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06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刊登要錢、訂閱也要錢,做研究就是要被期刊出版社剝削?學術界奮起抵抗出版巨商的血淚史

$
0
0
  • 鄭婷宇/編譯

圖/改自 2013 (CC) julochka, “amazon haul" @ flickr, CC BY-SA 2.0.

在研究過程之中,學者需要閱讀大量的參考資料,並時常需要更新、交流最新發布的文獻以跟上知識產出的腳步,但面對一個由少數大型出版商集團寡占的學術出版市場,全球各地的圖書館都面臨無力負擔高昂訂閱費用的窘境

面對節節高升的訂閱費用,臺大圖書館在 2016 年 12 月 6 日開出第一槍,發出明年起停止訂閱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的公告,清大、交大等大學也隨後跟上。

對學術研究來說,此資料庫涵蓋理工與生醫領域的許多文獻,退訂的決定將對師生造成重大影響,但唯有聯合的抵制運動,方能有一絲爭取合理價格的機會。事實上,抵制 Elsevier 的運動早已在世界各地發生。

期刊逐漸由六大廠商集中出版

世界上第一本科學期刊誕生於 1665 年,分別是法國的 Journal des Sçavans (智者雜誌)和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皇家學會哲學會刊)。在期刊系統出現以前,學者們大多藉由私人信件的往返、各式會議及專書中討論彼此的研究,訊息傳播的範圍與效率都受限。科學期刊的創立,幫助科學家擴大資訊接收的範圍,並得以定期交流研究成果,同行評審的原則也由此奠定。

從期刊問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雖然商業出版的期刊比例不低,傳播效率也較高,但大多數的出版業務仍由各學會負責。不過, 1990 年代中期的資料顯示,出版界的情勢出現了逆轉——商業出版的比例佔期刊總數的 40% 、學術與專業學會出版比例佔 25% 、大學與教育出版佔 16% 。在 1994-1998 年間出版的論文當中,出自 Elsevier 的比例就已高達20%。

Larivière 的研究分析了於 1973-2013 年出版的 4 千 500 萬份的科學論文,證明了在自然暨醫學科學與社會科學暨人文學等領域,發現文獻出版集中於六大出版商的現象日益顯著。這六大出版商分別為 Reed-Elsevier 、 Wiley-Blackwell 、Springer 、Taylor & Francis、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以及 Sage ,其中前四家身兼兩大領域的龍頭, Sage 僅在社會科學暨人文學中躋身前五大出版商,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亦僅在自然暨醫學科學佔有前五大之一的地位,並且是上述出版社中唯一的學術學會,其餘五家全都是商業出版商。

數位科技的應用,非但沒有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加普及與自由,反而讓大型的商業出版集團獲利更多。

在自然暨醫學科學領域, 1973 年之前,前五大只佔該領域約 20% 的論文出版比例,到了 2013 年激增到 53% ,其中 Reed-Elsevier 、  Springer 和  Wiley-Blackwell 三家就囊括了 47% 的比例,足見出版比例分配的不均。社會科學暨人文學領域, 1973 至 1990 年間,前五大商業出版商所出版的論文比例佔該領域不到 10% ,卻在2013年時飆升至 51% 。

換句話說,在這兩個領域做研究的學者在查詢資料時,大概每兩篇文獻,就會有一篇名列於這六大家出版商的資料庫之中(圖一)。

2013年前五大學術出版社在兩領域的期刊出版比例。資料來源:The Oligopoly of Academic Publishers in the Digital Era / Vincent Larivière。製圖:鄭婷宇。

高昂的文章處理費與訂閱費,逼研究者起身抗議

呈現寡占狀態的學術出版市場,衍生出文獻集中化的現象,加上不合理的商業模式,使各大圖書館漸漸無力負擔出版商不斷提高的訂閱費用。早期,當學者想出版研究成果時,只能無償交付出版商,後續學者本身因不再擁有著作權利,以致不得自行散播著作、與同業交流,除非圖書館付出大筆費用買回期刊,納稅資助國家研究的公民也無法閱讀這些最新的知識。有感於期刊出版商以販賣他人研究成果獲取利潤的商業模式,對研究者、圖書館與納稅民眾都不公平,開放近用的新型商業模式在一連串摸索中逐漸成形(詳情可參考)。在開放近用的出版形式中,期刊出版商轉而向學者或其所屬的機構索取文章處理費,刊出後的論文將可免費釋出給所有人取用。

在混合型期刊 (Hybrid journals) 中,資料庫的取得須透過訂購,但支持文章以開放近用的方式投稿,此部分便會向作者所屬機構索取文章處理費,以「彌補」該文提供給任何人免費取用所減損的經濟收益。期刊 Lingua 的前主編 Johan Rooryck ,批評混合型期刊是「雙重收費」,不僅向作者索取高達每篇 1800 美元的文章處理費,期刊的訂購也要價不菲。即使 Lingua 所屬的 Elsevier 表示已收取文章處理費的文章是免費開放,但許多研究者仍對於期刊訂立的高昂文章處理費與訂購費感到不滿,認為自己無償勞動所產出的學術貢獻,成為出版商獲取高額利潤的來源。畢竟 Elsevier 、 Springer 和 Taylor&Francis 等幾家大型出版商的獲利率皆高達 35% ,這可是比 Facebook 獲利率 27% 還驚人的利潤。

期刊大盤商索取的高昂費用,對學術成果的流通與近用性皆造成傷害。研究者的怨念在 2015 年爆發開來,要求 Elsevier 降低文章處理費、讓作者保留其著作權等。在 Elsevier 拒絕後, Lingua 的六位編輯與 31 位編輯委員集體辭職以示抗議。這群編輯另創一個新的開放近用期刊── Glossa ,只向作者收 400 美元的文章處理費,並取消對無資金之投稿者的收費。

認知科學的社群則在 2016 年接續了這場對 Elsevier 的抗議運動。一群研究者向 Elsevier 請願,要求降低 Elsevier 在該領域的權威期刊── Cognition 的文章處理費。由 David Barner 發起的聯署請願,在一週內就集結了超過 1200 位附議,其中包括至少十位 Cognition 的編輯委員會成員。截至目前為止,該網站共收集了 1661 位科學家的連署。

期刊訂閱費用節節高升,大學圖書館紛紛抵制

在期刊與出版商彼此合併或兼併之後,學術出版市場被少數幾家廠商寡占的情形,使圖書館更無議價的空間。根據美國研究圖書館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之統計,自 1986 年至 2012 年以來,期刊價格已上漲 456% ,約為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上漲幅度的四倍,期刊價格居高不下,穩坐圖書館開支最高的寶座多年。

面對不斷上漲的資料庫訂閱費用,各國學術機構的採購經費日漸捉襟見肘。

2012 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家 Timothy Gowers 在其部落格發表一篇「知識的代價」(The Cost of Knowledge) 的文章,呼籲學界共同抵制 Elsevier 剝削研究者與社會的商業模式,加入拒絕向 Elsevier 擁有之期刊投稿、協助審閱或編輯的行列,目前已累計有 16,484 人響應。以 Gowers 的文章為序幕,一場向 Elsevier 抗議的「學術之春」 (Academic Spring) 開始在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蔓延而起。加州、哈佛等名校先後譴責 Elsevier 資料庫售價高額的漲幅,停止訂閱。

儘管 Gowers 的登高一呼獲得熱烈迴響,但這場杯葛似乎缺乏後續的威力與參與動能。

根據 Tom Heyman 等人於 2016 年追蹤化學、心理領域約 500 名參與聯署的科學家後續動向的研究指出,有 23% 簽名的科學家仍在 Elsevier 發表論文(圖二)。對科學家來說,要遵守「不發表」的承諾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不小,面對學術工作環境崇尚的高影響力指標,科學家常有投稿主流且高影響力期刊的壓力與誘惑。

抵制 Elsevier 承諾跳票的科學家。資料來源:On the Cost of Knowledge: Evaluating the Boycott against Elsevier / Tom Heyman, Pieter Moors, Gert Storms.。製圖:鄭婷宇

荷蘭是 Elsevier 的發源與總部所在地,當地的學術圈同樣對沉重的訂購費用感到不滿。 2015 年,荷蘭教科文部次長 Sander Dekker 出面與 Elsevier 談判,加上 14 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聯合發動杯葛計畫,威脅集體辭去於 Elsevier 編輯等職務,甚至投稿。這場由政府帶頭、學界團結對抗壟斷的學術出版集團的運動,在 Elsevier 的妥協下落幕。雖然荷蘭學界提出的條件被打了些折扣,但仍成功爭取到更好的開放近用條件。

