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06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明明不愛了卻又走不開?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談談「承諾」這件事

$
0
0
  • 文/雞湯來了 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 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 蕭子喬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周惟惟在男友黎皓一與曖昧對象褚克桓之間,遲遲無法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做出抉擇。

她急於跳進婚約之中,卻又遲疑是否該與皓一走入婚姻。連閨蜜韓可菲都看得出來,周惟惟並不想結婚,但她自己卻認為,這是她唯一可以走的路,沒有其他選擇。

明明對褚克桓動了情,為何還是要留在黎皓一身邊呢?她是在欺騙自己嗎?

周惟惟可能不是在自欺欺人,而是與黎皓一之間的關係承諾使她如此為難。

想要進入婚姻,卻又感到遲疑,跟多年男友結婚真的是唯一的路嗎?圖/《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承諾是什麼?為了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

什麼是承諾?

當選擇了你的伴侶,就等於對他/她做出一個承諾:在這麼多可能的選擇之中,我選擇了你/妳,放棄了其他人。

當別人問你為什麼想要堅守這份承諾,你會怎麼回答?

每個人堅守承諾都有不同的原因和考量,過去學者已研究出夫妻及伴侶之間維繫這份承諾的原因,大致上有「個人因素」、「道德因素」及「社會規範因素」三大不同的答案。

我「想要」維繫這段關係——個人因素的承諾

「因為我愛他/她」、「因為我很滿意這段關係」、「因為進入婚姻是我的人生目標」

因為深愛對方,所以想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因為對方給予的愛、信任和尊重,所以想要維持這段良好的關係;因為擁有婚姻對於自己來說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這些答案都表現出這份承諾是積極、主動的,是自發「想要」維繫的。

我「應該」維繫這段關係——道德因素的承諾

「離開對方會讓我感到愧疚」、「婚姻是從一而終的」、「我不能失信於這段婚姻」

維持婚姻關係是基於「義務」,這類回答通常表現出對婚姻的道德感受,這份承諾大多代表個人對於婚姻制度的承諾及價值觀,而非「因為感情好」所以「想要維持關係」。

我「必須」維繫這段關係——社會結構因素的承諾

「離婚的話我就失去經濟依靠」、「擔心家人、朋友會對我失望」、「為了孩子」

這類回答中,無法離開婚姻的理由通常是比較實際的狀況,例如:依靠另一半才能維持生活所需的人,會考量離婚或分手後是否會遭遇經濟困難;當家人朋友都對你們的關係寄予厚望時,你會擔心如果離婚或分手了,他們會失望或看不起自己。

考慮分手時,除了自己的感受,我們也會在乎他人眼光。圖/《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可菲逼問惟惟為什麼不直接承認自己對克桓的感情時,她對可菲說:「如果你今天是我,你可以喜歡他嗎?如果你喜歡上他,皓一會怎麼看你?他爸會怎麼看你?子媛會怎麼看你?所有的同事、朋友、還有你媽會怎麼看你?你會擔心我怎麼看你嗎?」我們可以由此得知,讓惟惟如此糾結的原因,其實大多與社會觀感有關。

她害怕就這樣「變心」,會讓周遭的人失望,同時也對於交往三年的男友感到愧疚。當這份關係的承諾傾向於道德與社會規範的因素、這些擔憂與思緒在她心中盤根錯節時,她別無選擇,她「應該」要留在皓一的身邊,她「必須」留在皓一的身邊。

讓人心安的承諾,也可能成為關係的枷鎖

周惟惟對褚克桓說:「雖然我手上沒有戴著,但皓一的戒指就在這裡,我沒有拿下來過。」

看不到的婚戒,其實是一種承諾。圖/giphy

婚戒象徵著惟惟對皓一的承諾,即使心裡知道自己已經喜歡上別人了,但心中的道德感使她無法背叛皓一,周遭親友的關注使她無法輕易地放棄與皓一的婚約,文化規範的壓力使她擔憂親友會對她的變心感到失望與鄙視。因此,她只能壓抑自己的情感、逃避褚克桓帶給她的變化和衝擊、無視自己和黎皓一感情的變質。

我們都希望能與真正愛的人幸福地共度一生,而不是被一段關係綑綁一生而造成遺憾。研究指出,當伴侶在一段關係裡能獲得較多的愛、信任、親密等正向互動,他們的關係會更好、更幸福,也就越不會分開。

所以愛情如何走得長久?別無他法,用心經營即是最佳解答。

參考資料

  • 謝文宜(2006)。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20),51-82。DOI:10.7082/CARGC.200609.0051
  • JOHNSON, M. P., CAUGHLIN, J. P., & HUSTON, T. L. (1999). THE TRIPARTITE NATURE OF MARITAL COMMITMENT: PERSONAL, MORAL, AND STRUCTURAL REASONS TO STAY MARRI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1(1), 160-177. DOI:10.2307/353891
  • PREVITI, D., & AMATO, P. R. (2003). WHY STAY MARRIED? REWARDS, BARRIERS, AND MARITAL STABIL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3), 561-573. DOI: 10.1111/J.1741-3737.2003.00561.X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是什麼把周惟惟「綁」在關係裡? —談談「承諾」這件事

The post 明明不愛了卻又走不開?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談談「承諾」這件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要穿越只需打開一個APP:《歷史地圖散步》帶你走進百年老照片現場

$
0
0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王怡蓁、美術編輯|張語辰

《歷史地圖散步》團隊專訪

「很多讀者拿到書和 APP 的第一步,會先找自己家在哪裡,然後發現自己的家一百年前可能是墓仔埔、或在河道裡面。」中研院的「歷史地圖散步」系列製作團隊,結合耐人尋味的老照片、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與現今的 Google 地圖街景,將整個城市變成故事展覽館。

做這個專案的職業病是,古今地名混用。有時候會在電話中跟別人說:「我下禮拜要去榮町…」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專案企劃黃冠華,打趣地說。榮町在哪?其實是日治時期臺北最繁榮的區域,古時又稱「臺北銀座」,範圍在現今臺北車站附近的衡陽路、博愛路、寶慶路一帶。

臺北館前路、衡陽路的老照片、與現今 Google 地圖街景對照。
圖片來源│臺北歷史地圖 APP

而場景來到臺中,可看見《臺中歷史地圖散步》主編賴萱珮奔波的身影。「我請家人開車載我到各個老照片地點,搶在不會逆光的時間,拍下一張張當今地景對照、收入書中。」

有了古今照片之後,就換編輯賴國峰等成員大顯身手,將老照片美美地套入 Google 地圖定位。「但有時候 Google 街景就是會跑掉…」這個 bug 成為團隊的頭痛來源。

要怎麼知道這張老照片的地點是在現今 Google 地圖哪個位址呢?有賴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累積了各城市大量不同時期的地圖,研究副技師廖泫銘說明。

這群團隊為什麼要那麼大工程,製作「歷史地圖散步」系列圖書與 APP 呢?

地圖尬故事,迸出新滋味

地圖只是媒介,APP 也只是載體,為的是讓這些故事從檔案館走到你身邊。

廖泫銘笑著說:「許多人看不懂地圖,但是搭配手機的 GPS ,手機會告訴使用者你在哪裡、該怎麼走,眼前這個地景曾經發生什麼事。」

「歷史地圖散步」系列的元素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中研院數位典藏的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第二部份才是延伸地圖史料、加上故事,做成「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APP 與圖書。中研院人社中心的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在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數位化過程,就花費了十多年功夫。

廖泫銘透露,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典藏了 40 萬餘張歷史地圖。「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收錄的地圖數量,只是冰山一角,但就已經有說不完的故事。
攝影│張語辰

中研院收藏的歷史地圖,可在地圖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供大眾瀏覽,繪製時間從 19 世紀末到現在,地理版圖橫跨東亞,其中以中國大陸及臺灣數量最為豐富。

更難得的是,這 40 萬餘張地圖都是現代化的測繪地圖,用於軍事、工程、地籍等紀錄,有經緯度、講究精準,因此可與現今的 Google 地圖進行古今套疊,了解該區域不同時期的樣貌,不同於傳統類似山水畫、非科學性的古代輿圖。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包含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基隆、淡水、新北、彰化、嘉義、花蓮、桃園等地的現代化測繪古地圖。
圖片來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黃冠華表示,他們觀察到許多古地圖與老照片,這兩者的共通點是「地理位置」,因此想把它們結合起來,開發成生活中會使用到的手機 APP,進入大家的生活中,例如國外有 Historypin 網站,透過老照片連結社群和當地歷史 。

這一張張的老照片、地圖就像食材一樣,把它們炒在一起,成為一道道香噴噴的料理。

但團隊在「炒菜」過程發現,若老照片和地圖缺乏解說,使用者會無法理解背後的故事,因此有了出版《臺北歷史地圖散步》、《臺中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書籍的構想,像是「導覽手冊」,為讀者導覽 APP 裡古今地圖的故事脈絡。

《臺中歷史地圖散步》封面暗藏玄機,翻開書衣會看見女學生穿越回到日治時期的臺中,凸顯古今地圖對照的特色。
圖片來源│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從臺北到臺中的變化

從 2016 年 9 月初《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出版,到 2018 年 1 月初發行的《臺中歷史地圖散步》,時間相隔了一年多。

黃冠華表示,兩本書的明顯差異在於文字量變少。他手指掐著《臺北歷史地圖散步》的書背笑說:「我們原本只想做這本三分之一 的厚度,殊不知每位作者提供的文字量都超出預期地豐富!」

至於書籍內容是如何規劃,賴萱珮說明,團隊是先企劃主題,設定方向後再與作者談合作,明確告知撰稿角度為歷史普及,並希望在 2,500 字內完成。「有些長期學術寫作的老師甚至會擔心:從來沒有寫過這麼短的稿子!會不會被覺得不專業……」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的主題從食衣住行著手,並加入重大事件;而《臺中歷史地圖散步》除了排除與臺北相似的主題,團隊也投入更多臺中在地的歷史研究。

相對於發展歷史悠久的臺北、臺南,臺中較缺乏老照片、古地圖等素材,因為臺中是日治時期依都市計畫建立的現代化城市,發展並不是很久。因而《臺中歷史地圖散步》多將焦點放在戰後時期,戰後的故事比例與《臺北歷史地圖散步》相較起來高出許多,例如美軍基地、特種行業等等。

上方為 1970 年代臺中市街觀光圖,可看到當時美軍常去的酒吧。下方為今日地圖對照。
圖片來源│《臺中歷史地圖散步》

賴國峰補充,臺中歷史地圖 APP 中,約有一半的老照片為戰後時期,但臺南歷史地圖 APP 就有較多戰前的照片,且年代可追溯更早以前。廖泫銘也說明,如果城市發展沒有太大變化,當時的出版社或政府就不需要重新繪製地圖,因此古地圖的張數也反映了城市變化的速度。

在製作《臺中歷史地圖散步》書籍的酒家主題時,團隊意外取得許多「酒家」的照片,其中余立先生提供了他父親余如季當時所攝的許多老照片,意外尋出一條當年父親拜訪拍攝過的酒家路線……

1963 年開業、當年叱吒臺中的白雪大舞廳,至今仍在營業中。
圖片來源│《臺中歷史地圖散步》 原始出處│昔:余如季攝影、余立提供;今:李品寬攝影

團隊蒐集史料的過程也會發現「群聚經濟」的現象,例如某一條街都是百貨、某一區域都是公家單位。「像臺中的中區就很可惜,在 1990 年代商圈移轉後便沒落了,製作書籍的過程也會覺得有點感慨~」賴萱珮回憶起這些地方往日的輝煌。

雖然臺南歷史地圖 APP 已發行,但目前書籍尚未誕生。聽到「臺南」這個地名,團隊直呼:「戒慎恐懼!研究臺南歷史的神人太多了,光是糕餅、蜜餞,可能就有人寫過一本書。」團隊尚在苦惱蒐集選題,準備齊全後,再前進臺南歷史界這個高手齊聚的武林。

缺素材、授權不易、Google 街景難掌控

問及製作過程遇到的考驗,團隊的心路歷程,宛若淘淘江水。
攝影│張語辰

賴國峰說,《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原本想將南機場的老照片與故事放進書中,但因素材不足而放棄。賴萱珮也分享她的遺珠之憾:身為臺中人的她,認為豐原區的糕餅業值得書寫,但蒐集資料過程發現,能找到的老照片很少。另外,臺中舊市區(今自由路一帶)的百貨業也十分值得一提,在盛況時期多達十幾間百貨,然而百貨業是私人產業,資料難以尋得,如今也已沒落,在缺乏老照片、研究文獻的困難下只好放棄這個題材。

除了缺乏素材,臺灣公部門資料的授權狀況更是大難題。

「歷史地圖散步」團隊在談素材授權時,會經由兩種途徑:一為私人,另一個是公部門。私人授權會有既定的價錢與流程,處理起來較快速;但公部門的文獻、圖片等資料,散落在不同的博物館與研究機構,除了公文跑流程十分緩慢,廖泫銘也提到,甚至有一個尷尬的狀況是,有些圖或照片根本找不到最原始的版權擁有者。

賴國峰以「歷史地圖散步」團隊與日本合作取材的經驗建議,日本機構會定期檢視所有物的版權,而超過百年的書籍便有機會開放版權給大眾使用,這才讓檔案重新有了靈魂,而不只是冷冰冰地躺在資料櫃。例如,團隊向日本國會圖書館申請許多臺灣日治時期的照片素材,無需到日本,只要透過線上申請即可。

製作「歷史地圖散步」 系列 APP 也有一些困境待解決,由於 APP 使用 Google 街景作為背景,讓古地圖與老照片在上面套疊,以便讀者理解古今的對照。然而,賴國峰冒汗說,Google 街景定位不是每公尺都拍攝,導致有些老照片無法精準地放於現今的建物上。另外,Google 街景版本的改變、更新的速度、還有手機版型的差異,都會導致 APP 的體驗品質有所落差。

現在的臺中歷史地圖 APP 是先放入 150 張老照片地點,賴國峰提到,未來還可以持續加入新的素材,就像 Pokémon GO 遊戲更新,一直把新的怪獸放進地圖中,讓「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APP 持續充滿生命力。

但通常使用者打開「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APP ,第一件做的事情是什麼?

尋找一百年前自己的家

很多讀者拿到書和 APP 的第一步,會先找自己家在哪裡,然後發現自己的家一百年前可能是墓仔埔、或在河道裡面。

黃冠華提到,由於下載「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APP 不需要付費,有些社區大學導覽課程的老師會請學生下載 APP 來進行教學。賴國峰也補充,過往在書展展示的經驗,有些長輩下載了 APP 後很開心,因為裡面的老照片、歷史地圖,都是他們的回憶。

談到書的銷量,團隊謙虛地表示,《臺北歷史地圖散步》進入第四刷,應該算是賣得不錯。由於「歷史地圖散步」系列的前置工程浩大,目的不可能是獲利,獲利僅是達到「推廣歷史故事」這個目標的方式。

我們的目標是推動文史工作,讓產業界看見圖文書發展的可能性。

由於東販出版的書籍多為漫畫、輕小說,在刻板印象中,東販這類書籍不太出現在中研院的學術館藏中,而《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書籍是中研院與東販出版的開創性合作。借助東販的出版專業,經營中研院不擅長的鋪貨銷售,讓中研院的地圖典藏、文史檔案,得以透過圖文書的形式,現身在全臺書店及線上販售,這是公部門在推廣與營銷上的改變。

「算是走出象牙塔,做出更接地氣的嘗試,」團隊說明,「我們將歷史洪流中典藏在檔案館、博物館、圖書館的圖像資料,放回現代人的生活中,並且標上時間、空間(GPS 位置)與故事,讓整個城市都是歷史文化的展覽館!」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一百年前你家的模樣?臺北、臺中歷史地圖散步,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要穿越只需打開一個APP:《歷史地圖散步》帶你走進百年老照片現場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增加電費、能源稅、大眾運輸……節能減碳該從哪做起?「邁向低碳社會」民調告訴我們的事

$
0
0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黃曉君、美術編緝|林洵安

大家都知道節能減碳很重要,也能做到隨手關燈、少搭電梯……但說到增加電費、徵收能源稅,半數民眾立刻反應「為什麼要我們去做?」這一切究竟是貧富差距的作祟、教育程度的落差,又或者另有隱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中研院社會所蕭新煌兼任研究員,自 1980 年代開始研究台灣人環境意識,至今已三十多年。

2017 年,蕭新煌主持「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團隊以電話抽樣訪問 1211 位台灣民眾 ,了解國人環境意識和行為,以及低碳政策的偏好。

結果發現:民眾的環境意識已高度成熟,也能贊同政府應有所為的政策,但對個人需要付出較高代價的低碳政策,採取保留態度,顯示國人的環境意識仍然存在知行落差。

2017 年主持「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中研院社會所蕭新煌兼任研究員(問答簡寫為:蕭,下圖右 1),團隊成員包括中研院社會所林宗弘研究員(問答簡寫為:林,下圖右 2) 以及臺北市立大學許耿銘副教授 (問答簡寫為:許,右 3)。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研究團隊成員。攝影│林洵安

台灣人的環境意識夠成熟了嗎?三十年來,國人的環境意識經歷哪些階段?

蕭:三十多年來,國人的環境意識有長足的進步,主要原因是:經濟成長讓人民有餘力「衣食足,知環保」、民眾環境受害感逐漸擴大、知識份子以及環保團體的倡議。

我將台灣人的環境意識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環境汙染、生態破壞、氣候變遷。

1980 年代,台灣經濟大好,人民環境意識萌芽,開始發現「環境汙染」問題。怎麼發現?靠五官。眼睛看到空氣汙染,鼻子聞到惡臭、耳朵聽到噪音、皮膚感覺到灰塵……民眾從日常生活感受到的水汙染、空氣汙染等等現象,直接建立受害感。

從 1985 年的民調可知,當時國人關心環境問題主要為:公共衛生疾病 (78.5%),食物、水、空氣汙染 (71.2%),但對於生態保育 (28.1%)、氣候變化 (25.6%)等等需要更多先備知識的議題,還沒有太強烈的感受。

資料來源│蕭新煌,1985:145 圖說重製│林洵安

到了 1990 年代,知識和閱聽能力的擴大,民眾環境意識升級,開始意識「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人們受害感也從自身受害,擴及到動植物受害。當時環保團體喊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就是大地反撲」等等口號,建立起生態保育與人類命運的連結。

2000 年以後,從國外傳入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低碳等等新興名詞,再次提升國人的環境意識。再加上,近幾年的極端氣候,創紀錄的高溫、超級暴雨、水旱災頻仍,也讓民眾環境受害感越來越強烈、範圍越來越擴大。

過去都是窮人家,農民、勞動階級受害,現在暴雨一來,不但底層民眾更受害,停車場也會淹水,波及中產階級。可說是全民受害、人人有感!如何將民眾的受害感連結到全球變遷等抽象議題,成為當前知識份子的重要挑戰。

總的來說,三十多年來,國人不再只注重經濟成長,而是希望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能夠兼顧,甚至越來越傾向環境保護優先,顯示台灣正處於環境典範轉移的過程中:從「經濟成長」的老典範,轉移到「環境保護」的新典範。

呼,對環境有感就好!回到 2017 年民調,當前國人對於低碳議題了解多少呢?

許:我們研究國人對低碳政策的理解,擬分為風險知覺、低碳經濟 (生產與消費)、低碳能源與低碳交通這三個大的面向,分成問卷細項來看,國人對於低碳議題已算是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一、對於環境問題的傷害性以及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比過去更加敏感: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另外,還有高達八、九成的民眾,感受到氣候冷熱極端無常與天然災害增加帶來的影響。

二、對於能源結構和節能減碳,也有一定的了解: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三、關於核能的危險性,也有很高的警覺: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七成民眾贊成非核家園?但 2018 年底公投,民眾又支持「廢止」非核家園……

許:2018 年的公投結果成因很複雜,包括政黨介入、民眾拿小抄投票,可能沒有真的理解題意等等,無法在此詳細分析。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在公投當下,民眾對於核能發電佔台灣發電量的比例,可能是嚴重高估的。

長期以來,台灣民眾對於核能占全台灣總發電量的比例,認知非常混亂,10%、20%、50%,甚至 80% 都有。今年 (2019),台大風險中心和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仍有四成的民眾認為核能是台灣最主要的發電方式。

事實上,核能佔台灣總發電量約 8~13%,並不像部分人想像的比例那麼高。當民眾高估核電佔比,很可能就會傾向:「絕對不能沒有核電。」在我們的民調也顯示:五成民眾認為不用核電廠,台灣就會缺電。

資料來源│台大風險中心依經濟部能源局資料計算 圖說重製│林洵安

不過,核能發電牽涉的問題非常廣泛,國際上也爭論不休,在此無法詳述。

但不論擁核或反核,民眾應該獲得充分資訊,對於這項爭議有更完整的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斷。如果民眾對低碳議題已有相當程度認識,大家願意做出哪些改變呢?

