟紐約有一樣的動機,加上近年來也有一些大規模外商進駐,是很好的機會。我自己去年就在台北的微軟實習,最近也才剛看見 Google 要在新北市擴建的消息、Facebook 也剛進駐台北的新辦公室(蔡英文還剛去參訪了呢)。另外還有好幾間我個人非常欣賞的本土新創公司,包括 25sproutDcardPicCollageCodeMentorCakeResume 等等。

就像果殼先生提到的,我認為硬體設備反而不是那麼重要。就像 Cornell Tech 當初教室跟宿舍也都是跟其他單位租借的。重要的是那個軟實力與牽線的資源。以這個角度來說,台北市完全是有條件從教育的角度,做個重要資源的牽線人,讓學生有環境與舞台跟大小企業合作、創新,而切入強化對於創新創業這方面的教育。

除了老手對新手的經驗傳承之外,反向而言、對於產業裡的老手這也會是很棒的刺激與幫助。我也私下跟果殼聊過,他同樣認為就區塊鏈的生態而言,也是需要充滿想像力的新兵們加入的。

而對於學生而言,就算這些所謂的 side projects 失敗、或者最後沒有選擇繼續創業,畢業後以這些第一手的人脈與經歷,都還是加入了幾間很棒的跨國企業(以我們學校來說,今年在找實習的人大概有一半以上都去了 FLAG 這幾間矽谷巨頭)。

總結:創業並不適合所有學生,但每段旅程都有意義

比較 nerdy 一點的讀者,可能有發現我最一開始引用的「旅程先於終點」這句話很眼熟。這句話是從我最愛的小說,布蘭登・山德森的颶風典籍裡出來的。

生先於死,力先於弱,旅程先於終點。

除了我個人對於這本書的喜愛之外,我想特別引用這句話是因為我覺得學生創業、或說創業本身就也是這麼一回事吧。不論終點在哪,終點之前都會有屬於你的一段旅程。而不論是不是失敗,這段旅程都能夠帶給你生命中的成長養分,讓下一段旅程,不論是創業也好、工作也好,都多了一個可以成功的原因。

創業真的並不適合所有學生。

但是同時,如果你有這個理想、有個你覺得可以改變世界的點子,而且回答不出「如果不做這個,我還能做什麼其他更好的事情嗎?」,我是絕對支持你去嘗試、去做個 side project 看看的。畢竟,旅程先於終點。

最後我想說,這篇文純屬是我個人的想法。適不適合投資時間去做 project 還是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因素。如果你有想法,想要跟我討論,我也非常歡迎你來信 kh736@cornell.edu 與我討論。

本文轉載自作者 Medium,原文標題〈為什麼要做個 “Side Project”?談談學生創業與 Cornell Tech 的創新教育。

The post 我是個學生,我創業:談談「學生創業」與 創業校園Cornell Tech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不只看熱鬧,更能看門道!|從科學素養的角度看《法醫女王》(1)

$
0
0
  • 文/許家綾、洪盈蓁及曾雅榮

《法醫女王(Unnatural)》的故事以科學辦案為經、社會議題為緯,並且在科學辦案的同時拉出了許多引人入勝的社會關懷面。

「若那不過是夢的話該有多好,至今依然會夢見你。」

當熟悉的主題曲〈Lemon〉響起,就代表又一個隱藏在死者背後的真相大白。

不過對你我來說,法醫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行業,不免讓人好奇:這齣日劇裡所傳遞的科學知識是不是都是真的?(還是你其實感到不耐煩:「明明只是輕鬆追劇,我們又不是科學家,幹嘛那麼認真去關心戲劇所呈現的科學面?」)

然而,《法醫女王》不僅僅是流行文化,在讓你看熱鬧的同時,可以也讓你培養出科學素養,看到門道!

但科學素養是什麼呢?又為什麼重要呢?

科學怎麼了嗎?具科學素養的公民都應知道的三件事

隨著時代變化,現在的科學發展已經無法與社會完全分開;許多與科學相關的問題都不能只單靠科技專家解決〔註1〕,不過我們必須理解三件事:

1、很抱歉,科學是稀缺資源!

科學、技術本身是稀缺資源,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享用。但誰可以優先享用這些資源呢?每種優先順序的決定背後都不僅僅是科學可以處理的。

2、超過科學可以解答的問題

有些問題是可以向科學提出,卻無法單獨依靠科學就能得到解答。

3、天啊,科學本身也變成問題!

原本用來解決問題的科學與技術,也可能構成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技術發展往往還不夠成熟,就已經應用在社會中。

作為一個想要解決上述問題的公民,比起在網路上當「鍵盤醫生」與其他網友針對問題分析、論辯,「科學素養」或許是另一個不錯的選擇。

具備科學素養並不代表要你知道大量科學發現的知識、當個科學家,而是要懂得「針對科學的知識」。

聽起來很像繞口令,簡單來說,就是要懂得科學與技術如何運作、科學家又如何使用科學,進而讓自己擁有合理判斷科學與技術工作者行為的能力。

科學素養讓我們搞清楚「無名之毒」以及演繹法

————以下有劇情雷————

在EP1「無名之毒」的故事裡,死者高野島渡因為死亡的地點離能做解剖相驗的單位太遠(例如醫學大學等),因此未經過詳細的死因調查就判定其為心臟病發猝死。從這裡我們可以感覺到:像是「醫學解剖」就是種稀缺的「科學技術」。那麼,誰的死亡應該被優先解剖?政客?還是運動員?如果是平凡的你我,就應該因為死亡地點離醫院太遠,摸摸鼻子接受不能被解剖的命運嗎?(雖然如果已經要解剖了,大概也沒有鼻子可以摸了)這都涉及第一類問題。

再者,為了讓更多非自然死亡的人也可以被解剖、且更詳細的被調查死因,劇中有「不自然死因追查研究所」(Unnatural Death Investigation Laboratory, 戲中簡稱 UDI)這個實際上是虛構的財團法人組織。但國家到底應不應該投放資源,或者要投放多少資源到這類機構,這都與倫理價值的判斷有關,無法單靠科學就能做出決定,也就是第二類問題。

在故事結尾,研究冠狀病毒的醫院不慎導致病毒外洩引發感染,則涉及第三類問題:執行病毒的醫療研究,原本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但研究本身卻可能為社會帶來未知的風險。我們到底容不容許這樣的醫療研究呢?

(EP1中三澄裡用假設演繹法得出病毒並非高野島渡帶原的結論)

另一方面,劇中的法醫三澄美琴其實反覆使用了簡單版本的「假設演繹法」,這正是科學家進行推理時,會用來推斷假設的方法。

  • 假定:高野島渡因心臟病發死亡→解剖後推翻。
  • 假定:高野島渡因中毒而身亡→反覆檢驗可疑的餅乾以及到死者住宅採樣後,推翻。
  • 假定:高野島渡死前到中東出差,因而感染MERS病毒,成為國內MERS的帶原者→高野島渡回國後曾與女友發生親密關係,女友沒有染上病毒,推翻。

三澄美琴在解剖醫院屍體後,確認高野島渡不是帶原者,他的MERS病毒是在醫院中感染得來的,並由此推論醫院有病毒外洩的問題。

在故事的推導過程中,觀眾或許不了解驗毒的實際方法或乙二醇的特性(科學發現的知識),但至少可以認識假設演繹法在科學上的應用,並了解到科學假設都有可能被新證據所推翻。

「誠真性」讓你想起:欸不是!《法醫女王》是日劇

在EP1的故事後半段,死者高野島渡因被誤認為是MERS帶原者而受媒體、民眾大力批判,甚至連其父母都受責怪,這恰恰是公民缺乏「科學素養」的側寫:由於不具備足夠的科學素養,民眾對媒體所傳播的科學資訊照單全收,就只能隨著媒體風向起舞。

只不過,在《法醫女王》裡,法醫有時顯得過於強大,除了在專業領域上發揮所能,一些主要角色甚至會越界去執行其他職業所負責的工作。這些橋段或許是因應劇情所需,實際上卻未必是法醫職責所在。

這樣的安排,會不會使得戲劇變得不真實,甚至讓觀眾對複雜的法醫學證據抱持不切實際的期望,甚至對法醫科學產生過度的「幻想」?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或許可以透過「誠真性」這個概念來解讀。戲劇的本質仍是戲劇本身,即使戲劇中的場景未必完全符合實際情況,但若透過有計畫的場景鋪陳及情緒烘托,足以讓觀眾入戲,同時盡可能傳遞正確的知識,這就是一齣好的戲劇了!〔註2〕

請別忘記《法醫女王》的本質仍是一部戲劇,而不是一部科學教育片。

當別人還在看熱鬧,你已經在用科學素養看門道

科學素養的培養,除了直接接觸科普文章、書籍或講座,流行文化也是一種好入門的方式。好的影視作品扮演的即是能成為帶動全體公民去思考及理解科學的重要推手。

這一次,透過檢視《法醫女王》這齣日劇,我們看到了戲劇背後的科學如何被建構、又如何被呈現在觀眾面前。下一次,你在追劇時,不妨也發揮你的好奇心,思考你在追的劇有沒有呈現正確的專業知識吧。讓我們一起培養科學素養,不僅看熱鬧,也要看門道!

在文章撰寫過程之中,黃俊儒老師與助理賴雁蓉﹙國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也提供了不少寶貴意見,特此致謝!

註釋

  1. 戶田山和久,林宗德譯﹙2017﹚。《「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臺北:游擊文化。頁196。
  2. 黃俊儒,(2018)。〈流行文化中的科學:告訴我你看什麼科學,我就知道你活在怎麼樣的科技社會〉。載於林文源、楊谷洋、林宗德﹙主編﹚,《科技社會人3:跨領域新驛路》﹙頁80-89﹚。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頁85。

The post 不只看熱鬧,更能看門道!|從科學素養的角度看《法醫女王》(1)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拉近「科學與戲劇的距離」的科學顧問|從科學素養的角度看《法醫女王》(2)

$
0
0
  • 文/許家綾、洪盈蓁及曾雅榮

我的判斷沒錯!果然每齣戲劇都需要科學顧問。

在追劇時,想必大家都想放空享受,不想思考太多。儘管如此,正確的科學知識還是重要的,否則,若是在戲劇中看到醫生用病人的「腹部斷層掃描圖」判斷顱內出血,你能接受嗎?

科學顧問:在戲劇與科學間穿梭的重要角色

(《法醫女王》的科學顧問-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法醫學教授上村公一)

在許多國家的影視音產業中,科學顧問的參與已經是愈來愈普遍。〔註1〕科學顧問會協助電影製作人從事事實查核、塑造視覺圖像、為演員提供專業建議、增強電影合理性等工作。〔註2〕這項工作在日本又稱為「監修」,通常是與該戲劇主題領域相關的專家學者,負責檢視劇本及場景設計是否符合真實。

《法醫女王》的團隊裡也不乏科學顧問的身影,他們邀請了現任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法醫學教授上村公一擔任顧問,上村教授不僅是工業化學及醫學背景出身,擁有醫學博士學位,更先後在三所醫科大學法醫研究所擔任助手,目前則在大學裡擔任司法醫學及法醫學講師,專業知識豐富。

教授不只刁你論文,連劇本都刁!劇組不能沒有他

(經過上村教授監督後呈現近乎擬真的解剖室)

根據《法醫女王》官方網站的釋出資料,上村教授參與的內容大致可以按照製作戲劇的時程分成三期:

(1)劇本創作期

在劇本創作期間,編劇野木亞紀子會在寫好初稿後,先將劇情中有關法醫工作的內容標示出來,請上村教授從專業角度提出建議,經過討論及修改,才完成正式劇本。

(2)前置準備期

劇組在前置準備時,上村教授會再次檢查完成的劇本,並根據劇本內容與導演組及美術設計組開會討論,決定劇本裡有哪些和法醫科學相關的道具和文件必須被呈現,並協助美術人員設計劇中的解剖室、實驗室、檢驗室場景,確認這些場景的呈現近乎真實。

(3)正式拍攝期

等到正式開拍,上村教授會在拍攝現場向演員示範如何使用相關解剖設備,他也會為工作人員及演員就解剖的先後順序或是設備運行方向等程序提供建議。

教授不只刁你論文,連表演都刁!演員不能沒有他

(上村教授向演員井浦新示範解剖器械的使用方式)

在科學顧問的協助下,《法醫女王》在各方面都能確保盡可能地傳遞正確的科學知識,以下搭配劇情,分成解剖畫面、角色對話及法醫這個職業的呈現來討論:

1、角色職責

根據道格拉斯.萊爾《法醫科學研究室》所述〔註3〕,驗屍官或法醫的職責涵蓋死亡調查的每一層面,包含:判定死亡原因與死亡方式、判定死亡時間、監督來自屍體的證據採集、確認無名屍及骸骨身分、判定死亡的任何加重因子、開立死亡證明書、在法庭上提出專家證詞、(在某些地區)監督鑑識實驗室,以及檢查活人所受的創傷,並判定造成創傷的原因與時間。

為了履行這些職責,法醫可以動用如檢視證人證詞、訪視犯罪現場、評估收集來的證據和鑑識實驗室的測試結果、執行解剖等資源。

2、角色對話

從劇中角色談話或偵查橋段中,《法醫女王》也會提到如何應用科學知識找尋死亡原因。像是EP1「無名之毒」,為了釐清死者高野島渡的中毒原因,主角們前往死者高野島渡家裡採樣。

採樣過程中,三澄美琴和東海林夕子無違和地引用了毒理學之父帕拉賽瑟斯的名言「物質都有毒,世界上沒有不毒的化學物質;但是依使用劑量的多寡,可區分為毒物或藥物。」來和久部六郎解釋,即使高野島渡不是被人毒殺,依然有可能中毒死亡。同時,東海林夕子也說明目前的檢測方式其實可檢的毒物數量有限,因此即便採樣樣本未能檢測出毒物,也不見得可以排除「投毒殺人」的可能性。

3、角色詮釋

《法醫女王》是法醫題材,劇情自然安排了大量的解剖過程,這部分的畫面會透過拍攝解剖醫生(多半是女主角)的臉部特寫、手帶手套或舉起雙手準備,以及全景平視、能拍到解剖醫生動刀卻不拍到被解剖的身體的方式,搭配如「胸腔內無出血,不是主動脈夾層分離」、「無心臟肥大、無冠狀動脈硬化」等專業術語呈現。

此外,也會藉由快速切換多幕儀器運作畫面的方式建立專業性。儘管《法醫女王》每集真正在解剖台上解剖的時間平均不超過兩分鐘,有幾集甚至根本沒有實際解剖,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這些解剖步驟卻在各集透過台詞、特寫鏡頭、美術設計等方式如實呈現,而沒有場景錯置、誇張而又失實的對話。

《法醫女王》除了確實呈現法醫工作的不同面向,還會在角色們的閒談中帶出一些與法醫息息相關的議題,例如日本目前沒有完整的全國人民DNA資料庫,遇到重大災難事件會難以辨別死者、日本只有170名職業法醫的處境。這些對於觀眾認識法醫職責範圍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除了已經是法醫的角色,《法醫女王》也描繪了還沒成為法醫的角色:紀錄員久部六郎。久部是在UDI兼職的醫科大學生,他除了協助解剖時的照片拍攝和整理解剖記錄,也會跟著其他主角一起檢視遺體和實地調查。起初他對法醫和解剖不抱有好感,認為法醫又不像其他醫生能夠救人,因而提出許多質疑,隨著劇情演進,他才開始對法醫這個專業有不同的看法。

中平實的科學家外刁的科學

除了以上談的這些面向,其實《法醫女王》也呈現了多元的科學家形象。在很多有關科學的戲劇中,多半著重在科學家的專業,比較少關注他們的生活及個性。

但在《法醫女王》中登場的法醫及技師不僅有專業的一面,故事也呈現了他們在專業外的日常生活:例如臨床檢查技師東海林系子,她在劇中主要是協助三澄解剖、化驗和調查死因的真相,私底下她卻有著結交異性的煩惱,常常邀請三澄參加「異性交流會」;三澄則是因為專心投入工作,常常無法準時赴男朋友的約,甚至還因為解剖屍體而在論及婚嫁的飯局遲到。

透過導演、編劇、演員及科學顧問的相互配合,使得《法醫女王》具有盡可能貼近真實的場景、畫面和對話,也促使觀眾對法醫職責和科學家形象有更具體的想像,這都有助於讓觀眾潛移默化地了解科學技術,並進一步培養出科學素養。

在文章撰寫過程之中,黃俊儒老師與助理賴雁蓉﹙國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也提供了不少寶貴意見,特此致謝!