為了抗議 Elsevier 不透明的商業模式,德國 DEAL Project 計畫共有多達60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共同抵制 Elsevier ,全面停訂 Elsevier 期刊的決定將自 2017 年 1 月起生效。

臺灣各大學對出版商的反擊

臺灣也在這波抵制 Elsevier 的浪潮中挺身而出。臺灣全國每年花費於購置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電子期刊的費用不斷攀升, 2016 年的費用較 2008 年增加了 53% ,達到 2700 萬美元,占目前大專校院的年度電子資源採購經費近 1/3 。經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 (CONCERT) 小組與 Elsevier 討論後,因 Elsevier 堅持其計價模式及內容, CONCERT 小組決定延緩續訂,並呼籲各圖書館考量全體會員的利益,集體停訂以促使 Elsevier 與臺灣簽訂合理的合約。

各校圖書館長年承受不斷調漲的資料庫訂閱費用壓力,即使是資源豐厚的臺灣大學也難以承受。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的驚人訂價,排擠圖書館引進其他期刊資源的經費。臺灣大學於首先發出明年起停止訂閱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期刊的公告,緊接著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勤益科技大學、實踐大學等學校先後發表停止訂閱的聲明(圖三)。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採購經費與效益不成比例。資料來源: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三校圖書館之公告。製圖:鄭婷宇

推動、取得開放近用論文的其他管道

對抗大型期刊出版商壟斷之運動前途未卜,學者與研究機構是否能夠團結面對是關鍵所在。

除了抵制訂閱、投稿、編輯大型商業期刊之外,還有其他可行的實際行動可推動學術出版環境的開放。

Ginsparg 架設的 arXiv ,提供科學家上傳自己論文發表前的預印本的平台,開放所有人瀏覽與下載,讓最新的研究成果能迅速且更大範圍的交流。 Alexandra Elbakyan 創立的 Sci-Hub 提供用戶免費下載論文的服務,遇到付費論文時,該網站會自動登錄志願者提供的已訂閱帳號進行下載,並自動備份論文,方便下個用戶的使用。

當知識成為可以估價的商品,研究成果的流通範圍及可近性勢必會受限。長久以來,期刊出版商以學者產出的論文為獲利基礎來源,在收取高昂文章處理費、訂購費的狀況下,年年賺得豐厚利潤的商業模式,一直引起研究者與學術機構的怨懟。儘管開放近用的概念在學術界已漸次推廣開來,大型商業集團壟斷學術出版市場的情形,讓許多研究及教育機構在面對年年抬升的期刊資料庫價格面前,幾無議價能力。當知識成為一項價格難以負擔的商品、資訊的流通被付費高牆阻隔,難以取得參考資料的研究將停滯,對整體社會也將會是弊大於利的悲劇。

本文轉載自 台灣創用CC計畫 ,原文為〈失衡的期刊出版市場:學界力抗出版巨商的奮鬥史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The post 刊登要錢、訂閱也要錢,做研究就是要被期刊出版社剝削?學術界奮起抵抗出版巨商的血淚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法國男人陰囊的溫度,左右不對稱?——2019年搞笑諾貝爾解剖學獎

$
0
0

左邊,熱熱的

科學家的好奇心總是令人敬畏,早在 70 年代時,就有勇者開始量測男人的陰囊溫度1。然而,隨著儀器靈敏度的提升,學者開始發現:「咦?左邊,總是比較熱」。

法國的郵差(圖非實驗者本人XD)source:Julie Kertesz

於是追求科學之美的學者 B. Bengoudifa(法國土魯斯第三大學,Université ToulouseIII)團隊,找了一般人、郵差、巴士司機等法國男子,研究在「不同姿勢」、「裸體與否」等情況下,陰囊的溫度變化(喔喔喔 (≧w≦ヾ))1, 2。更棒的是,該研究榮獲了2019年的搞笑諾貝爾解剖學獎。

下圖以巴士司機為例子,顯示了他們的實驗統計結果。

裸體和著褲的陰囊,在不同姿勢下的溫度變化。中文資訊為本文作者標註。圖/B. Bengoudifa, R. Mieusset (2007) Thermal asymmetry of the human scrotum. Human Reproduction. 22. 2178-2182.

關鍵幾度 ℃,精蟲歸去來兮

所以從這些實驗裡,我們可以知道些啥呢?

研究發現,不論裸體、姿勢、工作與否,左側陰囊的溫度都比右側高。

穿褲子的(嘖)司機工作 1.5 小時之陰囊溫度變化。中文資訊為本文作者標註。圖/B. Bengoudifa, R. Mieusset (2007) Thermal asymmetry of the human scrotum. Human Reproduction. 22. 2178-2182.

其原因仍屬未知,法國團隊推測可能是多數男人(約 89%)的陰莖偏左,高溫的陰莖加熱了陰囊。亦有可能是未知的血管散熱結構、熱受器等,導致「左邊熱熱的」。

BUT,這研究有什麼貢獻呢?(誰說一定要有貢獻啊,做實驗爽就好了啊)

精子發育的適合溫度為 33-35℃ 〔註 1 〕,而過往的研究早已證實,過高的溫度將導致睪丸細胞凋亡、精子受損,甚至不孕4。因此設計優秀的散熱裝置,是太空、航天、採礦科技等環境工程下甚為重視的一環5。甚至早在近四十年前,美國人就已發明了「水冷式睪丸散熱器」6,臨床試驗證明有效改善男性的不孕症。

AW Zorgniotti團隊發明的「水冷式睪丸散熱器」,受試者需每日配戴16小時、為期約3-4個月。水冷液體為水或水、酒精混合物,實驗發現可降低約2℃左右。From: 參考文獻6

逆轉少子化:空調.裸體裙子.救精子!

如此重要的研究,怎麼能沒有亞洲學者的參與呢?2008 年的《國際男性生理醫學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刊出一篇由韓國學者團隊的研究:他們研究了室內空調(18℃ 和 26℃)與椅墊高度(0-8 公分)對於陰囊溫度的關係 3。結果發現陰囊溫度和椅墊高度無關,但和室內空調溫度有關(衛福部快修法天天開冷氣啊!)

韓國學者設計的實驗裝置與結果。圖/Gook‐Sup Song, Wonwoo Kim, Ju Tae Seo (2008) Effect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chair cushion on scrotal temp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31. 418-426.

而德國學者們也不甘落於法國人後,他們研究了「裸體」、「寬鬆褲」和「貼身褲」對於陰囊溫度的影響7。結果不出所料,陰囊的溫度以「裸體」最低,而「貼身褲」在靜坐或行走時都會使陰囊溫度顯著上升。

德國學者設計的實驗結果。From: 參考文獻7

所以為了台灣的生育率,讓我們大聲呼籲「空調.裸體裙子.救精子!」吧!

參考文獻:

  • 註 1:另其他的文獻認為應低於核心體溫 1-2℃,請見參考文獻 7
  1. B. Bengoudifa, R. Mieusset (2007) Thermal asymmetry of the human scrotum. Human Reproduction. 22. 2178-2182.
  2. Winners of the Ig® Nobel Prize. (搞笑諾貝爾官方網頁)
  3. Gook‐Sup Song, Wonwoo Kim, Ju Tae Seo (2008) Effect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chair cushion on scrotal temp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31. 418-426.
  4. Koji Shiraishi, Hiroshi Takihara, Hideyasu Matsuyama (2009) Elevated scrotal temperature, but not varicocele grade, reflects testicular oxidative stress-mediated apoptosis.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28. 359-364.
  5. Nunneley, Sarah A. (1994) Personal cooling systems: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NASA. Johnson Space Center, Seventh Annual Workshop on Space Operation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SOAR 1993), Volume 2; p. p 559
  6. AW Zorgniotti, AI Sealfon, A Toth (1982) Further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estis hypothermia for infertility due to poor semen. Urology. 636-640
  7. A. Jung, F. Leonhardt, W.-B. Schill, H.-C. Schuppe. (2005)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undertrousers and physical activity on scrotal temperature. Human Reproduction. 20. 1022-1027.