許:民眾的改變可分為三個部分:

一、民眾對於自己可掌控、成本較低的行為,很願意做環保、愛地球,如: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二、民眾也支持政府應有作為的低碳政策,如: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三、但是,民眾對於自己要負擔較大成本的政策,例如配合漲價、加稅,願意的比例立刻降到五成。即使願意付出,付出比例也偏低: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不過,如果加稅的對象是企業,僅剩兩成民眾不同意,甚至大多數認為加稅比例應該達到 6~10%。

這個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民眾環境態度已經相當成熟,但將認知化為行動,似乎不如預期……

五成民眾目前不支持加稅、漲價,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許:從「計畫行為理論」來看,認知和態度不一定會直接轉換成行為,特別是當個人缺少可用的資源或機會,即使本身有強烈的意圖,仍會降低真正採取行動的可能性。

計畫行為理論簡單說:我們心裡面的態度,怎麼轉換成行為,或是會不會受到某些因素影響而讓人不行為 ,有三個關鍵因素:

  1. 行為態度:個人內心對於行為所抱持的態度,比方說:節能減碳很重要,我必須要做一些友善環境的行為。
  2. 主觀規範:如果我做或不做這件事情,會不會有些社會壓力。比方說:父母親或老師的要求,會不會讓我採取節能減碳的行為。
  3. 知覺行為控制:我有沒有辦法把這件事做好,這就涉及個人對於完成某行為程度的掌控度,例如:當不需要使用電燈時,我會不會隨手關掉。

所以在 2017 的民調中,我們進一步分析受測者的性別、已婚或未婚、是否有未成年小孩、收入高低 (以薪資四萬元為區分)、教育程度(大學以上、專科以下)、是否常常參與節能活動等等,看看這些個人變項,如何影響民眾面對自己需付上高代價的低碳政策。

結果發現,女性、已婚、有未成年小孩、低收入、專科以下、不常參加節能活動者,付出意願均比較低。原因可能是:已婚、家中有未成年小孩、教育程度較低、低收入等民眾的經濟負擔較重,而家中財務如果是女性掌管,增加開銷的意願相對也比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民眾參加過環保團體,像是鳥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保聯盟,主婦聯盟舉辦的環保活動,比較傾向認同低碳政策,個人也容易出現環保行為。

關於「增加大眾交通運輸站點,是否能讓民眾減少開車或騎機車」,結果如何?

林:先來看看台灣人的交通生活方式!大體來說,五成民眾使用機車、兩成三是汽車、兩成四會選擇低碳的大眾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

民眾選擇交通生活方式的關鍵是:交通社會排除、生活習慣和文化品味。所謂的交通社會排除,是指社會經濟地位不平等、大眾交通工具的普及度不足,比方說:偏遠鄉鎮的火車站或捷運站很少,民眾當然沒什麼機會選擇大眾運輸。

而 2017 年的民調顯示,當鄉鎮增加捷運站,可顯著降低民眾開車或騎機車的數量,願意轉換到大眾運輸的就有 8%。只不過,願意者大多數是機車族 (7%),汽車族則沒有太大影響。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理由可能是:汽車族通常是 40~55 歲的中年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家裡可能有小孩、老人需要接送,開車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相對的,機車主要是年輕人、中低階層、自雇者 (農民或小販等) 的謀生工具,只要有不錯的替代方案,最容易改變。雖然大眾運輸的車資,普遍稍微高於機車油錢,但機車族怕颳風下雨,機車也會耗損,所以還是傾向大眾運輸。

由此推知, 如果政府能夠讓大眾運輸的車資更接近機車油錢,或是補貼電動機車,應該有助於機車族選擇大眾運輸。

機車能減量太好了!台灣的機車高達一千五百萬輛呢……

林:欸……這裡要先幫機車族洗白一下!從全台灣整體的汙染量來看,機車排碳量不是最高的,只是機車族最容易因為好的低碳政策轉換成大眾運輸,所以建議針對機車減量來規劃。

台灣整體的排碳量,六、七成來自大工廠,前面說的加稅、加價等政策,就是要解決這些汙染「巨頭」,其中也包含家戶用電。

第二部分就是交通,大概占三成。陸上交通排碳量第一名是大型柴油車,再來是小汽車。機車數量雖然多,但總排碳量均比不上兩者。

但柴油車數量少、利益集中、容易發生集體抗爭,很難改變。汽車族經濟條件和生活習慣所限,不像機車族容易轉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機車減量不只是減碳,也能挽救人命!2017 年機車事故達所有車禍死亡人數 36.7%,為所有車輛中最高。中研院的研究也顯示,大眾運輸越少的鄉鎮,機動車輛死亡率越高。而當大眾運輸站點增加,立刻減少車禍傷亡,減下來的都是機車族。

全台機車總量高達一千五百萬輛。每到上下班時間,台北橋的機車宛如瀑布般傾瀉而下。
圖片來源│iStock

總的來說,這次民調可提供政府什麼建議呢?

蕭:這次民調顯示的意義是:不少民眾已經 Ready,準備迎接低碳社會的來臨!但政府必須傾聽民意、拿出魄力,擬定並落實有效的低碳政策。

我們雖很嚴肅地討論國人節能減碳的知行落差,但也千萬不要變成低估民眾,好像國人還普遍很無知、無感!大多數國人的環境意識相對成熟,也有行為改變,贊同政府部分的低碳政策,顯示民眾是有知、有行動的。就算是加稅和漲價,也至少有一半民眾已經抱持支持的態度。

民眾知行落差所透露的意義,應該是:

雖然每個人都在行為上做出小小的改變,但缺乏集體行為,這部分是政府的責任。個人行為改變只是小善,政策改變才是大善。

政府必須負起責任,不能什麼都等著民眾去做,或是害怕民眾不支持,就不敢推行低碳政策,這是自己找藉口。你帶頭做好的政策,民眾就會支持你。以增加電價來說,雖有一半民眾不願意,但還有一半願意啊!

只是在制定政策之前,必須先了解民情。減少交通排碳量,可以從最容易改變的機車族開始,增設大眾運輸站點、補貼捷運車資、補助電動機車。開徵能源稅,這個稅應如何開徵?還是會變相提高油價?當然更重要的是產業結構要改變。總之,了解民眾願意為環境付出多少,再來慢慢調整政策。

蕭新煌堅定的說:「不少民眾已經 Ready,準備迎接低碳社會的來臨!」政府不要再找藉口,應該傾聽民意、拿出魄力,推行符合民情的低碳政策。
攝影│林洵安

許:我們對於政府長期的政策規劃,提出了幾點建議:

  1. 政府應該讓民眾了解,日常生活的改變不會造成損失,甚至可獲利。另外基於稅收中立的前題,建議政府將稅收改採雙重紅利的概念。例如:能源稅的開徵除了抑制汙染、保護環境,還可利用稅收收入,降低目前的稅制對於資本主義市場的扭曲。
  2. 國民的環境知識涵養,是影響接不接受低碳政策的重要關鍵。因此我們建議加強校園的的低碳教育,透過活動的共同參與,可傳達正確的觀念和習慣養成,進而影響社會上每個角落。
  3. 推廣裝設智慧電表,更有效率了解和確認家戶用電量變化與用電的效率,並告知民眾智慧電表的相關知識與優點,透過這種節電裝置進一步改變民眾用電行為。
  4. 政府應該在推行相關政策時,透過各種審議、公民參與途徑進行多元、多層次的政策溝通,以期讓全民都能理解低碳政策,同心推動低碳社會的轉型。

蕭:總之,政府不要輕易誤解民眾!三十多年來,台灣民眾真的有進步,雖然有些人還有點不清楚,但始終可以看到至少有近五成民眾已可稱為先鋒,願意在改變個人行為之餘,還支持必要的減碳政策。

這 50% 非常重要!台灣的民主經驗也只要 50% 的人倡議,民主就成功了。但這些人不能只是個人,必須參加支持環保的公民團體,才能形成集體壓力,促使政府執行低碳政策。

低碳社會的實現,關鍵就在 50% 有動能的公民,以及有實際作為的 NGO !

三十多年來,台灣的公民團體一到關鍵時刻就會出現,不管是環保組織、婦女組織、人權組織,這些都是台灣社會難能可貴的集體能量。

NGO 可以做些什麼事?中研院社會所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蕭:NGO 平常主要透過傳單或各種環保活動,教育民眾環境知識,像是食農教育、能源教育等等。前面的調查也顯示,參與過環保團體活動的民眾,比較容易接受低碳政策。

現代的 NGO 也會進行「公民電廠」這類社會實驗,促成某些社區自己發電,分散能源生產,不要通通集中在台電。除了實質上推廣再生能源,也是很成功的能源教育與社區營造。

我們非常看重 NGO,因為 NGO 不但代表民眾的集體意識,也能把民意匯流起來,形成集體力量對政府施壓,所以政府也會邀請他們參加能源轉型會議,討論減碳白皮書。我們的計畫也邀請了二十幾個 NGO ,討論政府、產業、公民社會等等應該有什麼作為,才能促成低碳社會。

而我們學者的任務,包括民意調查,從民情探索政策的可行性,並規劃台灣產業轉型建議書等等,善盡知識分子的責任。除此之外,我們也實質補助、聲援這些有動能的公民團體,像是好夥伴主婦聯盟的「公民電廠」,共同推動低碳社會的早日來臨!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隨手關燈 hen 好,能源稅再說?」從民調看台灣人節能減碳的知行落差,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增加電費、能源稅、大眾運輸……節能減碳該從哪做起?「邁向低碳社會」民調告訴我們的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你在愛情裡,是什麼風格?從《我們不能是朋友》劇中人物談起

$
0
0

文/雞湯來了黃珮甄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即將步入婚姻的惟惟,面對克桓不斷出現擾亂自己內心、未婚夫皓一又總是沒時間陪伴,不禁對愛情感到迷惘。皓一的冷漠、不關心、比較重視工作,使惟惟內心越來越不滿,兩人有了激烈的爭吵……

 

皓一:「可是我有在堅守我們的承諾啊,我是照著我們的計畫在走啊!」

惟惟:「可是你忽略我了,你真的愛我嗎?還是你愛的是你的計畫?」

這樣的爭論,皓一、惟惟各有立場與無奈,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也有各自的護航,有人認為皓一說的考量很實際,有人心疼惟惟遇到一個難溝通的超級神木,到底誰對誰錯?

說真的難以斷言誰對誰錯,但從他們這次的爭吵可以發現,他們是在描述自己對這段關係的想像及期許,而剛好雙方的期待大不相同!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愛情風格」不同,因而對愛情、關係的期待有極大的落差。

 

什麼是愛情風格?

加拿大的心理學者 John Lee 根據歐美愛情相關的文獻、作品進行分析,歸納出六種愛情風格:羅曼蒂克型(Eros)、遊戲人間型(Ludus)、友伴關係型(Storge)、狂戀依附型(Mania)、理性現實型(Pragma)與犧牲奉獻型(Agape),其後也被許多學者沿用。心理學家 Hendrick 夫婦進一步設計出「愛情態度量表」,這個量表的測驗結果,每個人可能擁有不只一個愛情風格,許多人是有一個主要及一個次要的風格。

羅曼蒂克型(Eros):褚克桓 崇尚浪漫,沈浸愛情中的新鮮與吸引力

代表人物就是男主角褚克桓,雖然有交往 10 年的女友高子媛,但兩人感情到了冰點,這時出現了吸引他的周惟惟,馬上展開猛烈追求,並徹底斷開與子媛的關係,不擇手段的接近或出現在惟惟身邊。過程中,克桓會很想知道惟惟的任何資訊、渴望在惟惟傷心難過,或是有困難的時候陪伴她,抓住惟惟任何可能動搖的時刻,逼她說出對自己的情感,並希望能夠佔有、獲得她。

友伴關係型(Storge):周惟惟 重視陪伴,嚮往細水長流的穩定關係

代表人物為女主角周惟惟,夾在交往三年的男友黎皓一,以及猛烈追求的褚克桓之間,讓她感到非常痛苦、矛盾,可以看到她十分渴求皓一的陪伴、信任及重視,且在遇到褚克桓之前,和皓一維持著穩定且平淡的生活。而面對克桓猛烈的追求,起初還不熟悉時,選擇逃避並感到恐慌,但隨著克桓的逼近、溫柔與在乎,兩人慢慢建立共同的互動回憶,也開始動搖她的心。

遊戲人間型(Ludus):韓可菲 情場高手,悠遊在愛中的挑戰與刺激

代表人物是好閨蜜韓可菲,不論在何時何處總能對男人主動出擊,展現她致命的吸引力,在她的世界裡,給予承諾的愛情是種負擔,她與顏百洋的經典對話「我不會讓你負責的」(可菲)、「但是我願意負責」(百洋)、「你神經病啊,我就只有在網交,沒有在交往!」(可菲)道出了她一點都不想被愛情束縛,這當中她只想要抒發慾望、追求過程中的刺激,並主控這場名為「愛情」的遊戲。

狂戀依附型(Mania):高子媛 依附佔有,需要穩固的承諾及安全感

代表人物是很執著的高子媛,她研究所畢業後一直依附著褚克桓,生活也繞著他打轉,當克桓跟她提分手,強大的不安及焦慮,使她一直前往克桓的住所,想要假裝沒有分手這件事,但在發現克桓可能變心後,強烈的佔有慾及嫉妒心吞噬了她,不但衝去惟惟的公司宣示主權大鬧一場,還利用各種方式,想把克桓重新拉回身邊。

犧牲奉獻型(Agape):高子媛 奉獻付出,願意無條件的付出與犧牲

代表人物同樣是高子媛,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我是為了你好」,認為自己盡心的付出都是為了克桓的未來、形象,生活也都以克桓為重心,當克桓嚴正地提出分手時,說出了「你要我做什麼都願意」,願意不斷改變自己,只希望克桓可以重新和自己在一起,甚至說出「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著你跟其他女人在一起,只要那個人不是周惟惟」,足見她可以包容克桓各種行為,只要克桓還願意跟她在一起、愛她,再多犧牲她都願意。

理性現實型(Pragma):黎皓一 理性規劃,在乎現實條件以穩固未來

代表人物為計畫大師黎皓一,要把惟惟追到手的理由,是因為她是第一個跟他出去願意AA制的女孩,在一起後惟惟也願意按他的計畫省吃儉用,在皓一爸爸眼中更是非常肯定的好女孩,促使皓一認定惟惟是他要走一輩子的人。而在買房、決定結婚後,他便開始狂拼工作只為了有更好的收入,可以儘早還完貸款,就算惟惟多次提出抗議或為此爭吵,仍堅信這樣對於他們的未來更好。

(點圖放大)劇照取自/我們不能是朋友台視官網
圖片編製/雞湯來了

想了解自己的愛情風格?請見:雞湯來了〈愛情風格占卜〉

如何在愛中平衡?

不同的愛情風格,展現了不同的愛情態度、相處方式,及對於關係的認知,若雙方的風格一致,在相處上較能夠有較一致的共識,也較不容易產生傷害或衝突。

不過,因為每個人的愛情風格可能不只一種,像子媛同時具備了狂戀依附及奉獻型,而皓一在面對惟惟要離開他時,也展現了狂戀依附的風格。

圖/《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又,愛情風格可能是會轉變的, 像克桓在遇到惟惟之前,喜歡以撩妹、情場關係來紓解壓力,遊戲情場之間的刺激及勝利感是他的樂趣來源;遇到惟惟後則轉為羅曼蒂克型。

雖然要遇到與自己愛情風格完全一致的人十分困難,但透過瞭解愛情風格,可以協助找到更符合雙方所需的模式。

Step1. 進入關係前確認自己的愛情風格

瞭解自己的愛情風格,才能了解自己在愛情中追求的是什麼,是一段穩定且平淡的關係?又或是轟轟烈烈的偶像劇情?藉以刻畫自己想要遇到的對象。像遊戲人間的韓可菲,她要的僅是一段可以滿足自己需求及樂趣的短暫關係,面對像百洋那般急著想要給予責任與承諾的人,對他來說反而是一段負擔。

所以,先釐清自己想要的理想關係與狀態, 好好觀察對方的愛情風格是否符合自己期待,自己能否承受,再進入關係中。

Step2. 在關係當中找出對方的愛情風格

當已經進入一段關係,還是要持續釐清自己的愛情風格、找尋另一半的愛情風格,畢竟愛情風格可能會隨著兩人的關係互動、或受到重大事件影響而有所轉變。因為關係是由兩人共同建立的,因此透過愛情風格思索自己的底線,也能看見對方的地雷。

像子媛跟克桓若能好好釐清雙方的愛情風格,或許能發現,原來克桓要的不是不斷犧牲、改變來依附順從自己的人,而子媛的犧牲奉獻不是真的不在乎自己,而是她更希望對方快樂、擔心克桓離開;久而久之,這樣不對頻的互動方式反而傷了彼此,一個覺得負擔,一個則覺得是不是做得不夠多,持續在推開和付出中拉扯。

Step3. 嘗試在愛中跳出雙方適合的舞步

愛情關係經營就像是在跳雙人舞,雙方不須完全一樣,而要從中找到彼此的節奏與默契,否則很容易自亂手腳。因此,在瞭解彼此的愛情風格後,並非要將彼此調整成一致的愛情風格,而是要從中找到兩人互動的最佳解方。

像是黎皓一跟周惟惟,一個是超級理性現實型,一個則偏向友伴關係型,所以當皓一因為現實經濟考量,而讓惟惟感到缺發陪伴與在乎,正是兩種風格的衝突。

若皓一跟惟惟能透過愛情風格來更認識彼此對於愛情的定義,那這樣在相處上就能夠更針對對方的不安給予回應,例如:皓一可以跟惟惟有更多討論,並將更細節的工作狀態與惟惟分享;又當惟惟前往公司或上海找他時,可以多空出時間陪伴她、和她一起討論規劃未來;又或只是講一通電話回報近況也好,讓惟惟時時刻刻感受著皓一的在乎與承諾。

而惟惟在知道皓一的愛情風格後,面對他理性分析評估時,可以理解他並非不在乎自己,而是在為了我們的未來努力,且能適時溫柔提醒皓一自己對陪伴的需求與渴望,從中調整雙方的步調。

經營一段好的關係並不容易,要在關係中讓自己與對方感到舒適,需要認識自己瞭解對方,及更多的溝通跟協調,並非改變自己委曲求全,而是在理解雙方對愛情的態度跟想像後,從中找出你我都能夠接受的交集。

參考資料

  • LEE, J. A. (1977). A TYPOLOGY OF STYLES OF LOV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2), 173-182.
  • HENDRICK, C., & HENDRICK, S. (1986). A THEORY AND METHOD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2), 392.
  • 卓紋君、顏欣怡(2013)。台灣人愛情風格量表再修訂-以大學生族群為本。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5),65-87。DOI:10.6308/JCPRC.25.02
  • 卓紋君(2004)。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7。DOI:10.7082/CARGC.200409.0071
  • 顏欣怡、卓紋君(2013)。大學生情侶之愛情風格、溝通姿態、關係滿意度及關係承諾度之探討-對偶分析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6(3),443-485。
  • 戀愛時光地圖:不同愛情風格的伴侶(2019)。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在愛裡,你是什麼模樣? —劇中人物的愛情風格

The post 你在愛情裡,是什麼風格?從《我們不能是朋友》劇中人物談起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只要「你好就好」的愛情真的好嗎?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解答「為愛犧牲」的三個問題

$
0
0

文/雞湯來了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克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高子媛《我們不能是朋友》

在劇中,與克桓交往十年的高子媛時常以克桓為人生的中心,替他打點生活和事業。她總認為,只要克桓好,她就好,他們的感情也就會跟著好。但事實上,她與克桓的感情,也因為她過度介入克桓的事業,而逐漸消磨殆盡。

圖/截自愛奇藝《我們不能是朋友》

子媛擁有高學歷和能力,根據社會的期待,她或許會是一個極有成就的人。但是她為了克桓,犧牲自己的事業發展、交友圈和個人生活,周旋在公司上層之間,希望可以藉此提升克桓的事業之路、保住他們逐漸黯淡的感情。不過她這些行為卻反而造成克桓極大的壓力和不滿,縱使克桓已經表明自己不需要她的犧牲和安排,但她仍願意用任何方式來挽回這段感情。

為愛犧牲聽起來很理想、很偉大,但這樣的做法對兩人的關係真的有好處嗎?