註釋

  1. Kriby﹙2014﹚。〈Scienceandtechnologyinfilm:themesandrepresentations〉。載於M.Bucchi&B.Trench﹙主編﹚,《Handbookofpubliccommuni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Secondedition》﹙頁97-112﹚。NewYork:Routledge.。頁98-99。
  2. Kriby﹙2014﹚。〈Scienceandtechnologyinfilm:themesandrepresentations〉。載於M.Bucchi&B.Trench﹙主編﹚,《Handbookofpubliccommuni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Secondedition》﹙頁97-112﹚。NewYork:Routledge.。頁98-99。
  3. 道格拉斯.萊爾,祁怡瑋等譯﹙2014﹚。《法醫科學研究室》。臺北:麥田。頁35-36。

The post 拉近「科學與戲劇的距離」的科學顧問|從科學素養的角度看《法醫女王》(2)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福衛七號在美國的實況報導(上):升空前人造衛星要經過哪些測試?

$
0
0
  • 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整合測試組組長陳維鈞博士
    2019.06.13 下午 11:00 於美國佛羅里達州

怎樣將人造衛星放上任務軌道呢?

人造衛星通常是指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太空環境,繞行地球運行,具有任務目標的人造飛行器。運行方法是讓人造飛行器具有在運行軌道切線方向的高速度,以其所造成的慣性來抵抗地心引力。因為幾乎沒有空氣阻力,所以根據牛頓運動定律,人造飛行器幾乎不需要推進動力,就可以持續在繞行地球的軌道上運行。

接下來的問題是,怎麼把人造衛星放到預定的軌道上運行呢?

答案是火箭。

火箭具有在太空環境,可以不須空氣助燃產生推力、將人造衛星推至抵抗地心引力的高速慣性。同時也是人類繼熱氣球與飛機之後,另一個可以脫離地球表面的重大發明。

一開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的德軍為了要精確打擊遠在英國的本土目標所發明的。在 1942 年德國成功研發 V-2 火箭,是世界上第一個可以飛行到太空高度的人造物體。

二戰後,德國的 V-2 火箭科技可說是當時兩大強國,美國與蘇聯發展火箭與太空科技的基石。火箭當時不僅可以作為軍事用途的飛彈之外,1946 年美國發射了一枚 V-2 火箭到數百公里的高空,用來觀測大氣層以外太陽所產生的紫外線,是 V-2 火箭第一次應用於太空研究,從此開啟了太空科學的新頁。

適逢人類登入月球的50周年,我們不妨來探討執行太空任務的載運火箭。source:wikimedia

今年適逢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後的五十周年,現代發展可攜載任務酬載執行太空任務的載運火箭亦稱之為發射載具,具有更龐大的推力、更高的攜載能力,除了可以精準地將不同高低軌道的人造衛星放在不同型態的任務軌道之外,還能載人登陸月球、攜載探測器到火星執行科學任務等。例如: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其重量約 5000 公斤,運行於圓形軌道,軌道距離地面高度 35,786 km;以及哈伯望遠鏡衛星,重量 11,000 公斤,運行於橢圓形軌道,軌道高度 559 公里。

歷史上最大的運載「火箭農神五號」就是美國運送阿波羅系列太空船到月球的發射載具,直徑達 10 公尺,加滿燃料以後,總重量達到 3000 噸,可以將近 140 噸重的酬載送到高度小於 2000 公里的近地軌道,也可以將41噸的酬載送上月球,是目前使用過的最高、最重、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現在仍在發射運轉、載重最大的火箭為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將要在今年六月進行第三次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也只有農神五號火箭二分之一的運載能力。

火箭一點也不「舒適」!升空會給人造衛星哪些考驗?

載運火箭具有高推力,在升空過程中噴射推進燃燒會產生強力振動與巨大噪音。以獵鷹重型火箭為例,升空過程可產生 6 倍以上重力加速度與振動,還有總音壓強度高達 140 分貝左右的噪音。

所以將人造衛星放到火箭之前,可得經過一系列的測試與驗證,證明衛星本身與火箭相容,而且可以耐受火箭升空的惡劣環境。衛星對火箭的相容驗證包括有:機械容積驗證、衛星質量特性量測與電磁相容測試。衛星耐受火箭環境的驗證測試有:振動測試、音震測試與分離爆震測試。

太空中心工作人員在整合測試廠房內進行福衛七號振動測試準備。振動測試是以火箭實際發射過程產生的振動值加上測試裕度,驗證衛星結構強度與組裝品質,例如:組裝的固鎖螺絲與電路板上的焊接點。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台灣的六枚福爾摩沙衛星七號星系,簡稱福衛七號,即將在今年 6 月底由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搭載升空,到達 550 公里高的圓形軌道執行任務,福衛七號在台灣太空中心整合測試廠房完成組裝與功能測試後,隨即進行相容驗證環境測試

相容驗證包括以下項目:

  1. 機械容積驗證:是使用電腦軟體組合圖進行比對,確認衛星實際的外型尺寸小於裝載衛星的火箭酬載艙內容積。
  2. 衛星質量特性量測:包括量測衛星重量、質心位置與三軸的轉動慣量,提供給火箭升空與入軌的姿態控制以及衛星在軌道上運作的姿態控制與軌道轉換。
  3. 電磁相容測試:主要驗證火箭與衛星之間各自無線電通訊是否會互相干擾,不過福衛七號在整個火箭發射升空到與火箭分離的過程均未開機,所以不會有干擾的可能性。

在太空中心整合測試廠房具備的衛星耐受火箭環境的驗證測試設備,包括有:大型高推力振動機、音震測試艙與高速數據擷取設備,可以分別模擬火箭發射產生的振動與噪音以及與火箭分離的環境,測試衛星承受這些環境考驗後,仍可以正常運轉。

福衛七號在太空中心整合測試廠房音震艙內的測試型態,音震測試艙可以模擬火箭產生的巨大噪音,藉以測試衛星中大面積的脆性材料,例如太陽能板上的太陽能晶片與遙測酬載上的鏡片,還有高頻的振動對衛星產生的影響。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另外,比較特殊測試的是執行衛星分離爆震測試驗證對衛星的影響。分離爆震來自於衛星與火箭分離時,分離裝置引發火藥,將固定火箭與衛星的固鎖環鬆開,使得衛星可以順利脫離火箭分配轉接環。

脫離前引發的火藥侷限爆炸所產生的爆震波,將以高頻率傳遞到衛星各處。所以衛星分離爆震測試是驗證高頻率震波傳遞,不會損害衛星元件內的電子零件,例如對爆震波敏感的陶瓷電容等。

衛星與火箭分離裝置固鎖環引發火藥後分開的照片,衛星端的上環脫離固鎖環與連接在火箭分配轉接環的下環。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福衛七號如何抵達卡納維爾角的發射場?

福衛七號在運送前審查會議結束,確認衛星功能測試與環境測試的結果,符合任務需求的系統與測試規格之後,在今年 4 月 15 日將六枚福衛七號衛星與地面支援設備,從太空中心送到桃園機場,接著藉由空運送到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機場,再由陸運運送到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進行發射前的準備作業。

運送衛星的氣墊車車隊從邁阿密機場出發,抵達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SpaceX的酬載作業廠房。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上圖為運送三個衛星運送箱的氣墊車,車隊會率先抵達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 SpaceX 的酬載作業廠房。相關的地面支援設備會依序從運送箱移出,並進行測試前準備與設置。

福衛七號衛星運送箱在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SpaceX的酬載作業廠房內開箱實況,照片顯示每一個衛星運送箱裝載兩枚福衛七號衛星。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為確保衛星運送箱內外溫溼度平衡,衛星運送箱先送入溫溼度控制良好的潔淨室靜置一天,上圖即是工作人員再進行開箱,準備移出兩枚福衛七號。

六枚衛星安全運抵發射場作業廠房,並順利的移出衛星運送箱之後,接下來會進行那些發射前準備工作呢?下篇 福衛七號在美國的實況報導(下)將會有詳細的介紹。

The post 福衛七號在美國的實況報導(上):升空前人造衛星要經過哪些測試?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暗黑解謎同時認知色彩:巧妙的知覺心理學遊戲《HUE》

$
0
0

最近接觸了一款任天堂eshop上面的遊戲《HUE》,深深覺得遊戲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不是厲害可以形容了,決定為文好好談談這款遊戲精巧在哪裡。

《HUE》這個遊戲於 2016 年已經發行在 Steam、PS4、Xbox one 等平台上,並且橫掃當年各式遊戲獎項,這對於只有 Henry Hoffman 與 Dan Da Rocha兩人獨立製作的遊戲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這個遊戲的主線任務是一個小男孩 Hue 追尋母親的歷程。Hue 既為小男孩的名字,又是色調的意思,整個遊戲的過程就是在尋找收集各種顏色,並且運用收集到的顏色,來進行解謎。解謎的過程需要變換背景顏色來通過各種障礙,如球、牆壁、箱子、氣球、閘門、雷射光等等。

每一個小關卡都需要先深思熟慮一番,才有可能往前前進一小步。這樣的遊玩方式,非常仰賴前額葉的計畫能力。你必須先觀察整個關卡的配置,接著思考走到哪一個位置需要變換什麼顏色。如果顏色變換不恰當,就會被阻擋而無法前進。有的關卡還牽涉到快速辨色能力,在短時間內需要辨別出這是何種顏色,並且變換到相同顏色才能順利通關。

遊戲示意圖。圖/HUE

關卡的分配也相當具有巧思,常常用已經收集與未收集的顏色,就可以精妙的擋住某些現在不該去的地方。這個遊戲非常注重細節,即使是色盲與辨色異常的人,也可以照常玩樂。他們非常貼心的考慮辨色困難的人,如果真的有問題,可以選擇輔助版本,就可以在外加的符號協助之下完成這個遊戲。這種細心的考慮,個人覺得已經達到神級的地步了。

人類是如何辨識顏色的?

有的關卡還牽涉到快速辨色能力,在短時間內需要辨別出這是何種顏色,並且變換到相同顏色才能順利通關。圖/HUE

除了運用顏色當成遊戲設計的巧思之外,這個遊戲還牽涉到一個更為基礎的知覺心理學的問題: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辨識顏色的?

我們所感知(Sensation)的顏色,真的是外界所呈現出來的顏色?如果外面的背景顏色是紅色,紅色的物品我們是否自然而然就看不見了?我們對於顏色的覺知(Perception),其實取決於大腦的解釋,如果我們的大腦不是這樣設計的,那我們可能會像某些昆蟲一樣,只能看到某種顏色(或者更精確的說,某種波長)。

另外,此遊戲收集顏色的順序,也幾乎依照嬰兒偏好顏色的順序。三個月大嬰兒喜歡的顏色偏好依序為藍、紫、紅、黃、綠1,而該遊戲則依序收集到淺藍、紫、橘、粉紅、紅、深藍、黃、綠。這樣細微的設計,不得不令人擊節嘆賞一番。

這個遊戲不只是單純的玩遊戲而已,還進一步引導我們思考,顏色的除了物理上的本質之外,還與心理學息息相關。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活在我們的覺知下,才能產生意義。這是知覺心理學上亙古不變的難題。這個遊戲帶來了一股契機,不只是能從遊戲中帶來樂趣,也從遊戲中帶來科學議題,引領我們在遊戲細節之上,找尋更多心理科學的證據。

  • 本文非業配,並無接受廠商任何好處。XD 這款遊戲定價美金 9.99,我看他們也不想業配吧!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Zemach I, Chang S, Teller DY. Infant color vision: prediction of infants’ spontaneous color preferences. Vision Research. 2007; 47(10):1368-81. Epub 2006 Nov 21. DOI:10.1016/j.visres.2006.09.024
  2. Hue the game
  3. Nintendo: Hue

The post 暗黑解謎同時認知色彩:巧妙的知覺心理學遊戲《HUE》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換種語言換腦袋:不同的語言如何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受?

$
0
0
  • 文/林懷亞

人們如何感受時間?當「時間」如此抽象的概念必須藉由語言表達,我們會因為使用的語言不同而對時間有不同的感受嗎?

「語言相對假說」:語言文法會影響時間感?

美國語言學家霍夫(Benjamin Lee Whorf)於 1930 年代提出了「語言相對假說」(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othesis),後多被稱作「薩丕爾–霍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薩丕爾為霍夫的指導老師)。

霍夫研究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原住民 Hopi 的語言,表示該語言文法結構上並無明顯的時間指示,也未有表示時間單位的名詞 [1],推述  Hopi 由於無時間單位,時間不會「結束」並進入新的一天,而是單純日照循環的感受。[2]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啟發,霍夫認為語言影響人類的認知與世界觀,因此相同事物會因為不同語言而有不同的認識。[3]

霍夫1938年前往坐落於Second Mesa的Mishongnovi村落考察。source:Hopi Education Endowment Fund

後來德國語言學家 Ekkehart Malotkiy 在 1983 年發表了《Hopi Time》一書,指正了 Hopi 語言無時間概念一說。他舉例 Hopi 使用詞尾 -ni 以表示未來,並有表示時間的名詞,以合組字表達時間計算,例如payistala,指(活動的)第三天,由 paayo(三)、s(次)與 taala(天、光)所組成。而他們也可以透過像是「太陽動得緩慢」來敘述時間流逝的感覺。[4]

雖然霍夫對 Hopi 的語言解釋有誤,但現代許多語言認知研究呼應了他的語言相對假說,不少實驗也證實語言對人們時間感的影響。

未來在前後左右上下,哪個方位?

舉例來說,時間的「方向」可以受到語言和其文化的影響而有所不同。人們傾向以空間設想時間,當我們表達時間時,我們以認知上的空間概念思考,而空間概念又因語言文化而異。多數語言將未來表示於前方,像是中文中我們會使用字詞比如「前途」與「背景」;而瑞典文 framtid(未來)一詞更是由 fram(前)與 tid(時間)組成。這裡中文與瑞典文中同樣隱含了「未來在前、過去在後」的概念。

但像是南美洲原住民 Aymara 民族對時間的方向則非如此,Aymara 分布於祕魯、玻利維亞與智利,當他們指示未來時會朝後方比,q"ipa(未來)一字同時也有「後面」之意。Aymara 的語言概念中,視眼睛為前方,過去為已知「看得見」的;而未來為未知,是背對著無法看見的。[5]

綠色區塊為Ayamara民族的分布。source:Mapsof.net

位於昆士蘭的澳洲原民 Pormpuraaw 使用絕對空間而非相對空間,與其以前後左右指示,他們會說「請把你的杯子往北北西移一些」。

語言認知學家 Lera Boroditsky 與 Alice Gaby 在 2010 年做了一項實驗,他們給 Pormpuraaw 幾張具有時間性的圖片,例如年紀增長的男士,並請他們以時間順序作為排列。結果顯示他們由東邊排至西邊(個人推定為呼應太陽東升西落),也就是說如果面朝南方,圖卡會由左至右排列;如果面朝東方,圖卡會往身體方向排列。[6]

Pormpuraaw原住民區又分為Thaayorre、Wik、Pakanh與Yir Yoront四族。實驗研究對象為使用Kuuk Thaayorre語言者。source: Falmouth Institute

另外幾項研究發現,文字書寫方向也會影響時間的空間感,像是阿拉伯文使用者傾向由右至左排列時間順序外[7],Boroditsky 在 2008 也做了中文與英文語言與時間感的比較。中文經常由垂直概念來表示時間先後序,例如「下周」、「上學期」等,而台灣的中文文字書寫與印刷也多由上至下排列。

Boroditsky 分別請不會中文的英語母語者、居住台灣的中文母語者、居住於加州的中文母語者,及使用英文測驗的中文母語加州居民,四組測驗者回答三個問題,問題像是「如果今天在這裡,那明天在哪裡?」測驗者需要點出位置。測驗結果為中文母語者垂直排列時間的機率遠超於比英文母語者。[8]

使用垂直與平行方向作時間排序的四組測驗結果。source: Lera Broditsky

花了「多少」時間?花了「多長」時間?時間的單位

我們觀看時間經歷多久也不盡相同。英文與瑞典文使用「距離」來表達時間長短,像是一個簡短的假期、一次冗長的會議;而希臘文與西班牙文則以「容量」來衡量時間,一個「小」假期、一個「大」會議。

2017 年 Emanuel Bylund 和 Panos Athanasopoulus 找了瑞典文與西班牙文雙語者做實驗,受試者須透過螢幕上線條延長與水杯填滿來判斷時間經過多久,分別以瑞典文或西班牙文測驗。測驗結果顯示,以瑞典文測驗時,受試者多以線條延長來衡量時間,而不受水杯容量的影響,反之亦然。[9]

語言對時間的思考影響更應用在當代許多跨領域研究。M. Keith Chen 討論語言對經濟行為的作用,分析認為具有明顯未來式文法語言的使用者,對於未來相關的抉擇較不積極。以德文為例,"Morgen regnet es" 直譯 “It rains tomorrow",英文則須動詞變化像是 “will rain" 或 “is going to rain",德文與英文比起屬於「弱未來式」。

要證實「語言中未來式較明確者,民眾對於未來會較無規劃」這點,由於國家上會有文化差異,因此 Chen 的研究對象為雙語國家,也就是一個國家有A與 B 的語言使用者,假設 A 與 B 相較下為強未來式,A的使用者對未來會較無長遠規劃。研究的九個多語國家為比利時、布及納法索、伊索比亞、愛沙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奈及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與瑞士。[12]比較語言對於使用者的儲蓄行為、退休規劃以及健康管理是否有影響。並藉此證實了他的推斷,強未來式語言使用者的可能由於未來感較遠,且與現在的狀態抽離,較難引起投資行為[10]。而相同概念也應用在不同語言使用者對個體環境保護意識與國家氣候變遷政策制定等。[11]

註解

  1. Whorf, Benjamin Lee (1956) [1936?]. “An American Indian model of the universe". In Carroll, J. B. (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echnology Press of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p. 57–64.
  2. Whorf, Benjamin Lee (1956) [1939]. “The relation of habitual thought and behavior to language". In Carroll, J. B. (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echnology Press of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p. 134–159.
  3.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first published in 1940 in MIT Technology Review (42:229–31); reprinted in Carroll (1956:212–214)
  4. Malotki, Ekkehart (1983). Hopi Time: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Concepts in the Hopi Language.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20. Berlin, New York, Amsterdam: Mouton Publishers.
  5. Núñez, R.E., Sweetser, E. (2006). “With the future behind them: convergent evidence from Aymara language and the gesture of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of spatial construals of time”. Sci. 30 (3). pp. 401-450.
  6. Boroditsky L., Gaby, A. (2010). “Remembrances of times East: Absolute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time in an Australian Aboriginal Community.” Sci.
  7. Tversky, B., Kugelmass, S. & Winter, A. (1991). Crosscultural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graphic productions. Cognitive Psychology, 23. pp. 515-557.
  8. Boroditsky, L. (2008). Do English and Mandarin Speakers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pp. 64-70.
  9. Bylund, Emanuel, and Panos Athanasopoulos (2017). “The Whorfian Time Warp: Representing Duration through the Language Hourgla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vol. 146, no. 7, pp. 911–916.
  10. Chen, M. Keith (2011). “The Effect of Language on Economic Behavior: Evidence from Savings Rates, Health Behaviors, and Retirement Assets.”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11. Mavisakalyan, Astghik, et al (2018). “Talking in the Present, Caring for the Future: Language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46, no. 4, pp. 1370–1387.
  12. 語言中的未來式為相對狀態,舉例來說:愛沙尼亞使用愛沙尼亞文與俄文,相較下愛沙尼亞文屬於弱未來式;新加坡(有四個主要語言)使用的馬來文、中文屬於弱未來式,英文、泰米爾語為強未來式。

The post 換種語言換腦袋:不同的語言如何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受?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誠實是需要時間的,在什麼情況下人更愛撒謊?