The post 法國男人陰囊的溫度,左右不對稱?——2019年搞笑諾貝爾解剖學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扶老攜幼自己的家人自己救:擬定災害之「家庭逃生計畫」——《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
0
0

安全小提醒

學會了「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等防災策略,一旦遇到火警,最重要就是要能「跑得掉」,而我們若想安全且順利逃生,平時就得做好準備。請和家人一起完成下列事項。

A. 畫出家中平面圖。
B. 確認兩個不同方向的逃生出口。
C. 確認室外集合點。
D. 模擬各種火災情境。
E. 實際進行逃生演練。

現場直擊

消防人員背著沉重的裝備步出火場,神色黯然,原本還抱著一線希望的她瞬間崩潰。

半夜兩點多,她在三樓臥房準備就寢,突然聽見宛如玻璃破碎的聲音。她急忙起床,打開房門下樓查看,發現二樓客廳起火,濃煙四起。她急忙回到三樓臥房,一邊叫醒睡在身邊的六歲兒子與七歲女兒,一邊跑進房內浴室放水弄溼毛巾和棉被,打算讓孩子用來摀住口鼻逃生,此時大兒子仍在四樓睡覺。

但當她準備從浴室返回臥室救孩子時,火舌已竄到三樓,因房門未關,濃煙高溫迅速瀰漫房間,雖只有幾公尺的距離,已沒辦法回臥室搶救子女。她只好勉強從浴室的窗戶爬到戶外,再爬到隔壁陽台求救。可是為時已晚,消防隊進入救援時,三個孩子都已喪生。

這場火把一棟嶄新的建築物從二樓到五樓牆壁燒成一片黑,鋁門窗框被燒得變形,玻璃因高溫而爆裂,碎片散落滿地。

一夕之間天人永隔,逃出火場卻獨活的她悲慟欲絕,癱趴在地不斷哭喊……

圖/pixabay

二○○九年十一月某日凌晨兩點多,一處透天住宅發生火警。消防局接獲報案後於三十分鐘內撲滅火勢,在三樓臥房發現二女兒及小兒子倒臥床上、全身燒焦,大兒子則陳屍在四樓房間床鋪與窗台間的地板上。

這場火災的起火點在二樓客廳,起火原因是電線走火。

當時的狀況是,媽媽發現火災後未第一時間叫醒所有人,在四樓熟睡的大兒子並不知道發生火災。接著她返回房間沒有關門,以致火勢從二樓迅速往上延燒,並侵入臥室,當時如果有隨手關門,便能阻隔一定程度的濃煙高熱。由於子女持續暴露在濃煙中,最後窒息而死。

而媽媽當時雖然被困在臥房的浴室,此時臥房已濃煙密布,她在千鈞一髮之際從勉強足夠人身通過的浴室窗戶攀爬到隔壁陽台求救,因而倖存。

因應場景訂定具體逃生計畫

我們先來模擬一個情境。

火災警報器響起,接下來下一步呢?圖/giphy

「嗶嗶嗶!」「嗶嗶嗶!」一陣刺耳的警報聲劃破深夜,你突然驚醒,隱約聞到了焦味,但除了嗶嗶聲不斷,家中仍一片寂靜。是住警器響了,表示家裡可能發生火災!叫不停的嗶嗶聲就像倒數計時的炸彈,似乎每響一聲,存活機會就少了幾個百分比。

警報聲是從樓上還是樓下傳來的?房間、廚房還是客廳?家人都在哪裡?他們知道發生火災嗎?如果馬上大叫失火了,確認全家人都醒來後要做什麼?

首先,每個人的年齡、行動力及火災發生當下的所在位置都有所不同,若家中有年幼孩童、肢體障礙的親人、年長行動不便或臥病在床的長輩,縱使第一時間知道火災、學過火場避難求生要領,仍會因為行動能力較弱而無法自行逃離火場。

再者,每個場所的空間配置都不同,窗戶、陽台、出口位置、滅火器、緩降機等避難逃生器具的裝設地點等也不一樣,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逃生策略與應變方式。

那麼什麼叫更具體的做法?就是「訂計畫」

事先規劃火災逃生計畫,未雨綢繆。圖/pixabay

啥?火災不就是意外,還要計畫嗎?我們怎麼知道哪邊會燒起來?火災來的時候我跑都來不及了,還要翻閱「計畫書」,不會緩不濟急嗎?火場變數那麼大,計畫根本趕不上變化,到頭來計畫到底能發揮什麼作用?

前面提到了「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這三個策略,這裡要談的「計畫」可以說是居家「最全面」的防火避難準備事項。

及早發現火災後,就是進行各種應變、逃生、避難行動。那麼事先可以做好哪些準備,以利火災時「跑得掉」?我們一再提到,從人的行為來看,火災造成傷亡的原因是「太晚發現火災」和「初期應變錯誤」,發現太晚已經靠住警器克服了,那麼初期應變錯誤呢?

雖然前面破解了許多火場求生的迷思與誤解,也學會了避難求生的各種大原則,但每天生活、休息的家這樣的場景中,則要有更具體的做法,那就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

家庭逃生計畫製作步驟

家庭逃生計畫該怎麼製作呢?建議全家人一起當做「密室逃脫遊戲」來討論。

當作「密室逃脫遊戲」一起規劃,第一步,畫出家中平面圖。圖/giphy

步驟一:畫出家中平面圖

包括大門(往室外)、各個房間(含用途)、房門、窗戶、陽台、逃生梯、隔間材質……等等,每層樓各畫一張。為什麼連隔間材質都要標註?因為這有助於了解家中每個房間是否適合關門避難。

步驟二:確認「兩個不同方向的逃生出口」及「室外集合地點」

「出口」指的是可以進出並離開建築物的門,「不同方向」則最好是相反方向。選定「兩個」的目的是萬一主要出入口無法逃生,可以經由其他方向的門窗逃到室外。

但其實許多建築物(包括大樓、公寓、透天)的一戶通常只有一個門(一個逃生出口),因此大小足以讓人進出的窗戶、落地窗勉強可以算是「出口」。由於沒有可以通到室外地面的樓梯,就需要增設避難器具。

室外安全集合地點要由全家共同決定,並確認每個人都知道在那裡,否則會不知道家人是否都安全逃生,甚至發生在火場互相等待或想再返回火場尋找家人的狀況。合適的室外安全集合地點應選在住家附近且相對安全、不妨礙救災、燈光明亮的地方。

步驟三:模擬各種情境,檢視逃生路線

根據近年的火災統計資料,居家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地點分別是客廳、臥室及廚房,因此要模擬當家中不同房間起火時,各房間的人應該如何應變及選擇逃生路線。在這個步驟中,需要特別注意各類房間的燃燒特性,以及比對家中的實際情況,例如:

  • 客廳起火:一般客廳會連著玄關至唯一大門(出口),如果火勢擴大,可能阻礙通往大門逃生的路徑,這時就要改變策略,進行關門避難或往反方向逃生。
  • 臥室起火:通常臥房內的可燃物較多,建議立刻逃生,並關上臥房門,以局限火勢。
  • 廚房起火:通常為油類火災,初期可能局限在瓦斯爐台,也可能是高功率電器用品電線走火。有些廚房是開放空間,火勢擴大時就可能迅速蔓延到走道。
  • 走道起火:若未擺設雜物,起火的機率較低。走道一起火便可能阻斷多個房間的逃生路徑,因此可嘗試以滅火器壓制火勢的方式強行通過,或往反方向逃生。
  • 門外(別戶)起火:原則上採取「關門避難」,並可躲到戶外陽台避難。

補足設備並調整配置

準備足夠避難器材,確認逃生路線是否順暢。圖/pixabay

畫完逃生路線後,請思考幾個問題:你是否已充分掌握家中哪裡最可能發生火警?哪裡發生火災最危險?哪裡發生火災最不容易被發現?這一連串思考可能會讓你嚇出一身冷汗!顯然光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把缺口補上。

家中還欠缺什麼消防設備?

確認住警器是否安裝妥適,包括房間及走道?滅火器數量是否足夠,哪些房間還需配置?緩降機、救助袋等逃生避難器具是否穩固,有無加裝必要?下降空間是否無障礙?

家中裝潢及物品配置是否需要調整?

屋內各扇窗戶、陽台盡量不要加裝鐵窗,假如窗戶有裝置鐵窗,應預留可開啟的逃生口,並教導家中每一個人都能快速開啟,如有上鎖,應知道鑰匙放置處。針對發生火災可能最危險的房間,須考量是否改換防焰或耐燃材質裝修。同時確認各項電器用品、可能的火源是否需要重新調整與配置。

規畫的逃生路徑是否都暢通?