兩人相處,必定需要犧牲成全?

不論是交往或是婚姻,兩人關係總會遇到與自身利益衝突的事情,小至晚餐時,一方想吃麵、另一方想吃飯;大至結婚後,一方想和父母同住、另一方卻想搬出去住。這時候可能其中一方會為了讓對方開心,而犧牲自己的「想要」。

褚克桓:「告訴我,為什麼答應跟我過夜?」
周惟惟:「因為我想讓皓一開心」
周惟惟為了讓男友能順利買房,而犧牲自己去和褚克桓共度一夜。

關於「為愛犧牲」,你會想問的3個問題

1. 什麼樣的人容易為愛犧牲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會為愛犧牲,但犧牲其實有很多種情況。根據研究發現,伴侶的「願意犧牲的程度(willing to sacrifice)」、「犧牲的代價(difficulty of sacrifice)」以及「犧牲後的滿意程度(satification)」會有所不同。有些人願意犧牲的程度高、有些人願意犧牲的程度低;有些犧牲的代價高,有些犧牲的代價低;有些人犧牲後心甘情願,有些人卻是出於無奈。

根據學者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越投入關係,且對伴侶的愛越有不安全感時,他可能會做出較多的犧牲。而且,「為愛犧牲的行為」通常是「承諾」的潛在訊號,也就是說,越願意為愛犧牲的人,通常對這段關係的承諾度越高。

延伸閱讀:明明不愛了卻又走不開?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談談「承諾」這件事

2. 為愛犧牲跟感情幸不幸福有關嗎?

當然有關囉。研究調查伴侶每天做出的犧牲行為以及記錄他們每天的關係滿意度,發現犧牲次數越多,則關係滿意度越高;不過有趣的是,當伴侶們表達的「犧牲代價」越高,反而關係滿意度越低。例如說,一個女人原本不想生養孩子,但為了配合另一半有傳宗接代的壓力,還是選擇了生育。對她來說,犧牲的代價就很高,不僅是身體上的改變,還有一輩子扶養孩子的責任,這樣子的犧牲對關係就不會有太大的幫助。適度的犧牲能讓彼此感受到對方的在乎,但當犧牲代價過大,大到一方失去自己的時候,反而可能為關係帶來損害。

除此之外,犧牲與關係滿意度之間也可能受到「伴侶依附風格」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影響(想知道更詳細的愛情依附風格請點我,或是詳見依附理論系列文章)。例如焦慮依附型的人較不會受到「犧牲代價」的影響,因為他們本身就比較依賴伴侶、對於親密情感有比較強烈的需要,所以願意犧牲的動機就比較強烈,但長期下來卻也可能造成他們在心理健康上的負面影響。而逃避依附型的則可能因為沒有對伴侶的犧牲做出適當的回應,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感情。

因為每個人對於犧牲代價的衡量都有所不同,感受也不見得同樣敏感,所以如果在關係中過度犧牲或是過度逃避,都有可能對感情有負面的影響。不過也有研究發現,若是伴侶兩人對於情感的堅定、對彼此的依賴的程度都接近時,他們更願意為彼此犧牲,且會對這樣的犧牲感到值得進而增進彼此的感情。

「我不偉大,我只是為了我和皓一的未來,我願意犧牲。這樣子不行嗎?」《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3. 我想為愛犧牲也有錯嗎?

「我這是幫克桓在分擔,這樣他就不用為了那些瑣碎的事情煩惱,可以專心工作,我這樣有錯嗎?」
子媛花費心思全部投注在克桓的生活與事業上,卻反而被妹妹子婷指責。

研究指出,在人際關係中做出過度犧牲的行為,會讓對方倍感壓力,而且會增加彼此在關係中的距離。所以過分的犧牲不但對自己無益,反而將對方越推越遠。或許過度的為對方著想,也是另一種自私的想法。

「自以為犧牲很偉大嗎?你知道犧牲其實是綁架,犧牲是勒索!犧牲到最後只會把兩個人的愛消耗殆盡!你憑什麼用犧牲來控制別人的未來?」褚克桓在與惟惟的交易之夜說出這段心聲,表現了自己的壓力和無奈。

為愛犧牲的無私奉獻,並非對所有人都有益處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被放逐天際
只要你真心 拿愛與我回應 什麼都願意 什麼都願意 為你」
——王菲《我願意》

這首歌唱起來真的非常浪漫,但如果放到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能為了對方而被放逐天際嗎?或是當我們真的這麼做的時候,對方真的會開心嗎?

愛的犧牲與奉獻的確是很偉大、很無私的,但若真的在乎對方,或許先放下「自己所認為的好」,聽聽對方心裏在想什麼、聽聽自己心中想要什麼,在關係中取得平等的位置,或許才是對伴侶關係最有益處的。

檢視我們的伴侶關係

Q1:最近有哪些事,是你為了他而犧牲自己呢?/是他為了你而犧牲他自己的呢?

Q2:在這些犧牲背後,你或他的感受如何?覺得心甘情願,還是心有不甘?為什麼呢?

如果對方為你做了很多,和他說聲「謝謝」吧!告訴他,你有感受到他的愛和體貼;如果你為對方做了很多,而對方卻毫無回應,或許理性的去和對方溝通,調整彼此的步伐和想法,取得新的平衡!

延伸閱讀:「我們可不可以理性一點談事情」從《我們與惡的距離》解析情緒「戰與逃」

參考文獻

  • DAY, L. C., & IMPETT, E. A. (2018). GIVING WHEN IT COSTS: HOW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SHAPES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SACRIFI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5(5), 722–742.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17694965
  • JOHNSON, M. D., HORNE, R. M. AND NEYER, F. J. (2019), THE DEVELOPMENT OF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AND UNMITIGATED COMMUNION IN INTIMATE PARTNERSHIPS. FAM RELAT, 81: 264-279. DOI:10.1111/JOMF.12544
  • RUPPEL, E. K., & CURRAN, M. A. (2012). RELATIONAL SACRIFIC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ACH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9(4), 508–529. DOI.ORG/10.1177/0265407511431190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為你好」的愛,能為感情加分嗎?—為你解答「為愛犧牲」的3個問題

The post 只要「你好就好」的愛情真的好嗎?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解答「為愛犧牲」的三個問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到了東京就是要玩科學──《數感日本參訪團》(下)

$
0
0
  • 文/陳俊宇

到了東京就是要玩數學──《數感日本參訪團景點介紹》(上)中,我介紹了三個 2019 數感日本參訪團行程中的數學景點,都是由日本企業、教授所建立的。而這篇文章將會介紹兩個日本的科學博物館「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未來館」。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與生物的歷史

圖/wikipedia

館內保存約400萬件以上的珍貴展品,藉由科學原理的模擬操作,體驗手作的重要實踐精神。館內豐富的模型及展示品,可加深加廣學習的視角,對科學標本或展品進行數學聯想、討論與應用。

生物模型與化石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有大量的生物模型與化石,我想肯定是生物愛好者的天堂。光是動物模型我想就超過1000個,這邊我放上幾個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模型。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我們去的當天還有恐龍特展,展示的都是些無比巨大的恐龍化石。我想恐龍迷一定十分興奮?

科技展示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除了動物模型、化石之外,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也有展示許多古代的科技。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將高中理科課本知識做成實體模型,能讓學生在上高中前先對這些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小結:適合國高中生的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有一區在展示日本研究者們的研究成果。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措施,研究者能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大眾看到,大眾也能接收到第一手的研究資訊,形成一個正向的學術環境。

而且,日本科學博物館有大量在課本上出現的生物、科學模型,就學中的學生能透過具體的模型加深課程上的觀念。如果你是恐龍迷,擁有大量恐龍化石的日本科學博物館更是你的寶庫。

景點資訊

  • 景點名稱: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 地址: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7–20110–0007
  • 官網: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日本科學未來館

圖/wikipedia

展館分為地球環境、生命構造、資訊科學及機械人4個主題展覽區,透過淺顯易懂的解說和介紹,讓遊客都可立即學到最新的科學知識。

地球Geo-Cosmos

Source:MiraikanChannel截圖

這顆地球Geo-Cosmos 是日本科学未来馆的標誌性展品,1000 萬像素以上的高分辨率生動地再现了閃耀在太空的地球形象。同時也能顯示超過 20 種的觀測數據。

仿真機器人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科學未來館有許多機器人,在圖片中央的是能夠與人類一起生活為前提所研發出的擬人機械人「ASIMO」,親自表演的 10 分鐘內,它將介紹其身體各部位的結構,及表演踢球等。

至於右側的和服少女機器人,不得不說因為恐怖谷理論,動起來超詭異的。

醫療設施體驗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館內有一區展示許醫療科技。其中有兩個設施比較有意思,一個可以拆解的人體器官模型,以及一個能實際體驗、操作的醫療用機械手臂。

100億人的生存挑戰

Source:100億人的生存挑戰影片截圖

未來科學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設施,是一個很像台北科教館門口的滾球設施,名為「100億人的生存挑戰」。雖然整體設計比較簡單,但卻蘊含對於環境破壞的反思。

大家可以先看2分鐘的介紹影片,簡單了解「100億人的生存挑戰」所蘊含的含義。

「100億人的生存挑戰」這個模型代表著地球,環境中有陸地、海洋、大氣層。隨著物質與能量的轉變,地球的變化(地震、火山等)生生不息,帶來了各種威脅生命的潛在危機(以紅球表示),當潛在危機入侵社會時,就有可能帶來災害(紅球撞倒人類牌子)。

Source:100億人的生存挑戰影片截圖

值得深思的,有些潛在危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比如二氧化碳(銀色鋼珠)引起的全球暖化,進而導致超級颱風頻發;又或著是便利的交通工具為傳染病提供擴散的管道。

在設施的周圍有架設許多看板,告訴我們這些危害發生的原因,以及我們面對這些潛在危機時能做的事情。

具有特色的午餐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當天的午餐是吃猛瑪象咖哩飯以及地球冰淇淋,味道都不錯。

科學未來館商品店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不得不說科學未來館的商品都很科學。

有數學公式的墊板(還有物理、化學公式)、物理公式紙膠帶、黑洞拼圖、科學偉人撲克牌等等。只可惜我已經畢業了,不然我一定會買有機化學的墊板,在考試時正大光明的使用(笑)。

小結:適合所有人的科學未來館

科學未來館有許多很酷的高科技,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出。

不需要有太深的科學基底,也能從中感受到那種高科技的酷炫感。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能在科學未來館中好好享受設施所帶來的樂趣。

景點資訊

  • 景點名稱:日本未來科學館
  • 地址:東京都江東區青海2–3–6
  • 官網:Miraikan

心得:擁有出色的科學教育環境,日本的科學發展自然出色

這次的日本教育旅行大大地打開了我的視野,同時我也能理解為什麼日本的科學會如此厲害。

  • 在理數館中,透過體驗遊戲展示科學知識,讓學生能在玩樂之餘建立數學的概念。
  • 在數學體驗館中,透過自製教具來呈現不同的數學定理,讓抽象的數學得以具體化。
  • 在科學未來館中,透過模型來呈現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提升國人環境關懷的意識。
  • 在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中,透過展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促進最前線的學術交流。
  • 在 Sony ExploraScience 中,利用公司內部的技術製作互動裝置,在提升學生對於科學的興趣之餘,也為企業達到宣傳的效果。

有這麼棒的科學教育環境,日本的科學發展自然出色,我想這些正是台灣缺乏的。

雖然這些環境台灣不是完全沒有,但台灣還是太過注重紙本上的學習,純理論的知識反而降低學生對於科學的興趣。校外教學大多也只是去遊樂園,教學的含義遠遠低於那些前往這五個數學景點的日本學生。學生對科學缺乏興趣,只用來應付考試,科學發展自然受限。

如果有機會去東京玩,除了原本就規劃好的景點,不妨安排上述設施,在體會不同行程的同時,也在旅程中學到一些東西。沒有預定要去日本的讀者,也歡迎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喜歡旅行的朋友,讓他有更多能選擇的景點。

以上,就是我2019數感日本參訪團的五個數理旅遊景點。

延伸閱讀

The post 到了東京就是要玩科學──《數感日本參訪團》(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這些神祕文字只有女人懂!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

$
0
0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編輯|劉芝吟、美術編緝|林洵安

中國湖南省,一種神祕的文字悄悄流傳超過百年,只有女人讀得懂。女人用它傾訴心事、結交姊妹、祝賀祭祀 ──「女書」是女性限定版的社群密碼。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斐玟走訪田野,探查女書、女歌、哭嫁文化,女書不僅是特殊的文字系統,還乘載了沉甸甸的女性生命史。

女書為五言或七言詩歌體,由上而下、由右而左書寫,沒有標點符號。內容主要為婦女的自抒創作,也有部分是轉譯漢字唱本例如《孟姜女》。
攝影│林洵安

神祕「天書」只有女人懂

1982 年,中國湖南江永境內意外發現一種神祕的菱形文字,字體細長傾斜,看起來像甲骨文,又似埃及象形文。幾經考察,學者發現這本無人能懂的「天書」,竟然是專屬女性使用的文字,被稱為「女書」。

消息傳出,震驚各界!

這些文字何時開始流傳?由誰發明?為什麼從來不曾被發覺,難道是婦女暗中傳訊的密碼?!

相傳,女書由宋朝一位妃子胡玉秀發明,因為久居深宮、寂寞孤苦,便寫下女書和親人悄悄傾訴心事,「嫁入朝中多苦楚,不如投石問長江」。

不過,就像倉頡造字只是傳說,「深宮怨文」的緣起也已無法考據,女書的起源至今仍是個謎。目前,只能從字形判斷它大抵脫胎自宋朝楷書,或許就出現在宋代以後。另外,從女書傳人年紀估算,至少 150-200 年前已在江永縣代代傳承。

數百年來,女書默默流傳在湖南江永縣瀟水一帶,農村女子彼此使用、傳承,男子無法識讀,因此從來不曾被載入男性為尊的「正統」知識體系。直到即將消亡的時刻,女書終於走入世人的目光。

1982 年,女書被中國學者宮哲兵意外發現時已瀕臨滅絕,學者只找到兩位會寫女書的老太太:高銀仙(圖中人物)、義年華。
圖片來源│ 取自紀錄片《女書回生》畫面

漢字是男書,她們以女書訴可憐

好端端的,這群婦女為何要另闢蹊徑使用女書?答案很現實:男尊女卑。

過去,農村女性沒有機會受教育,不能讀書識字,她們稱漢字為「男書」,那是將女性屏除在外的知識權力。

女人認不得漢字,只能發展出女書,相互傾訴心事、記述生命,訴說自己的悲憐。

少女們寫在手帕、信函、摺扇,和閨密交換往來。當姊妹淘出嫁時,她們用女書作婚嫁賀禮,寫下祝福、叮嚀為婦之道,也抒發婚後天涯相隔再難聚首的傷感。更常見的,女書是婦女的生命寫照。以女書寫自傳,訴說自己或其他女人一生多舛的命運,怨嘆世間不公;以女書為祝禱,向神明祈願,請求上天垂憐。

江永女子將女書寫在摺扇或手帕上,與閨密姊妹交換。
圖片來源│取自紀錄片《女書回生》畫面

 

「新華女子讀女書 不為當官不為名 因為女人受盡苦 要憑女書訴苦情」

這一段胡慈珠老太太寫下的女書,貼切道盡它的意義──訴可憐。當生活遭逢苦難不幸,比如失怙無依、日軍入侵逃難流離,或者聽到其他女子悲苦遭遇,寡婦受欺、少女被搶親,女書是婦女的傾訴方式,傾訴世間不公,為女人抱不平。

女書與漢字的對照。 圖片來源│劉斐玟

想學女書?我們唱歌給你聽!

算一算,女書歷史已超過百年,但奇怪的是它為何如此神祕,只流傳在湖南江永一帶?

這就得談談它的「定義」──女書,不只是文字!

劉斐玟談起自己的田野經驗。當時她到湖南河淵村做田野考查,老太太們知道她想研究女書,便常常上門聊天,聊一聊就很熱情地說:「那我唱歌給你聽吧!」起初她一頭霧水,後來才知道,

原來,對當地婦女來說,女書是用來吟唱,女書其實是女書歌。

從學者觀點,女書的獨特在於女性+書寫,形成珍貴的女性文字系統。但是對農村婦女而言,女書、女歌分不開,相濡以沫,女書既是文字,也是她們平時哼唱訴苦的歌謠。

許多老太太不一定會寫女書,但幾乎人人都能唱頌。心有悲苦,隨口就能編唱出一段女歌,五言或七言成句,句句押調,簡直比現代嘻哈歌手還有才華!

正因為女書是表音文字,得用當地的方言唱讀才能懂,所以多年只侷限在江永一帶流傳。而且,一點也不「祕密」。

「你問當地男人知不知道女書,他們會說:就是那些女人家的咿呀咿呀!」真相大白,所謂的「祕密文字」、「隱密傳訊」,完全是美麗的誤會。劉斐玟表示,女書既然用來唱,又怎麼會祕密隱匿?

它的祕密不在於婦女刻意避人耳目、不欲人知,而是男性不以為意,根本不想知。

陪嫁三朝書像「臉書回文」:為你寫詩,也為自己訴苦

古代文人懷才不遇、悲春傷秋時,就用詩詞歌賦抒發自己的小情緒。江永婦女更苦,父母早逝、所嫁非良人、公婆虐待、守寡又無子女相伴……生活實在太難了,心底的苦該如何寄託?

唱吧!做女紅時,你一句、我一句唱女書歌,彼此寬慰;遇上婚事喜慶,更要把握機會,把苦唱給其他女人聽。「三朝書」便是陪嫁祝賀的女書文本,由手帕交準備好送給新娘,在送嫁時公開展示、唱頌。

三朝書扉頁為紅紙,後有三張內頁,由新娘的閨密書寫贈送,讓夫家村婦公開唱頌。
圖片來源│劉斐玟

三朝書共有三張內頁,娓娓道出新娘的可憐身世,博取夫家憐惜。另外,也會訓誡新婦規矩,期勉女子以夫家為天,嫁去做個好媳婦。

三朝書裡經常夾著婦女刺繡的花樣圖形,書衣皆為手工縫製,是傳統農村精裝本。
攝影│林洵安

但奇特的是,三朝書不只替新娘訴可憐。

送書的女子心裡若有萬般委屈,也趁此機會抒發。因此,便能看到某些三朝書前半以新娘為主角,後段話鋒一轉,送書者開始傾訴自身的坎坷悲苦。這種形式或許就像我們的「臉書」回文,你的淒苦勾起我的傷痛,留言區裡彼此取暖訴苦。

除了三朝書,江永還有哭嫁習俗。新娘出嫁要到親友家哭唱女歌,三天三夜,一家一家哭。新娘唱、親人陪,兩人同時哭唱,互憐女子受盡的委屈與壓迫、嫁婦後的茫茫前途。

和我們熟悉的「孝女白琴」職業出演不同,在江永,待嫁女子、陪唱婦人往往一開口便聲淚俱下,情難自已。女書傳人何豔新便說:「如果你懂(箇中心情),你會哭得比我更傷心。」

女書是女權鬥士,還是父權打手?

女書的獨樹一格,曾被懷疑是婦女私訊密碼,許多學者也寄託了女性主義的光環,將女書視為婦女結盟對抗父權的象徵。然而,一旦這種期待遇上三朝書中的婦戒規訓,便彷彿被硬生生打了一記耳光!也因此,過去很少有學者研究三朝書。

父權的鞏固打手?女性的革命抵抗?面對這迥異的兩種形象,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女書?