$
0
0
  • 本文轉載自《環球科學》。撰文 | 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翻譯| 红猪。

當時間緊迫,又可以找到藉口時,人們更容易說謊。

「轉投保蓋克,真能節省至少 15% 的汽車保險金嗎?亞伯拉罕·林肯誠實嗎?」蓋克保險公司(Geico)的廣告代言人煞有其事地問道。接著,屏幕上出現了一段廣告,使用老電影的鏡頭,畫面中瑪麗·林肯問她丈夫:「我穿這條裙子屁股大嗎?」誠實的林肯先生扭身上下打量了一番,猶豫片刻之後,用拇指和食指比劃出了一小段距離,最後嘟囔著說:「好像是有點大」。夫人一聽,立馬氣呼呼地轉身走人。

圖/pixabay

這則廣告之所以幽默,是因為林肯夫人提出的問題,表面上看似在徵詢意見,其實是希望獲得讚美,同時測試丈夫的愛與忠誠。

善意的小謊言,可能引致更大的謊言

然而,神經科學家薩姆·哈里斯卻在 2013 年的著作《論說謊》(Lying)中主張,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說出真相:「對朋友說謊,阻絕了他們通往真實的道路,他們會因此變得無知,從而遭受無法預估的傷害。我們的朋友也可能會把謊言當作行事的依據,原本可以根據實情解決的問題,現在也沒那麼容易了。」瑪麗的屁股顯大,或許是因為她的裁縫手藝不高,又或許是因為她真的需要減肥,讓自己變得健康、快樂些。

哈里斯還指出,善意的小謊話往往會引出惡意的大謊話:「很可能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變得和大多數人一樣,不假思索就能隱瞞真相,甚至徑直撒謊。」更好的辦法,可能是有策略地說出真相。正如哈里斯的研究顯示:

一切形式的謊言,包括為了照顧對方的情感而編出的善意謊言,都與糟糕的人際關係有關。

圖/pixabay

我們說的話,約有十分之一是謊言?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因為想當壞人才說謊,但是幾乎人人都會有意無意地隱瞞部分真相。究竟我們的話中有多少謊話?大約 10% ——這是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裡在 2012 年的著作《不誠實的真相》(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中提出的數字。

艾瑞裡描述了一項實驗,實驗要求受試者在有限的時間裡盡可能地解出數字矩陣(一種數學上的運算方式),每解對一道題,就能得到相應的獎金。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將結果交給同一個房間裡的主考官,結果發現,20 道題裡他們平均能解出4道。

在另一項實驗中,參與者只需自己數出答對的題目,然後把答題紙扔進碎紙機,告訴另一個房間裡的主考官即可。結果顯示,平均20道題裡他們聲稱自己能解出6道——比對照組實驗的結果增加了 10%。當答對每道題的獎金從 20、25 美分增加到了 1 美元、2 美元、甚至 5 美元時,作假率維持不變。但耐人尋味的是,當獎金增加到答對每道題可獲得 10 美元時,作假率反而略有下降。

艾瑞裡說,這是因為,人們並不一定是在分析了成本與收益後,才決定是否說謊;說謊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小小的謊言,能使我們在提升形象的同時,仍然自認為是一個誠實的人。但這一套,放到「大謊話」上就不行了。

圖/pixabay

2013年時,心理學家沙烏勒·沙爾維、奧里·埃爾達爾和尤依拉·比爾拜麥爾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叫《誠實需要時間,還得找不到藉口》(Honesty Requires Time, and Lack of Justifcations)。

論文驗證了一個假說:當人們可以為自己的欺騙行為找到藉口時,更容易說謊。

研究中,受試者在一個研究人員看不見的裝置中擲三次骰子,然後將第一次擲出的數字報出來(擲出的數字越高,受試者得到的獎金就越多)。受試者往往把三次數字中,最高的那一次報告上去,由於所有數字的確都是他們擲出來的,所以也能為說出的謊言找到不錯的藉口。這些受試者中,一些人必須在 20 秒之內報告他們的數字,另一些人則不受時間限制。雖然兩組參與者都說了謊,但時間更緊迫的那組,說謊情形更加嚴重。

實驗進行到第二輪,改為受試者擲一次骰子就要報告數字。結果顯示,沒時間考慮的那組說了謊,有時間考慮的那組則報告了真實情況。這兩輪實驗說明,人在時間緊迫的時候更容易說謊,但當時間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時,他們會在有藉口的時候才說謊。

這麼看來,也許瑪麗根本不該給林肯先生那麼長的時間思考答案。

The post 誠實是需要時間的,在什麼情況下人更愛撒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內用禁供塑膠吸管7月上路,可重複使用的吸管材質有哪些選擇?

$
0
0

2015 年,一支從海龜鼻子取出塑膠吸管的影片,以及近幾年來,不少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鳥類造成的傷害事件,又或是最近發現吞食塑膠袋死亡的奈良鹿,都讓我們應該反思人類的行為是如何衝擊著環境與生態,而減塑也成為目前的國際趨勢。

環保署公告的「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規定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 4 類對象,內食餐飲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此項法規即將於 108 年 7 月 1 日正式上路,目的是鼓勵民眾在喝飲料時,可以就口飲用或是自備可以重複使用的吸管,以減少塑膠吸管的使用。

喝飲料時,若是能夠不使用吸管、重複使用自己的容器,當然是最好。不過台灣隨處可見的手搖飲,特別像珍珠奶茶等有配料的飲料,使用吸管還是比較方便。那麼如果不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還有哪些可重複使用的吸管可以選擇呢?

金屬|不鏽鋼吸管

不鏽鋼的吸管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可重複使用吸管,價格多樣,相對來說品質參差不齊,此種材質若未經特殊處理,則可能更容易溶出有毒物質,建議還是要購買有認證商品,才能安心使用。不鏽鋼的吸管在正常使用與清洗下,沒有使用年限的問題。對於小資族,同時認真清潔餐具的人,會是不錯的選擇。

市面上常見的不鏽鋼吸管分成兩種材質 SUS304 與 SUS316L,這兩種材質的差異在於(以市面上最常見的 QC館為例):

SUS304,是由 18 %鉻加 8 %鎳所合成。主要生產的產品包括:耐蝕容器、餐具、醫療器材。因此適合用來飲用果汁、氣泡飲料、咖啡、茶或牛奶,偶爾可用來飲用檸檬汁或醋。

SUS316L,是由18%鉻、10%鎳、2%鉬合成,鎳含量較一般不鏽鋼高,耐酸、抗腐蝕的特性比SUS304好,添加鉬也使其對氯離子的攻擊較具抵抗力,但成本較高。若是需要天天飲用檸檬原汁或是醋、酵素等,建議使用SUS316L的不鏽鋼吸管。

  • 使用這兩種吸管,雖然可以飲用酸性飲料,但還是建議在 3 小時內飲用完並清洗。

金屬|純鈦吸管

鈦吸管在正常使用與清洗下,也是沒有使用年限的問題。不過比起不鏽鋼吸管,鈦吸管重量更輕,抗酸、抗腐蝕能力較好,但價格相對也較高,如果是屬於易丟失物品型的人,可能就要思考增強自己的保管能力,或是考慮別種材質。

此外,金屬吸管因為屬於硬體材質,小朋友使用的危險性較高,在使用時應多加留意。此外,若能夠讓孩子養成就口喝的習慣,也能減少吸管的使用。更多討論可參考〈以口就杯最保險 不鏽鋼吸管,更環保?安全嗎?

非金屬|玻璃吸管

玻璃吸管抗酸鹼能力強,耐溫程度從-20度到150度,能夠用來喝溫熱飲,而它的透明管身,讓人在清洗時能清楚看到髒污,也是不少人選擇使用的原因之一。在製作上較難輕薄,重量相對也較重,又因為玻璃比起金屬易碎。如果是有潔癖又很細心的人,玻璃吸管會是不錯的選擇。

非金屬|矽膠吸管

矽膠吸管材質較軟,所以安全性較高,對於愛咬吸管的人來說,口感較好(?)不過麻煩的是無法戳破封膜。矽膠材質容易吸附異味,如果是不喜歡洗餐具的人,可以考慮別種選擇。市面上的矽膠吸管材質多樣,建議選擇購買有認證商品,才能安心使用。

自然可分解|箭竹吸管

市面上的竹吸管不少,因為原料是竹子,所以100%可以自然分解,價格也較便宜。產品性質以〈元氣竹吸管〉為例,竹吸管內部有竹殼保護,所以管壁內不容易發霉,但切口兩端因毛細孔外露,較容易吸附水分,需要經常使用才不易發霉,所以如果是久久才喝一次飲料的人,應該有更適合的選擇。

市面上的環保吸管材質多種多樣,建議選擇購買經認證的商品,才能安心使用。

  • 廣告時間:如果真的有購買吸管需求,歡迎參考泛科市集的相關商品頁

圖/pixabay

「環保」餐具,要重複使用才能真環保

雖然現在有這麼多環保吸管可以選擇,不過也延伸出「製造環保吸管的能源消耗,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威脅?」這樣的問題。製造玻璃吸管與不鏽鋼吸管,會消耗的能源與資源也是需要納入考量的。除了做好回收,避免垃圾流入海洋,重複利用也很重要,若是我們能夠好好使用與保存現有的餐具,不要不斷地重新購買環保餐具,也能減少能源消耗。

如果沒有養成使用環保餐具的習慣,而購買環保商品,實際上只增加了碳排放量。

因為每個「環保餐具」的製作成本,都比「一次性產品」高得多。

以另一個購物常提及的袋子為例,紙袋需要重複使用 43 次,一般棉布袋需要重複使用 7100次,而有機棉布袋需要重複使用 20000 次,才能與一個一次性塑膠袋對環境的傷害相抵。所以說,製造環保餐具的能源消耗不小,若是可以不用吸管當然是最好,不過逼不得已需要購買環保吸管,也請看完這個文章的各位,好好保存並重複使用手上的環保餐具,不要過度消費造成更多傷害。

  • 廣告時間:若有相關需求,可至泛科市集選購。

參考資料:

  1. 環保署公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
  2. 挑選你人生中的第1支環保吸管
  3. 「環保吸管」救了海龜,卻殺了北極熊
  4. 一樣是吸管,為什麼不鏽鋼或玻璃做的就比較「環保」?
  5. Your cotton tote is pretty much the worst replacement for a plastic bag

The post 內用禁供塑膠吸管7月上路,可重複使用的吸管材質有哪些選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科學簡史外傳】留下想說的最後一句話──「主動登記」器官捐贈的另一面

$
0
0

如果你的人生只剩最後一行話可說,你會說什麼呢?

數月前,德國衛生部拋出了器官捐贈的修正法案,希望改為「預設默許」(Opt-Out)(可見相關報導:地球圖輯隊科技新報)。簡單來說,除非「有明顯的(如:書面遺囑)」拒絕捐贈器官,否則都視為同意捐贈,器官將捐給重病的病人1

「預設默許」(Opt-Out)與德國拋出新制中的部分內容。影像截圖:【志祺七七】頻道

而台灣與目前的德國,採用的是「主動登記」(Opt-In)。必須自行簽署同意書,否則將視為不同意。但事實上,台灣多數醫院,即便曾簽署同意書,若家屬強烈反對,醫院也不願執行捐贈。如同公視《生死接線員》第二集劇情裡,儘管死者生前已經進行了主動登記、妻子也同意捐贈,但最終因雙親的反對而未能完成大愛。

從「主動登記」改為「預設默許」,有人質疑會存在倫理上的問題,也有人主張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器捐數量,為什麼呢?

「主動登記」(Opt-In);此處須說明,台灣已不需要攜帶器捐實體卡片,可以電子紀錄登記在個人的用醫資料裡。影像截圖:【志祺七七】頻道

行銷中的漏斗效應:曝光→興趣→行動

這邊可以從行銷行為的概念講起,從廣告到消費行為實際出現,會歷經「漏斗效應」。比方說,我們從 FB 看到淘寶購物節廣告,最後到刷卡購買,簡化過程後可變成「曝光」→「興趣」→「行動」,每個階段都會流失一部分潛在客戶(出門太麻煩、不想掏零錢……)。事實上,民眾對器官捐贈的認識也是如此,如下圖:

(點圖放大)

若忽略其他因素,由於「預設默許」的制度裡,民眾不需要做任何動作,就會自動加入捐贈的行列,換言之也避免了轉換的流失。理論上採用「預設默許」的國家,器捐率會比「主動登記」高。歐洲國家中,德國的捐贈率遠低於實施預設默許的鄰居波蘭、比利時、法國等。

表1:2016年。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2

雖然從數據上,「預設默許」的國家,器捐率似乎多比「主動登記」高。但事實上,器官捐贈的風氣受到宗教文化、媒體、政府態度等影響,實難一以概之。制度不見得是萬靈丹,更何況政治人物多半不敢妄動這顆牽動台灣文化的炸彈。

而單看亞洲,韓國的器捐率比台灣、日本優秀許多。以台灣人的友善、高知識、傲視全球的醫術而言,捐贈率偏低,頗有深刻檢視的必要性3,4 。

病床前,那兩枚擲筊的50塊硬幣

至此,忍不住想分享採訪亞東紀念醫院器官潘協調師時聽到的故事。受限於目前的民情,有時即使是早已簽好器捐同意書的死者也必須「再度表態」,可見死者的至親,在眾多親友之間的壓力下,即便有了同意書,捐與不捐,對至親心中都會是一個問號。

「兒子就跪在床前,用兩枚50塊硬幣擲筊啊」

「就一直被親戚們施壓;或是『簽的時候願意捐,現在躺在床上說不定不想捐了!』,這種情形也蠻常遇到的」

我腦中浮現著畫面,插滿管子的瀕死父親躺在病床上,床側架著手機,螢幕那端是人在美國的姑姑、嬸嬸或是弟弟。一名黑著眼圈、枯槁的年輕人,緩緩地借了兩枚銅板,跪在病床前揮出雙手,「鐺」。

我沒問結果是聖筊還是笑筊。死者早已離世,生者卻還需要生活。人生多無常,但更多的是無奈。我認為,器捐同意書雖然無法擋住親友的責難,或是舒緩至親的悲痛,但「器捐同意書」卻是讓生者感受到死者「對我說出她最後的心願」,鬆開一些壓力、解開一些自責的機會。

我支持「主動登記」制,因死者已無知覺,生者卻需要答案

日前對於台灣的器官捐贈是否可以考慮採「預設默許」制度,引起了一小番討論。筆者的立場一貫支持器官捐贈,但我主張維持「主動登記」制 2 。

我支持更多的推廣、行銷方法讓更多人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現行在醫院也會視情況進行器官勸募,但「勸募」的重點在於「募」,也就是爭取家屬的主動同意。除了支持器官捐贈的態度,同意書也代表了發生意外者人生最後的一行話,給最愛、最掛念的人。也許是一夜白髮的母親、也許是六神無主的丈夫、也許是被自責壓垮的兒女。

我不贊成採用「預設默許」制,因為死者雖無知覺,生者卻可能因此受折磨。「捐贈同意書」是保護被留下的人,同意書繼承了死者的意志,讓生者的人生時鐘,因遺愛而再次轉動。

器官捐贈同意書,可至此簽署

僅以本文向大愛者與家屬致上最高的感恩之意!感謝亞東紀念醫院潘瑾慧協調師協助

註釋

  • 註1:細部法案亦包含「確保國民了解生死、器官捐贈等意義」、「明確退出的辦法」,詳情可自行查閱德國相關新聞。
  • 註2:【志祺七七】頻道的說明簡易而清晰,建議完整觀賞。
  • 註3:捐贈率受到眾多因素影響,需要深刻的研究,不見得「捐贈者少」=「必須要改進」。也有可能是我國國民較遵守交通、注重工安,因此意外致死率較韓國低;也可能是我國急救醫術較韓國驚艷,因此意外入院者多能順利出院。故本文不使用「檢討」,而使用「檢視」。
  • 註4:台灣的器官捐贈登錄中心其網站上之數據非常不完整,數據定義也和世界各國不一致,很難進行跨國間的討論和改善。

參考文獻

  1. 世界器官移植及捐獻註冊人數統計網站(IRODaT)http://www.irodat.org
  2. Adam Arshad, Benjamin Anderson, Adnan Sharif (2019) Comparison of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rates between opt-out and opt-in systems. Kidney International. 95. 1453-1460.DOI: https://doi.org/10.1016/j.kint.2019.01.036

The post 【科學簡史外傳】留下想說的最後一句話──「主動登記」器官捐贈的另一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化學物質這~麼多,要怎樣才可能成為合格的農藥呢?