將家中走道清空,確認你所劃設的室內逃生路線移動時不會被雜物、裝潢或障礙物卡住。以透天厝來看,車庫應預留通道,勿被櫃子、機車、汽車等填滿空間。如果是住公寓大樓,要保持室外通道清空,確認樓梯間、走廊通道沒有堆放雜物或鞋櫃。此外,也要確認安全門雖然關閉卻沒上鎖。

每半年演練一次

家庭逃生計畫訂出後,要想發揮成效,就得靠「實際演練」。

想要在火場中逃生,不是碰運氣亂竄就可以。做好計畫,還要實際演練多次。圖/pixabay

在火場最嚴苛的情況下,你必須在濃煙高熱中匍匐前進,克服恐懼、黑暗及混亂。因此你必須沿著牆壁,練習用手和膝蓋迅速低身爬行至出口,而不是碰運氣般亂竄。

家中的每個人都要練習,做到無論在家裡的任何角落,都能快速摸索出逃生方向,知道出口在哪裡,還要學習在黑暗中也能打開所有門和窗的鎖。

這些都可以透過平常每半年的遊戲化練習,達到「閉著眼睛」都會的程度。

家庭逃生計畫背後的三層意義

「家庭逃生計畫」是居家最重要的防火避難準備事項。一個好的「家庭逃生計畫」,必須事先分析所有可能的狀況,然後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案,最後決定實行的方法。這麼做的背後有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是「再次檢視前三個策略是否做到位」。

包括一、不會燒:掌握家中何處最容易發生火災,並調整用火用電方式;二、燒不大:針對家中燒起來可能最嚴重的地方,排除雜物,清空逃生動線,使用防焰或耐燃材料;三、早知道:確認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的房間都已經妥善安裝。

第二層意義是「讓各項應變行動(滅火、逃生或避難)具體化」。

包括滅火器還應該增購配置在哪些房間?火場情境是否經過充分模擬,當任何地方火災時,任何房間的人都能掌握正確的逃生路線?是否落實每半年一次的練習,讓每位家人熟悉到閉著眼睛都能快速找到出口,以及無法逃生時,哪個房間可以關門避難?

那麼,針對模擬外的狀況是否就代表計畫趕不上變化,完全失去參考價值?我們制訂計畫的目的不是為了一步一步、毫無偏差地照著走,而是為了因應突發變數,為可能發生的變化做出各種資源準備。

這便是計畫的第三層意義,縱使發生模擬外的狀況,因為你已事先完成各方面的資源準備,你將更有能力判斷出正確的應變方向,並運用各項資源來減低傷害。

30 秒掌握生機——策略四:跑得掉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19 年 9 月選書《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2019 年 7 月,遠流出版

The post 扶老攜幼自己的家人自己救:擬定災害之「家庭逃生計畫」——《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天氣之子》心理學解析:你願意拿什麼,來換取心中的雨停?

$
0
0

在你的生命裡面,是否也曾經有過「如果那時候可以這樣做就好了⋯⋯」的想法?你是否曾經想像過,在平行時空的另外一個自己,當初做了截然不同的決定,現在正邁向另外一種比你還要精彩的人生?
不過話說回來,你又怎麼知道那你沒有選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一定能讓你吃比較少的苦?

這種思考方式在心理學中稱作「與事實相反的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經常會帶來後悔(regret)和惆悵的情緒1,但也有一些功能(例如修正我們之後的行為)2

可是,就像我們無法預知天氣一樣,我們也無法知道某種選擇會帶來怎麼樣的命運。或者說如果你因為某一種選擇,真的改變了你的人生之舵,大幅挪動了你前進的方向,然而這樣的一種改變,勢必也蘊含著某種代價——這或許就是《天氣之子》想要告訴我們的事。

source:IMDb

以下巨雷,還沒看的人趕快左轉離開喔!

 

 

 

 

 

確定不離開?那我們要開始囉~


自我追尋的旅程

想當年我在看《你的名字》的時候哭得唏哩嘩啦,沒想到過了三年我儼然已經變成了大叔的年紀了(我旁邊那個大學生倒是從頭哭到尾)。這也意味著人在不同的年紀,受到感動的主題也不盡相同,因為在不同時刻的我們,正在面臨各種不同的生命議題——主角帆高和陽菜也是。

你在看電影的時候也哭得唏哩嘩啦嗎?source:IMDb

根據《內在英雄》的論述3(詳細資訊請參考此網頁介紹),人的生命有六個主要的原型,男性與女性常見的發展分別如下*:

  • 男性(帆高):天真者(嚮往東京)→ 孤兒(離家東京落難)→ 鬥士(向天空開一槍)→ 流浪者(陽菜蒸發後落寞)→ 殉道者(從鐵道跑向廢棄大樓喚回陽菜)→ 魔法師(回去面對自己的高中生活,然後原諒自己)
  • 女性(陽菜):天真者 孤兒(母親死亡)→ 殉道者(變成晴女,四處幫人祈求天晴)→ 流浪者(蒸發到天空中的草原迷失)→ 鬥士(開始會為了自己祈求)→ 魔法師(與帆高再次相遇,發現這是自己的選擇不是自己的錯)

故事裡面的這兩個角色,某種程度上面就是順著這樣的路徑,展開他們邁向自性化的旅程4

帆高:成為生命中的鬥士

帆高嚮往著東京,逃離了家庭。source:IMDb

首先我們看看帆高,一個嚮往著東京(天真者),因為受不了家裡面「窒息感」而逃離家庭(小說裡的設定是他承受了父親的家暴)、逃離一座島的少年(孤兒,象徵他離開了母親的「子宮」,也就是「島」),從在船上一場生死交關的暴風雨當中,撿回了一條性命,重新開啟了他的另一個人生。

如果你有留意,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冒險者都要離開他原本熟悉的地方,到一個「不熟悉又恐怖」的地方展開冒險5,例如:李逍遙進入仙靈島、哈利波特捲入霍格華茲的魔法世界、漢塞爾跟格麗特走進有糖果屋的黑森林13、阿拉丁被逼到洞穴裡面去取神燈等等6

幾乎所有的冒險者都要離開他原本熟悉的地方,到一個「不熟悉又恐怖」的地方展開冒險。source:IMDb

帆高也不例外,來到了他不熟悉的東京、流落街頭、盤纏用盡(流浪者),在這個時候,遇到了給他一個 Big Mac 的女孩陽菜,以及暫時願意收留他的小圭。他曾在情急之下對著天空開了一槍,以為可以保護(鬥士)陽菜,可是這時候的他還不知道「為何而戰」,只是很中二的希望能夠「守護心中喜歡的女孩」,沒想到還被陽菜罵了一頓、說他搞不清楚狀況(不過陽菜本身應該還在迷惘當中)。

一直到後來的劇情,陽菜消失,他一個人不斷地在鐵軌上面奔跑,也象徵著了他第二次的流浪──這一次的流浪跟第一次不一樣,第一次他是漫無目的、懷抱著天真的心情只想來東京、只想要逃離家裡;但是這次在鐵軌上面,臉頰留著血、眼角流著眼淚、不斷向前奔跑的他已經有了信念,他想要找回他所愛的人。所以他放棄他想要的晴天(殉道者),最後終於奇蹟似的換回了陽菜(魔法師)。

當一個人的生命裡面有可以守候的人,他的生命就重新有了靈魂。

在廢墟的大樓裡面,帆高又對著天空開了一槍,看過電影的人可以在這裡先停下來想一想,這一槍跟前面的那一槍有什麼不一樣?