劉斐玟認為,不論是女權想像或父權批判,忽略了情境脈絡,皆可能落入片面、外加的詮釋。唯有實際進入田野,從婦女的生命情境、三朝書的具體展演來爬梳,才能懂得女書對江永女性的意義。

她們不是全然的抵抗或順從,而是在社會現實與磨難中掙扎、拉鋸、妥協,尋找生存之道。

女書體現的是那個時代、那些社會處境下的女性,面對社會與體制的掙扎求生,她們相互扶持、緩步前行。當我們將文本與生命故事相互對照,也許就能約略理解,那些看似矛盾、雙重的訊息,或許正是這群底層婦女真正的聲音。

相互聆聽、訴苦陪伴的女性情誼,也是女書的精神核心。
圖片來源│取自紀錄片《女書回生》片段

重現農村婦女的史觀

「不只是女人,而且是農村女人的聲音,這是女書重要的意義。」劉斐玟強調。

中國歷史向來是男性為史,女書讓我們聽見農村婦女的聲音,照見不同文化、階級的差異史觀。

劉斐玟提到,在女書流傳的故事中,女子改嫁很尋常,二嫁三嫁也不罕見。這顯示農村婦女不以為恥,否則不會編寫傳唱。但在官版「地方志」裡,幾乎看不到婦女改嫁的紀錄,強調的是地方婦人的貞潔與氣節。

「官方大歷史」vs.「農婦小歷史」,天差地遠。

中國傳統儒家的信念教條是「一女不事二夫」,但在農村,底層庶民的首要任務是存活並養育子女。寡婦若沒有兒子,對夫家便無用;有些勢利的夫家,甚至因此「嫁寡婦」,只為了收取聘金。

過去,中國文化是由男性書寫的陽性觀點,即使是明清的女詩詞人,也身處在主流的文化階級,底層的陰性觀點鮮少現身。女書吟唱的故事與生命,恰恰是長久以來被忽視的農村、婦女史觀。

當正史典籍裡這群農村女性的身影,模糊朦朧,一篇篇的女書緩緩添了輪廓和氣息,終於讓那些斑駁的形影逐漸清晰鮮明。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這些神祕文字只有女人懂!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這些神祕文字只有女人懂!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不管是求學、求職、環遊世界或是做間諜,臺灣人日治時期出國行李清單第一項:「旅劵」

$
0
0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編輯|莊崇暉、美術編緝|林洵安

日記男孩葉盛吉長崎泰益號文書精彩故事後,研之有物再次造訪臺史所檔案館挖寶。因為聽聞這裏有近 20 萬筆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旅券」資料,不僅可以找出自己的祖先當時出國去哪工作或求學,甚至短短一行訊息便揭露當時動盪政局中諜報戰的關鍵人物!

出國行李清單絕不能忘記的東西是護照,你知道日治時期臺灣人也有一張絕對要帶的東西才能出境嗎?

1897 年至 1907 年凡是由臺灣出境,無論日本人、韓國人、臺灣華僑、臺灣籍民,皆須申請「旅券」。

1897 年 1 月,臺灣總督府實施《外國行旅券規則》,規定居住於臺灣的帝國臣民,如欲出國,需向居住地所轄各縣廳申請「旅券」(りょけん)。同年 5 月,臺人依據馬關條約得以選擇去留的猶豫期截止後,臺人若想前往海外,皆須與其他島內「帝國臣民」一樣,依規定申辦旅券。

除了與丈夫同行的妻子及未成年子女,可將其姓名、身份及年齡併記於戶主、丈夫或父母的旅券之外,旅券原則上每人一張,領取時每張需繳納手續費 50 錢。

日治時期,臺灣人要到其他國家,必須申請旅券(即護照)。圖片來源│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旅券與現行護照不同,當時僅是薄薄一張紙。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的許雪姬所長表示,日治時期旅券適用範圍包括日本人、韓國人、臺灣華僑等,只要在臺灣出境都得申請。申請資格並無財產限制,應填寫資料包括:氏名、本籍地、居所、與戶主之關係、族稱、年齡、職業、旅行地名、旅行目的等。

不過,日本人不滿從臺灣出境還要再申請一張,所以 1907 年後,日本外務省改正為《外國旅券規則》,日本人可以選擇申請或不申請。但是許雪姬說,前往中國的臺灣人特別多,所以後來臺灣籍民抗議此舉為差別待遇。「渡華旅券」一詞便是這樣來的,因此後來爭取廢除渡華旅券是臺灣民主運動史重要的指標之一,只是直到日治結束,旅券制度依然存在。

《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出國往來全紀錄

凡出國回來後,就要把旅券交回總督府,下次再申請新的。官方發給旅券稱為「下付」,民眾用畢後,繳回存檔叫「返納」。總督府登記的簿子稱為《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

《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中出現的名詞頗值得玩味。「寄留地」:假如出生地為澎湖,但現在住臺北,臺北就是寄留地。又如「普通旅券」,即限單次往返使用,返臺後限期繳回;「往復旅券」則是 3 年內可不限次數使用,類似今日高鐵的定期票。

其中的「族籍」欄位,可見「新臣民」這個名詞,由來是 1895 年《馬關條約》簽訂後 2 年內,日本准許臺灣人變賣產業後離臺,期滿後未遷徙者視為日本臣民。因此,1897 年 5 月起的旅券發行紀錄簿中,臺灣人就被記載為日本國之「新臣民」,如下圖所示:

臺北縣旅券下付表( 1897 年),一直行即為一筆申請旅券的紀錄。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的王麗蕉主任補充說明,有些欄位也會變動,像是取消族籍一欄,或像早期寫年齡,後來改成出生年月日。又或像排序,一開始依日本イロハ仮名順(編按:即依日文五十音順序),後來依申請先後順序。

《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於日治時期,每三個月整理一次(四月到六月、七月到九月、十月到十二月、一月到三月)。王麗蕉表示,早期是由各縣廳繳交一份旅券資料,再由總督府文書員抄寫一份送至日本外務省,所以在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看到的資料,上頭就是寫臺灣總督府。大約在 1900 年之後,縣廳才變成一次繳二份,一份放在總督府,一份交到日本外務省,不用再另行抄寫。

旅劵告訴我們的事:臺人渡海求發展

《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資料顯示,多數臺灣人使用旅券至中國,是為了求學或找工作。因為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機關不足,臺人子弟錄取名額受限,升學競爭遠較日本人更加激烈。當時有能力的臺灣人才能把小孩送往日本留學。儘管臺灣人主動徵求設立中學校,例如臺中中學(今臺中一中),但是僧多粥少。

在日本的差別待遇下,臺灣人向海外發展,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機會來成就自己。

許雪姬表示,日本人在中國辦的學校非常熱門,比方日治時期將近 120 名臺灣人在滿洲醫科大學拿到學位和醫生執照,至少一半以上留在滿州當醫生。此外,青島醫科大學也吸引很多臺灣學生。但當時臺灣的醫學高等教育機構,只有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一所(今臺灣大學醫學院)。

圖為 1935 年 10 月 25 日大連孟天成的博愛醫院同仁合影。孟天成是臺東廳卑南人,1904 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14 年受滿鐵大連醫院院長尾見薰提拔,前往大連醫院就職。結束在大連醫院的服務後,開設博愛醫院,專治嗎啡、鴉片、花柳各症。
資料來源│赴滿洲國臺灣人照片,郭双富先生提供,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依臺灣總督府外事部管理課長大田修吉在 1944 年撰寫〈海外に於ける本島同胞〉一文,發布 1943 年 12 月「海外在留本島人調」的結果指出,當時在華南有臺灣人 24,320 人,在華中有臺灣人 7,102 人,在華北有臺灣人 967 人,在滿洲有臺灣人 990 人,在蒙疆有臺灣人 23 人,總計共有 33,402 人。

除了中國,臺灣人也會至南洋發展事業,1916 年前後,有不少臺灣人前往經商。因為當時婆羅洲分屬英國、荷蘭殖民地,討生活必須克服種種困難,一方面靠日本勢力,一方面靠華僑網絡。臺灣人與許多閩南人和客家人往來都非常密切,加上當時中國抗日、抵制日貨,因此日本人在東南亞販售貨物,得靠在南洋的臺灣人協助運貨。

許雪姬進行中的歷史研究也發現, 1917 年大約有千位臺灣人遠赴北婆羅洲的橡膠園工作。因為日本人在當地有一個久原農場,聘請臺灣勞工至南洋做工,首次去還給安家費。不過去了才發現環境、疾病問題都是挑戰,大概一兩年之後,除了少數人留下,其他臺灣人便紛紛回臺。

由旅卷資料找出諜報戰關鍵人物

不只庶民生活,旅券資料也透露精彩的諜報戰故事。中日戰爭期間,臺灣籍民與國民政府、中共政權皆有往來。甫從臺中一中畢業的臺灣人彭盛木(原名彭阿木,後改名),先到上海東亞同文書院求學,後加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在軍統局指示下,彭盛木成功打入汪精衛政權,在周佛海旁擔任通譯兼秘書(當時臺灣人在中國最夯的職業)。暗地裡,實是間諜,負責竊取汪精衛與日本人談判的文件給予軍統局。

爾後東窗事發,彭被日本人關押等待槍決,因為脫出無望,相關情治人員已準備跳樓自盡。此時,彭盛木的妻子在周佛海太太協助下,進監獄探望彭盛木,用客家話對他說:「已經開始救人,千萬不要輕生。」

許雪姬表示,吳濁流的《台灣連翹》曾提及彭盛木的妻子找他幫忙,吳濁流想起她曾與周佛海太太去日本觀光,請她趕快去找周佛海太太,所以彭妻才說已經在救人。於是在周佛海的大舅子營救下,彭盛木最早被放出來,其他情治人員半年後才陸續出來。出獄後,彭盛木繼續諜報工作,最終仍被日本人殺害。

彭盛木妻子和旅券有什麼關係呢?許雪姬表示,沒有旅劵資料,無法知道彭妻名字,因此她猜想,彭盛木一家到上海,妻子必定也有申請。後來果然在旅券中找到彭盛木及妻子、母親、兒子的名字。「旅券可以讓歷史更完整,不然不確認彭妻名字,這段故事無法說服人。」

新竹州旅券下付表( 1928 年),第 3 直行為彭盛木的妻子彭李氏桃妹,旅行地為上海,旅行目的是為了與丈夫住在一起。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環遊世界也要靠旅券

旅券還能環遊世界,顏國年的《最近歐美旅行記》、杜聰明的《杜聰明博士世界旅遊記》與林獻堂的《環球遊記》皆有記載。

受康有為、梁啟超啟發,林獻堂決定環遊世界、寫遊記。歷經 370 餘天完成這躺旅程,他將前往美國白宮的所思所想,以及看見義大利教堂中的骨頭,思考羅馬怎麼壓迫教會等文史風貌,寫於個人日記中,也寫成「環球遊記」專欄連載於《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許雪姬表示,林獻堂也不是一張旅券玩到底,出發前仍須寫明去哪些地方,行經他國還是要簽證通關。

1927 年 11 月 14 日灌園先生日記,紀錄林獻堂父子三人抵達「光明之巴黎」。
圖片來源│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這時你應該想問:以前環遊世界,攜帶行李很麻煩?然而,日治時期旅遊寄行李可能比現在更方便。許雪姬舉例,林獻堂住臺中,要前往上海,他可以在臺中火車站寄行李,人搭車至基隆轉搭船出海,到了上海再憑票領取行李,不用一路自己扛。

儘管周到,旅券制度仍有漏洞。因為可能有人寫前往廈門,但跑到福州或南京,無法可管。所以原先應隨身攜帶以證明身份的旅券,後來演變成靠岸就得把旅券繳至最近的領事館,變相限制旅客同地進出。

1908 年後,臺灣人前往日本無需再申請渡航證明,要去幾次都可以。所以,腦筋動得快的臺灣人想省掉在臺申請旅券的繁複手續,會先前往日本,再轉至中國。許雪姬說:「這條是最大漏洞」,所以《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記載很多抗日份子都跑到對岸,但在旅券下付表中找不到他們的名字。迂迴渡航雖有懲罰機制,但是罰不勝罰,後來日本政府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由日本手抄回台的旅券資料

看似單純的旅券資料,蒐集與彙整過程其實比想像中艱難。日本外交史料館所典藏的旅券資料是作成微捲,使用者必須親自到館調閱微捲,再利用微捲閱讀機閱覽旅券申請的資料。

2005 年開始,許雪姬親自至日本一筆一筆抄寫旅券資料,她說,日本人很有規矩,「連抄寫的鉛筆還要指定,不能用自動鉛筆」。她說,資料不是模糊就是有錯字,或是日治時期的日文跟現在不太一樣。例如比利時,現在縮寫是「比」,但當時翻譯為「白耳義」,所以上面會寫「白」。若有人要前往東南亞小城,這筆申請資料同時會有申請人的中國名字、東南亞當地名字和英文名,許雪姬說:「這時抄寫才要瘋掉」。

許雪姬初期手抄旅券資料,一筆一筆帶回臺灣。 資料來源│許雪姬

後因主持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其中的「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 2009 年起,許雪姬再帶領計畫團隊,改為複印方式,但複印一張是日幣 30 元,全印的費用也非常可觀。因此後來考量若在一卷微捲片中收錄臺灣旅券資料數量較多時,就改以複製買回整卷微捲方式,回臺灣再轉製成數位檔案,效果還比較好。不過,王麗蕉表示,有些旅券資料因製作微捲時就模糊不清,必要時,還是得回日本外交史料館拍原件,再放大比對。

建立齊全的旅券資料庫,完整台灣國際交流的圖像

「為了讓更多人取用這些資料,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正在建置人名索引系統,目前已有近 20 萬筆。」許雪姬表示,臺史所檔案館已將複製回來的 1897 年到 1934 年 3 月的旅券資料,複印並裝訂成冊,開放各界到館查找與閱覽;而日本外交史料館於 2015 年再開放 1934 年 3 月到 1942 年的旅券資料,之後也會納入臺史所檔案館和後續要建置的數位資料庫中。

未來只要輸入名字,就可以看到當時臺灣人申請出國原因、目的地和出生年月日,甚至社會大眾也可以查找自己的祖父母在日治時期有沒有出國。

王麗蕉表示,旅券資料發展出的研究題目很多元,包括電影、農業、戲劇、繪畫等。

透過旅券資料,可看到日治時期臺灣人與國外交流的完整圖像。

雖然有旅券資料,但有些人出國還是沒有留下痕跡,或是從目的地沒辦法判斷人在哪裡落腳。許雪姬表示,可以結合更多史料,讓旅券的發現更有價值。像是跟中國、東北、東南亞往來的商業書信,是理解當時商業網絡的重要史料,例如泰益號文書。或是利用家族歷史、報紙與日記內容,與旅券交互參照。

旅券資料在臺灣史研究扮演重要的節點,不僅可以歸納出旅人輪船航線,例如顏國年的歐美航線圖,更是理解日治時期政經環境、庶民和官員間互動往來的重要文件。許雪姬表示,還有一些旅券資料尚在彙整,特別是日本外交史料館遺缺的 1910 年資料,後來也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發現,許雪姬說「這大概是全世界唯一的資料」。

許雪姬期待,臺史所檔案館將陸續完成最齊全的旅券資料庫,以供大家從「旅券」尋找臺灣史。
攝影│張語辰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日治時期臺灣人怎麼用「旅券」?求學求職、環遊世界,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不管是求學、求職、環遊世界或是做間諜,臺灣人日治時期出國行李清單第一項:「旅劵」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愛情的離開,是因為第三者的追求?還是另一半的不挽留?由《我們不能是朋友》談伴侶關係樣貌

$
0
0

文/雞湯來了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電視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女主角周惟惟與黎皓一談分手時說:「我們兩個今天會分手、會取消婚約,純粹是因為我們之間有很大的問題,跟褚克桓(男主角)沒有關係。」雖然惟惟與皓一之間確實越來越多問題,但有追這部劇的人應該都看得出來,周惟惟受褚克桓的影響可大了。從一開始三不五時質問她與皓一的「人生計畫」、想盡各種方法接近,到後來使用暖男溫柔攻勢、各種悉心陪伴,對於這些,難道周惟惟都沒有一絲心動過嗎?

圖/《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人際關係是需求與付出的交換過程

社會交換論的角度來看,伴侶是否能維持感情或分手,端看他們在這段關係中的「付出」與「獲得」是否讓彼此都能滿意,就如同經濟學中的「成本」與「酬賞」。若獲得的遠比付出的還多,當然是求之不得;但若付出多於獲得,則可能覺得吃虧,甚至想要分手。例如,兩人非常相愛、彼此依靠,也很少吵架,可能就比較不會想分開;相對地,如果兩人常常吵架、一方得不到關係而另一方不想付出,最後可能就以分手收場。

可是在現實中,你我身邊可能也曾出現類似的例子:平常看起來都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分手/離婚了?或是:明明就常吵架、不開心,卻在一起很久都沒分開!家庭研究學者 Lewis 與 Spanier 提出了「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來解釋這樣的情況:他們認為,會影響伴侶決定是否維持關係的因素包含四個:「關係滿意程度」、「關係緊張程度」、「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與「關係解組的阻礙」。

  • 關係滿意程度:伴侶間的愛、依賴與信任等正向關係
  • 關係緊張程度:伴侶間的衝突、緊張等負向關係
  • 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選擇單身或是其他對象的吸引力
  • 關係解組的阻礙:投注的時間成本、社會觀感、人際壓力

在「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中,「關係滿意程度」與「關係緊張程度」在X軸施予影響,而「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與「關係解組的阻礙」在Y軸作用(如圖)。

四個因素會在伴侶關係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箭頭越長代表作用力越大,使這對伴侶有不一樣的關係樣貌:

鶼鰈情深型:「關係滿意程度」高、「關係解組的阻礙」高

伴侶之間關係品質好也很穩定,較不容易分開。

見異思遷型:「關係滿意程度」高、「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高

伴侶之間關係雖然不錯,但外在可能有太多其他吸引力,所以關係不太穩定。

貌合神離型:「關係緊張程度」高、「關係解組的阻礙」高

伴侶之間關係不好,但可能因為分開會有不好的影響(例如擔心他人眼光等等),而選擇穩定的維持關係。

勞燕分飛型:「關係緊張程度」高、「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高

伴侶關係不好且外在有很多更好的吸引力,這種關係非常容易結束。

在《我們不能是朋友》中,周惟惟和黎皓一剛開始感情還算不錯,但因為生活中出現了變化,使得兩人之間有很多不開心和衝突,好巧不巧褚克桓又在同一時間出現在惟惟的生活中,在她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和支持,這些點點滴滴的互動或許都讓惟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對克桓的好感,「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越來越高,所以關係越不穩定。

而褚克桓和高子媛這對,在劇情一開始關係似乎就不是太好,但克桓為了守著他要照顧子媛和子婷姊妹倆的承諾,所以一直沒有把分手說出來,直到周惟惟的出現,讓他的「替代選擇的吸引力」增強,所以關係更容易結束。

褚克桓:「我喜歡你,和不愛子媛,這是兩回事,最多,就是你給我勇氣處理這件事情。」

——對克桓來說,惟惟就是他的「替代選擇」,是他面對自己情感的主要動力。

或許周惟惟一直以來都對自己的情感壓抑,不願承認自己已經動心的事實,但她會與黎皓一會分手,除了倆人感情本身有很多沒有溝通的問題之外,褚克桓的存在也的確使惟惟察覺到原本的感情出現了問題、自己的感受出現變化;她會與黎皓一會分手,或許褚克桓不是主要原因,但多少會有一點關係。

愛情不是損益平衡,仍須彼此「互惠」

有人覺得用酬賞、成本來比較關係的好壞是一件過於理性的事,談感情比談金錢還要有更多複雜的因素。然而,不管是在研究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能觀察到,如果一個人覺得總是只有自己在付出,而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心裡的不公平感受會越來越多(延伸閱讀:只要「你好就好」的愛情真的好嗎?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解答「為愛犧牲」的三個問題),當你得不到對方的愛時,你也多少會考慮是否該繼續花時間和心力在他身上。

若能給彼此多一點體諒、多一些關心和問候,或許都能讓心裡多更多溫暖。

參考資料

  •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空大。
  • Spanier, G., & Lewis, R. (1980). Marital Quality: A Review of the Sevent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2(4), 825-839. doi:10.2307/351827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為什麼穩定交往中,還是會對別人心動? —從「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來解答

The post 愛情的離開,是因為第三者的追求?還是另一半的不挽留?由《我們不能是朋友》談伴侶關係樣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這樣聊天讓「愛情地圖」常保更新:由《我們不能是朋友》失溫的感情長跑談起

$
0
0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就這樣莫名奇妙分手你要我怎麼接受啊」

「我不懂他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變這麼多」

當紅偶像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主人翁長跑多年的感情,為何都走向漸行漸遠的結局?