$
0
0
  • 文/呂宏耘

前一篇我們提到政府很努力地明訂標準,幫民眾把關,那麼究竟一個合格的農藥,是怎麼研發出來,又經過多少的嚴格檢視呢?

人類發展農業至今日,在市面上飽受汙名化的農藥,其實是各種農產品的守護者,站在第一線和害蟲們對抗著。防治的範圍從微生物、寄生蟲到雜草或野鼠等不一而足,倘若失去農藥這個田間管理工具,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恐怕連見到農產品的機會都沒有。談到農業發展時,農藥的使用與演變是很重要的環節,農藥研發也走向更嚴格的管制。

然而,究竟怎樣的農藥才算是品學兼優、安分守己的好農藥呢?農藥開發又需要跨過哪些門檻呢?

農藥開發又需要跨過哪些門檻呢?圖/pixabay

怎樣才能成為合格的好農藥?

農藥可以分為兩大類別:化學農藥生物性農藥,而現行化學農藥的比例又較生物性農藥高出許多。在化學物質的世界,「藥」與「毒」往往僅有一線之隔。現今的農業發展,對於農藥會有怎麼樣的要求與考驗呢?怎樣才能成為合格的「好」農藥呢?

第一要點:農藥本分的功能效率

要做為農藥使用,最重要的是有效率的完成任務。說起農藥,大家想到的功能無外乎除蟲、除草等功能。實際上,農藥的功能還包括殺線蟲、植物生長調節、除螺等功能。(參考:我國農藥管理及其展望

第二要點:良好的專一性

一個合格的好農藥,理想狀況是要能夠專一的完成任務,不會造成多餘的損傷。專一性高的農藥不會危及鳥類、人畜或其他非目標生物,對生態環境相較安全。為了盡量做到專一性,現行的化學農藥中,就有許多產品是針對某些植物效用較強的「選擇性除草劑」。另外有些生物農藥也具備專一性,例如「蘇力菌」這種細菌產生的孢子含有特定的毒素可以殺死蝶蛾類幼蟲,卻不會殺死蜜蜂,更不會對哺乳類動物造成影響。

第三要點:適當的代謝速度

農田多為開放的環境,農藥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因外力被分解或擴散;隨著不同的環境,能持續維持功能的時間也會隨之變化。

除了功效及專一性之外,是否能夠在環境中代謝亦是重要考量。如果農藥無法在環境中自行降解,將會影響到附近的生態。但代謝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試想家裡的殺蟲劑如果兩天就失效,對於使用者來說必須經常性的補噴,會有多惱人!而農藥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田間使用農藥,是希望農藥的代謝速率「剛剛好」最好。

一種好農藥的誕生:康胖(compound)進京趕考記

每種化學物質屬性大不相同,要達到功能有專一性又代謝得剛剛好,如此的高標準,宛如讓社會新鮮人找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的工作:就算單一項目能夠達標,要全數交集那可不容易啊!

農藥的開發從實驗室到田間應用相當艱難如同進京趕考一般,所有的康胖們(康胖:compound)需通過層層關卡考驗,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每種農藥的研發,都需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篩選出來。圖/pixabay

第一關:實驗室內初步篩選的「鄉試」階段

若將農藥的汰選流程比喻為科舉考試,那麼第一關的鄉試便是實驗室裡最初步的試驗和挑選。

首先在實驗室初步測試,觀察康胖們對於目標功能的效果。此外,還需要康胖的毒理資訊,諸如水生毒性或環境毒性、致癌性、急性或慢性的毒理試驗等等。

而在第一關的「鄉試」究竟有多少康胖前來應試呢?答案十分驚人,研發初期為了找到潛力的新成分,通常會篩選超過十萬種化合物;而最後通過鄉試的秀才可能只有十來個,錄取率甚至比麻省理工還低。

第二關:田野中的實地實驗「會試」階段

通過實驗室測試的「秀才」康胖,會進到溫網室、露天農田進行第二部分的試驗。在溫網室及農田中,有更多的環境因素影響著實驗,包括日照長度、紫外線、溫濕度等。因此科學家必須擬定田間施作的程序,並且密切觀察對於生態有沒有危害。

除此之外,在這個階段研究人員也會持續改良劑型,找出每種康胖最適合的使用方式:對於這種化合物,使用粉劑還是水溶液比較適合?如果做成噴霧會不會達到更好的防蟲除草效果?如果要製作長效的藥劑是否要使用微膠囊技術?這些考量將會最佳化農藥使用的效率,同時也為將來商品化做準備。

第三關:官方審核許可的「殿試」階段

但康胖要成為農藥,最後一關「官方許可」還等在後頭!

以台灣來說,主管機關是行政院農委會,把關著康胖能否通過審核。要得到官方的許可,必須先準備充足的審核文件,包括農藥物理性、化學性試驗報告及品質管制資料、毒理資料、國內外田間試驗資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資料。確認符合法規要求,對人體不會有毒性、對生態不會有影響,且所有檢驗及文件都符合資格,整個流程才算圓滿完成。另外,拿到了官方許可的農藥,還需要完成量產的製程規劃。工廠量產使用的反應槽和實驗室裡的燒杯攪拌棒是完全不同的事,該如何安排製藥工廠設廠的地點及人力?如何確保反應槽和燒杯調製出來的是相同的產品?又如何保證產品線符合政府規章?這些也都是一個農藥真正上市之前需要通過的考驗。

其實農藥開發就如同人類用藥一樣,需要大量的經費以及時間。都說文人十年寒窗,其實農藥從實驗室到商品架上平均需要十年以上,花費則至少需要 2.8 億美金,箇中的研究人員甚至比文人更辛勞啊!

使用農藥,也須對症下藥:植物醫師制度

正確用藥本身就是種專業。圖/pixabay

就如同前面所提及的,每一種農藥都需要經過田野試驗找出最合適的使用方式,許多調整細節相當複雜,也因此,正確用藥本身就是種專業。過往農藥的使用較缺乏專業化的分工,但近年來,行政院農委會推出了「植物醫生」的制度,相繼在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校成立植物教學醫院和施行植物醫學的學程。

人生病需要看醫生,植物也是。植物醫生的角色,會到田間評估是否有對症下藥,施予農藥同時兼顧防蟲及食安。透過專業診治而達成精準用藥。未來植物醫師制度的推行,希望能夠推廣更多正確診斷及正確施藥的觀念,才能讓每種農藥發揮最大的效用。讓我們不用顧忌著農藥的陰影,可以更放心享用豐美蔬果。

本文由作物永續協會及泛科學合作企劃執行

參考資料:

  1. 王一雄,農藥污染對作物的影響《植物重要防疫檢疫病害診斷鑑定技術研習會專刊(三)》
  2. 農藥登記審查流程及審查標準

The post 化學物質這~麼多,要怎樣才可能成為合格的農藥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五、四、三、二、一,火箭離開地球表面的發射倒數計時,工作人員要通過哪些考驗?

$
0
0
  • 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整合測試組組長陳維鈞博士
    2019.06.25下午11:00於美國佛羅里達州

離開地球表面,就只能靠火箭

想要離開地球表面,通常是靠著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的方法來實現,最簡單就是腳用力推地面跳起來,人就可以短暫離開地球表面。如果能持續不斷對外出力,靠著反作用力而持續上升,這就是火箭

火箭因為燃料與助燃劑的燃燒所產生大量的廢氣由底部噴嘴高速噴出,強力的反作用力不斷的推升火箭,到預定的太空軌道運行或者到達其他星球。因此,執行太空任務的人造衛星,或是太空船都需要搭乘運載火箭到達目的地。換言之,人造衛星與太空船就是火箭的乘客,或稱之為酬載

圖/搭載六枚福衛七號的獵鷹重型火箭在美國時間6月25日上午2點30分發射升空。(蔡欣憲拍攝)

搭載六枚福衛七號的獵鷹重型火箭在美國時間6月25日上午2點30分發射升空。攝影/蔡欣憲

倒數計時好焦慮!這些是火箭的發射程序

火箭要離開時,不能像汽車一樣說走就走,要完成既定的程序,才能點火啟動火箭發射升空。因為火箭一旦點火升空,就不能回頭或是說停就停。火箭發射前,最耳熟能詳是倒數以秒計時 10, 9, 8, 7……, 3, 2, 1, 發射。

這倒數計時充分描寫了預備發射前焦慮的心情,典故其實來自於 1929 年由 Fritz Lang 執導的德國科幻電影「月球上的女人」(Frau imMond),想要增加發射時的戲劇張力而設計的情節。後來這一個情節引起火箭專家的興趣,認為十分科學,簡單、準確且清楚表達了離發射的時間逐漸減少,可以讓工作人員集中注意力,依照事先設定的時間表執行倒數程序。所以這個發射倒數程序就被廣泛的應用了。例如:發射倒數第 10 天就使用 L-10d,發射前 1 小時 30 分就使用 T-1h30m。

發射倒數的程序通常有那些呢?主要可分成以下幾個主要步驟:

  1. 點名:逐一清點所有參與發射倒數程序的工作人員是否就位準備,通常包括有:任務主持人、任務指揮官、發射指揮官、火箭發射程序控制人員、衛星計畫主持人、衛星指揮官、衛星控制人員、發射場操作安全指揮官、天氣預報分析人員、火箭與酬載地面控制站人員等等。
  2. 確認火箭狀況:確認火箭發射控制中心可以接收訊號與指令控制火箭通訊、推進、燃料充填等系統。
  3. 確認衛星狀況:確認衛星發射控制中心可以接收衛星訊號與指令控制衛星,同時進行衛星充電,確保發射前衛星電池滿充。
  4. 確認天氣狀況:持續監視天氣狀況是否符合發射條件
  5. 衛星停止充電:通常在火箭填充燃料之前或啟動自動發射程序之前會停止對衛星通電,並確認衛星是否達可發射狀態。
  6. 確認衛星地面控制站狀況:持續確認火箭升空時訊號接收站與衛星地面接收控制站是否準備就緒。
  7. 確認發射場狀況:確認發射場安全維持是否達預定計畫規範。
  8. 火箭開始填充燃料:使用液態燃料的火箭,在確認以上條件達發射準備之後,開始充填燃料。例如:SpaceX 獵鷹系列火箭填充的燃料是液態氧與高純度煤油。
  9. 啟動自動程序:確認火箭燃料填充完成,再次確認所有發射準備都符合預期之後,通常在發射前一分鐘啟動自動發射程序。

達到發射準備時,發射指揮官會依序呼叫各單位,回應是否完成程序 (GO/NO-GO),各單位達發射準備時就會回答「GO」,全部單位都回答 GO 時,火箭就會啟動自動發射程序

圖/美國甘迺迪太空中心展示阿波羅登月任務的農神五號發射控制室。(陳維鈞拍攝)

美國甘迺迪太空中心展示阿波羅登月任務的農神五號發射控制室。攝影/陳維鈞拍攝

任務窗口與備用發射日,火箭發射的障礙應對方案

火箭發射程序緊湊而且務實,但是如果發生未預期的狀況,怎麼辦?通常任務的發射時間並非一個固定時間,根據任務需求會設定發射窗口。例如:台灣最近發射的福衛七號的發射窗口為 4 個小時;而飛往太空站的運補火箭獵鷹九號因為要登上在軌道快速運行的太空站,所以發射窗口就只有 1 秒。

圖/獵鷹九號發射CRS-17國際太空站運補Dragon太空船,圖中明顯可看出第一節火箭脫離飛回發射場,以及第二節火箭點火。(陳維鈞拍攝)

獵鷹九號發射 CRS-17 國際太空站運補 Dragon 太空船,圖中明顯可看出第一節火箭脫離飛回發射場,以及第二節火箭點火。攝影/陳維鈞拍攝

發射窗口的設定可以給在進行發射倒數程序有時間排除障礙,障礙可能來自火箭、衛星或地面站的問題,然而最大的變因是天候狀況,打雷與強風都可能延遲或取消當天發射。所以火箭發射除了有發射窗口之外,通常也會設定第二天為備用發射日。

五月份獵鷹九號執行了兩項發射任務,分別是 CRS-17 太空站運補任務預計在 5 月 3 日發射,與 SpaceX 自家衛星 Starlink 發射預計在 5 月 16 日發射。但是都因為天候因素,分別延遲到 5 月 4 日與 5 月 23 日發射。

發射前的演練:除了執行程序還考臨場狀況題

為了讓參與火箭發射倒數的所有單位都能熟悉發射倒數程序的執行,通常都會在事前安排演練。以送六枚福衛七號到太空軌道的 STP-2 (Space Test Program-2) 發射任務為例,在發射前總共舉行了四次演練,分別是:第一次整合團隊練習 (Integrated Crew Excise #1, ICE#1)、第二次整合團隊練習 (ICE#2)、執行靜態點火測試 (Static Fire Test) 前的倒數程序、以及任務裝檢演習 (Mission Dress Rehearsal)。

除了依真正的時序演練發射倒數程序步驟之外,還會有考官出各種狀況題,考驗各單位緊急應變能力,考題稱之為綠卡 (Green Card)。包括計畫主持人、衛星指揮官、以及電機總工程師的福衛七號發射團隊總共接到了以下四種狀況題。

  1. 衛星充電異常(第一次):衛星發射控制室出現了無法對火箭上的衛星充電,發射指揮官詢問目前衛星電池電壓是否達發射條件。由於充電控制器異常無法讀取電壓,但是發射台底下的充電控制器仍可以由監視器看到衛星電池電壓,而且電壓達發射條件,因此可以繼續進行發射程序。
  2. 衛星充電異常(第二次):很重要,所以考兩次,這一次是原因很簡單,就是internet的插頭掉了,重新插回就可以解決問題。
  3. 台灣衛星地面控制站失聯:對講機的頻道、控制室的電話與手機都不通(心理的OS:這是甚麼情形?)。經檢查之後,發現控制室的網路是通的,所以可以用 line建立語音通訊解決問題。
  4. 人員失去執行能力:這一題很特別,只見演練時計畫主持人與電機總工程師接到 Green Card 之後,紛紛離開位置。原來考題設定是計畫主持人身體不舒服,身為丈夫的電機總工程師必須照顧她(真的是計畫主持人的丈夫),所以都不能執行任務。身為衛星指揮官的我,得馬上找代理電機總工程師到現場執行任務,並代理計畫主持人執行發射倒數任務。本題考驗如果現場有人不能執行任務,則代理人均有能力完成倒數任務。
圖/搭載六枚福衛七號的獵鷹重型火箭在美國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SLC-39A發射台準備就緒。(陳維鈞拍攝)

搭載六枚福衛七號的獵鷹重型火箭在美國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SLC-39A發射台準備就緒。攝影/陳維鈞

多次練習,就只為了自助天助發射順利

發射倒數程序需要步步嚴謹,事前需要經歷多次演練,並且考驗緊急應變能力。充分的演練讓參與發射的所有單位熟練每一個程序步驟;應變的考驗可以讓每一位成員臨危不亂做出正確判斷排除障礙;才能有自助人助天也助的發射保證。

圖/福衛五號在2017年8月成功發射升空後,衛星發射團隊在衛星發射控制中心合影。(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福衛五號在2017年8月成功發射升空後,衛星發射團隊在衛星發射控制中心合影。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The post 五、四、三、二、一,火箭離開地球表面的發射倒數計時,工作人員要通過哪些考驗?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民調結果一致,該懷疑抑或是才可信?計算此一「抽樣分佈」發生的機率

$
0
0

民進黨初選民調,其五個執行單位的結果一致且相近,是否值得懷疑?