你有注意到帆高開槍的動機有何不同嗎?source:IMDb

(好了我要講了喔)這一槍是懷抱著某種信念跟執著,換句話說,他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要開這一槍。也就是到這個時候,帆高才成為一名真正的鬥士

陽菜:真正的救贖,是為自己祈願

許多女孩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就在思考著怎麼樣被別人喜歡,而不是自己喜歡什麼。久了以後,由於太過習慣為別人而活,連自己真正的感受也不記得了,只希望能夠看到別人的笑容,而無法感受到自己的痛8

上面這段話,某種程度上其實也就是女性殉道者原型的一種象徵。當然,你不一定生理上要是個女性,只要你經歷過類似的經驗,都有可能代表你走過這種「為別人付出而忘記自己的苦」的原型。

你也有「為別人付出而忘記自己的苦」的時候嗎?source:IMDb

陽菜在母親死了之後,正式成為一個孤兒,實際年齡才 15 歲的她,卻謊報年齡照料起這包含自己的三人組。在臨床上面我們經常發現,這些過度早熟的孩子,往往會透過承擔起大人的責任,而遺忘了他們自己也只是個小孩9

然後在不斷不斷的付出當中,有一天會耗竭、崩潰、覺得自己內在的匱乏越來越大、可是每一次又能夠從一點點小小的付出當中、從別人的笑容和認同當中,獲得一種「飲鴆止渴」的爽——於是,陽菜當起了晴女,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犧牲,換得了一個又一個渺小而短暫的「晴天」(殉道者)。

於是,陽菜當起了晴女,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犧牲,換得了一個又一個渺小而短暫的「晴天」source:IMDb

「答應我好嗎?在成全別人之前,先溫柔的善待自己。」——心理師慢慢來。

——以下建議看過這部片的人才繼續往下看——


直到在旅館的最後一晚,陽菜問帆高說:「你希望放晴嗎?」這該死的青春豬頭少年帆高竟然說:「希望。」結果隔天陽菜消失了,換來了幾個月以來第一次的大晴天——俗話說愛到卡慘死就是這樣,陽菜為了一個人,把自己愛到都「不見了」。

於是陽菜就這樣消失了。source:IMDb

於是,陽菜就蒸發到天上世界的草原上(流浪者)——就像是一直為別人付出的你一樣,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意識到自己沒有辦法用不斷地付出來換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一刻你一定會很徬徨、手足無措,頓時失去目標。

在這樣的一種時候,你內心會開始經歷一連串小小的死亡。

其實,在陽菜升上天空、戒指掉落在水窪裡面,那一刻開始,一部分的陽菜跟一部分的帆高都已經死去了,就好像是大野狼吃掉的小紅帽10、吞下蘋果的白雪公主11、因為擁有神燈精靈而迷失自我的阿拉丁、被大鯨魚吞噬的小木偶皮諾丘一樣12

可是也因為這一部分自我的死去,他們能夠以另外一種姿態重新「誕生」。

  • 從大野狼肚子裡面爬出來的小紅帽學聰明了,還建議獵人在野狼的肚子裡面灌入石頭讓他跌入山谷。
  • 被王子拯救的白雪公主,終於和王子結婚(而不是和一群長不大的小矮人鬼混),趕走了後母。
  • 阿拉丁受到茉莉公主的提醒,開始反省自己到底要的是虛假的財富還是真實的面對自我。
  • 小木偶在鯨魚的肚子裡面解救了爺爺,終於一改之前調皮的個性,乖乖去上學。

《天氣之子》與阿拉丁、白雪公主一樣,經歷了童話心理學當中所謂的「聖婚」(hierosgamos,或 chymical wedding)13的過程——男女主角透過相遇和結合,終於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兩個人從現實世界中逃離的人,重新回到這個大水瀰漫的世界,各自完成學業,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事實上,許多動畫裡面都有這種「聖婚」的橋段,例如大家還記得帆高去救陽菜的時候兩個人在空中手牽手嗎?這一幕就像阿拉丁和茉莉公主坐上魔毯(I can show you the word~)、王子對白雪公主的親吻,不信我列舉幾張圖嚇嚇你:

神隱少女的千尋和白龍

source:Amazon.co.jp

天空之城的希達(シータ)和巴魯(パズー)

source:IMDb

乘浪之約的向水雛子和雛罌粟港

source:IMDb

天氣之子的陽菜和帆高

發現了嗎?這些動畫一個又一個男女主角的牽手,其實就是一種「聖婚」的象徵。

這並不是說你一定要找一個「異性」來結婚,這是要讓你內在的陽性和陰性兩個部分好好平衡結合,讓那個奮不顧身、傻得橫衝直撞的鬥士(帆高),與那個同樣奮不顧身、傻得犧牲自我的殉道者(陽菜),好好的接觸並且撫慰彼此,透過這樣的一種擁抱,成為自己生命當中真正的魔法師。

好好的接觸並且撫慰彼此,透過這樣的一種擁抱,成為自己生命當中真正的魔法師。source:IMDb

最深的隱喻:這世界變成這樣並不是誰的錯

本來寫到上面那一段就要結束了,但當我準備停筆的時候發現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如果說這部動畫大雨滂沱的東京,反應的是人類心靈的動靜,那麼這世界的大雨,似乎也回應著一個人或是一群人心中當中的陰鬱,而這場永遠也無法停歇的大雨,到底是什麼樣的意義?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幫張閔筑《別再叫我加油,好嗎: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寫的一段書評14

「人生很難,如果雨就會這樣一直下下去,大概這輩子都永遠不會停了,那你願不願意為自己打一把傘,或者是躲到騎樓底下,或者是在雨中跳舞,和大雨一起共處,繼續活出人生的意義?面對憂鬱症,我想最大的智慧,就是承認我們的無知。

但症狀並不是你,如果症狀會持續下去,你會如何選擇,把人生活得有意義?閔筑選擇旅行、寫作,那麼你呢,你的選擇是什麼?」

「這世界原本就是瘋狂的⋯⋯這世界變成這樣,不是任何人的錯⋯⋯不對、不是這樣,世界並非一開始就是瘋狂的,是我們造成的改變。那年夏天,在那片天空,我做出了選擇。和晴空相較,我選擇陽菜;和眾人的幸福相較,我選擇陽菜的性命,我們許下心願,不論世界變成什麼樣子,我們都要一起活下去!」
新海誠在小說的 274-275 頁,寫下這段帆高的獨白15

你用什麼心情去面對那不停的大雨?source:IMDb

不論是面對憂鬱症或者是面對自己人生的困境,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大雨下個不停的時刻。我想在「成為自己」的這條路上,最大的智慧就是發現原來自己歷經種種辛苦,卻仍然有所選擇。

下著大雨的世界也好、晴空萬里的世界也好、每一種世界的形成,都有它的美好與犧牲,我們只能在各種兩難與顛簸當中,抓住自己想要的緣分,愛自己想愛的人。

抓住那種,你寧可拋下雨傘,全身濕透,也願意奮力守候的事,也願意緊緊擁抱的人。

抓住那種,你寧可拋下雨傘,全身濕透,也願意奮力守候的事,也願意緊緊擁抱的人。source:IMDb

*註解:

  • 當然,該書作者也指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按照這樣的方式來發展他的自我,這只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模式而已。如果用榮格來解讀,其實不論你生理心理上是男性或是女性,內在都有兩種不同性別(陰性/陽性),透過生命的淬煉和成長,慢慢讓這兩個部分逐漸平衡。總之,我們可以把前面幾個階段的原型看作是到最後整合成「魔法師」的過程之一。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Roese, N. J. (1997).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1), 133.
  2. Epstude, K., & Roese, N. J. (2008). The functional theory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2(2), 168-192.
  3. Pearson, C. S.(2000)。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 (The Hero Within :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徐慎恕、朱侃如與龔卓軍譯)。立緒。
  4. 李佩怡 (2009)。 生命整合之道-榮格思想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提供的洞見(一)。諮商與輔導(288),頁 31-34。
  5. Campbell, J. (2008).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Vol. 17). NY: New World Library.
  6. 這一段使用文獻 7 裡的擴大法,有興趣可以閱讀 Marie-Louise von Franz 的系列叢書
  7.  Franz, M.-L. v.(2016)。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徐碧貞譯)。台灣:心靈工坊 。
  8. 周慕姿(2019)。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台灣,台北:寶瓶文化。
  9. 「沒有當夠小孩的人,也往往當不好一個大人。」引自:許皓宜(2018)。情緒寄生。台灣,台北:遠流出版。
  10. 葉琳、林書熲 (2017)。 擺脫共生,成為女人:從榮格心理分析取向看小紅帽與狼 [Getting Rid of Symbiosis and Becoming an Woman: Reflections on the Little Red Riding-hood and the Wolf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Jungian Psychology]。輔導季刊, 53(1),頁 16-24。
  11. 吳東彥、黃宗堅 (2019)。 《白雪公主》的童話分析:性意識及陽性原則的啟蒙與開展 [The Analysis of Snow Whit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xuality and Animus]。輔導季刊, 55(1),頁 61-70。
  12. 黃宗堅、海苔熊 (2018)。 皮諾丘男孩。張老師月刊, 483,頁 59-64。
  13. 海苔熊、黃宗堅 (2019)。 糖果屋:在匱乏裡的救贖。張老師月刊, 493。
  14. 張閔筑(2017)。別再叫我加油,好嗎: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台灣:三采。
  15.  新海誠(2019)。天氣之子(天気の子)(黃涓芳譯)。台灣,台北:台灣角川。