皓一和惟惟愛情維持三年,每天省吃儉用履行著兩人的退休計畫,但惟惟越來越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當惟惟向皓一提出分手,皓一充滿不解、不懂為何惟惟「瞬間」就變了。

但其實,感情變淡不是「瞬間」的事情。

皓一和惟惟的相處,一直都是皓一規劃生活規則,惟惟大多時候遵循,然而,惟惟其實並沒有那麼樂在其中,她對於一天只能花 150 元有意見但沒有明說,她其實沒那麼願意「配合」那麼多規則,卻總是生悶氣帶過;而皓一則從來沒有在做決定前和惟惟分享,為何去上海、為何增貸房子?他遇到的環境轉變她不知道,她的內心委曲和妥協他也不懂。

克桓和子媛則長跑十年卻越來越沒有交集,甚至子媛妹妹看了都說「你們這根本是放棄溝通」,當克桓跟子媛提出分手,子媛也是相當不解,甚至把矛頭指向其他人,認為是因為「別的女人」才會這樣。

但其實,感情出問題「兩個當事人」的影響性絕對大於關係外的人。

十年了,他不曾和她吵架、總是順著她,兩個人之間的事都照她的意思,但他內心很多不舒服的聲音從來沒有說出來,他的需要她不知道也不清楚,他真正要的是什麼她也不懂。

愛情失溫的共同原因:不懂另一半在想什麼

「惟惟、皓一」和「子媛、克桓」兩對情侶乍看風格不同,但追根究柢漸行漸遠的原因,其實是非常類似的:都是因為沒有時常更新彼此的心內話!這些心內話包含工作上的挑戰、心境的轉變、隱忍的小不滿…。

如果皓一在決定增貸房子、去上海而延後婚期之前,和惟惟分享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遇到多好的機會,為何覺得非去不可,那麼惟惟就不會覺得那麼片面,也不會那麼生氣!如果惟惟可以和皓一明確地說自己需要多一些陪伴,想要生活多一些彈性,那麼皓一也會比較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去愛惟惟。

如果子媛在構思要「為了克桓好」而做公關活動之前,先跟克桓分享自己的顧慮,克桓可能比較可以理解子媛的用心。如果克桓可以早一些和子媛說明自己對「被安排好」的壓力,不會完全不知這些事情讓克桓喘不過氣。

不怕你我變了,只怕我們沒有時時更新心內話

人會改變是正常的,隨著生活歷練、遇到的人事物轉換,自然就會有些不同以往的想法,然而親密的人之間,並不會真的彷彿有讀心術一般,直接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那這樣怎麼辦?難道只要交往久了,人變了,感情就會走向分手?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的榮譽教授 Gottman,以超過 40 年的時間,研究並觀察幾千對伴侶夫妻或伴侶怎麼吵架,還有他們怎麼和好與彌補關係,發現:幸福美滿的伴侶並非完全不會有衝突,他們在個性、興趣與價值觀可能有顯著差異,而且也會吵架,關鍵在於,他們明白兩人有差異是必然的,重點不是改變對方,而是要兩人共同找到巧妙度過難關的方法,才能使兩人的關係依舊穩定、幸福。

那麼,該如何巧妙度過難關呢?關鍵就在於,要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交換意見,Gottman 因而提出「愛情地圖」的概念(例如下方的聊天清單):這張地圖是由伴侶倆的喜怒哀樂共構而成。時常走進彼此的內心深處,拓展倆人一起經歷的愛情版圖,才能不論外在環境、個人內心轉變,都保持了解彼此、心很貼近的感覺。當有了這樣貼近親密個情感,自然也就有找到共度難關的方法。

不妨試試以下的問題,和另一半、親密的人聊聊彼此的現在、未來,甚至過去!

  • 近來最開心的事情?
  • 近來最不開心的事?
  • 目前最崇拜的人?
  • 最親近的朋友?
  • 正面臨的壓力?
  • 做什麼事最能感到放鬆?
  • 人生最大的夢想?
  • 對近五年的生活想像?
  • 兒時最開心的事情?
  • 兒時最不開心的事情?

「我最想環遊的世界 ,就是你最內心的世界」

更多環遊彼此內心世界的方法,推薦閱讀《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

雞湯來了即將推出「愛情地圖桌遊版」,有興趣可見此實況

參考資料

  • Gottman, J. M., & Krokoff, L. J. (1989).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A longitudinal 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1), 47.
  • 陳謙宜、沈碁恕(譯)(2016)。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原作者:John M. Gottman, Nan Silver)。台北市:遠流。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愛情長跑為何一夕間說散就散? —從愛情地圖剖析內心世界

The post 這樣聊天讓「愛情地圖」常保更新:由《我們不能是朋友》失溫的感情長跑談起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回憶過去~暴走的議會忘不了~那些年,臺灣曾得過的「搞笑諾貝爾獎」(上)

$
0
0

作者/周玟萱 執行編輯/郭宜蓁

搞笑諾貝爾獎創辦人亞伯拉罕斯曾說過,舉辦此獎的目的是幽默表揚完成「乍看令人發笑,後又引人深思」的研究貢獻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令人發笑」的臺灣獲獎者吧!

1995 年「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2019 年 4 月初,就在英國國會議員陷入辯論時,忽然有幾名半裸的男女闖入會場,高呼抗議口號、身上塗有 SOS 字樣,讓在場議員的眼睛都不知道該先看哪位才好……啊,不對!我的意思是說,大家只好無奈的多花一些時間,才將這些抗議人士請出會場。

反觀臺灣,我們的立法院擂臺大戲精彩指數,完全不輸給歪果仁的裸體抗議啊!飆國罵不過就是小菜一疊,其他還有男打女、女打男、翻桌、拔麥克風、跨講台、賞巴掌、釘孤枝、打群架……族繁不及備載,反正一進到那個會場人人都會琦玉老師上身,一言不合就直接送給對方一個正義的鐵拳!

1995 年,臺灣的立法院甚至榮獲「搞笑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殊榮!

得獎原因在於,台灣立院的「拳」武行已向國際證明,比起對外發動戰爭,立委們自己先在家裡打個架、達成協議,才是為人民謀求福利的理想方式,但這個理由依舊難以抵擋人民的質疑:立委是不是太會浪費納稅人的錢了?

臺灣的立法院會肢體衝突的起源

這件事情得從早期的臺灣政壇來解釋,解嚴之前的臺灣一直是由國民黨執政,直到解嚴後才出現其他合法政黨,其中又以民進黨為大,自此之後臺灣政壇就呈現兩黨抗衡的情勢。

而就在民主運動以及投票制度啟蒙之時,立法院多數席次仍是由老牌的國民黨委員把持,兩個勢不兩立的政黨在人數懸殊的情形之下,又要在同一個地方開會,本來就很容易引發唇槍舌戰,再加上不斷地有人質疑,為什麼戒嚴過後的國民黨依然大權在握?總是可以仗著人數跟資源的優勢,快速通過法案,難道我們是專門繳稅來養一批會蓋章的人嗎?於是,這些質疑的聲浪也讓立院衝突逐漸升溫,肢體衝突就接連出現了。

1988年,號稱「民主戰艦」的立委朱高正,因為不滿預算審核制度,直接跳上主席台毆打當時的立法院院長劉闊,正式成為了我們議會暴力的開端。現在的各位或許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也認為議會暴力是家常便飯。但想想當時的立法院內,國民黨一黨獨大的風氣尚未完全解除,民進黨立委朱高正的舉動也可堪稱創新啊。

2007 年「搞笑諾貝爾經濟學獎」

獲獎者謝國楨有鑑於犯罪率上升,發明「抓住銀行搶匪的羅網陷阱系統」,獲得該年的經濟學獎。當年因為搞笑諾貝爾獎主辦單位找不到謝國楨,因此他並未出席頒獎典禮,而針對他當時這項發明的原由,Taipei Times 有進一步的採訪報導

如影片中的例子,這個系統和野外放置的陷阱很相似,看起來就是把搶匪當作獵物抓起來。先是在銀行大廳布置一張羅網,當銀行搶匪出現時,透過遠端操控,這張羅網就會在鎖定目標之後從天而降,快速抓住搶匪。

從這兩個獲獎的事件與研究來看,獎項好笑是一時的,在「搞笑」之後,別忘了我們依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如果對於已經發生或是正在發生的事情仍是漠不關心,那麼搞笑諾貝爾獎初衷後半段「引人深思」的部分,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偶爾換個角度想一想,說不定這些事件也能帶給我們不同的靈感唷!

在探討完社會科學之後,接下來要介紹的是在自然科學這方面,提供「深思」的研究:《可樂真的能殺精?尿尿時間都是21秒?那些年,臺灣曾得過的「搞笑諾貝爾獎」(下)

The post 回憶過去~暴走的議會忘不了~那些年,臺灣曾得過的「搞笑諾貝爾獎」(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繩文人真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有多少遺傳留下?──繩文人DNA研究(上)

$
0
0

日本的史前居民繩文人,即使在台灣也有相當知名度。許多學者認為繩文人是日本人的祖先之一,但是繩文人對於現代的日本族群,遺傳貢獻究竟多大卻難以估量。而繩文人從何而來,也是爭論已久的問題。最近由繩文人遺骸取得 DNA 的遺傳學研究,對於這些問題提供了相當有用的線索,還意外發現繩文人與台灣原住民之間,有著非常古老的聯繫。

2018 年日本繩文特展的文宣,左邊是遮光器土偶,右邊是火焰土器。圖/取自 ticketlife

繩文人的時空範圍

繩文時期定義上,最早的草創期始於距今約 16,000 年前,接下來是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晚期。各家對於草創期在何時開始、每一時期的分期認定有點出入。不過晚期都大概在 2,350 年前結束,隨後接續到彌生時期

如今的日本國土,各處都有繩文人遺址的分佈,包括最北方的北海道、最南方的琉球群島,以及介於其間的本州等國土。有一派說法認為,兩千多年前彌生人移民進入日本以後,只有北海道與琉球保留較多繩文人的元素。此一論點使得許多分析日本人的遺傳學研究中,將日本分為三個族群:北海道的阿伊努人琉球人,以及其餘地區的「本土人」。

現代三個地方的族群,遺傳組成上確實能看出不太一樣,本土人比較接近北京漢人,與阿伊努人的差異最大,而琉球人介於其間,不過較為靠近本土人。1

比較日本各地與北京漢人基因組的 PCA。圖/改編自 ref1

若是將日本人視為繩文與彌生的合體,繩文人的遺傳比例佔有多少?假如把現代的阿伊努人當作繩文人,北京漢人或韓國人當作彌生人,用於估計本土人的血緣,不同方法略有出入,不過估計結果都不到 20%。但是無法克服的問題是,漢人不是彌生人,阿伊努人更不是真正的繩文人。這就能看出直接取得繩文人 DNA 的價值。

繩文人遺址出品的一些陶器等。左:繩文的女神。by 芹沢長介 – 日本陶磁大系 繩文 [第1卷];中:繩文土偶 由 東京国立博物館 – 土器の造形—繩文の動•弥生の靜—;右上:火焰土器 By Daderot;右下:遮光器土偶由 東京国立博物館 – 土器の造形—繩文の動•弥生の靜—

取得繩文人的DNA,身世終於要釐清啦

首度取得繩文人基因組的論文發表於 2016 年,兩位距今約 3000 年的繩文人住在本州東部,福島縣的三貫地貝塚(Sanganji)。儘管基因組非常殘缺,仍是值得紀念的第一篇論文。2

第二篇論文發表於 2018 年,報告愛知縣伊川津貝塚(Ikawazu),一位 2500 年前繩文人的基因組,不過這篇論文主要的研究範圍是東南亞,繩文人只佔其一小部分 3。第三篇論文於今年(2019 年)問世,2 件樣本來自北海道的船舶遺址(Funadomari),距今 3500 到 3800 年4。第四篇論文則是進一步分析伊川津貝塚的樣本,論文尚未正式發表,作者先將初稿上傳網路5

目前繩文人的古代基因組已經有 5 個樣本,共 4 篇論文問世,對於釐清繩文人的身世很有幫助。

日本地圖。目前取得繩文人古代基因組的地點有福島、愛知、北海道三處。圖/取自 日本漫遊

東亞大家族的一員,很早離開大家

歐亞大陸東方與西方的人類族群,遺傳上大概分開 4 萬年左右。繩文人比較接近東方族群,故可以推論繩文人是東西大分家以後才誕生的遺傳族群。然而繩文人和東方各族群,包括美洲原住民比較的結果是,繩文人與大家的分歧程度都差不多,表示他們與眾人分離的年代,處於現代各東方族群分家以前,或是很初期的階段。

美洲原住民遺傳上,保守估計最初在 2.6 萬年前與其他東亞族群分家,而繩文人或許又早於此一年代。綜合起來就是:繩文人遺傳上誕生的年代介於 2.6 到 4 萬之間。

再考慮到本州島最早的遺址是 3.8 萬年前,比距今 1.6 萬年開始的繩文時期更早很多;由此可以推測,繩文人遺傳上或許傳承自更早來到日本的祖先,於 1.6 萬年前出現文化轉變而進入繩文時期

繩文人兩條可能前往日本的路線。圖/改編自 readyfor

東南亞或東北亞,繩文人從哪裡來?

繩文人住在日本,關於他們的來歷,主要有東南亞、東北亞兩種說法。東南亞說的支持者認為,智人祖先離開非洲以後,一群人先來到東南亞,繩文人的祖先之後離開大家,一路向北,最後抵達日本。東北亞說的支持者則主張,繩文人的祖先是直接由東北亞進入日本。

要注意的是,對於繩文人祖先由哪裡進入日本,兩套說法不見得有差異,抵達日本的前一站都可以是朝鮮半島,分歧關鍵在於更早以前的經歷。目前的古代 DNA 分析比較支持「繩文人來自東南亞」的論點,但是考古上,也能見到繩文人與東北亞在文化、科技上的交流。

下集:日本的繩文人從哪裡來?和台灣原住民又有什麼淵源?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1.  Jinam, T., Nishida, N., Hirai, M., Kawamura, S., Oota, H., Umetsu, K., … & Tanabe, H. (2012). The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inferred from genome-wide SNP data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inu and the Ryukyuan populations.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57(12), 787.
  2. Kanzawa-Kiriyama, H., Kryukov, K., Jinam, T. A., Hosomichi, K., Saso, A., Suwa, G., … & Inoue, I. (2016). A partial nuclear genome of the Jomons who lived 3000 years ago in Fukushima, Jap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3. McColl, H., Racimo, F., Vinner, L., Demeter, F., Gakuhari, T., Moreno-Mayar, J. V., … & Wasef, S. (2018). The prehistoric peopling of Southeast Asia. Science, 361(6397), 88-92.
  4. KANZAWA-KIRIYAMA, H. I. D. E. A. K. I., JINAM, T. A., KAWAI, Y., SATO, T., HOSOMICHI, K., TAJIMA, A., … & SHINODA, K. I. (2019). Late Jomon male and female genome sequences from the Funadomari site in Hokkaido, Japan.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190415.
  5. Gakuhari, T., Nakagome, S., Rasumussen, S., Allentoft, M., Sato, T., Korneliussen, T., … & Mizushima, S. (2019). Jomon genome sheds light on East Asian population history. bioRxiv, 579177.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想親耳聽聽繩文人的故事嗎?歡迎參加 2019 年 9 月 14 日在台中象仔書屋免費特別講座:『繩文人的dna,大家愛的暴龍,還有很多很多書』

The post 繩文人真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有多少遺傳留下?──繩文人DNA研究(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日本的繩文人從哪裡來?和台灣原住民又有什麼淵源?──繩文人DNA研究(下)

$
0
0

日本的史前居民繩文人,究竟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最近由繩文人遺骸取得 DNA 的遺傳學研究,對於這些問題提供了相當有用的線索。除此之外,還有個意外發現:繩文人與台灣原住民之間,有著非常古老的聯繫。

上集:繩文人真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有多少遺傳留下?

仿冒繩文陶器的餅乾,與真正的繩文陶器 XD。圖/取自 おかし作り考古学研究所

繩文人遺傳能追溯到東南亞,也和東北亞有文化交流

繩文人來自東南亞或東北亞呢?有了繩文人 DNA 以後可以直接和各地人群比較,尋找誰與繩文人比較相似。和現代與古代基因組相比,繩文人最接近寮國的和平文化(Hoabinhian culture),距今 8000 年前的人。1

和平文化分佈於寮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是當地農業出現以前,仰賴採集狩獵維生的古文化。和平文化的古人本身儘管活在數千年前,遺傳上卻最為接近印度洋島上的安達曼人──一個與東亞其他人分家 5 萬年之久的族群。

而繩文人的親緣關係與安達曼人、和平文化人更加接近,表示繩文人的祖先很早以前已經與其他人分家,遺傳上獨立發展許久,符合對他們分家年代的估計。

至今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古代基因組仍相當有限,可供比較的樣本不多。東亞北方,距今 4 萬年前的田園洞人,與繩文人還有一些相似。但是 2.4 萬年前,住在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附近,作為北亞族群代表的樣本 MA1,與繩文人卻是非常非常的不像。2, 3

目前樣本仍很有限,不該妄下結論,不過至少可以肯定,住在北海道、愛知這批已知的繩文人,遺傳上和冰河時期結束以前的北亞族群沒有直接關係。這點是支持繩文人來自東南亞,反駁東北亞起源的有力證據。繩文人的直系祖先,超過 4 萬年前時應該住在東南亞,後來一路向北到日本,與幾萬年來的北亞人群缺乏遺傳交流。

繩文人兩條可能前往日本的路線。圖/改編自 readyfor

然而,繩文人與東北亞並非毫無關係,因為歐亞大陸東北方一帶,西伯利亞、東亞北部、東北亞、北海道等地,一度都很流行細石器(microblade)。這片廣大的區域之間多半上演過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卻很可能沒有反映在 DNA 的層面上,至少目前仍偵測不到。

竟然和台灣原住民有遠古淵源?

另一個懸疑已久的問題是,現代日本族群中,繩文人的遺傳貢獻佔多少?在取得繩文人古代基因組後,也可以比較直接地計算。用伊川津貝塚 2500 年前樣本估計的結果是,現代日本本土人與繩文人共享約 8% 遺傳組成;不同分析方法的結果會有點出入,不過與這個數字大致上沒差太多。

與繩文人共享 DNA 變異的不只日本人,還有東北亞現代的烏爾奇人(Ulchi)、尼夫赫人(Nivkh),以及距今 7700 年 Devil’s Gate Cave 遺址的古代人(估計比例 4%);出乎意料的是,台灣原住民也與繩文人有著不可忽視的遺傳相似度,某一分析方法甚至計算出高達 41% 的數字!