今年度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民調結果。(點圖放大)

關於這個問題,民進黨的官方答覆是:「此次總統初選民調方式,各執行單位的成功樣本高達 3200 份以上(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1.7%),且為本黨民調中心抽樣提供給五家民調單位同時訪問,在相同的抽樣架構、相同的問卷題目、相同的訪問原則、相同的訪員訓練,相同的加權方式之下執行。有相近的民調結果才顯見此次總統初選民調的品質值得信賴,如果五家單位的民調結果差異過大,那才是值得擔憂的事。」

這個答覆令人滿意嗎?

民調得出接近的結果,究竟是否有「異常」?先從假設談起

同一個結果的解讀完全不同。圖/pixabay

五個單位關於蔡英文支持度的結果分別為:36.5721%、36.1190%、36.6532%、34.5323%、35.5072%,其平均數為 35.6768%。五單位的結果偏離平均數最大值為 1.1445%,這個值比 95% 信心水準下的抽樣誤差正負 1.7% 要小很多。

按照民進黨的說法,似乎各單位民調結果越相近,民調的品質越值得信賴,真的是這樣嗎?五個單位的結果距離其平均數不超過 1.1445% 的機率是多少?如果這個機率甚小,難道我們不應該擔憂?

要探討這個問題,必須要做一些假設,以下的假設其實不盡成立,但本文的目的並不在於檢定這些假設的真假,而是在於利用統計學「抽樣分佈」(sampling distribution)的概念來看在「正常」狀態下,五個重複樣本結果相近的程度是否有「異常」的跡象。做這些假設只是為了要提供一個「正常狀態」的框架而已。

假設一:各民調單位的樣本是同一母體的的隨機樣本,其樣本數同為 N=3200。

這個假設除了樣本數外,會有很多爭議。

第一、所謂母體是指甚麼?全體合格選民?當然不是。

民進黨所從以抽樣的母體其實有兩個:市話號碼和手機號碼。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母體,而且不論分別開來或合併起來,都不能反映全體合格選民。

第二、各單位的樣本是市話加手機混合母體的隨機樣本嗎?當然不是。

根據民進黨的計算,市話被抽中的機率是 0.19%,手機被抽中的機率是 0.05%。既然市話跟手機被抽中的機率不一樣,各單位的混合樣本就不是混合母體的隨機樣本,更不是全體選民的隨機樣本。

如果民進黨能把市話樣本和手機樣本分別開來,則市話樣本可以說是市話母體的隨機樣本,手機樣本可以說是手機母體的隨機樣本。但因為民進黨只公布每單位市話和手機混合樣本的資料,這裡的假設只是純粹正常狀態的假設。

假設二:支持度的母體參數值(π)可以用各單位樣本支持度(P)的平均數來估計。

本來在同一母體重複抽取足夠多的隨機樣本時,樣本的平均支持度會是母體真正支持度的不偏估計。但如果這些重複樣本不是隨機樣本,則這個假設不必然成立。另外,五個重複樣本並不能算「足夠多」,所以這個假設也只是純粹假設。

假設三、各樣本對人口變數的加權對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

這個假設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因為民進黨未公布未加權的結果,加權究竟影響有多大也無從得知。

根據這些假設,得到此結果的機率是……?

根據假設一,應用中央極限定理(CLT)可以導出樣本支持度 P 的「抽樣分佈」是常態分佈:

P~N(π,π(1-π)/N)

其期望值π 是母體支持度,變異量是 π(1-π)/N。值得注意的是:變異量是 π(1-π) 的函數,因為 π 增加時 1-π 減少,π 減小時 1-π 增加,這個分佈的「胖」、「瘦」對 π 並不敏感。因為這樣,以下機率的計算與母體支持度大小的關係不大,關係較大的是五樣本支持度相近的程度。

我們先分析蔡英文支持度的相近程度,再用同樣的方法分析賴清德、韓國瑜、柯文哲的支持度。根據上面的假設,蔡英文母體支持度參數值估計為π=0.356768,由此求出的變異量是 0.0000717139,標準差是 0.008468。所以:

P~N(0.356768,0.008468^2)

也就是平均數為 0.356768,標準差為 0.008468 的常態分佈。這個常態分佈就是上面所說的「正常狀態」,當足夠多的機構「在相同的抽樣架構、相同的問卷題目、相同的訪問原則、相同的訪員訓練,相同的加權方式之下執行」執行民調時,其所得到的樣本支持度理論上應該遵行這個常態分佈。我們要算五個單位結果那麼相近的機率必須要在這個常態分佈之下來算。

在這樣的常態分佈之下,每一樣本支持度距離 35.6768% 不超過 1.1445%,也就是落在 (34.5323%,36.8213%) 區間內的機率是 0.823463,這就是下圖曲線下藍色區域的面積。


如果要算五個民調的支持度同時落在此區間內,則其機率是 0.823463^5≈0.38

這個機率是大是小呢?

一般所說的「信心區間」可以有兩個意義。 以支持度比例來說,教科書所說的信心區間是指樣本比例加減由樣本比例算出來的抽樣誤差估計值所得到的區間。但如果我們知道母體比例,則也可以把母體比例加減由母體比例算出來的抽樣誤差來建構信心區間。

這裡因為假設二,我們可以從第二種意義來看待「95%信心區間」:樣本支持度落在以母體支持度為中心的這個區間的機率為 0.95。如果我們有五個重複樣本,則這五個樣本的支持度全部落在「95%信心區間」之內的機率是 0.95^5≈0.77。

上面算出的 0.38 是在正常狀態之下,五個重複樣本支持度距離母體支持度不超過 1.1445% 的機率。

如果有天你因為摸彩而中獎,想必不會覺得有啥好奇怪的。圖/immigrationhadley

現在民進黨五個執行單位得到的蔡英文支持度均在此區間之內,因此有 0.38 機率發生的事件發生了,這樣奇怪嗎?如果摸彩中獎的機率約 0.40,而你中獎了,你會覺得有人作弊讓你中獎嗎?我想多數人不會覺得這樣中獎有什麼好奇怪的。

這機率可以看做是統計檢定的 p值,也就是數據與假設相諧的程度。0.38 比 0.77小,但它並未小到讓我們得出數據與假設不相諧的結論。

當然,就如統計檢定 p>0.05 並不代表虛無假設為真一樣,它也不足以讓我們做出假設一至三為真的結論。(請參考拙作〈看電影學統計:p值的陷阱〉)

究竟是差異大的民調能讓人放心,還是差異小的呢。圖/pexels

用同樣的方法分析各單位測得的賴清德、韓國瑜、柯文哲對比支持度,都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五個重複樣本的支持度落在實際發生區間內的機率為:0.30(賴清德)、0.60(韓國瑜對比蔡柯)、0.58(韓國瑜對比賴柯)、0.49(柯文哲對比蔡韓)、0.40(柯文哲對比賴韓)。這些機率均未小到令人起疑的地步。

統計上,差異過大或差異過小都可能有問題

民進黨說「有相近的民調結果才顯見此次總統初選民調的品質值得信賴,如果五家單位的民調結果差異過大,那才是值得擔憂的事。」其實是不對的。差異過大固然值得擔憂,太過相近也是問題。

比如我們把五單位的蔡英文支持度偏離其平均數的最大值減半至 0.5723%,則母體支持度加減 0.5723%的區間便縮小為下圖藍色區域。單一樣本的支持度落在此區間內的機率大約是 0.5,五個樣本支持度全部落在此區間內的機率只有 0.5^5≈0.03。這樣小的機率只能讓我們得到數據與假設不相諧的結論。


民進黨應該解釋的是五單位民調的結果並沒有相近到不可思議的地步,而不是說相異過大才值得擔憂。民調太相近或太相異都是品質可能有問題的跡象。

後記

本文完成後,看到ptt上有高手(raiderho)更早就用模擬的方法得到五單位民調相近程度並非小機率事件的結論。該文雖然用的是模擬的方法,卻能以對比民調中四個比例(蔡/賴、韓、柯、未表態)的聯合常態分佈為基礎來計算機率,可以補本文只用邊際分佈計算機率之不足。

請參考: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原文標題:民進黨初選民調的「抽樣分佈」

The post 民調結果一致,該懷疑抑或是才可信?計算此一「抽樣分佈」發生的機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如何說服別人?挑對人、說對話、做對事——《人文學科的逆襲》

$
0
0

編按:本文摘自《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一書中的第六章:水管結凍,心思解凍。說明一位讀社會學的貝絲.庸妲在投入社群行銷後,藉由說「對」故事,協助臉書從原本賠錢的實驗品,轉變成世界上最賺錢的媒體公司之一。

一個會說故事的人

貝絲.庸妲(Bess Yount)正要講她頂喜歡的一個故事。

嚴寒的柏克夏山脈。圖/wikimedia

場景:麻薩諸塞州西部柏克夏山脈(Berkshire Mountains)一個嚴寒的週日早晨。連夜冰風暴帶來了災情,人們開始一天的活動時,注意到明顯不對勁的事:淋浴設施故障,馬桶沖水之後水箱沒有再注水,水管和廚房水槽都結凍了。打開水龍頭,除了發出可憐的嘶嘶聲,一滴水也流不出來。

庸妲說,該找水電師傅來了。可是該找呢?

庸妲的故事講得好極了。哪怕現在是暖和的春日,我們置身加州蒙羅公園(Menlo Park),這裡是臉書公司布置豪華的總部,根本和冰天雪地毫無關係。可是庸妲把故事場景描述得那麼完美,害我真的打了一個寒噤。我的心思轉動,想像水槽故障的聲音,窗臺結霜的樣子,殖民風格的老房子狹窄的走廊,還有木頭地板觸手冰冷的感覺。

打開水龍頭,除了發出可憐的嘶嘶聲,一滴水也流不出來。圖/pxhere

我澈底相信她的故事,以至於想像力取代了周遭的現實。我在心裡變成了同病相憐的麻州屋主,被水管結凍的問題弄懵了也嚇到了。時光靜止,我完全無法思考其他事情,直到庸妲指引我找出解決辦法為止。

好在幫手就快到了。在庸妲的故事裡,冰風暴造成的破壞使我們趕緊找到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或筆記型電腦,連上臉書向朋友吐苦水;我們想要別人同情,想要陪伴,也希望得到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就在我們打字通報現狀時,忽然注意到一則廣告跳出來,恰巧反映了當下的情況:城裡有個水電師傅開始營業了,就是此刻。

城裡有個水電師傅在此刻開始營業了。圖/pixabay

即使現在是星期日早上也沒關係,他專門幫人修理結凍的水管,隨時可以應屋主召喚上門來幹活兒。廣告上寫著他的電話話碼,我們只要打一通電話就行,然後很快就能享受熱水淋浴、乾淨碗盤,以及熱水帶來的一切樂事。

困難的處境……料想不到的解決方案……壓力得以紓解。

你能想像庸妲在假日派對、教堂晚餐會,甚至在小型政治募款活動上講她的故事。庸妲藉著分享一段美國文化現象,創造出一種巧妙的、能安撫人心的方法,贏得了人們的信任。如果你曾親眼見識過業務高手怎樣推銷,就知道這種經典配方的力量有多大。即便如此,想要克服聽眾的疑慮,仍然需要大師畫龍點睛的手筆。

庸妲是臉書數一數二會講故事的人。二○一○年她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短短幾星期後便加入這家成長迅速的社群媒體公司。如今庸妲隸屬於該公司成員多達三千人的業務與行銷團隊,協助臉書從賠錢的實驗品,轉變成世界上最賺錢的媒體公司之一。從來沒有人要求她寫程式,可是她的價值絕不亞於臉書廣受吹捧的軟體工程師,原因是她與那些懷疑論者產生連結,並吸引他們跨入臉書快速成長的廣告生態系統;她使進步這件事顯得賞心悅目。

另類的因材施教

我初識庸妲時,她去許多城市拜訪小企業會議,譬如安克拉治(Anchorage)、沙加緬度(Sacramento)、邁阿密、芝加哥、德州書格丘(Sugar Hill)等等,在那些地方施展她的魔力。抵達每一站後,她會找很多人攀談,包括餐館老闆、美甲沙龍業者、只有兩個合夥人的律師事務所、牙醫診所,事實上任何種類的商家都不放過。

庸妲見的人當中,很多都是將近五十歲甚至年紀更大的人,在他們那個年代,報紙廣告和電話黃頁替小企業提供可靠的促銷方法。如今這些經過時間考驗的方法已逐漸式微,報紙閱讀率不斷崩跌,電話黃頁也和酒精複印機(ditto machine,不懂的上網搜尋去!)一樣過時了。

酒精複印機。圖/wikimedia

從某個層面來看,企業主明白自己必須與時俱進,然而老一輩往往感到迷惘和護短,他們花那麼多年才掌握了傳統廣告林林總總的細節,眼看這門老技藝的價值衰退,心裡難免感到難過。在這些商家能夠從印刷品轉移到像素(pixels,譯按:數位影像顯示的基本單位)之前,心裡需要得到這項保障:數位科技在他們的世界中確實可以物超所值。他們也需要一種安全的方式可以學習掌握新技能,而不至於在課堂的閒言閒語中,覺得自己是最遲鈍的學生。

跟對的人說對的話

庸妲把他們的痛苦趕走了。如今她不再花那麼多時間出差,新焦點是製作風格輕快活潑的影片,拍攝影片的好處是可以在全國各地播放,但她的溝通方式並沒有改變,依然不斷分享真心誠意的故事,幫助聽眾將世界觀轉變得比較符合現況。那則麻州匹茲菲市(Pittseld)關於水電師傅和冰風暴的真實故事,現在有了類似的場景,還有拉丁裔移民、奧克拉荷馬州修理站和更多角色加入陣容。

庸妲不斷分享真心誠意的故事,幫助聽眾將世界觀轉變得比較符合現況。圖/pixabay

庸妲不愛炫耀自己受過社會學訓練,你不會聽見她使用「非正式教育計畫」或「學習促進模式」這類字眼,可是她照樣有辦法在簡報時展現極致的敏銳,掌握新信念扎根的方式。臉書自身的成長證明新信念形成了。

二○一○年庸妲加入臉書公司時,每年賣出的廣告不到一億美元,六年之後,這個數字已經超過兩百六十億美元。臉書光是靠銷售像素(只有像素,別無其他東西),收穫的廣告利潤就四倍於規模數一數二的傳統媒體集團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可是 CBS 花了八十幾年,聚集旗下所有廣播、電視、網站、有線電視網(包括 Showtime 與 Movie Network 電視網),才達到了這個規模,反觀臉書才創辦十來年。CBS 享有輝煌的過去;臉書擁有未來。

——本文摘自《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2019 年,時報出版

The post 如何說服別人?挑對人、說對話、做對事——《人文學科的逆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同理心沒路用?這可是銷售成功的祕訣所在!——《人文學科的逆襲》

$
0
0

同理心有回報嗎?