The post 《天氣之子》心理學解析:你願意拿什麼,來換取心中的雨停?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著作權法、貧窮竟然會限制我們對知識的想像?談開放近用運動的兩大難題

$
0
0
  • 鄭婷宇/編譯

過往,人類將智慧記載於書籍上,透過書刊的交流傳遞知識,但礙於時空的限制,知識無法全面自由流通。如今,資訊的數位化使得重製的邊際成本大幅下降,網路的高連結性亦將傳播成本降到幾近於零,知識的共享比以往都來的更易於達成。儘管如此,由於不合時宜的著作權法,以及出版商對出版權的捍衛知識仍舊無法完全自由流動

有感於此,自1990年代起步的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運動,便是為解放知識而生,致力於打造一個人人都有同等權利取用知識的環境。

開放取用期刊目錄 (DOAJ),集合了世界各地有品質、同儕審核的開放近用期刊。

早在 1836 年,大英博物館助理館員的 Anthony Panizzi 便發下了普及知識於世的宏願。他向國會報告:「無論貧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擁有相同的權利與資源獲取知識。我希望貧苦的學生也能盡情探索書海,享受智慧的果實,在與專家交流的過程中滿足求知欲。我主張,政府的責任就是打造這樣一個使知識自由流通的環境,提供一切協助使每位公民都能獲得相同的知識資源。」 Anthony Panizzi 花了 20 年,將超過 50 萬本珍藏典籍納入大英博物館,使之成為當時世上最大的圖書館,並於 1856 年榮任大英圖書館館長。儘管豐富的藏書量降低了取得知識的門檻, Anthony Panizzi 的夢想仍存在無法消除的限制—─要取用書中無形的智慧財富,人們必須得先花費有形的黃金,千里跋涉到英國倫敦取經。

網路科技的進步看似已能破除過往的限制,那為何解放知識的夢想仍未實現呢?現存最大的難處有兩項,其一是僵化的著作權法,其二是出版商的抗議。

跟不上網路時代的著作權法

三百年前著作權相關法規開始成形之際,在資訊傳播技術方面,還是類比訊號的時代,當時產出原創作品成本較高、數量稀少且易於控管。根據定義,一旦原創作品已定型,將自動受到著作權保護,授予作者杜絕任何對其作品複製的權利。然而,時過境遷,現今的網路科技降低了創作成本,將創意化為作品再也不是少數藝術階級的特權,人人都能輕易的將想法寫為文章,將創意拍為影片上傳到 YouTube ,並對任何作品發表看法。透過散播及接收訊息,資訊不斷以片段或完整的形式被複製或再製而散播出去,因而促成人們在網路上的交流。

網路行為可說是建立在「複製」之上,其本質與既存的著作權規範相悖。除非做到全面監控,否則我們不可能完全杜絕網路上的複製行為,執行著作權法審查網路上的侵權案件。

現代人習慣上傳圖片、影片到社交平台上,其中許多使用者生成內容是擷取既存素材諸如圖片、音樂等修改,置入內容,這些使用者並不清楚這些行為已使他們身陷觸犯著作權法的疑慮;研究所需的文字與資料探勘,也礙於著作權大為擴張保護範圍的影響,實務上常難以取得探勘所需的資料;圖書館或資料庫廠商即使想數位化那些沒有明顯著作權所有者的「孤兒著作」 (Orphan works) ,以網路推動作品流通,也受限於孤兒著作難以查找到權利所有者,而於法不得數位化的困境。研究者、大量網路使用者與資料儲存機構對現行著作權規定的不滿,因而極力要求修正。

根據 2007 年美國法學教授 John Tehranian 的研究,人們習以為常的網路行為諸如收發電子郵件、轉貼文章、發送照片等都違反了著作權保護,若依法計算,各國的網路使用者每年都因其日常行為面臨巨額的罰鍰,過時的著作權法難以規範現狀。

「啊~桃貴的照片好可愛我要截圖傳給朋友看!」喔不!這樣的轉發會不會違反著作權法呢?圖/Pixabay

即使著作權法跟不上數位時代的事實明擺在眼前,推動著作權法的改革仍難如登天。

出版業者等著作權利擁有者與企業早已習慣法律依其利益而修正,從 1710 年最初的著作權法保護著作財產權 14 年的期限,不斷延長至今日的 70 年期限。對出版業、音樂與電影製作產業而言,給予網路使用者多些數位版權上的運用彈性,就如同威脅他們生存命脈的詛咒,自然極力阻止法律規範的更新。

推動規範更新的路途漫長且阻礙重重,第一場紛爭可追溯到「孤兒著作」 (Orphan works) 數位化的爭議。在圖書館、網路搜尋引擎與資料公司支持法定例外允許孤兒作品免費數位化,與出版業者認定事先許可制的拉鋸戰中,歐盟執行委員會終於 2012 年宣布採用「孤兒著作指令」,為公眾利益著想,允許孤兒著作線上發行與流通。同年,歐盟執行委員會號召利益關係人,討論修正著作權保護規定的討論,然而,從議題的設定到出席討論的成員,均明顯傾斜於有利出版業的修正方向。解決方式一味著重於特許著作權使用者的資格究竟該如何定義,似乎從未考慮過「非商業用途的使用者生產內容不必申請著作權授權」此一選項。因此,文字與資料探勘者被迫離開討論以示抗議,造成議程無法持續。

其後,歐盟執行委員舉辦著作權討論的公眾諮詢論壇,以線上資料及問卷收集眾多回饋,廣納民眾意見。加上德國海盜黨的 Julia Reda 努力帶動人民討論、彙整意見並作成報告,歐盟於 2015 年通過修正案,賦予圖書館、資料庫線上化其收藏的權利、開放電子書於網路流傳,同時批准資料與文字探勘不須再取得任何特許憑證。即使取得這些勝利,著作權法的規定仍未完全修正到符合現狀的境界,需要持續推動改革。

不合理學術出版體系的,限制知識的自由流通

學術出產品的商業模式是阻礙知識共享與自由流通的重要原因,是「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運動」的緣起及運動重心。對學者而言,貢獻研究成果是為了獲得研究認可及好名聲,其著作的廣泛傳播有助於此,出版商對其著作財產權利的壟斷卻縮限了散播範圍;對人民而言,自己納稅支撐的研究,卻必須自掏腰包買來看,或是由同樣納稅營運的圖書館買入,無異於被剝兩層皮。

知識一旦被隔絕在付費高牆之後,終究會有人因負擔不起費用而被迫與之隔絕。 Elseiver 與 Springer 等大型學術出版商年年獲利 30% 至 40% ,此等獲利規模是大多產業無法企及的。光是英語寫作的科學、科技與醫藥的出版期刊總收入在 2011 年就達到全球共 94 億美金的規模。根據哈佛大學 2012 年的備忘錄,線上研究資料庫的前兩大出版供應商,六年來售價調漲了 145% 。面對越來越貴的期刊價格,就連圖書資金雄厚的哈佛大學也無力再購買學者研究需要的所有資料庫,其他圖書館的困境可想而知。

由高額訂閱費築起的高牆,阻擋了許多渴望知識的研究者。圖/Pixabay

哈佛大學圖書館長在衛報的採訪中指出,研究人員免費提供研究寫作、著作審查、編輯委員會參與等服務給期刊,卻換來必須花錢將自己的勞動成果買回來的待遇,甚至面臨付不起期刊訂閱費用的窘境,整套研究出版系統實在荒謬。哈佛大學因此鼓勵學者將其著作投稿至開放近用的期刊,退出非開放近用期刊的編輯委員會。