繩文人與各族群的關係,顏色愈溫暖意謂共享愈多祖源。圖/取自 ref2

繩文人與彌生人合體後,發展為後來的日本人,所以如今的日本族群之所以配備 8% 與繩文人一致的祖源(ancestry),是由於祖傳的直接繼承所致;但是台灣原住民(以阿美、泰雅族為代表)與繩文人之間,卻極有可能缺乏直接關係。

繩文人抵達日本也許超過 3 萬年,至少也有 16000 年,可是台灣原住民絕大部分的祖先,來到台灣的時間不會超過 7000 年前,之間有著很明顯的年代落差。另外也沒有明確的考古證據支持,繩文時期的日本與台灣有過交流。

模仿人面陶器的餅乾 XD。圖/取自 おかし作り考古学研究所

東亞沿岸的DNA流動

比較可能的狀況是,繩文人在東南亞與其他人分別以後,沿著海岸北漂日本,就此與其他族群分隔。留在東亞太平洋海岸這邊,仍然有些人保持著接近繩文人的祖源,後來他們融入台灣原住民的祖先當中,再一起移民台灣。

這份與繩文人共享的古早祖源,只留存在東亞海岸的族群;已知的內陸族群,例如 2400 年前住在喜馬拉雅山區的 Chokhooani 都沒有繼承到。

由此間接推論,在漢藏語系的移民於近幾千年內,遷徙到東亞沿岸的區域以前,東亞沿岸的人群遺傳上應該和後來不太一樣。只是古早祖源後來多數遭到漢藏語系相關移民的稀釋,只有在台灣等少數地區才有留下一些比較明顯的痕跡。不過這部分只是推測,需要更多古代DNA 樣本才能釐清。

同樣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有關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也已經有相關的古代 DNA 研究正在進行中,不過至今仍沒有比較完整的分析釋出。這些研究將能帶我們深入認識繩文人、阿伊努人、東北亞族群的複雜歷史,大家再等等吧。

琉球群島各考古遺址的年代。圖/取自跨越黑潮網站

還有未知的琉球

然而, 有關琉球群島的遺傳史,目前的古代 DNA 分析仍然沒有什麼幫助。琉球群島最早有人類活動的紀錄距今約 3.6 萬年,也有繩文時期的遺址,但是琉球的「繩文人」和本州、北海道的繩文人之間關係如何,仍沒有什麼頭緒。在遺址中出土的古代琉球人,和後來的琉球人之間是否有傳承關係,也仍是大大的問號。

與琉球考古有關,最近引起高度關注的是「跨越黑潮──復現 3 萬年前的航海」計畫。這項進行多年的計畫由日本與台灣合作,希望模擬舊石器時代的古代人類,由台灣渡海前往琉球群島的狀況,歷經數次失敗後,終於在今年(2019 年)以獨木舟為交通工具,順利由台灣划到與那國島。

圖/取自 跨越黑潮網站

這一系列實驗證實「用獨木舟從台灣划到與那國島」是可行的,但是以草為材料編成的船絕對沒辦法穿越黑潮,因為草船太容易吸水。然而,幾萬年前的航海家是否已經配備獨木舟,或是以竹製船,沒有人知道。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渡海並非問題,早在超過 5 萬年前已經有人從東南亞大陸出發,最後在澳洲與新幾內亞登陸;但是台灣到沖繩的距離更遠,海況似乎也更難克服。

探索沖繩的史前文化,如今已經累積不少考古、遺傳學的資料,但是我們所知的仍然了解太少,還有太多問題等待回答。往好處想,至少我們對繩文人的認識最近有了重大突破,大家可以先關注繩文人,思考歷史演變的可能性,再與未來新發表的結果對照。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1. McColl, H., Racimo, F., Vinner, L., Demeter, F., Gakuhari, T., Moreno-Mayar, J. V., … & Wasef, S. (2018). The prehistoric peopling of Southeast Asia. Science, 361(6397), 88-92.
  2. KANZAWA-KIRIYAMA, H. I. D. E. A. K. I., JINAM, T. A., KAWAI, Y., SATO, T., HOSOMICHI, K., TAJIMA, A., … & SHINODA, K. I. (2019). Late Jomon male and female genome sequences from the Funadomari site in Hokkaido, Japan.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190415.
  3. Gakuhari, T., Nakagome, S., Rasumussen, S., Allentoft, M., Sato, T., Korneliussen, T., … & Mizushima, S. (2019). Jomon genome sheds light on East Asian population history. bioRxiv, 579177.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想親耳聽聽繩文人的故事嗎?歡迎參加 2019 年 9 月 14 日在台中象仔書屋免費特別講座:『繩文人的dna,大家愛的暴龍,還有很多很多書』

The post 日本的繩文人從哪裡來?和台灣原住民又有什麼淵源?──繩文人DNA研究(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可樂真的能殺精?尿尿時間都是21秒?那些年,臺灣曾得過的「搞笑諾貝爾獎」(下)

$
0
0

作者/周玟萱 執行編輯/郭宜蓁

2008 年「搞笑諾貝爾化學獎」

曾經有一段時間,民間流行「可樂殺精」這種說法,有人認為這是源自於美國 60 年代的性解放運動,當時避孕措施選擇不多,因此完事後的青年就突發奇想,便出現了此妙方;也有一說認為這原本是中南美洲婦女的流行。無論起源是什麼,可樂真的能有這種奇效嗎?

有人認為「可樂殺精」這種說法源自於美國 60 年代的性解放運動,因為當時避孕措施選擇不多,因此完事後的青年就突發奇想,便出現了此妙方。繪圖/周玟萱

1985 年,美國的婦產科醫生 Umpierre、Hill 和 Anderson 因為實在是太好奇了,他們便在裝有可樂的試管中,滴入冷凍精子,經過觀察之後發現,精子的數量真的變少了!然而當時並沒有哪位研究人員直接下過「可樂可以殺精避孕」這種結論,只是事情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傳開來了。

2008 年搞笑諾貝爾獎有 4 位台灣人榮獲化學獎。得獎者分別是萬芳醫院院長洪傳岳、吳珮芬、謝茶唱與姜必寧,他們便是在讀了 1987 年這篇可樂殺精的研究以後,紛紛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單純。

於是他們將混有精子的可樂滴在一層薄膜上,想看看精子是否可以順利穿過薄膜來到底下的食鹽水。兩小時後發現,有將近七到九成的精子都做到了,這也顯示大部份的精子不會被可樂殺死。況且可樂含有糖份,直接拿來沖洗生殖器官會造成細菌感染,聽起來絕對不是一個避孕的好方法。

當然,可樂殺精的神話,也衍伸出不少版本。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男性直接透過喝可樂,減少精蟲活力達到避孕效果。

咦?真的有這麼方便的設定嗎?假的!因為可樂這類的碳酸飲料,除了糖以外,其餘的成份也許在誤打誤撞的情況下,真的會影響少部份的精子……不過對比幾千萬隻精子,這數量根本就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況且碳酸飲料影響精子的最佳條件是,從精子離開體內之後,立刻將大量的碳酸飲料與精子接觸,完全不給精子游到子宮裡面的時間。

碳酸飲料影響精子的最佳條件是,從精子離開體內之後,立刻將大量的碳酸飲料與精子接觸,完全不給精子游到子宮裡面的時間。繪圖/周玟萱

所以如果只是用「喝」的,等到飲料通過腸道消化完畢,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啊,假如還有誰真的想完全靠喝可樂來避孕,那也許就要跟喝白開水一樣,能喝就喝能灌就灌……欸,可是喝到這種程度,在解鎖避孕成就之前,你應該會先成功的胖起來,還是說這也算是另類的避孕方法?XD

你或許會想說,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會有人傻到真的用可樂來避孕?是哪個沒知識又不多看泛科學的人啊?

然而,就這樣把問題全怪罪到誤信偏方的人身上,並無法讓這種「偽」知識消退。大家不妨想看看,為什麼現代社會無論成年與否,還有這麼多人一碰到跟「性」 有關的疑問,寧可躲起來滑西斯版或把各大成人影片網站的內容當作可靠的資訊來源,看完就以為自己獲得了正確的性知識了呢?

當孩子問了跟性有關的疑問,可能聽到的回答就是大人叫他們去讀書,不要問。繪圖/周玟萱

我們常感受到的是環境對「性」的避諱,讓很多人就算好奇也不敢問。再加上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正確的觀念,導致他們到了青春期,依然對安全性行為以及避孕措施的重要性一無所知,自然而然也不知道有哪些風險,與如何避開風險。

回過頭看,問題的核心可能在於,我們的社會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個讓人可以安心討論性知識的環境呢?

2015 年「搞笑諾貝爾物理獎」

2015 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由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楊佩良、流體力學專家胡立德獲獎,這是一個關於尿尿的研究。研究顯示,幾乎所有體重在3公斤以上的哺乳類動物,不論大小,牠們的排尿時間都落在 21±13 秒之內。

研究過程中,他們除了拍攝大量動物排尿的影片,進行觀察與作為數據來源,他們還回推公式,用簡單的物理模型:考慮重力、膀胱的大小、壓力、尿道長度,證明只要排尿系統的尺寸比例不變,體重超過3 kg的哺乳類動物,排空液體的時間都差不多。其中,重力是最關鍵的因素。而這份研究結果也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看完這些得獎成就,你可能會覺得,知道哺乳類尿尿時間要做什麼?既不能加薪、也不能變得更漂亮(?)不過從以上這些研究結果來看,雖然像是一本正經的搞笑,對我們的生活或許也不會有什麼直接的影響,但是這些研究背後的反思性倒是讓我們可以去思考這個世界的其他樣貌。

The post 可樂真的能殺精?尿尿時間都是21秒?那些年,臺灣曾得過的「搞笑諾貝爾獎」(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真相:認識幾個「後真相」的心理學陷阱

$
0
0

在這個網路媒體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假訊息的傳遞者!這並不代表我們愛說謊,而是我們以為的「真話」可能並不「真實」。所以到底是你的「真」,還是我的「真」呢?

《哈利波特》中沒喝到也幸運的幸運水

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中,哈利在魁地奇比賽前,讓榮恩自以為喝下幸運水,在比賽中大顯身手,最後獲得勝利。圖/IMDb

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中,哈利在魁地奇比賽前,讓榮恩自以為喝下幸運水,在比賽中大顯身手,最後獲得勝利。(沒有被喝下的)幸運水為什麼會有用呢?

1955 年,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了「安慰劑效應」。此效應的緣起於一份醫療紀錄,在紀錄中大約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劑的病人,表示服用藥劑之後,疼痛得到舒緩,而這些疼痛的舒緩是可以透過客觀方法被檢測到;同時沒有接受安慰劑的病人,症狀並無改善。

簡單來說,安慰劑效應就是當進行一個無實質效果的療程時,不知情的病人症狀隨之好轉的情況。此時可能病人常會有錯誤歸因,以為這個療程具有療效,實際上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加上身體本來就能夠靠著免疫系統自癒。而以心理狀態來說,一個有實力的人可能因為緊張,導致在比賽中失利,若能在賽前「以為自己喝下幸運水」,便能夠讓自信心大大提升,在場上完整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這也就是安慰劑的效用了。

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想起許多網路上小偏方、小撇步呢?這些偏方,有些可能真的具有實質效用,有些說不定就是安慰劑效應,有些甚至會誤導民眾,讓情況變得更糟糕!所以除了沒事多看看泛科學,當遇到生理或是心理病症時,記得馬上尋求專業,不要延誤治療唷!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記憶

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圖/pixabay

還記得小時候和家人的相處過程嗎?腦中可能浮出某些畫面,當你跟家人核對這些畫面時,他們記得的內容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樣,是誰記錯了嗎?

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三單元〈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的媽媽透過機器讀取茉莉的記憶,得知她是以什麼樣的型態,在茉莉的成長歷程中影響著茉莉。

但實際上,大腦並不像電腦,可以按下儲存(ctrl+S)後,就將記憶原封不動的儲存在硬碟中。我們的大腦很容易被外界環境誘導,在記憶的歷程中不斷的重組,所以我們的記憶幾乎可說是「被製造」出來的,而這些「被製造」出來的記憶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美國心理學家羅芙托斯(Elizabeth Loftus)有個非常有名的「在大賣場走失」的記憶實驗,透過語言誘導、生動且詳細的描述,以及情緒衝擊,便能製造出新的記憶,以為自己曾經在大賣場走失過。詳細實驗過程可參考〈為何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神奇的心理學》

「以為記得的事情,不一定是真實發生的」就像電視劇〈最佳利益〉中的這個段落,只是要目擊者回憶歹徒的外觀,目擊者所說的也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除了我們的記憶本身容易被誘導,每個人記下的內容也都會因為各自注意的細節而有所不同,所以下次再聽見「目擊者的證詞」我們可以嘗試從證詞中,聽出一些事件的過程,同時可以再多觀察,先別急著下定論。

是什麼讓我們改變態度?

圖/pixabay

人們通常先入為主相信一些觀念,當對立的證據呈現眼前 ,信念便會出現矛盾。在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可能選擇漠視,或者找一些自我安慰的主觀理由,總之就是要堅信自己是對的。

對於這樣的情況,多數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是由於,人有追求認知一致性(信念、態度、行為都能彼此相容的心智狀態)的強烈動機。在這個前提之下,人們反而因此做出不合理的行為;或者在發覺行為與原有信念有矛盾時,強行解釋已經完成的行為。

1959 年 Leon Festinger 和 J. Merrill Carlsmith 的研究中,要求受試者在一小時內完成極其無聊的任務(前半小時,重複的向左、向右轉動木板上的木樁,後半小時,重複將 12 捲線纏上木板,再拆掉,再纏上,再拆掉……)。完成任務之後告訴受試者:「他們只是整個實驗中的控制組,而為了實驗的完整性,是否願意告訴接下來的參與者(真正的實驗同謀)這個測驗非常有趣?」當受試者遲疑時,實驗者便提出完成告知之後,會得到另外的酬勞(分別是 1 美元與 20 美元)。

整個實驗結束之後,再訪談受試者們對第一項任務的「真實反應」,得到 20 美元而說謊的受試者多數坦白,這份任務非常無聊。值得注意的是,得到 1 美元說謊的多數受試者,會改變自己的狀態,反倒認為這項任務是有趣的。為什麼得到 1 美元而說謊的多數受試者,會轉變自己的態度,認為這項任務是有趣的呢?

簡單來說,回答這個問題的受訪者是在「為了 1 美元這種小錢而說謊」和「這個實驗是有趣的」這兩個立場選邊站。

在執行當下受試者可能是感到無趣的,得到 1 美元的酬勞(在心裡上)並無法有效的說服他說謊時(誠實可能比 1 美元更有價值),他便會陷入矛盾之中(為了不值得的事情而說謊);而為了減少認知失調,他便會改變自己的態度,讓態度(覺得過程有趣)與他的行為(告訴別人過程有趣)盡可能的一致,因此便產生這種看似不合理的現象。

而這些「為了維護……的認知,選擇支持或否定某些現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在教育現場常見的,家長跟老師的觀察有明顯的出入,有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對自己家小孩瞭若指掌的家長」這個認知,否認其他人對小孩的觀察;又或者男女交往時的各種占有與限制,有些人可能為了維護「他/她是因為喜歡我,才會這樣對我」的認知,支持其中一方的掌控行為。

心態上保持空間,才有機會走出騙局了解真相

松仁路裂開了?實際上是網路謠言。 圖/台北市政府新聞稿

面對訊息的真真假假,我們除了透過邏輯判斷真偽之外,還可以試著不預設立場地聽不同的聲音。或許會覺得無法認同對方的言論、無法理解怎麼會有這種人存在,有時甚至還會覺得「氣氣氣氣氣氣氣」,但是別人所說的每句話,背後想傳達的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嗎?就像〈茉莉的最後一天〉的劇情,家人總在「為彼此好」之中互相傷害,如果能夠坐下來核對各自背後真正的想法,是不是就能少一些猜測、少一些傷害了呢?

此外,在這個資訊傳播快速的時代,人人都可以使用社群媒體傳遞自己想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要為自己的「分享」負責,確認自己是不是假消息的放送者。仔細想想,你是不是曾經一看到「認同請分享」就把訊息轉傳出去了呢?從上面的幾個心理學概念就能知道,你認同的「真」和事實的「真」不必然相同,因此轉傳訊息前,如果能夠先查證,也能減少假消息再被散佈。

參考資料

The post 你的記憶不是你的真相:認識幾個「後真相」的心理學陷阱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2019搞笑諾貝爾獎獎落誰家?辣個台灣科學家又得獎啦!

$
0
0
  • S編、y編

2019 年第 29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終於在 9 月 13 號中秋節這天早上登場啦!(沒錯,y編和S編一早就起來「過節」。)

這次的頒獎典禮主題是「習慣」,得獎者會拿到特製的「習慣獎盃」:沒錯,這個獎盃上頭聚集了一切讓人上癮的元素:煙、外帶咖啡杯、口香糖、樂透彩券、手機、牙刷 (?),另外,還可以外帶一張紙製獎狀(沒錯就是如此樸實無華),當然,也絕對不會少了「十兆」元辛巴威幣獎金。

今年的獎盃,滿滿戒不掉的「習慣」啊!

今年出席典禮的「正統」諾貝爾主得獎者有:理察‧羅伯茨 Richard Roberts(199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艾瑞克‧馬斯金 Eric Maskin(2007 年經濟學獎得主)、傑洛姆‧傅利曼 Jerome Friedman(199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等人。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來看看今年的得獎研究吧!

《醫學獎》:這個研究很義大利

義大利披薩的好,世人都知道,不過,除了又香又好吃外,這些披薩還有沒有什麼神奇功效呢?

研究者們發現,如果人們規律地吃披薩,有機率降低罹患消化系統癌症的機率,只要你是在義大利吃義大利製的披薩(嚼嚼)。雖然這些結果可能是地中海飲食所帶來的整體好處,不過,得獎者還是開心地表示:多吃點披薩吧,只要大家記得「鳳梨是邪教」!(嗚嗚但夏威夷披薩好吃欸)

鳳梨是邪教?source:Sinchen.Lin

《醫學教育獎》:訓練外科醫生的正確方式?

「響片訓練(Clicker training)」是一種利用操作制約來訓練動物的方式,讓獎勵和響片聲響做連結,藉此讓動物做出特定行為。這方法被普遍的利用在狗狗的行為訓練,而對其他動物也是有效的,比如說貓咪、馬兒、海豚、鴿子,以及這次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讓我們知道它也能用在訓練外科醫生(正色)。

2015年發表的這篇研究,實驗讓響片聲會在醫學生操作正確時響起、作為正向肯定,這樣的交流方式不止簡潔明瞭快速,研究者也認為相較於傳統的示範教學方式更讓學生比較不容易緊張、操作複雜動作時能更快速獲得回饋。

今年的其中一個音樂劇的橋段,便是演示「響片訓練」。

《生物學獎》:小強怎麼又是你?

小強除了讓人害怕外,其實有不少特殊技能,比如說:牠們似乎可以偵測到磁場,而牠們自己也可以被磁化。

生物學獎的得獎團隊發現到:磁化死蟑螂跟磁化活蟑螂的消磁速度會不一樣喔~磁化活蟑螂消磁的速度快得多了。

邊說著,研究者還秀了一段影片,將磁化蟑螂抓去當冰箱貼,證明磁化死蟑螂比較適合當冰箱裝飾品,因為牠可以吸在上面比較長時間。(不要玩小強啊啊啊)

《解剖學獎》:郵差先生表示羞 >///<

由於來自法國的得獎者無法親臨現場,美國的郵差上場代打,他認真地表示:大家都知道郵差很酷,但我們現在可以知道他們到底有多「cool」啦。

這個研究的重點在於解釋為什麼明明是裝在同一件褲子裡,陰囊的溫度卻有可能不一樣?

他們讓郵差們穿上衣服/脫下衣服,反覆測量各種溫度後發現:不管有沒有穿衣服、擺放位置或是正在做的動作,陰囊的溫度都可能存在差異,而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熱差異有可能會導致外生殖器官不對稱。

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啊(大誤)圖/giphy

《化學獎》:一公升的眼淚、半公升的口水

小孩子張著大眼,嘴角流著口水的呆萌模樣最討人喜歡了,不過,一個五歲小孩一天到底可以製造出多少口水呢?讓 Watanabe 的實驗團隊告訴你。

這個 1995 年進行的實驗,找來了一群 5 歲的孩子,讓他們咀嚼不同的食物:飯、香腸、馬鈴薯泥、餅乾、蘋果等等,咀嚼完後,研究者會將食物重新秤重,跟未經咀嚼的食物原重相比,就能得出他們分泌了多少唾液。

總而言之,五歲孩子一天平均會製造出 500 毫升 (ml) 左右的口水。不相信?沒關係,研究者把他的兒子也一併帶來了,在 20 多年後重現了這個實驗,吃香蕉、嚼嚼嚼,一本正經吐出來,再讓我們秤個重。(科學家老爸真的是超過份的啊啊啊XD)

兒子一本正經地在上百人的會場吃香蕉(嚼嚼),一切都是為了科學(吧)

《工程學獎》:打開機器然後放入嬰兒

想要躲避幫小孩換尿布的苦痛,除了直接不包尿布外(大誤),如果發明個「換尿布機」聽起來怎麼樣?有位來自伊朗的傢伙就這麼做了,設計出來的機器看起來很挺有回事的呢。

沒錯,就是這台機器。

這個專利宣稱:只要把嬰兒本人放進裝置中,裝置就可以自動進行各種步驟,不需要操作者親自接觸到嬰兒或尿布,同時「還能省水呢」,是不是很令人心動啊?

《經濟學獎》:貴國的錢錢有點髒?

錢真的超級髒,有的時候接過錢時那種黏黏的感覺,很容易讓人擔心摸多了會不會生病,於是,研究團隊便嘗試了解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 (VRE):

  1. 細菌可以在錢上面存活多久
  2. 這些細菌是否有在受試者經手的過程中傳播

在多種貨幣中,似乎是來自羅馬尼亞的錢(列伊)最髒,因為細菌留存率較高,而且也是唯一一個在經過一天乾燥後,上面還是存有 VRE 的貨幣。這個研究的限制在於,每國國民的衛生狀況不同,貨幣本身的材質也有所不同,所以仍存在許多變量。

好啦,大家也不能因為錢很髒就隨便「洗錢」吧,研究者建議:那不如,就把你手上那白花花的鈔票折成紙飛機射給我們吧!保你平安健康不生病喔啾咪^.<

真的啦,錢髒髒的,所以還是給我吧(伸手)

《和平獎》:我可是在維護世界和平!(騷

抓癢真的是讓人身心愉悅的一件事情啊!但到底抓癢有多快樂呢?2012 年的研究中,團隊利用一種名為 cowhage 的熱帶豆類在在前臂、腳踝、背部等等多個部位引起搔癢,再好好地抓一抓。

結果發現,在前臂和腳踝這兩個部位,如果越癢,抓起來越爽。

我抓抓抓抓抓抓。

《心理學獎》:所以到底是怎樣?