上個世紀大半時間,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是令人尷尬的「沒有」。我們冀望(甚至感激)社工人員、護理師、幼教老師、商店店員、餐廳服務生衷心關懷他人,然而至少在美國,這些領域的薪資都相當微薄。我們社會上賺大錢的人,靠的是企圖心和發狠追求優先目標的決心;這些人有的善良、有的粗暴,可是多半會期待世界上其餘的人配合他們的態度和優先目標。

同理心有回報嗎?圖/pixabay

加州大學爾灣(Irvine)分校心理學者保羅.皮弗(Paul Pi)研究財富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互動,發現最富有的美國人比較自戀,比較不信賴他人,優越感也很強。

對任何深受人文思維薰陶的人來說,這是令人沮喪的真相。在大學校園裡,了解別人觀點的能力毫無疑問是美德,你去任何一場畢業典禮找張椅子坐下來,都會聽到致詞者好言稱讚同理心的力量。最優秀的心理學家、人類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時時刻刻都想弄清楚,什麼東西能夠打動別人。在二○一六年畢業典禮上致詞的西北大學院長艾德里安.藍道夫(Adrian Randolph)宣稱:「透過多種透鏡觀看世界——是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核心所在。」

假如我們的社會不考慮體貼別人的藝術,那樣的情勢變化就讓人悲哀了。

華頓學院(Wharton School)管理學教授亞當.葛蘭特(Adam Grant)在著作《給予》(Give and Take)中,提供比較令人欣慰的替代選項。葛蘭特把世人分成給予者、索取者,以及兩者都有一點兒的互利者。

許多成就最低的人是天性慷慨的給予者,但是卻遭到別人剝削。圖/pexels

他發現許多成就最低的人是天性慷慨的給予者,但是卻遭到別人剝削。可是成就最高的人往往也是給予者,他們採用比較謹慎的策略去接觸更寬廣的世界。起先他們可能誤用同情心,假如對方投桃報李,也給予溫暖的回應,他們就會繼續秉持同理心。萬一對方不領情,他們就會撤回先前的好心。葛蘭特的結論是:

慷慨與同理心是致勝的美德,你只需要慎選朋友,就不會錯了。

同理心的回報正在增加

在我們這個深受科技影響的社會裡,同理心的回報很可能正在增強。掌握尖端技術的公司希望重新確立美國人的習慣(不僅是臉書,還包括其他一些掌握顛覆性技術的業者),可是想成功不能靠蠻力。

舉個例子,優步公司的老闆們不畏挑戰,持續登廣告徵求社群管理人和成長管理人,加入這家租車共享公司。他們要的專才必須特別擅長建立和諧關係,因為僱用司機、維持乘客使用忠誠度,甚至事後處理某趟不愉快的車程時,都需要懂這門功夫的人才。如此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年薪可能超過八萬美元。搜尋領英網站上目前登錄的優步公司社群管理人名單,就會發現這類工作所吸引的人才,大學的主修科系多半和同理心有關,譬如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心理系,以及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藝術史學系。

圖/pxhere

還有另一個因素有助於將同理心轉化成市場價值高的技能,那就是現在打分數比以往容易多了。透過 Yelp、TripAdvisor、eBay 這些商業平臺和無數評比網站,人們的商務聲譽時時呈現在眾人眼前,善於互動的好名聲成了寶貴的資產。

同樣重要的是,隨著我們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吸收資訊、交換八卦、開人玩笑,心理上反而更渴求較深刻的情緒參與。表情圖示可以冒充實質情感一段時間,然而到了某一點,這種數位表達方式再也起不了滿足作用,我們渴望和那些願意透過我們的視角觀看世界的人做生意,從而獲得真正的笑容和完整的五感愉悅。

銷售成功的祕訣

在動手寫這本書的幾個月前,我在加州遍植杏仁樹的鄉間待了一個星期,替《富比士雜誌》撰寫建造網站(Build.com)的專訪。這家網路公司每年販售大約五億美元的水龍頭、門把和其他居家修繕用品,雖然財力、聲望、品牌知名度都不敵規模更大的競爭者,例如亞馬遜和家得寶(Home Depot),但卻出乎意料成為他們的強勁對手。

我想要找出箇中原因,而找尋答案的最佳地點就是建造網站的業務部門,這個部門配備將近兩百名員工,承包商和屋主在工地需要即時的建議時,就是由這些業務員接聽電話、提供服務。我找到一個適合深入研究的人選:瑪莉.海倫.史密絲(Mary Helen Smith),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的英語系畢業生,後來改行當業務員。

業務部門的秘訣。圖/flickr

前去現場觀摩那天,等我戴上耳機旁聽史密絲的顧客來電時,她當天的業績已經超過兩萬五千美元,是整個部門裡最好的成績。可是史密絲既不急躁也不推銷,相反地,她好脾氣地探問每一通來電的現場細節,彷彿和失聯的老朋友重新連繫上似的。有一位住在夏威夷的女子打算買一個科勒牌(Kohler)的洗臉臺,卻想再殺殺價。史密絲從頭到尾都沒有說不行,只是要求對方再多告訴她一些家裡的修繕計畫,每聽到一個細節,她都會報以友善的回應,像是「那是絕佳選擇!」或「妳選的顏色很可愛」。兩分鐘後,史密絲完成了交易,價格依然是牌告原價。

如果業務員太賣力,這種愉快、順暢的交談就會讓人覺得很假,不但銷售不成,甚至可能適得其反。以史密絲的情況來說,同理心是她這個角色的核心部分。我趁著空檔請她告訴我,她來建造網站工作走的是什麼路徑;她是在校園裡吸收了人文科系的思維模式,還是從童年開始就是如此?其實史密絲兩者都是。她從小在加州東部很鄉下的地方長大,那兒靠近內華達州邊界。史密絲的父親開了一家飼料店,母親在中學教英語,家裡養很多動物,除了她的小狗史丹利(Stanley)之外,還養了貓、鴨、馬。史密絲從小就立志要當獸醫。

堅持自己相信的立場,可是我也對別人的好論點保持開放態度。圖/pexels

後來她進了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英語系。四年的學習為史密絲熱情友善的天性增添些許世故,她對大學最鮮明的回憶,包括不同學生對指定教材的迥異反應。研讀托妮.莫里森的小說《最藍的眼眸》(The Bluest Eye)時,史密絲因為班上男生、女生對問題採取截然不同的立場而感到震撼,她回憶道:「我堅持自己相信的立場,可是我也對別人的好論點保持開放態度。」有一個學期史密絲去羅馬尼亞遊學,還有一學期他們分析和批評莎士比亞的《亨利五世》(Henry V)——每次有意見相左的情況,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及大家排解爭端的努力,都在她腦中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象。

我在建造網站的時候,每隔幾分鐘就會有鈴聲響起,慶祝某個業務員拿下大額訂單。
先前我沒有料到,居然會發現一個沒沒無聞的知識分子,在這家賣水電材料的公司打破銷售配額。然而和史密絲談得越久,她的成功(與背景)就越顯得合情合理。正如她向我解釋的,這份業務工作的一部分樂趣,是關於破解每一位來電者的恐懼與渴望。建造網站的每個客戶都「像小說裡的人物。我喜歡贏得他們的信任,那樣感覺很好」。

 

 

 

 

——本文摘自《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2019 年,時報出版

The post 同理心沒路用?這可是銷售成功的祕訣所在!——《人文學科的逆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南安小熊落難記:故事,從一隻走失的小熊開始——《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
0
0

當代的動物保育議題,無論是棲地保育或是野生動物復育,都與人類的行為選擇息息相關。本次《我們與野生動物的距離》專題搭配本月選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希望初窺這個龐大題目的一角:生而為人,遇上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

圖/時報出版 提供

2018 年 7 月 10 日,正值瑪莉亞強烈颱風來襲前夕,花蓮縣卓溪鄉南安瀑布登山步道旁的樹幹上,遊客們發現了一隻年幼的台灣黑熊。疑似與母熊走失,加上受到人群驚嚇,小熊緊緊攀附在約兩公尺高的樹幹上。遊客通報附近的玉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保育巡查員前往探視,發現小熊似乎精神狀不佳、蒼蠅圍繞打轉,便帶回南安遊客中心暫時安置,並通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當時正在玉山國家公園東部轄區帶領研究生進行「野外研究安全訓練」課程的資深黑熊保育專家黃美秀老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暨副教授),正因颱風攪局而提早結束野外訓練課程而下山時。還沒踏入遊客中心,便聽到學生呼喊:「老師,快點,有一隻小黑熊!」

美秀老師和同行的獸醫師立即衝入辦公室探視,只見一個大型橘色塑膠箱,內有一黃色塑膠小雞飼料袋,是當時捕捉小熊所用,上頭還蓋著紙板。輕輕掀開紙板一角,見到一坨毛茸茸的黑球蜷縮在一角,烏溜溜的眼睛羞怯地打轉著,彷彿在探察四周環境。

美秀老師示意現場其他人安靜,和獸醫合力先將小熊抓出來檢查。這小傢伙看來約 5、6 公斤,推測年紀約三、四個月齡,無明顯體表創傷或骨折狀況,精神狀況尚可,獸醫將小熊拎起來,試圖保定檢查時,牠猛烈爭扎,還差點咬了老師一口。牠的鼻頭稍乾燥、皮膚彈性差,獸醫判斷有輕微脫水情況(約體重的 5%)。老師推測小熊可能受到遊客驚嚇,躲在樹梢高處不敢下來,長時間日曬及緊張喘氣,導致體液快速流失,便給小熊電解質水,先穩定牠的狀況。

以現場狀況來看,老師推測這隻小熊可能剛與熊媽媽失散不久。考量牠的健康狀況還不錯,尚未斷奶且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由於小熊與母熊失散可能僅在數小時間而已,母熊有可能還在附近搜尋或等待小熊。老師直覺最好的結局當然是由母熊前來把小熊帶走。因為母熊和小熊的親子關係緊密,母熊通常不會輕易隨便拋棄小熊,除非小熊受到劇烈而持續的干擾,或是小熊狀況很糟。於是當場建議管理單位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將小熊送回現場,並且封閉步道入口,限制人員進出南安瀑布區域,避免再度干擾母熊返回原處。

原地安置受驚小熊,等媽媽

圖/pixabay

不知為何,發現小熊的消息傳開了,南安瀑布現場竟已有些遊客聚集,想看小熊。而即將來襲的瑪莉亞颱風可能登陸,母熊萬一沒有返回,也是威脅小熊性命的一大隱憂。於是團隊建議在前往瀑布的步道路口拉起黃色警示封鎖線,並加派人員看守,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同時,研究團隊帶領花蓮林管處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們協力將小熊安置於被發現處附近的山壁下,用竹子和鐵絲網圍成半封閉的圍籬結構,限制小熊移動並提供二碗狗罐頭和二碗蜂蜜水。如此圍籬結構既可以遮避風雨,也可讓小熊的叫聲和味道傳出去,吸引母熊前來,並能夠讓前來的母熊輕易破壞、帶走小熊。對於尚無法獨立求生的小熊來說,人員還可定期提供食物,確保牠的平安。

但事情可沒有這麼簡單,安置小熊等媽媽的圍籬結構上,上方也拉上藍白相間的塑膠擋雨布,同時裝了發報器以及二台自動照相機,如果圍籬被破壞了,團隊馬上就會收到被啟動的發報器訊號,可以立即趕到現場查看狀況,了解是否是母熊來帶回小熊。唯一擔心的是如果有其他公熊(非親代)在此區活動,也可能造成小熊的危險。因此,萬一遇到公熊前來,危及小熊,團隊也可以第一時間趕到,驅趕公熊來保護小熊。

待一切安置妥當後,研究團隊總算鬆了一口氣,完成了臨時被託付的專業技術指導之後,後續的「護熊」任務就交給管理單位(花蓮林管處)。小熊現場淨空之餘,僅在離小熊僅約 50 公尺遠的步道入口留一位人員看守,防止生人闖關進入,其餘就看小熊的造化了。當天傍晚,美秀老師得趕在颱風登陸之前返回西部,臨走前再前往探視小熊。但現場圍籬內卻毫無熊蹤。圍籬外的石頭上有坨排遺,內含物淨是橘色的姑婆芋的果肉和種子,可見小熊已經可以吃硬體食物了。但小熊怎會不見?自動照相機也都沒有捕捉到半點熊影子。再詳加檢視之後,發現圍籬外的山壁有個洞,看來小熊不是從內側挖山壁而出,便是當初架設圍籬時沒發現這缺口。

總之,小熊從棚子逃脫了!考量牠應該仍在附近遊蕩,因此在附近加裝了幾台自動照相機,老師還建議管理單位這兩天持續拉起封鎖線,禁止任何人進入這個區域,以免再次把母熊嚇跑。但,後續現場似乎沒有人留守,遊客也不顧封鎖,依舊進入瀑布區。

遊客打卡風潮

圖/pixabay

然而,隔天颱風並沒有登陸。不久之後步道發現小熊蹤跡的消息也陸續傳開了!再加上時值假日且豔陽高照,想要一睹小熊風采的大量遊客蜂擁而至,還有遊覽車包車,一台一台地駛進此區。南安瀑布、瓦拉米步道的台 30 線一時人車鼎沸。如美秀老師預期,小黑熊滯留此區,不知是肚子餓四處找食物,還是受到驚嚇到處亂竄,孤伶伶的身影竟然也大白天跑到大馬路上好幾回,許多遊客爭相拍照打卡,而往來的車輛也多,也有遊客擔心小熊被車撞到。

這期間,許多遊客都目睹小熊在南安瀑布附近的溪谷與山壁活動,卓安橋橋下溪溝的石頭上,發現的小黑熊排遺,除了有姑婆芋等植物果實之外,竟還發現四個煙蒂在其中。同時還有民眾也發現,小熊從溪谷往公路來回移動時,「沿途都在撿遊客丟下邊坡的寶特瓶、垃圾來咬」,擔心小熊恐怕凶多吉少。

管理單位(花蓮林管處)七月二十日釋出新聞稿,宣布將封閉南安瀑布。然消息一出,似乎引起現場更大的參觀熱潮。有些網友還私訊美秀老師,傳送意外目擊小熊的照片。老師暗覺不妙,次日隨即前往現場,當場見識到「盛況」,而這樣只會將母熊嚇跑。

七月二十二日保七總隊第九大隊護熊專案成立,瓦拉米步道的台 30 線實施 24 小時人車管制,請遊客勿前往小黑熊出入之地點拍照,或有騷擾之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勿騷擾黑熊,違反者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 6 萬至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不得不的介入

圖/pixabay

於是美秀老師當天就在臉書上發文宣導,呼籲遊客不要在進入當地。「災難,抑或是母子團聚的契機?」她問:「你家的小小孩若走丟了,你希望大家都去圍觀拍照打卡嗎(偏偏熊媽媽對人又很敏感甚或感冒)?」希望民眾發揮同理心。這篇發文經過媒體轉載,加上當地也有居民在外圍勸阻,遊客在隔天就幾乎消失無蹤了。

後來花蓮林區管理處 7 月 23 日(星期一)下午也召開緊急研商會議,討論南安瀑布台灣黑熊幼熊後續處置及因應措施,決議擴大封路範圍。美秀老師並未出席會議,因為她和團隊正在南安瀑布現場監測小熊的狀況。此時小熊其實狀況已經如風中殘燭,身形越來越瘦弱。

美秀老師的呼籲、各單位的協助封路、媒體幫忙勸導、民眾的配合,大家都只希望母熊能夠及時出現,帶走小熊返回深山林裡。但眾人的期待最終還是落空了,母熊並沒有回來把小熊帶走。於是持續封路,而小熊也在遊客中心入口附近徘迴,最後躲進卓安橋下的橋墩。可見國內對於黑熊救援缺乏標準作業流程,南安小熊走失的處理過程似乎也有些失控。

美秀老師和獸醫,以及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團隊在管理單位的授權下開始提供小熊食物。之後並定時將食物(犬用代奶粉、幼犬顆粒飼料、嬰幼兒副食穀粉,調製成 250ml 粥狀食物餵食)從橋上垂吊下去給小熊,期望餓了 11 天的小熊起碼可以先填飽肚子。團隊同時也在牠躲藏的橋下沙洲叢林下設置一個籠子,擺食物,希望讓牠隨意進出,作為預防小熊遭遇危急狀態時,可以立即捕捉的備案。

美秀老師抵達後第三天,小熊的狀況越來越不好,活動力也下降,現場附近還發現疑似拉肚子的小熊排遺,也不太肯吃東西。而且原本應該活潑好動的小熊,大多就躲在橋墩下。下午五點開始,食慾明顯較差,對各種食物顯得意興闌珊,大概僅吃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食物。小熊狀況不穩定,未因近日投食而有明顯活躍和進步,而且未曾離開卓安橋墩邊的灌叢,不像日前被目擊時仍有精神活力四處跑動。23 日晚上,現場只有美秀老師團隊,小熊依舊躲在草叢裡,拒絕進食。研究團隊開會商議明日捕捉的必要性,情境沙盤推演路線,人力和所需器材,並開始調配器材,以備明日之所需。當天午夜,小熊仍是不吃。

24 日一早,小熊仍是原躲藏於橋墩下草叢中休息,行動及神情懶散。垂掛食物後,牠僅舔食了盤子裡湯水,留下固態食物,水果(香蕉、火龍果)亦沒有吃。獸醫張鈞皓野在橋下發現小熊有拉稀便的情況。團隊獸醫研判小熊身體應該有狀況了,立即聯繫並建議管理單位立刻捕捉安置,以進行治療,先保住小命再說。

7 月 24 日下午三點,花蓮林管處遂展開捕捉小熊作業,於下午準備好垂降裝備、各樣器材工具,並找來當地兩位原住民朋友協助捕捉小熊。在捕捉小熊的過程中有驚無險。開始捕抓時,小熊就往山壁衝去,使出渾身解數要逃離,卻失足滑落山壁,在千鈞一髮之際,當地布農山青賴志節剛好在小熊下方,一把接住了小熊,保住了小熊的安危,同時結束這場捕捉。

隨後小熊立即被送往附近的林務局花蓮玉里工作站的苗圃安置。之後遂啟動一連串健康檢查,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團隊還為此派出醫療車專程南下。直到 27 日,檢查結果出爐,小熊有中度至重度的貧血,以及肺炎狀況。失親落單小熊的緊急處理是國內首例,29 日林管處會同專家學者召開會議,為了小熊能健康存活,而如此幼齡的黑熊幾乎無法單獨在野外存活,而且母子團聚的可能性已極低,遂決議讓小熊接受短期的人工照養,等到恢復健康後,再進行野放訓練,並送小熊回歸自然。

小熊自此展開人間一遊的旅程,也啟動了台灣第一頭來自野外幼熊的返家計畫。

Q&A

為什麼小熊會和熊媽媽走失呢?為什麼會跑到登山步道上呢?