在網路普及之前,學者即使對出版系統再有諸多不滿,也因無替代選項而僅能免費奉送著作權予期刊;圖書館面對壟斷著作權的期刊出版商,幾無議價能力;公民則被剝兩次皮,想看到自己納稅資助的研究成果,只能再花錢購買。如今,網路科技的發達將改變了一切─—藉由公開網站發表著作,學者不僅可以保有自己的著作權,亦可達到廣為流傳,獲取同業指教與奠定名聲的目的。再也沒有一道豎立於學術產出與知識獲取間的高牆,圖書館再也不必用罄資金去購買有限的學術出版物,人民也終將有機會可自由取用知識資源。

本文轉載自 台灣創用CC計畫 ,原文為〈開放近用(Open Access)運動的兩大難題

相關連結

  1. Open access: All human knowledge is there—so why can’t everybody access it?: http://arstechnica.co.uk/science/2016/06/what-is-open-access-free-sharing-of-all-human-knowledge/, 2016 Glyn Moody.
  2. The battle to reform 300-year-old copyright law for the digital age: http://arstechnica.co.uk/tech-policy/2015/07/copyright-reform-for-the-digital-age/, 2015 Glyn Moody.
  3. Infringement Nation: Copyright Reform and the Law/Norm Gap: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029151, 2007 John Tehranian.
  4. Commissioner Barnier welcomes final adoption of the Orphan Works Directive by the Council: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MEMO-12-744_en.htm?locale=en,2012 European Commission.
  5. Freedom of Panorama under threat: https://juliareda.eu/2015/06/fop-under-threat/, 2015 Julia Reda.
  6. The stm report – An overview of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 http://www.stm-assoc.org/2012_12_11_STM_Report_2012.pdf,  2012 STM: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
  7. Faculty Advisory Council Memorandum on Journal Pricing: http://gantercourses.net/wp-content/uploads/2013/11/Faculty-Advisory-Council-Memorandum-on-Journal-Pricing-%C2%A7-THE-HARVARD-LIBRARY.pdf, 2012 The Faculty Advisory Council of Harvard University.
  8. Harvard University says it can’t afford journal publishers’ prices: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2/apr/24/harvard-university-journal-publishers-prices, 2012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The post 著作權法、貧窮竟然會限制我們對知識的想像?談開放近用運動的兩大難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科技部計畫都來不及寫了,為什麼科學家還要投入科學傳播?

$
0
0
  • 文/蔡旻諭、羅尹悅

你曾經跟爸媽解釋你在做什麼科學研究嗎?是不是覺得要講到對方聽懂有點困難?如果你是科學界的專家,要把你的研究成果講得清楚、明白又有趣,難度可比登天。好像摸摸鼻子回去寫科技部計畫還比較實際。

寫完一份新的科技部計畫,頭髮都白了,為什麼還要跟非相同專業領域的人,說明自己的研究內容?這是科學家的責任嗎?

來自德國由利希研究中心 (Jülich Research Center) 神經科學與醫學研究所的 Hans Peter Peters 說了,科學知識為社會帶來便利及創新的科技,同時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議。正因為科學知識如此重要,科學和大眾之間密不可分,也因此建立大眾對科學的信任很。重。要。當社會大眾不相信科學,便認為科學於己無關,不僅民眾不會把科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中,整個社會也不會支持科學研究進行

科學家都喜歡怎麼講科學?

既然和大眾聊科學這麼重要,那我們來檢查一下,現在的科學家都怎麼把科學知識散播出去。是每個科學家都想要和大眾溝通嗎?科學家又都喜歡用什麼管道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研究?

早在1856年法拉第便在聖誕節舉辦了面向大眾的科普講座。source:Wikimedia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羅尹悅在 2016 年的研究中,訪談科學家偏好使用哪種方式與大眾溝通。這些方式包含:

  1. 透過科學記者與大眾溝通
  2. 自己寫科學知識網站、部落格、或社群媒體
  3. 直接與大眾面對面聊科學
  4. 其他方式
  5. 我對與大眾溝通沒有興趣

德、美、台的科學家偏好使用這些方式與大眾溝通。圖片來源:羅尹悅教授研究論文

從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德國、美國或台灣的科學家,都最偏好以「面對面」的方式與大眾進行對話

好的科學傳播,應該長甚麼樣子?

除了以「面對面」的方式來聊科學、寫部落格、經營臉書跟 Youtube、或找記者來幫忙,這些都可以把科學家想說的話告訴民眾。不過,到底用什麼方式才能很好地跟大眾聊科學呢?

影集《生活大爆炸》用了不一樣的方式跟大眾「聊」科學。source:IMDb

當大家被填滿科學知識,就會「因理解而相愛」?

當前科學知識的傳播模式,學界大致歸類為兩種不同的取向:

  1. 缺失模型 (deficit model)
  2. 公眾參與模型 (public engagement model)

「缺失模型」的主要假設,認為民眾對科學的不信任,是因為「缺乏」科學知識所導致,如果民眾能夠更了解科學,他們就會愛上科學。因此增加大眾的科學知識水平,就能讓大家更相信科學

缺失模型最常遇到的抨擊是「知識傳遞關係的不對等」:公眾在這個模型中被當作對科學知識一無所知,而科學家的角色就像是課堂中的老師,以為我講你乖乖聽就好。此外,這個模型假設民眾對科學,會「因為了解而相愛」,後來也被證明是想太多。

在 80、90 年代,也就是缺失模型盛行的時代,核能電廠的危機、基改食物的出現、狂牛病的失控,讓民眾越來越不相信科學。於是社會與科學之間,是不是因為更多的科學知識而互相了解我們不清楚,但是我們知道他們沒有因此更相愛,不然也不會出現後來的「公眾參與模型」。

大眾和科學家是平等對話的好夥伴

公眾參與模型強調「平等對話」,自然是希望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取得大眾的信任。理想的公眾參與模型中,公眾不是科學家的學生,而是科學家的夥伴,透過對話與溝通取得共識,同時科學和科技發展也因為民眾的參與,而更有落實的可能。

但是,以上只是理想。

Peters 教授指出,公眾參與模型在實際落實時,仍舊不脫缺失模型的核心:知識傳遞,打著「對話」的名堂,其實只是想要說服民眾接受科技。而他也質疑,不同專業之間(公眾與科學家)如果沒有基本的知識基礎、共同語言,真的能夠產生有效對話嗎?

他認為,科學傳播的目的,不應侷限在知識傳遞,溝通原本就是民主中的一個環節;而溝通的目的也不應該是「增加信任」,因為這樣傳播的本質就會淪為話術的包裝。信任的建立,在於專業結果的展現。

科學研究給記者寫就好了,幹嘛需要科學家出馬?

多數科學家喜歡以「面對面」的方式與民眾對話,在 Lo (2016) 的調查中排名第二位的方式,則是與記者對話。不過以臺灣的情況,我們也許需要更多想像。

Peters 教授引用英國機構 Wellcome Trust 2018 年的調查結果,比較臺灣、中國、美國和德國,公眾對科學家、政府機構和記者的信任程度。

比較了四個國家,公眾對三種角色的信任程度。圖片來源:羅尹悅教授研究論文

從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民眾對科學家的信任程度,比中國、美國與德國等國家少一點。而對政府的信任,(除了不能問中國人民這個問題 XD)台灣也比其他國家少一些。而臺灣對記者的信任比起其他國家少非常多。

從三張圖的比較看來,科學家非常受到民眾信任,尤其在台灣,民眾對科學家的信任程度,比對政府及記者的信任程度大得多。雖然 Peters 教授認為,對於具有較深厚的科學記者基礎的德國而言,記者能夠以「超脫科學」的客觀觀點、公眾角度來看科學;但是在台灣人對記者的信任程度相較其他國家低落許多的情形來看,由科學家擔任科學傳播的角色,似乎比其他國家來的更重要了。

誰都不能少之科學家的投入

結論之此,比起科學家,臺灣的記者朋友們也許才是最需要重新贏得社會大眾信任的族群(突然開始檢討別人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缺少了「健康的媒體」,臺灣的科學傳播發展會一直跛腳。於是,在有一個健康的媒體之前,極須科學家們的投入去填補這一塊空缺。

回歸「溝通作為民主」中的一環,科技部計畫是科學家的專業發展,在計畫寫作與研究執行中深化專業,希望用專業結果打造科學研究的聲望;而與公眾對話,則是科學家對於民主社會實際投入,民主社會追求的多元價值與創造力,需要科學家的知識分享才得已持續發展。

The post 科技部計畫都來不及寫了,為什麼科學家還要投入科學傳播?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你幸福嗎?臺灣家庭滿意度研究:伴侶關係影響最大

$
0
0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編輯|龔雋幃、美術編輯|林洵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安娜.卡列尼娜》的一開頭,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寫下這句韻味深長的   斷言,彷彿道盡家的一切悲歡離合。但回到每天與家人的日常相處,我們或許更想具體地知道:家的幸福如何相似?如何才可能幸褔?