根據心理學中的「臉部回饋假說」(the facial-feedback hypothesis),我們的情緒會因為臉部的表情而變化,也就是說,你快樂會微笑,反過來也一樣,你沒特別情緒的時候,微笑會使你快樂。

咬筆微笑會讓人快樂嗎?好像還需要更多研究呢。圖/flickr

不過,多年以後科學家們嘗試重現這個實驗結果,卻沒有成功,這完全反駁了原本的研究嗎?也不見得,讓我們期待更多相關的研究吧!

原始研究:From Data to Truth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 Personal Perspective.

《物理學獎》:我的便便好方便?

這次的物理獎得主中,出現台灣人的身影啦啊啊啊!他們的研究主題是關於:袋熊的便便為何是方形的?(由胡先生和楊小姐為我們擔任便便本人)

由科學家本人扮演便便。

團隊發現到,袋熊之所以可以方便便,是因為他們的腸子的形狀和靈活性,而牠們生活的環境相對乾燥,也會影響糞便成形。

你可能會想問:啊研究這個是會有什麼用?難說喔,說不定哪天我們想生產方型手機的時候就會用到了(?)

這是袋熊本熊。

另一方面,這個團隊中令人眼睛一亮的是,其中有兩位成員都是「第二次」獲得搞諾了,2015 年他們也曾獲得搞諾物理獎,當年的得獎理由是:哺乳類動物的尿尿時間都是21秒?

原始研究: How do wombats make cubed poo? 

今年的獎項到此就告一個段落了,如果你想知道那些年台灣人得過的搞笑諾貝爾獎,可以看這兩篇《》、《》,更多關於搞諾的介紹在這邊,其他年的得獎內容這裡有

頒獎典禮的全紀錄影片在這裡:

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年第 30 次第一屆的搞笑諾貝爾吧!

The post 2019搞笑諾貝爾獎獎落誰家?辣個台灣科學家又得獎啦!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失火了,快拿滅火器來!先給我等一下,滅火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
0
0

求生隨堂考

你是個很有危機意識的人,為了確保居家安全,甚至在家中準備了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假如有一天家裡發生火災了,碰巧滅火器就在你旁邊,你認為什樣情況下可以嘗試滅火?

A. 火苗就在你身邊,火焰高度不到 25 cm 。
B. 起火點在你身邊,已經快燒到天火板。
C. 起火點在其他房間,還看得到火焰,但已經燒到天花板。
D. 起火點在其他房間,屋內已經濃煙瀰漫。
E. 無論什麼情況,有滅火總比不滅好。

【答案請見文末】

現場直擊

圖/pixabay

深夜一片寂靜,這間三層樓公寓頂樓加蓋的四樓突然冒出濃煙和火舌,由於是木板隔間,火勢迅速燃燒。住在四樓頂樓加蓋鐵皮屋的老夫婦在睡夢中逃生不及,受困火場。

住在二樓的兒子一度拿滅火器衝上樓試圖滅火,但因面對大火時內心驚慌,加上不熟悉滅火器使用方式,無法噴出乾粉滅火,懊惱悔恨之餘,只能眼睜睜看著父母身陷火海。

二○一六年八月某日凌晨,一間公寓頂樓加蓋鐵皮屋發生火警,消防局獲報後立刻調派十七輛消防車、四輛救護車以及近五十名消防救災救護人員趕往搶救。消防人員抵達現場立即布線搶救並緊急疏散十七名住戶,同時登上四樓搶救老夫婦,但兩人獲救時已無生命跡象,送醫後不治。

看到起火,滅了就對?

人人都知道火災的可怕,談到「火」,更是除之而後快。你是不是也有以下的想法呢?

「火災發生了當然要滅啊,難道放著燒嗎?有滅火總比不滅好吧?」「消防隊來公司辦理演練時,我們都實際操作過滅火器,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大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旁,從小就要教孩子如何滅火。」

看到火,滅了就對嗎?圖/giphy

樂於助人是天性,但我們可能只有滅火的熱忱,卻沒有滅火的技術。一般人極少遭遇火災,真的碰上時,因為驚慌失措,通常沒有餘力(或能力)判斷起火原因,幾乎是隨便先拿手邊的東西試看看。

以居家來看,較常發生的紙類、電器設備、油類發生的火災都各有不同的滅火方式,若用錯方法,絕不只是「滅火無效」而已,還可能助長火勢、擴大傷亡。而就算用了正確的滅火方式,也不見得能安全地把火滅了。火災與火的不同在於它超出了人的控制,具有不可預期、快速的增長特性。

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一九九四年十月某日晚間,一家 KTV 招牌起火後,有人用滅火器自一樓往二樓方向噴灑,不僅沒噴到火點,反而讓火勢延著招牌往上延燒,整棟大樓迅速陷入火海。起火當下雖然有十個人立即被救出,但還是有許多人往三樓逃跑。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救援後,在二、三樓之間發現了十三具屍體。

二○一五年六月,知名遊樂園粉塵火災事件造成近五百人傷亡,有一部分便是肇因於錯誤的滅火方式,包括有人從舞台拿滅火器嘗試往台下滅火,卻因此吹起粉塵,讓部分區域從零星火苗變成一片火海。也有許多身上著火後,想用寶特瓶的水滅火降溫,結果這些水反而在著火者身上瞬間汽化為水蒸氣,進一步擴大燒燙傷區域。也有人脫下衣物想拍熄他人身上的火,結果帶動更多空氣助長燃燒,擴大燒燙傷面積及程度。

因此,面對火災不能只憑一股熱血或直覺去滅火。那麼,是不是透過學習就能正確且熟練滅火?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滅火很困難

你知道滅火器的操作要領嗎?相信許多人都能說出「拉拉壓」,但更精確地說,應該是「拉瞄壓掃」,即:拉(插梢)→瞄(火源)→壓(把柄)→掃(火源根部)。也就是提起滅火器後,「拉」開安全插梢,握住皮管,「瞄」準火苗,用力「壓」下把柄,朝火源根部左右移動「掃」射。熄滅後澆水冷卻餘燼,保持警戒,直到確定熄滅為止。

口訣雖然簡單,但是實際操作又是另一回事。圖/giphy

口訣簡單易懂,但是不表示就學會操作滅火器,更不代表懂得如何滅火。滅火器要能正確操作,必須經過實際操作的學習與訓練。然而,火場有太多變數(可燃物分布、空氣流通、室內格局、隔間材質等),如同戰場瞬息萬變。因此,滅火技術中最關鍵的不是多會操作滅火器,而是有能力判斷火場情況,並因應情勢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消防人員從學校到下分隊,依然會不斷地透過實務訓練累積經驗,以學習完整滅火的知識、技能與戰術,即使是資深消防人員,都不敢自拍胸脯聲稱滅火是易如反掌的事。

滅火很危險

連最專業的消防人員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從火場全身而退,何況是沒受過專業訓練、身上沒有任何裝備的民眾呢?圖/pixabay

滅火的危險在於可能錯失重要的逃生時機,因為你犧牲了原本可以安全逃生的時間來滅火。如果成功滅火就算了,但若誤判情勢、以為能夠掌控火勢,或情急之下滅火器操作錯誤,只會讓自己陷入更致命的危險中。

只有在火災初期才有機會以滅火器滅火。當火勢擴大、濃煙瀰漫,滅火器的滅火能力只是杯水車薪,別說滅火了,連自保都會是個問題,此時就只能靠消防人員來處理。

消防弟兄經過扎實嚴格的訓練,進入火場時全副武裝加上空氣鋼瓶,以團隊作戰的方式,輔以各種裝備器材、強大水力支援及各種車輛搭配,儘管如此,還是可能發生受傷甚至殉職的風險。就像在戰場上,再精銳的士兵也不代表不會發生意外,連最專業的消防人員都沒有百分百把握能從火場全身而退。

真實的火場瞬息萬變

目前訓練民眾操作滅火器的方式主要是油盤滅火,也就是在一個約兩公尺見方的方型鐵盒裡倒入清水,再澆上汽油,汽油會懸浮在水面上,接著點火,讓民眾操作滅火器去撲滅油盤上的火。實際體驗的人感覺大多是:「好像還滿安全的。」「一開始不太習慣,後來很好上手。」「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但真實火場與油盤滅火完全不同。

滅火並不容易,真實的火場瞬息萬變。圖/giphy

首先,火勢不同。油盤上的火只局限在鐵盒內,你可以安全、輕鬆地撲滅油盤火勢,就算不採取任何滅火的動作,火勢也不會擴大延燒,因為當油盤上的汽油燒完了,火就自然熄滅。然而在真正的火場中,能用滅火器成功滅火的時機只有在火苗成長的初期,如果第一時間無法撲滅,火勢在幾秒鐘之內可能變得無法控制。

其次,濃煙不同。當我們在空曠處練習油盤滅火時,黑煙會往上空飄散,並迅速冷卻、稀釋及淡化。若是建築物內部起火,因為牆壁、天花板等空間的局限性,高溫劇毒的濃煙會從天花板往下快速蓄積並遮蔽視線,阻礙逃生者及滅火者的移動。此外,滅火器噴出來的乾粉還可能受到火場熱流的影響,瞬間瀰漫室內,甚至回衝到滅火者,造成嗆傷。

第三,溫度不同。油盤燃燒產生的熱因為被戶外大量空氣冷卻,縱然有輻射熱,溫度也不會太高,因此你有機會盡可能接近油盤,可以清楚觀察到燃燒的火焰,並將滅火器瞄準火源根部,順利滅火。但真實的火場動輒幾百度以上,起火處的溫度更是高到讓人難以接近,加上濃煙遮蔽視線,很難接近並準確撲滅火點。

油盤滅火的訓練目的是讓民眾學會正確操作滅火器,但如果沒有清楚了解滅火器的使用時機、油盤與真實火場的差異,便會錯估了滅火器的能耐及自己的滅火能力。

滅火前要給自己留後路

照這樣說來,難道火災發生就完全不採取任何滅火行動嗎?那麼購買、設置滅火器要做什麼用呢?

滅火前要先為自己留後路。圖/pixabay

我們要明白的是,火災和其他災害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短短數分鐘內就會有快速的情境變化,而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有不同的應變方式。

使用滅火器的時機是在火災「初期」,也就是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發現,或是當下你眼睜睜看到火就在你身旁生成,或是火焰高度約在二十五公分以下,如此滅火才有較高的成功率。如果根本不知道火災什麼時候發生、火勢已經擴大、濃煙瀰漫或初期滅火失敗,就不該執著於滅火或嘗試找其他滅火工具,應該立即避難逃生。

為了能夠安全避難逃生,滅火前一定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就算滅火失敗,還是有辦法逃生,這就是為什麼滅火器應該放在大門附近、公寓大廈則放在每戶門外梯間的道理,因為當你拿到滅火器時已經在逃生出口,萬一滅火失敗也還有機會逃離現場。

【求生隨堂考解答:A】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19 年 9 月選書《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2019 年 7 月,遠流出版

The post 失火了,快拿滅火器來!先給我等一下,滅火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人類學家如何從田野考察中,挖掘出幾近失傳的「女書」文化?

$
0
0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編輯|劉芝吟。美術編輯|林洵安。

人類學家為什麼要做田野考查?他們從田野看見了什麼?1990 年代起,劉斐玟走訪中國湖南,投入女書田野。她參與拍攝紀錄片、蒐集歌謠故事,還與女書傳人結拜為姊妹!本文專訪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斐玟,看見人類學家如何挖掘文化背後的動人故事。

「女書版」梁祝很十八禁?!

女書,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神祕流傳數百年,直到 1982 年首度被發現。

「那時候我正在美國念書,興奮地請朋友帶一本女書來。打開一看,」劉斐玟笑著描述當時的心情:「哇!我的老天!」

《梁祝》的故事人人都聽過,但「女書版」《梁祝》想必沒幾人知道──裡頭描述祝英台洗澡的場景,畫面赤裸裸、用字單刀直入,內容非常十八禁!劉斐玟眼睛一亮,覺得太有意思了,這是過去從沒看過的文化觀點。

數百年來,女書默默流傳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只有女子使用。她們彼此用女書吟唱訴苦、結交姊妹,寫在摺扇、繡在花帶,親密分享女人專用的創作符碼。

女書由婦女自己書寫,不是任何史家的紀錄,那我們是不是能從中看見婦女的觀點與聲音?

劉斐玟越研究越好奇。她收拾行囊、千里迢迢前往江永,尋找當時僅存的自然傳人陽煥宜老太太。自此,展開她的女書田野之旅。

江永婦女會將女書寫在摺扇、繡在花帶或手帕。圖片來源│取自紀錄片《女書回生》畫面

女書被發現時已經瀕臨滅絕了嗎?為什麼這個文字會消失?

女書在 1980 年代意外被發現,當時學者尋遍江永一帶,只找到兩位會寫女書的自然傳人(沒有學校或教材,完全從社會活動傳承習得):高銀仙、義年華。但當我要前往做田野研究時,這兩位老太太都過世了。還好,不久中國又發現一位自然傳人陽煥宜。

女書的存在與消失,其實都脫離不了時代性。舊時,女子不能上學,認不得漢字,她們只能以女書共享情誼、創作抒發,代代傳承。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女書被貼上「妖書」、「妖字」的標籤,文本大量銷毀;再後來,隨著女性識字率提升,女子也不再學女書了。

可以說,女書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它凋零的最後一刻終於被發現。

研究即將消逝的文化,要如何做田野調查?有遭遇困難嗎?

當時學界僅知陽煥宜會寫女書,我便以她為訪談對象。有次訪談,我問她有沒有結拜姊妹,她用方言回答:「媽愣。」(沒的意思)。不久我陪另一位學者去,問了一模一樣的問題,想不到她卻說有三位姊妹。

「啊?為什麼答案完全不同?」後來我才明白,那句方言可以表示「沒有」或「沒了」。當時天天有人登門採訪,她已經熟知「套路」,只要回答「有」大家就會再追問「姊妹在哪?」(但她們都過世了),陽煥宜索性一次回答兩個問題。

這個田野初體驗是一次震撼教育。一是語言隔閡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讓我重新思考:如果田野對象有了公式化反應,人類學家該怎麼找到未曾被看見的文化?

我決定另起爐灶,轉往很少人去的河淵村。

這是人類學家的田野挑戰:既要跨越各種差異「進入」異文化,但是又得「超越」當下的訪談。

劉斐玟回憶起田野經驗,沒水、沒電、沒廁所,爬滿蛆的田邊茅坑,盛夏時滿床的跳蚤,樣樣皆是田野工作的另一種挑戰。圖片來源│劉斐玟

聽說你的結拜姊妹是女書最後的自然傳人,好奇妙!你們怎麼相識結拜?

我住進河淵村一年做田野,一邊了解當地文化,一邊向村民學方言。當時村裡從來沒有外人,大家對我很好奇,婦女也常常來屋子唱女歌給我聽,其中一位是龍玉。何豔新懂方言又學過漢字,則熱心地當起翻譯。

我和何豔新、龍玉每天一塊聊天、唱歌,無話不談,非常投緣。有天她們說:我們三個結拜為姊妹吧!我便一口答應。

一位是臺灣人類學家,兩位中國農村婦女(左一為何豔新,右一為龍玉),原本相隔千里、毫無關係,因為女書讓她們牽繫起奇妙的姊妹緣分,直至今日。圖片來源│劉斐玟

結拜姊妹時,你知道何豔新會女書嗎?

完全不知道!何豔新告訴我,她小時候跟外婆學過女書但早忘光了,我不疑有他。

後來我回美國寫論文,有天聽說湖南又發現了一位自然傳人名叫何豔新,簡直無法置信!「朝夕相處的結拜姊妹會女書,我竟然被蒙在鼓裡?」「她明明知道我在研究女書,為什麼不肯告訴我?!」

我內心盤旋著太多疑問,非常錯愕、不解,也很受傷,儘管重回江永幾次,始終鼓不起勇氣開口問她。

直到 2009 年我們約在北京聚會,那天,她才告訴我:「你來那時候,我日子過得很好,不想去回想那些傷心。」然後何豔新收起笑臉,很認真地說:

女書是很傷心的,你知道嗎?太傷心了!

何豔新從小跟著外婆學女書。外婆唱一首,她跟著唱,唱完外婆便把字寫在她的手心,讓她到屋外拿枝條在地上練習。大躍進時,因糧食不足,外婆遭媳婦虐待,一度自殺;獲救後以 85 歲高齡改嫁,翌年淒涼辭世。為告慰外婆,何豔新寫下四本女書陪葬,將女書「還」給外婆,從此封筆。攝影│周震

為什麼女書被稱為「傷心的文字」?

江永婦女把生命中各種苦情,透過女歌、女書來抒發,包括自己的悲苦、其他女子的遭遇,每一則都是真實而血淚斑斑的故事。女書記錄了她們生命的悲傷與苦難。

認識何豔新很多年後,她說起一段故事。

她的外婆寫得一手好女書,常幫人代筆三朝書(陪嫁女書),寫著寫著就哭了起來,有次眼淚把整本書都浸溼了。小何豔新不懂,問外婆為什麼哭?外婆對她說:「哎,寫這些字就是苦的,受了很多苦才寫下來,一寫就掉淚。」

何豔新隱瞞會女書,讓我強烈感受到那種傷心。她的「不說」,其實更深刻「說」盡了女書的苦。婦女用女書訴可憐,「可憐」不是單純的名詞、形容詞,而是真正刻鑿在她們生命裡的悲苦。

這也是為什麼我投入田野二十多年。她們一輩子的生命情感,不是三言兩語的訪談就能說盡,人類學家必須一點一點挖掘、察覺、拼湊出那些生命情境。

女書這麼傷心,婦女為什麼要寫女書?女書對她們的意義是什麼?

佛家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女書就像黑暗中的那一點微光,當一個女子傾訴的苦,讓另一個相同境遇的婦女產生了共鳴,那份共感就可能帶給她些許堅持的力量。

1993 年,我結束我的第一次江永田野,沒兩年,何豔新的丈夫住院。在醫院,生死只是一瞬,她想到老伴隨時會離世、家裡沒錢供孩子讀書,又再憶起自己一生孤苦,悲從中來,終於拿起紙筆寫女書。她一邊寫一邊掉淚,鄰床的家屬也跟著哭,何豔新說:

農村婦女就是這樣,別人難過我們就陪她掉淚,讓你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

這就是女書對她們的意義。當人生遇到苦難,她們藉著女書傾訴、悲嘆,說自己的苦,也說別人的苦,互相陪伴度過。能說出來就是好的。那些痛苦經過創作、釋放、被聆聽,會轉化成另一種情感能量。除了苦,還有自己掙扎走過的那份價值感。

女書提供了一個場域,讓這些婦女能在困境中找到生命力量,這是女書很珍貴的價值。

在生命的困厄時刻,封筆 35 年的何豔新,重新提起筆,以女書抒發心中苦楚。二十多年來,何豔新創作的女書已不下二、三十篇。攝影│林洵安

女書相較於漢字是很特殊的文字系統,為什麼你的研究反而很少談字體?