台灣現在估計約有五百隻熊,熊並不會一直在定點不動,而是會四處走動的,因此在南安那個地方發現熊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由於那個地方已經是非常靠近人類的聚落了,平常熊應該是不會想在白天時接近人類的,因此這件事情也不能夠算上常態。

發現小熊的地方是登山步道旁,有許多人類在那裡烤肉的痕跡,加上小熊的排遺裡竟出現四隻菸蒂,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熊媽媽和小熊應是受到人類食物的吸引,才會來到這個地方。但是天亮之後,熊媽媽來不及帶著小熊回到山林之中,又被早起爬山的人群驚嚇到,因此才會拋棄小熊獨自離去。小熊受到驚嚇後,攀在樹上不肯離去,接下來才有了我們熟知的南安小熊。

健康長大的南安小熊。(林務局 / 提供

給小熊的祝福

第一次見到小熊時,牠毛髮凌亂,眼神彷徨失措。

牠那時小不隆咚又畏畏縮縮,我常開玩笑我的任一隻貓都可以輕易撂倒牠。

健康檢查的結果並不好,營養不良、貧血、肺炎,這些都不是偶發,在野外和媽媽分離的日子,小熊真的吃了許多苦。

收容之後,透過監視器,我們看到小熊非常專注地吃著我們給牠的粥,鐵碗被舔得一乾二淨,心中的石頭這時才放下一些。

來到特生中心後一個月,小熊第一次自己站上秤台,13.6 公斤!牠已經比一個月前整整長了一倍的體重,大家都好高興,此後每次結束休假回到特生中心,都訝異小熊比上次更大了。身為一個獸醫師,還會有什麼比看到一隻生病的動物充滿求生意志地康復、成長還要讓人欣慰呢?

很快地,小熊已經 40 公斤了,我們設下的門檻,小熊一項一項達標,牠已經準備好回家,回到山裡去了。經常有人問我,會不會捨不得?我總是笑笑說,不會呀!若是牠沒辦法回山裡頭,才是真的捨不得呢。

在照顧、野訓小熊的過程裡,牠總是讓我們驚訝(驚喜),無論是嚇人的成長速度,或是那些與生俱來、或經驗累積得來的行為與能力,這些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即便野外有許多挑戰,熊畢竟還是屬於山林。我把擔心化為期待,或許在野外會受傷,會生病,但牠有無限大的森林可以奔跑攀爬,還有機會可以繁殖自己的後代,在心裡想像這些畫面,也就足夠讓我感到開心了。

――張鈞皓(南安小熊長期照養人員兼獸醫師)

——本文摘自泛科學2019年7月選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2019 年 6 月,時報出版

The post 南安小熊落難記:故事,從一隻走失的小熊開始——《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南安小熊回家了,那「熊麻雞」去哪裡了呢?——《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
0
0

當代的動物保育議題,無論是棲地保育或是野生動物復育,都與人類的行為選擇息息相關。本次《我們與野生動物的距離》專題搭配本月選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希望初窺這個龐大題目的一角:生而為人,遇上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

「熊麻雞」來了!

南安小熊安置的環境之一。source:林務局

小熊野化訓練期間,團隊除了到處擺放各式食物之外,也需要訓練牠獵捕的能力。因此,在二○一八年十二月初時,南安小熊進入森林籠舍後,特地為牠安排了第一場野放訓練――捕抓活禽。訓練捕食動物的技能,總得從簡單的開始,於是為小熊找來了一隻雞,讓牠試著進行獵捕。

在雞群中挑選了一隻活動力最弱的母雞,本想早點替牠解圍讓牠結束被同伴霸凌的生活。怎知還沒在小熊面前擺好紙箱,一不小心,雞就趁縫飛走了,求生意志堅強的雞遇上了沒有獵捕經驗的小熊,所擦撞出來的火花竟是──雞飛也似地逃亡了,而小熊竟然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從此這雞就「銷聲匿雞」了。直到一個月後,牠敗部逆轉,且彷彿重生般地登場,在小熊吃飯時悠悠地從旁出場。有別於昔日凌亂微禿,今日已換上一席亮麗的羽衣,並帶著自信的步伐,不急不慌地在小熊旁邊啄食,令人驚訝不已呀!

南安小熊與熊麻雞。圖/時報出版

在雞消失的近一個月期間,團隊後來還給了小熊第二隻雞練習,小熊成功獵食活禽。野訓團隊因此幫這隻存活下來的雞取名為「熊麻雞」(熊麻吉),牠不僅逃過了熊口,還跟小熊有著微妙的關係,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甚至後來小熊還獵捕了第三隻雞,看來真是獨厚「熊麻雞」。

我們以為這隻雞遲早會成為小熊的盤中飧,但是這隻雞卻日漸豐滿、羽毛光澤亮麗的好好和小熊相處在一個林子中,打破了團隊所有人的想像。每天到了小熊進食時間,只見這位小「閨密」就默默地跟在小熊後面,當小熊拿起植物、漿果狼吞虎嚥,雞就在小熊的下方啄食從小熊嘴邊落下的果實和碎屑。小熊偶爾也會做做樣子驅趕這陰魂不散的跟屁蟲,但雞總能精明地躲開揮過來的熊掌,並耐心地等待小熊自餐桌「離席」,隨即補位啄食掉落一地的碎屑。

這樣看似突破大眾認知的「相處方式」,或許並非不可能。熊是獨居動物,且極度「明哲保身」,通常在非必要的情況之下都不希望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在食物充足的狀況之下,只要每一隻熊都覺得自己可以飽食,和其他競爭者在同一空間進食並非不可能。因此,在美洲,我們也可以看見一整群的棕熊排排站在河中央,相安無事地一同捕食鮭魚的畫面。小熊在食物供應無虞下,小熊獵捕的動機可能變低。那些食物碎屑對小熊來說,根本不看在眼裡,小雞的存在對小熊自然也沒太大威脅性。由此可見,小熊之所以對「熊麻雞」的行為視若無睹,或許是在驅趕雞的體力以及犧牲掉落碎屑食物的權衡之下,似乎不怎麼划算,因此小熊便懶得去管「熊麻雞」了。

圖/pixabay

但「熊麻雞」偶爾也會觸發小熊的警戒心,事情發生在小熊進行獵捕訓練後,這次的獵物──小豬仔,就沒有這隻雞這樣的好運。豐盛的豬肉大餐,小熊只吃了一半,另一半被小熊帶回了牠的遊戲場。邊玩邊舔,並將豬排枕在頭下,就這樣睡去。此時「熊麻雞」愣頭愣腦地靠近小熊,認為會像平常一樣沒事,但不料小熊此時卻警鈴大作,直接坐了起來。「熊麻雞」被嚇得倒退,但仍沒有學乖,在第二次接近時,小熊突然發難,伸出利爪攻擊「熊麻雞」,遲鈍的「熊麻雞」終於感受到性命威脅,落荒而逃。這樣的現象即是典型的「護食行為」,平常雞啄食熊掉落的食物碎屑,小熊都不理會,因為塞牙縫都不夠,但是輪到一大「豬排」時,由於豬排得來不易,又只有這麼一塊,豈有分享之理,必當警戒以對。

話說回來,安置小熊之初,團隊本也想到為孤單的小熊找伴,如狗或其他熊,但因各種考量而作罷。如今冒出一隻地表最強的「奇雞」,五個月以來一直陪著小熊,算是山神送給小熊的禮物嗎?小熊和「熊麻雞」的關係,究竟是跨物種的友誼,還是養雞取蛋,或是養肥殺來吃的儲備糧食的概念,沒有人知道。但身為唯一逃過「熊口」的雞,肯定對於小熊來說有特別的意義,也讓我們對於台灣黑熊的研究有了一項有趣而溫馨的紀錄。不知可否登上金氏世界紀錄。

在小熊野放回山林前一天,我們也從森林場裡帶回熊麻雞。我捧在胸前,深深聞了一大口,「怎麼香香的!」次日,熊麻雞隨即被安置於「台灣黑熊夢想藝術館」安養天年,完成一段雞「熊」同籠的佳話。

——本文摘自泛科學2019年7月選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2019 年 6 月,時報出版

The post 南安小熊回家了,那「熊麻雞」去哪裡了呢?——《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別再把暴力事件與精神疾病連在一起,統計顯示謀殺犯「正常人」才佔高比例

$
0
0

台灣社會每次發生重大謀殺案件,就陷入加害者必然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想像。甚至還有一些政治人物附和必須強力監控精神疾病患者1,以為只要把他們全都抓去住院,世界就會天下太平。

但稍有接受過心理病理相關知識的人,必然知道精神疾病患者並不會比一般人有更多暴力行為。

事實上,由精神病患犯下的殺人案很,少到無法預測。在 2012 年,將近一萬名美國人被槍殺身亡。當年最嚴重的案件──新鎮事件(或稱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發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新鎮市)──而被槍擊的身亡只佔了這裡面的 26 人。從過去的資料已知,只有百分之三到五的暴力舉動是由精神病患所犯下,而且這些案子多數沒有用到槍,精神疾病並非重大暴力行為之主要原因。當一個有精神疾病的人真的犯下暴力事件,通常是因為他們陷入與他人的衝突情境,而不是預先策劃一場大規模屠殺2,3

只要把「瘋子壞人」都關起來,就不會發生暴力事件?圖/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常見疑問

關於精神疾病患者,較不易接觸到的一般人簡單素樸的感想可能是:外面的「壞人瘋子」很多,只要將他們與社會隔絕,暴力案件就不會發生。

但實際上,這樣的結論是合理的嗎?這裡頭有很多可討論的議題,主要歸結起來我們可以先問以下三個問題:

  1. 精神疾病患者與一般人相比,其暴力發生的情況是否較多?
  2. 精神疾病患者若發生暴力,其對象為何?
  3. 精神疾病患者,若住院天數增多,是否發生暴力事件就會下降?簡單的說,就是讓他們都關在醫院就好,是否就不會危害到外面的人?

以上三個可說是所有鄉民網友們最關切的問題,在各大留言版上留下各種仇視精神疾病患者的,也約略都是這類的話語。若我們願意冷靜下來想想,找尋一下最新的研究資料,或許還是有機會扭轉這些根深蒂固的不正確想法。這裡進一步更新一篇最新的研究4,幫助大家重新思考一下重大暴力事件的本質為何,與精神疾病患者到底有何關係。

本研究為 2018 年加拿大團隊所發表,他們將焦點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仔細耙梳從 1987 到 2012 二十五年來精神病患發生重大暴力事件的發生率與發生型態。至 2012 年為止,安大略省成年人總人口約為 1069 萬人,雖然與台灣有一小段差距,但不失為參考對象。這個研究說來非常複雜,因為同時要得到法院與精神衛生系統的資訊,並進一步比對謀殺案件與精神疾病患者就醫的狀況。

表一、安大略省殺人犯罪比率整理表(1987-2012)

年份 MAH*的數量 全部殺人犯罪的數量 MAH所佔的比率 安大略省成人總人口 每 10 萬人殺人犯罪之比率 每 10 萬人MAH殺人犯罪之比率
1987 5 191 2.62 7,267,343 2.628 0.069
1988 4 163 2.45 7,435,864 2.192 0.054
1989 5 175 2.86 7,661,302 2.284 0.065
1990 6 170 3.53 7,810,501 2.177 0.077
1991 4 217 1.84 7,910,556 2.743 0.051
1992 10 204 4.90 8,007,234 2.548 0.125
1993 3 185 1.62 8,096,360 2.285 0.037
1994 5 168 2.98 8,195,312 2.050 0.061
1995 6 162 3.70 8,296,379 1.953 0.072
1996 2 162 1.23 8,394,933 1.930 0.024
1997 10 146 6.85 8,517,706 1.714 0.117
1998 3 136 2.21 8,633,924 1.575 0.035
1999 10 153 6.54 8,760,152 1.747 0.114
2000 6 124 4.84 8,915,752 1.391 0.067
2001 9 154 5.84 9,104,253 1.692 0.099
2002 7 171 4.09 9,290,313 1.841 0.075
2003 6 174 3.45 9,449,515 1.841 0.063
2004 12 178 6.74 9,601,187 1.854 0.125
2005 15 216 6.94 9,742,807 2.217 0.154
2006 4 144 2.78 9,878,522 1.458 0.040
2007 6 180 3.33 9,995,106 1.801 0.060
2008 5 148 3.38 10,125,086 1.462 0.049
2009 7 179 3.91 10,250,705 1.746 0.068
2010 5 189 2.65 10,393,957 1.818 0.048
2011 4 168 2.38 10,529,806 1.595 0.038
2012 4 145 2.76 10,694,594 1.356 0.037
*MAH,因心智異常所導致的謀殺,包含導因於精神疾病而無須負擔刑事責任及精神狀態不適合受審者。
表格經作者重製(資料來源:Penny et al, 2018。)

從結果來看,平均而言,因心智異常所導致的謀殺(mentally abnormal homicide,包含導因於精神疾病而無須負擔刑事責任及精神狀態不適合受審者,以下簡稱 MAH)只佔了謀殺案件的 3.7%。也就是說,大約 96% 的案件都是正常人所為。

過去 25 年來,MAH 所佔的比率很穩定,都在 2% 至 4% 之間浮動,並未有顯著變化(請見上表一)。另外,MAH 發生的比率也與精神醫療利用率無關,簡單的說,也不是說服務件數變多,MAH 就會下降。整個安大略省的精神疾病的病床數甚至是下降的,他們不考慮將精神疾病患者一直關在醫院之中,也沒有因此就導致 MAH 上升。

若以受害者來看,MAH 的對象主要是家人,大約佔了六成,陌生人受害只佔了百分之 9;但一般人謀害的對象主要是熟人,大約是百分之 49。如果真要以統計顯著與否來看的話,一般人較常殺害熟人與陌生人(見下表二)。

表二、受害者特徵比較表

受害者特徵 MAH*
% (95%信賴區間)
非MAH
% (95%信賴區間)
w2 (P)
家人 60.6(52.8, 68.0) 34.3 (32.7, 35.9) 47.9 (<0.001)
熟人 30.0(23.2, 37.5) 49.3 (47.7, 51.0) 23.5 (<0.001)
陌生人 9.4(5.5, 14.8) 16.4 (15.2, 17.6) 5.35 (<0.05)

*MAH,因心智異常所導致的謀殺,包含導因於精神疾病而無須負擔刑事責任及精神狀態不適合受審者。
表格經作者重製(資料來源:Penny et al, 2018。)

與其擔心精神疾病患者,應投入更多資源於紓壓與社會支持

總而言之,網友鄉民與政治人物所擔心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外面遊蕩就會發生殺人犯罪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若需要做任何管制、監控的話,反倒是一般人危害陌生人的可能性還比較高。

若以國家政策的角度而言,與其將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關入機構,還不如將社會資源投注於提供多元的抒壓管道,並且減少貧窮(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物質誤用,並建立足夠的社會支持,才有可能進一步減低殺人犯罪的比率。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精神科醫師:北市府「盤查」 反而給精神病患壓力(2016/04/02)。自由時報。
  2. 周群英(譯)(2017)。拒絕真相的人:人們為何不相信科學?( Sara E. Gorman, Jack M. Gorma)。新北:八旗文化。
  3. 精神疾病並非重大暴力行為之主要原因(2017/05/22)。
  4. Penney, S. R., Prosser, A., Grimbos, T., Darby, P., & Simpson A. I. F.(2018). Time trends in homicide and mental illness in Ontario from 1987 to 2012: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sion.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63 (6), 387-394. DOI:10.1177/0706743717737034

The post 別再把暴力事件與精神疾病連在一起,統計顯示謀殺犯「正常人」才佔高比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用死者的精子生育後代:「遺腹生殖」是延續希望,還是製造孤兒?

$
0
0

本文授權轉載自領研公眾號
撰文  Shira Rubin
翻译 谷玉玺
编辑 魏潇

By Kiki Smith

在以色列,越來越多的母親開始為死者生下孩子;而對於逝者的父母,他們是否有權在兒子去世後用他的遺傳材料延續家族血脈?