女書與漢字的對照已經有許多學者研究考據,女書的文字也大量被討論,但很少有人探討文本背後的故事和生命脈絡。

農村女子以女書「自訴可憐」,傾訴底層女性的飄零。她們透過女書宣洩、寄託,相互支持,女書不僅僅是文字系統,更是農村婦女的生命刻痕。對我來說,這些生命情境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部分。

以人類學方式做田野,把當地文化、婦女情感、生命史交融在一起,很不容易,但這是女書對我最大的意義。

劉斐玟與郭昱沂導演(下圖左二)、攝影團隊,前往江永拍攝紀錄片《女書回生》。因為預算少,團隊幾乎全自掏腰包完成拍攝,只因他們皆有著共同使命感,希望能為那些故事、那些歌聲、那群婦女,留下影音紀錄。圖片來源│劉斐玟

二十多年了,我還在研究女書⋯⋯

1982 年至今,多數到江永採集女書的學者研究發表後便離開,劉斐玟卻幾乎每年都會重回田野場域。一度,何豔新擔憂地安慰她:「小劉,你是不是研究做不出來?你放心,我們是姊妹,我一定幫你!」讓她既感動又哭笑不得。

對她而言,女書凝結了無數婦女的一生,只有一點一滴不斷摸索,才可能拼築出那些濃稠的情感與生命史,而那正是女書的重量。

當女書因為時代需求,逐漸走向觀光化、藝術化,劉斐玟能理解,但也更希望傳統女書的價值,不因此而被掩蓋抹去。把傳統女書對傳統農村婦女的真正意義記錄下來,作為一種史觀,便是她的使命。談起研究歷程,劉斐玟說:

人類學家做田野是沒有結束的一天。這些婦女的生命仍在開展,我、她們對女書的體悟、感觸、意義也不斷不斷疊加中。

一輩子投入女書研究,劉斐玟說自己有更深的責任感,要把這些生命故事留下來。攝影│林洵安

延伸閱讀:

    • 這些神祕文字只有女人懂!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
    • 紀錄片《女書回生》,郭昱沂導演,劉斐玟、謝嘉錕製片,轉盒子文創有限公司發行,2013
    • 劉斐玟個人網頁
    • 《女書──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婦女新知出版社,1991
    • 〈書寫與歌詠的交織:女書、女歌,與湖南江永婦女的雙重思維〉,劉斐玟,《台灣人類學刊》1(1):1- 49,2003
    • 電影《雪花與祕扇》,王穎導演,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她是幾近失傳的女書傳人,為什麼不肯告訴我?」專訪人類學家劉斐玟,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人類學家如何從田野考察中,挖掘出幾近失傳的「女書」文化?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讓人好想上學的「美感教科書」!課本不好看,誰是大魔王?

$
0
0

編按:透過教育,能帶領我們更快的認識世界。但在求學時期,卻是讓好多壓力推拉著我們前進。於是周遭的風景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直到徬徨地到站,還有些人不知自己身在哪裡、該往哪去。這真的是我們希望的教育嗎?
教科書應該是求學時期學生們的好夥伴,我們卻想少有與它們相處的快樂回憶。在108新課綱上線之際,本次《科學教育科科科》專題特別專訪了「美感細胞」的創辦人陳慕天,聊聊關於「教科書再造」的那些事。

新學期開始了,還記得小時候只要一開學,我們就會發一疊課本、習作,然後翻到背後寫上名字後,除非考試會考、上課會用,不然真的不會翻那本圖片老式、插圖傳統的課本。

難道國中小的教科書只能讓人感覺俗俗土土的嗎?

「課本會這麼醜,是沒有大魔王的!」美感細胞共同創辦人陳慕天表示。

教科書之所以難以改革,是因為它和許多單位的不同處境環環相扣:教育部擔憂增加課本的成本會導致反彈而不敢提升課本價格,而在現行每頁課本成本平均只有 3 元的情況下,讓出版社也很難有足夠的資源可以發揮。

「所以我們必須試著做給他們看,課本才有改變的機會。」陳慕天表示,當大家都不敢動的時候,課本就死在那邊。

2017 年「美感細胞」在 FlyingV 上發起「美感教科書再造計畫」募資。

2017 年「美感細胞」在 FlyingV 上發起「美感教科書再造計畫」募資,希望趕在 108 課綱上路、新課本推出前,進行體制外的教科書革命。「美感細胞」媒合五位設計師,編排國小五年級的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課本,募資額高達 560 萬,印刷近 1,4000 本送至 170 多所小學,共有超過 7000 位學生參與實驗計畫。

「在資訊爆炸的社會中,太多好看的影片、遊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課本永遠是最土的,小朋友根本不會用,但這就會犧牲買不起參考書和課外讀本的孩子。」陳慕天覺得,一本具有「美感」的課本,對學習資源缺乏的孩子是會有幫助。

「美感」教科書改變了教科書的什麼?

「美感」聽起來很玄,但到底什麼是符合「美感」的設計呢?(該不會要扯到畢達哥拉斯黃金比例吧!)其實「美感」也不是太難捉摸,主軸是課本的編排符合設計邏輯、要求,以及考量使用者需求。

「美感細胞」在 2017 年第二波教科書改造計畫中,設計五年級的五大主科課本。圖片提供/美感細胞,擷取自美感教科書計畫成果報告書

因此,教科書再造的主軸有二:一是透過視覺設計與排版,創造好的使用這體驗;二是加入設計師的風格與巧思,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好的視覺設計,創造好的學習者體驗

「美感細胞」透過許多方式來創造好的課本使用體驗,設計的眉角相當多,以下列舉三點說明:

  • 關鍵字放大、圖表引導,搭起學習的鷹架

陳慕天表示,課本設計跟商業設計最大的不同是,商業設計在客戶消費之後,有沒有記得其中的訊息都沒有關係,但課本可不能這樣。課本必須要能提供引導與鋪成,讓孩子循著鷹架學習,而後就算是把鷹架拆掉,還能再重搭起來。

圖左即是數學課本透過關鍵字放大,引導孩子掌握學習重點。圖片提供/美感細胞,擷取自美感教科書計畫成果報告書

以數學習題來說,就利用第一題將關鍵字放大,下一題將關鍵字縮小,用視覺引導,協助孩子掌握重點。

社會課本在講解少子化時,陳慕天提到過往常用 50 年代生育政策的圖片,搭配說明,但這樣做學生未必有感,若用出生率數據和政策結合,製作跨頁圖表,學生會更好理解少子化的狀況。

圖表引導範例:「美感細胞」的社會課本,應用圖表解釋台灣的人口變遷,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圖片拍攝/簡鈺璇

  • 編排有邏輯,空間配置舒適

陳慕天表示,視覺語言影響孩子很深,處理得宜就能讓孩子掌握單元重點,以往編排的方式是「大放大鳴」,有許多跟課文無關的插畫會干擾孩子,因此必須拿掉無意義的插畫,讓圖文搭配有邏輯。

過往出版社可能因為照片授權的原因,所以圖片都會舊舊、老老的。對應這個問題,陳慕天認為能會將圖片改成插畫,或調整圖片比例,重點是讓整本課本的設計風格統一,避免紊亂。

另外,為了閱讀舒適,有些編輯的小規則必須注意,如:對齊、圖片比例、字與圖間的留白與配置⋯⋯等。陳慕天表示。留白就像人講話的換氣點,假使白色的空間雜亂,人的閱讀節奏就不順,學生使用課本就很費力。

空間配置範例:108 年南一出版社編纂的國中一年級新版自然科教科書,「美感細胞」以他們的書為範例,解釋何謂好的空間配置。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 利用色彩計畫,幫助學習

色彩使用也是教科書重要的一環,如何透過色彩引導學生學習相當重要,因此課本常會用「色彩計畫」,例如將「綠色」色塊區分為先備提示,紅色是關鍵重點,藍色是習題,讓孩子看到顏色就知道現在的學習目標是什麼。

陳慕天表示,像是最新的康軒出版國小一年級國語課本,就用色彩標示聲符、韻符和介音,幫助孩子快速認識注音。

色彩計畫範例:108 年康軒出版社的國語課本應用顏色區隔聲符、韻符和介音。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色彩計畫範例:108 年南一出版社的自然課本,透過不同顏色標示血糖上升過程,更清楚呈現個階段的變化原因。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2)設計師埋梗,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美感》合作的設計師各有不同的特質,在課綱內容不變下,透過設計,課本好像「活」了起來,每一本課本都有設計師精心埋的「梗」在裡頭,學習感覺也變有趣呢!

陳慕天表示,五本課本是有光譜的!有跟現行教科書最接近的國語、社會和自然課本,也有離現行市場較遠的英文與數學課本。以下分別重點說明五本課本的特色吧!(看到課本,真想要再當一次學生喔!)

  • 數學課本:打破頁數 像變形金剛的課本

設計師方序中操刀的數學課本就像變形金剛般,打破一頁一頁翻書的慣例,透過拉頁和不規則形的內頁,讓孩子有跳脫框架的視覺震撼。

數學課本雙開頁,小朋友拉開時好驚艷!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在題型演練部分,別於考卷僵化的問答題型,數學課本加入類似解謎的圖形,請小朋友算出有幾個扇形。課本封面設計也有巧思,以「黃金比例」為靈感,類似鸚鵡螺的設計,老師教學時就有素材,扣連數學與生活的關係。

小朋友正在算這張神秘圖形中有幾個扇形。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 英文課本:時尚活潑 學英文還可以成為 fashionista

由陳永基設計師操刀的英文課本,走當代、前衛路線,裡頭的小動物穿著某一年歐洲兒童時裝週的衣服,封面是填字遊戲,用手機一掃,即可玩填字遊戲,以課本拉近英文與生活的距離,亦認識外國的文化。

英文課本當代感十足,給孩子不同的圖像刺激,課本內頁插畫是由插畫家「紅 林 」繪製的。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 自然課本:用高質感攝影來讓孩子對實驗有感

設計師王艾莉的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搭上空氣與燃燒單元,便在封面設計一個生鏽機器人,孩子可拿硬幣將機器人刮亮,而自然課本的內頁也跟金屬氧化的色彩變化有關係喔!

此外,與以往自然課本不同的是,設計師將實驗照片重新拍攝,以放大實驗圖片,以跨頁呈現實驗流程,讓同學掌握實驗結果,想忘也忘不了。

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封面的機器人(圖左),設計成刮刮樂,讓孩子認識「氧化」反應。圖片提供/美感細胞,擷取自美感教科書計畫成果報告書

  • 國語課本:增添趣味互動 領略課文背後意義

由設計師馮宇的國語課本編排,除了強調生難字詞的學習外,加入許多趣味的互動,像是〈生命中的大石頭〉那課,就透過表格讓學生學習安排時間;在〈果真如此〉課文中,就設計一個望遠鏡打孔的頁面,感受一管窺天的侷限,提醒自己對任何事物抱有懷疑的精神。

在〈果真如此〉一課的設計中,特別將望遠鏡做挖洞的設計。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 融入生活實際情境的社會課本

「圖文不符」在設計社會課本時,就加入許多時事梗和思辨討論,例如:加入「博愛座」的議題討論,透過大型摺頁插圖的方式,呈現不同處境的人,討論誰適合坐博愛座。

提及「多元文化」單元時,則配上一張群眾上街抗議的插畫,畫中每個人都拿著不同牌子,上頭有環保、勞工、土地和性別等抗議標語,讓學生知道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關注的議題。

陳慕天笑著說:「光這張圖就能讓老師上一整節課了!」

社會課本透過豐富的插畫,將許多議題包在裡頭。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走入體制內是更重要的事情!

「我不敢說所有小朋友因為課本就喜歡那個科目,但十個有兩、三個跟我們說,他對那門科目比較有興趣。」陳慕天表示,2017 年「美感細胞」完成課本改造計畫後,大家都很期待下一波的計畫,但設計課本不是他們的目標,走入體制內才是。

「過往是『給我們一本課本,給孩子一個美術館』,現在則是『創造一個教育設計產業鍊,改變社會』。」陳慕天表示,這只是實驗計畫,像是替出版社和教育部打前鋒,試試看美感課本的水溫。

陳慕天認為,既然體制外有些小成果,出版社和教育部也看到美感課本的需求,就有機會慢慢改變這個不健康的教科書出版體制,突破結構性問題。

因此,他們與出版社、教育機關與設計師一同合作,把募資實驗的能量,用在讓全台灣所有學生都有美感課本上面。

目前已有許多成果,陳慕天表示,在 108 年課綱中,三家出版社都有找設計師加入團隊,也積極優化部分課本的設計,今年許多學生就可以用到新編排的「美感」課本。

「美感細胞」在去(2018)年也跟新北市教育局、老師合作推出國中「品德聯絡簿」,由金曲獎設計師顏伯駿組團操刀。陳慕天表示,聯絡簿中還加入很素養的哲學思辨單元,透過問答方式帶領同學思考,挑戰自己原本的價值觀,這個聯絡簿計畫今年還在進行喔!(但只有新北市國中生才有,大家想買也買不到(嗚嗚))

107 年第二學期的新北市國中聯絡本,加入四篇哲學作家朱家安的文章,此篇正是討論「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差異」。圖片提供/美感細胞

陳慕天表示,許多成果顯示慢慢的改變與累積是有效果的,目前他們除了擔任師長、出版社和教育機關間的橋樑,協助溝通外,另一件事就是與台北教育大學合作,進行相關教育設計的研究,希望能用研究的方式,佐證課本對孩子學習之間的效果。

「美感細胞」的創辦人陳慕天,他手裡是 107-2 新北市國中的品德聯絡簿。圖/簡鈺璇攝影

陳慕天認為,人才培育亦很重要,他們開始將過往教科書實驗的經驗,製作編輯手冊或設計流程,讓更多設計人才能夠投入教育設計的產業中。

儘管走入體制後,事情變得很繁雜,改變也無法即時,但陳慕天說:「民主國家就像載著 2300 萬人的大機械往前走,換顆螺絲釘都很難,可是一旦換了,別人要改也很難。課本變美了,要把它變醜也是不容易啊!」

The post 讓人好想上學的「美感教科書」!課本不好看,誰是大魔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不小心碰上粉塵火災,我們該如何降低傷害?——《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
0
0

求生隨堂考:

WOW!這是全亞洲最大的彩虹 party!音樂進入最高潮時,舞台兩側朝台下群眾噴灑出一片七彩的玉米粉煙霧。剎那間,七彩炫麗景象忽然成了一片火海,原本的歡呼轉為震耳欲聾的慘叫。如果你身在其中,身上沾染的彩粉燒了起來,這時你該如何讓身上的火熄滅?

A. 一邊拍打身上著火處,一邊盡快逃離此處。
B. 躺在地上,來回滾動。
C. 待在原地不動,雙手遮住臉。
D. 請旁人用手邊飲料幫忙滅火。
E. 請旁人用衣服幫忙拍打。

【答案請見文末】

現場直擊

2015 年八仙塵爆發生前的彩色粉塵派對。圖/由 Jrs1203  – 自己的作品,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wikimedia

一場號稱全亞洲最大的彩虹 party,現場滿是繽紛的七彩玉米粉,歌手在舞台上賣力演出,群眾們個個光著腳丫踩踏地上,在炫麗的燈光陪襯下扭動肢體。晚上八點半,派對進行到最高潮,台上工作人員索性打開所有加壓的彩粉鋼瓶,一股腦的向熱情的觀眾噴發,為這熱情的彩虹 party 畫下完美的句點。

忽然間,台下閃過一大片強烈火光,同時伴隨著轟然巨響,整個舞台邊緣遭烈焰吞噬。大家都還沒回過神來,現場已經多處起火,超過五百人捲入火舌之中,原本歡樂的舞池瞬間變成烈火灼身的人間煉獄。

痛苦掙扎的尖叫聲不斷響起,群眾爭先恐後逃離舞池。舞台前排已經有人昏迷倒地,有人被現場可怕的景象嚇得拔腿狂奔,還有人全身著火、奮力掙扎……。但悲劇之神仍不罷手,零星火焰持續引燃部分在地上飄動的彩粉,踩過的腳印揚起的火舌張牙舞爪,像是要把人們再次拖回這個煉獄。

消防局接獲報案後,緊急救護人員陸續抵達現場,滿山滿谷的傷者痛苦地哀號著,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坐在游泳圈上或水桶、推車上,傷勢較輕微的人則泡在環狀戲水池裡降溫。地上充斥著一攤攤血水,彷彿控訴著這場悲劇是多麼的痛徹心扉!

出於善意的滅火,可能使他人傷得更嚴重。

二○一五年某日晚間,知名遊樂園發生極其嚴重的粉塵火災(不是粉塵爆炸),由於現場群眾幾乎身著泳裝且赤腳,當玉米粉塵瞬間燃燒時,全身上下都暴露在粉塵火焰中。

一批批救災、救護人員全速趕到現場實施急救及傷患後送,希望從鬼門關前拉回每一條珍貴的生命。圖/pixabay

一批批救災、救護人員全速趕到現場實施急救及傷患後送,用盡一切努力進行搶救,希望從鬼門關前拉回每一條珍貴的生命。然而,這場火災最終還是造成十五人死亡、四百八十四人燒傷,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型活動災難事故。

意外發生後,電視新聞密集追蹤報導傷患的救治情況,更天天上演著如何究責活動廠商,以及哪位政府官員應下台負責。但我們最需要知道的應該是:假設自己當時在現場或未來遭遇類似情況,例如自己或旁邊的人身上著火,當下可以做什麼、又該避免做什麼。而在此近五百人傷亡的意外背後,又是什麼原因加劇了傷害的嚴重度?

逃生禁忌:著火逃跑如同火上加油

當身上著火後,人在疼痛或有生命危險時總會本能地想逃離現場求生,但以前述個案的情況來看,奔跑反而會造成空氣及粉塵的劇烈擾動。因為無論是奔跑或身體扭動、揮動肢體,都會加速新鮮空氣的供應,使身上的火勢燃燒得更劇烈。

另外,在奔逃的過程中,腳步會揚起原本疊積在地上的粉塵,引發燃燒,因此造成許多傷者的腿部、腳掌皮膚剝落,露出鮮紅的真皮底層。簡單地說,在那種情境下奔跑會帶動更多飛散的粉塵及新鮮空氣,加劇身上火勢的燃燒與擴大,如同火上加油。

不正確救援:錯誤滅火將加劇燒傷程度

看到有人身上著火而痛苦時,或許會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來救對方。那麼該用什麼方式救火呢?滅火器?用水潑?還是脫下衣物拍打?我們看看這些方式分別會發生什麼事。

大家直覺地使用滅火器滅火,但是對於粉塵火災,滅火器的強烈氣流,反而會吹起地面粉塵,讓噴灑區域苗變成一片火海,導致更多人受傷。圖/pixabay

首先,回到前面的案例。當時現場確實有人拿滅火器嘗試往台下滅火,然而噴出時帶動了強烈氣流,同時吹起地上堆積的玉米粉塵,結果滅火反成了助火。瞬間,被噴灑的區域從零星火苗變成一片火海,造成更多人受傷。

其次,當時的舞池是已抽乾的游泳池,根本沒有充足水源能直接浸泡,因此有人以手上的飲料淋在身上降溫。但如此微量的水碰觸正著火高熱的身體,不僅無法滅火降溫,水還會瞬間汽化為水蒸氣,進一步擴大燒燙傷區域,結果變得更嚴重了。

第三,當時有人脫下自身衣物想拍熄他人身上的火,但由於溫度太高而無法靠近,只能抓住衣服一角,隔著一段距離朝對方身上猛揮舞拍打。但這個動作就像奔跑會造成的影響,反而帶動更多空氣幫助粉塵燃燒,使得著火者身上的火燒得更旺盛。此外,由於拍打力道大,很容易黏住或撕碎傷者已燒傷的皮膚,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面對火災,儘管出於一片熱血或直覺去滅火,但錯誤的滅火方式將使他人傷得更重。

保命策略:摀住臉部,站在原地,不要亂動

逃跑很慘,滅火更慘,那究竟該怎麼辦?

玉米粉的粒子其實很小,雖然看起來燒得很猛烈,但很快就會燒光熄滅,而且它必須接觸到流動的空氣或飄散在空中才會燃燒。因此如果身上著火了,為了降低傷害就只能做一件事,即「摀住臉部,站在原地,不要亂動」,這是唯一最佳的生存策略。

  • 「摀住臉部」是為了隔絕臉部周圍空氣,避免顏面燒傷,造成呼吸道、五官等損壞,並減少吸入性嗆傷。
  • 「站在原地」是因為奔跑會加速空氣流動、揚起粉塵,造成身上火勢擴大。「不要亂動」也是避免因肢體揮舞,使得身上燃燒的粉塵再度與空氣接觸燃燒。

燒燙傷已經造成,但別再擴大嚴重程度,這是唯一能讓身上的火盡速熄滅、燒傷程度降到最低的方法。要注意的是,因粉塵造成身上著火絕不能採取「躺、滾」等動作,會因此掀起堆積在地上的玉米粉,原本身上的局部燒傷可能變成全身性燒傷。

【求生隨堂考解答:C】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19 年 9 月選書《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2019 年 7 月,遠流出版

The post 不小心碰上粉塵火災,我們該如何降低傷害?——《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06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