四年多前,利亞特.瑪律卡(Liat Malka)進入了焦急的等待:一名素未謀面、已經離世的男子的精子將在培養皿中同她孤零零的卵子結合。這名以色列的幼稚園老師希望通過體外受精的方式孕育一個生命。一個月之後,她成功了。一個胚胎被轉移到了瑪律卡的子宮中,九個月後,希拉(Shira)誕生了,這個精心挑選出的名字在希伯來語中意味著「歌頌」與「祈禱」。

現在,希拉會時不時地注視她父親的照片。她和媽媽還有外祖母住在一起。在希拉的成長過程中,一直能看到這個戴著眼鏡的男人,咧開嘴巴對著她親暱地微笑。在她小的時候,還經常叫他的名字「巴魯克(Baruch)」。最近,瑪律卡一直在試圖讓她改口叫爸爸。「他笑得多好看啊,這是爸爸。」二人站在照片前,瑪律卡溫柔地對希拉說。

遺腹生殖:用死者的精子生育後代

過去二十年間,全世界遺腹生殖(posthumous reproduction)案例的數量雖少卻在穩步上升。在這種輔助生殖技術支援之下,男性們可以通過在世時捐獻,或去世後提取等方式留下遺傳物質,延續自己的血脈。專家們預測隨著相關生殖技術的流行,以及與傳統異性戀家庭(雙親模式家庭)相悖的「另類家庭」逐漸被接受,這種情況會變得越來越普遍。以色列這一鼓勵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高的體外受精技術(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平均使用率,它為這種新型的家庭創造模式提供了實驗室般蓬勃的發展環境。

以色列政府掌管著 IVF 相關的政策和資金,政府也有權決定誰有機會參與到相關專案之中。現如今,所有未滿 45 周歲的女性都能獲得無上限的資助用以在家撫養至多兩名嬰兒,並且她們可以使用已故配偶的精子完成受孕。但是,當逝者的父母為了延續後代而要求實施遺腹生殖時,事情就變得模糊不清了。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裁決。在過去的十年間,複雜案件不斷出現,其中牽扯著不同類型的遺願和利益糾葛。法學專家和拉比(rabbi,指受過正規宗教教育,在猶太教會中擔任精神領袖和宗教導師的人)擔心遺腹生殖會侵害未出世孩子的權益。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專家們擔心隨著這種技術在全世界的流行,政府監管和醫療管理的不足將難以面對其所帶來的諸多問題。

瑪律卡與希拉的故事

瑪律卡在 35 歲時從醫生那裡得知自己的卵子「供應」嚴重不足,正是那時她發現了這種技術。她在精子庫中搜尋著匿名捐獻者,但遲遲未定,她內心十分困擾,孩子將來可能要面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問題。她還擔心在這麼小的一個國家,她的孩子可能在將來會有與某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相識甚至相愛的風險。

最終,瑪律卡在 YouTube 上看到了茱莉亞和弗拉德.波茲南斯基(Julia and Vlad Pozniansky)發佈的影片。這對夫婦正在爭取法律許可,希望捐贈出 25 歲兒子巴魯克的精子(在他因癌症去世前的幾天被凍存)。因為他在一份「生物學遺囑」(未經正式法律程式認證的生前遺留資訊)上詳細地描述了他的遺願保存自己的精子,用它來孕育一個新的生命。

瑪律卡在法律援助組織的説明下和波茲南斯基夫婦見了面。三個人開始準備簽署協定,讓瑪律卡可以用巴魯克的精子受孕。為了防止未來可能產生的糾紛,瑪律卡將金錢排除在協議之外,允許希拉的爺爺奶奶至少三周進行一次探望。經歷了為期一年的冗長手續,以及對巴魯克生物學遺囑有效性的持續爭論後,法院最終批准了他們的請求。2015 年,希拉誕生了。

瑪律卡回憶道,在懷孕期間她才感受到了真正的現實——她感受到了法律協議條款的嚴酷性。「我意識到波茲南斯基夫婦對我來說完全是陌生人,」她說,「我告訴他們,請給我些時間。」直到希拉出生後,瑪律卡才開始將他們接納為家人。

希拉的祖母——茱莉亞.波茲南斯基則認為,與體制和法律的抗爭是完全值得的。她認為他們的案子受到了媒體廣泛的關注,證明了遺腹生殖不該被看作是科幻小說中虛構的內容,而應該被當成是一項需要廣泛支援的技術。她說:「如果我們不向前邁進,如果我們說:『不,這不被允許』,那麼奇跡永遠不會向我們敞開懷抱。」

利亞特.瑪律卡向她的女兒希拉展示她已經去世的「生物學父親」——巴魯克.波茲南斯基的照片。他因癌症去世前,並不認識利亞特。圖片來源:Shira Rubin

在以色列遺腹生殖的案例是如何出現的

在以色列,試管嬰兒技術(或稱體外受精,IVF)是一個罕見的幾乎所有階層都會全力支援的話題,無關信仰或性別。「這個國家的人們強烈希望新生命的誕生。」 茱莉亞.波茲南斯基說,她和丈夫還有兩個兒子在幾十年前從俄羅斯搬到了以色列。失去巴魯克後,她在 55 歲的時候通過IVF技術利用捐獻的卵子誕下了另一個兒子。和很多以色列猶太人一樣,在經歷大屠殺和千年磨難後,波茲南斯基把繁育下一代看成是一種彌補人口損失的方式。

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遺腹生殖案例就已經出現。2002 年 8 月 20 日,上士基萬.科恩(Keivan Cohen)在加沙地帶(Gaza Strip)執行軍事任務時被一名巴勒斯坦狙擊手射殺。他的母親瑞秋(Rachel)聯繫了幫助過瑪律卡的律師,她用盡十年時光只為爭取一次機會,希望用兒子的精子讓一名家族選中的女子受孕。

2007 年,法院做出了判斷:基萬.科恩確實曾想要個孩子,雖然他並沒有留下書面遺囑,而且並不知道父母會為他安排誰作為孩子的母親。2013 年 11 月,一位單親媽媽誕下了一名父親在 11 年前就已去世的女嬰,這個孩子正是科恩的合法後代。這一判決為後來者鋪平了道路。2009 年,另一名已去世的 22 歲癌症患者的口頭生物學遺囑被法院承認。2011 年,該法院認可了巴魯克.波茲南斯基寫下的生物學遺囑,現在他的女兒希拉已經三歲了。

***

精子來源不是問題,情感、社會、倫理和法律才是

和冗長的法律程序相比,取得逝者的精子顯得極其簡單。在死後的 24 36 小時內,死者的精子都能保持活性。醫生說,在某些罕見情況下,它們的活力可以保持 72 小時之久。對於用人工方法維持生命的病人,醫生們可以利用電擊刺激病人射精。在其他情況下,醫生還可以將針頭刺入睾丸中,通過活體組織切片的方式取得精子。他們也可以移除整個睾丸,提取其中的精子,或將這些材料冷凍起來以備後續的提取工作。

在所有環節中,「精子的來源是最不成問題的,但情感、社會、倫理和法律等問題才是關鍵。」時任特哈休莫醫院(Tel Hashomer Hospital)精子庫男性生殖中心主任的伊高爾.馬賈爾(Igal Madjar)表示。

由醫生、哲學家、律師和拉比組成的委員會在官方指導意見中對遺腹生殖做出了具體建議,隨後這份檔由以色列的司法部門批准發行。生物倫理學家拉維茨基(Ravitsky)也參與了指導意見的制定。她回憶道,幾乎所有人都達成了共識,該項技術應當被允許繼續進行。

司法部委員會創立了一個兩步走的程式,「死後取精」的操作一般能夠被「放行」,但這些遺傳材料的使用問題需要留給未來的法院定奪。此後,官方再沒有為將來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提供確切的行動方針。

***

「人為創造出的孤兒」會造成另樣的認同困惑?

從那以後,針對遺腹生殖的立法沿革變得不再順利。直到今日,以色列法院也沒能清晰地回答來自倫理學家的問題:「為了滿足成人的願望,不計方式和代價創造一個孩子是符合倫理的麼?」因為實施遺腹生殖的權利並不掌握在死者父母手裡,他們的某些特殊需求會製造出一些難題,讓法庭在維護未出世孩子的權利和執行遺腹生殖法令中左右為難。

2017 年,一名法官推翻了另一名法官的判決,拒絕一對父母利用他們去世兒子的精子創造一個新的孩子、並將他作為自己的子女撫養成人的請求。儘管法庭認同逝者的遺囑以及這對父母想要完成兒子遺願的渴望,卻依舊堅持「父母不具有處置亡者精子的權利」,並且宣稱批准這樣的案件將會對孩子造成潛在的傷害。國際人類生殖學會(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Human Reproduction)的主席約瑟夫.申克爾(Joseph Schenker)贊成該判決。他認為「人為創造出的孤兒」有可能會在將來給孩子帶來身份認同危機。他說,問題就是社會並不知道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小孩「一旦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只是某人的複製品,將作何感受」——以色列的法官在過去管這叫「為死者設立的活體紀念碑」。

律師艾利特.羅斯布魯姆曾和美軍上層進行溝通,其提倡為凍存精子和卵子創造一個補貼體系,該系統於2016年通過審核。圖片來源:Shira Rubin

儘管個別案件偶爾會被法庭駁回或延遲審理,但專家們表示,總體趨勢依然向著允許遺腹生殖的方向發展。雖然目前法國、德國、瑞典都選擇了禁止這項技術;而其他國家,比如愛爾蘭正在制定法令允許它的實施。在這樣的法律框架下,有許多相關問題需要仔細思考,比如繼承權以及孩子的撫養需求等。

專家們同時也發出了警告:不完善的立法把這個問題遺留在了一個十分危險的狀態。在美國,由於聯邦或州缺乏足夠的監督,已經將每年數十億美元的生育產業推向了一個激進的商業軌道,違法犯罪一觸即發。美國生殖醫學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倫理委員會借鏡了以色列的指導意見,比如伴侶權利優先於逝者父母,並且在實施人工受精前需要有一段等待時間。但由於該領域內的法律存在不一致的現象,因此實施起來也很困難,已經出現了幾起父母利用去世孩子的遺傳物質創造孩子的案例。

健康和安全因素同樣需要考慮。在美國,臨床上對於如何獲取死者的精子和卵子並沒有統一的操作規程。而且,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Health)醫學倫理學部的亞瑟.卡普蘭(Arthur Caplan)說,他認為現在進行的臨床研究還不足以證明遺腹體外受精對病人是無風險的。「我們沒有關於精子活力的長期記錄,我們不知道等待 5 小時和 15 小時相比,它們是否更加健康。」卡普蘭說,死後取精是件「令人困擾的事。」

回到以色列,利亞特.瑪律卡說儘管面臨那麼多的風險,她和希拉現在已經過著幸福的生活。希拉從幼稚園放學後,她們倆經常會去海灘散步或是在客廳裡隨著希拉最喜歡的音樂起舞。「只有我和她,做我們喜歡的事」。她感到十分欣慰,瑪律卡知道自己和巴魯克.波茲南斯基做了一件美好的事,「創造了一個快樂的人。」她這樣說。有一天希拉將會明白,巴魯克曾一直盼望她的到來,瑪律卡說:「我會告訴她,爸爸就在某個地方,注視著她。」

本文轉載自領研公眾號,原文標題〈用死者的精子生育后代:“遗腹生殖”是延续希望,还是制造孤儿?

The post 用死者的精子生育後代:「遺腹生殖」是延續希望,還是製造孤兒?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使用科技拯救石虎 VS 文案到編輯的單鍵轉換,不務正業的路更寬廣──「PanSci TALK:不務正業」

$
0
0

從小到大,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似乎就像教科書裡說的那樣:在求學過程中找到興趣、努力進入想要的科系、畢業後順利進入跟專業有關的職場,然後幸福快樂地過上一輩子。直到我們經歷了真實的人生,才發現事情根本沒這麼容易。

不過,職業或興趣與所學不符,這樣的「不務正業」一定就是錯的、不好的嗎?或許也不一定。這次的「PanSciTALK」就要來跟大家聊聊「有沒有畢業然後不務正業的八卦?」,或許能與你一起,找一找自己的方向。

有沒有畢業然後不務正業的八卦?

流體力學跨生物,運用科技救石虎

專業原為應用力學的蔣雅郁,在某次造訪魁北克之後,便一直懷抱留學夢,即便面對紅斑性狼瘡的威脅,也未因此而停下腳步。不過,真正到了德國後,卻遇到了一位反骨的教授,領著蔣雅郁從物理的領域跨足到生物,利用流體力學的方法篩檢細胞。

除了在專業上跨出了原本的領域,蔣也在生活上踏出了原本的領域,在 318 學運時,她積極地在倫敦響應,以自己的力量去理解、探討這個問題。而面對核能等充滿爭議的議題,蔣也身體力行去探討這個研究,親自探訪車諾比,將第一手見聞帶給大家。

蔣雅郁分享自己近幾年參與的石虎計畫。

面對自己在意的議題,領域就更不是阻礙了。蔣雅郁分享到自己近幾年參與的石虎計畫,計畫團隊了各種方法,設計出一套預警系統,利用科技辨識橫越道路的動物,再依照不同動物的習性利用光線、聲音等方式對野生動物提出警告,避免牠們在車輛行經時橫越道路,藉此降低路殺事件。

文案─編輯轉換器,單鍵轉換世界更寬廣

「研之有物」的前任編輯林婷嫻則分享了自己從廣告人轉為編輯的歷程,雖然這兩者都是運用文字來達到目的,不過兩者間的目的卻很不一樣。文案最終是要達成商業利益,因此必須隱惡揚善;而編輯則更在意議題傳播,所以要謹守公正客觀。也正因如此,兩者間的轉換其實並不容易,而從廣告進入科普編輯,也可以說是挺不務正業的。

「研之有物」的前任編輯林婷嫻則分享了自己從廣告人轉為編輯的歷程。攝影/TW

在進行廣告文案寫作時,首先會進行客戶簡報,確定需求後,就要開始創意發想、集思廣益想出好點子進行提案,接著便進入規劃執行的階段,最後則需要分析整體行銷成果、結案。說到文案的生活,林婷嫻說工作心聲很像日劇「我要準時下班」一樣,但準時下班實在是太困難了,基本上很難達成。

圖/pixabay

至於進入科普編輯的領域,則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首先,編輯需要進行大量資料蒐集,找到適合採訪的人物或研究題目,而後進行約訪、採訪,並將訪問內容撰寫成文、搭配內文製作圖表。最後則是要刊登並宣傳這些內容。在這個過程中,編輯需要重視讀者的興趣,並由此開發議題。

以《研之有物》探討線蟲的文章為例,探討了「線蟲和真菌的獵食關係」這個議題,不過,一般人怎麼會對線蟲感興趣呢?這時候,就輪到編輯施展魔法了,他需要用讀者有興趣的東西,來包裝議題,在這個例子中,便是利用遊戲「傳說對決」來達成這件事。因此,文章的圖片也緊扣著遊戲的 PK 感,果然引起了迴響,再加上社群的傳播,便成了一篇成功的文章。

站上肥皂箱,說說你的不務正業吧!

除了兩位講者外,這次講座也開放觀眾站上肥皂箱,跟大家聊一聊他們是如何不務正業。

Mei 原本讀了外文系,後來念了幼教,最後卻跑去當主播。在這過程中,她也經過了許多焦慮的和抉擇的關卡。比如說,外文往幼教發展,其實要面對很多教育部政策和規定上面的限制,並不是說轉就轉如此簡單。而興趣、轉職難易度和收入來源等面向,也都需在決策時納入考量。回憶起剛進電視台當編輯的日子,Mei 說,背完上百支股票代碼只是剛好而已。後來,也要面臨「能者過勞」的挑戰,被上級要求主播順便兼製作。

不過,她並未因此打退堂鼓,而是不斷精進自己,也交出了好成績。走過了這麼跨域的旅程,她想要告訴大家的是:「路很長很多,沒有一條定義為『好』的路,別讓老了的自己後悔」。

路很長很多,沒有一條定義為『好』的路,別讓老了的自己後悔。圖/pixabay

而 Ethan 身為一位大學讀化學系,而後又進入應用化學所的人,可說是個很正統的化學人,不過,他剛進社會時做的工作跟化學卻是沒什麼關係。那時,他進入公文管理系統的廠商工作,為政府單位開發公文系統,後來也做過專案開發、活動規劃等工作內容。回顧自己的各項工作,Ethan 認為就像是電玩系統在點「技能樹」一樣。除了在就學時期學習理論和研究方法等,出了社會後的工作也是不斷在累積技能點數,他更期許大家能點出像是 YAMAHA 一樣,點出屬於自己的多角經營技能樹。

最後一位分享者其實還是一位高中生,她藉由訪問,了解許多學長姊對於不務正業的想法,也藉此反思自己對於未來的期望。她引述了學姊們的話,認為願意把握機會充實自己是具有優勢的,而不應將自己侷限於科系名稱中。不過,她也希望自己能夠學自己喜歡的東西、並將所學運用於未來的工作,所以,她現階段的目標是努力成為一位「務正業」的人。

如果對於不務正業很有興趣,覺得意猶未盡的話,可以參考我們的特輯「我念XX系,但我現在在做OO」喔!

現場大合照。攝影/TW

The post 使用科技拯救石虎 VS 文案到編輯的單鍵轉換,不務正業的路更寬廣──「PanSci TALK:不務正業」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06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