「家庭效能信念」刻劃家的模樣:你能否勝任家庭角色?

中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朱瑞玲與博士後研究員劉蓉果,以「家庭效能信念」作為核心概念,透過心理學的經驗研究,試圖理解家人間各種互動關係對個人、家庭幸福感的影響。

簡言之,為我們刻劃出家的模樣。

研究採用「社會認知理論」,從美國總統科學獎得主、人格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的核心觀點出發,強調人不是被動受到家庭與外在環境影響,而是雙向、多向地產生互動關係。家庭也是在不同家人間交互關係中,影響我們、也被我們影響。

由此,劉蓉果以效能信念作解釋。效能信念是個體行動的基礎,在特定的情境中,個人對自己成功完成任務的判斷與信心。換句話說,

「家庭效能信念」就是我們對自己能否勝任家庭角色的信心判斷。

研究區分三種家庭效能感,討論家人間互動關係的品質:侍奉父母的待親效能,對待子女的教養效能,與夫妻相處的婚姻效能。這也是典型「三明治族」家庭日常的三大關係──孝親、育兒、婚姻。

孝親、教養、婚姻互動是三明治族的日常,影響著家庭的幸福滿意度。
圖說設計│劉芝吟、林洵安

不過,效能信念跟日常的自信心、自我評價有何不同?效能感高和自信爆棚,有差別嗎?

朱瑞玲認為,自信是較抽象的概念,常常是外加的,當別人誇獎你,你才知道自己有這種能力。然而,效能信念有明確的任務範疇,是個人對特定任務、情境的自我判斷,最重要的是必須親身經歷,從實際經驗中得到回饋而產生自我效能感。

「自信容易誇大,效能信念則常常要遭遇挑戰。」朱瑞玲生動描述:「每天都在裡頭掙扎懷疑:我到底會不會教孩子?爸媽是不是開心?這就是效能感之所以具體之處。」

女性對教養最自信,男性對婚姻有把握

研究採用中研院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 的數據資料,透過面訪,蒐集同一家庭、跨年度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三種家庭效能感彼此都是中度以上的正相關,劉蓉果指出,家人關係本來就是一體,互動關係會彼此影響。

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Pan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是臺灣本土最大的家庭追蹤調查數據,以固定的華人家庭為樣本,長期追蹤訪問。2007、2018 年兩次調查中,加入「家庭效能信念」訪題,作為這項研究的主要數據基礎。
資料來源│劉蓉果、朱瑞玲

但有趣的是,男女的「自我評估」很不相同。

三種關係中,女性對教養子女最有把握;與父母的相處則始終都是男人的罩門。

如果比較三種效能感的性別差異,女性較擅長與子女、父母相處。但婚姻效能則男性高於女性,先生相對更有把握。劉蓉果補充,回溯過去和婚姻有關的研究,結果也和兩人研究相符──男性的婚姻滿意度多半高於女性

是男人的婚姻自我感覺良好?或者因為不能說破的爺們自尊,男人對婚姻的標準答案只能是「盡在我掌握」?

朱瑞玲提出自己的解讀:要讓丈夫回答關於孩子教得好不好、能不能跟父母溝通,他或許有點心虛。因此和其他兩項家庭互動比起來,先生自認為有把握跟太太打交道。

這項調查結果反映出部分家庭現實:女人花更多心力與孩子、長輩周旋互動,經驗豐富、心得飽滿,男性有可能因為較缺少這些「實操」,守備範圍便只能是夫妻相處。

三種家庭效能信念中,只有婚姻效能男性明顯高於女性,或許可透露出婚姻關係裡男性比女性更樂觀。
資料來源│劉蓉果、朱瑞玲
圖說美化│林洵安

影響家庭滿意感的關鍵:婚姻效能

家庭效能信念有何重要?研究顯示,三種效能信念都能預測兩年後的家庭情感,意即待親、教養、婚姻的互動關係,會影響家庭生活的滿意度。

其中,婚姻效能最具直接影響力。

傳統華人家庭看待父子關係超過夫妻關係,但從這項研究看來,婚姻互動可能是左右當代家庭幸福的關鍵原因。

你幸福嗎?幾年後,你對家庭生活還會滿意嗎?先問問你的婚姻!

劉蓉果分析,華人文化特別強調親子關係,過去的家庭研究也多半著墨在上下的互動。但如果回到個體主動性與能動性,婚姻是更對等的關係。在這項關係中,個人對自己能掌握、控制的程度更有把握和自信,因此也較容易從婚姻關係影響家庭的維繫。

2007 年首次調查家庭效能信念,11 年後,在 2018 年又再進行一次調查。因此她們也做了跟進研究。在控制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結構因素的影響之外, 2007 年的效能信念全都可以預測 2018 年的效能,也能預測 2018 年的家庭生活滿意度。

三項效能之中,婚姻效能對於家庭生活滿意度最具影響力,顯示婚姻關係對家庭的重要性。

不論男性與女性,婚姻效能信念都和家庭生活滿意度顯著相關,顯示對婚姻的信心、互動品質可說是影響家庭幸福的關鍵原因。
資料來源│劉蓉果、朱瑞玲
圖說美化│林洵安

維繫婚姻家庭:女性情感優先,男性重視義務

家庭間的互動關係特別是婚姻效能感,影響了家庭幸褔。那麼,又是什麼因素影響這些效能感?

研究回溯支持家庭效能信念的價值來源,區分出四項倫理價值觀:義務性孝道、情感性孝道、婚姻價值與情感價值。朱瑞玲表示,這些都是華人文化裡重要的家庭價值,有上下,有平行;有情感,有制度性的,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家人間的互動關係。

研究發現,男性對義務性孝道的重視度高於女性,兩性在情感性孝道的表現差不多,男性比女性更傾向肯定婚姻價值,但對於情感價值兩性也約略相等。換句話說,

對父母、婚姻的互動關係,妻子大都出自情感價值,但丈夫則還會受到家庭義務、婚姻制度影響。

劉蓉果解釋,調查顯示,對於家庭情感價值,男性跟女性沒有太大差異,但男性背負更多責任跟義務,包括對婚姻制度的重視,「他必須得結婚。」

就婚姻效能感而言,兩性都明顯受到「與配偶感情」的影響,感情越好,對婚姻互動就有比較強的信心。但除此之外,男性婚姻效能還受婚姻價值的影響;而女性婚姻效能的支持來源則出於情感價值。

「又再度呼應差異,」朱瑞玲說:

維繫家庭婚姻的信念,男女並不一樣。

從這項調查,臺灣家庭價值的輪廓依稀可見性別差異:女性對婚姻的投入、互動、經營,主要因為重視情感性價值;相較之下,男性背負了更多「婚姻」的價值意義。

女性比起男性,更重視情感價值。
資料來源│劉蓉果、朱瑞玲
圖說美化│林洵安

11 年之後,你還幸福嗎?臺灣人說 YES

這項研究的追蹤調查橫跨 11 年,因此數據也呈現出跨時的世代變化。想像一下,現在的你對婚姻、育兒或許自信滿滿,11 年後你會給自己打幾分?

實調結果很有趣。除了年齡最長 (72 歲~83 歲/2018 年) 的這一組,其他各年齡段的效能信念,不約而同都在 11 年後呈現下滑趨勢。

研究提出一個可能的解釋。11 年跨越了多重生命週期,每個人需要面對各種不同的家庭任務與挑戰,對個人來說這意味更多責任及壓力。

最年輕的一組,已從當年的 27~38 歲晉升為 38~49 歲,不論是家庭、職涯、人生責任與壓力,想必更沉重複雜。兩人推斷,新的任務、困難與挑戰,很可能讓自我效能信念產生下滑。相較之下,對最年長的這一群人來說,家庭主要責任已盡,在家中可能早已經無所掛慮,效能感就不再變化。

雖然普遍上對家庭的掌握度,多了不確定或忐忑,但大部分的人 11 年後都認為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了。

2018 年的調查顯示,臺灣女性對家庭滿意度多半沒有太大變動, 60~70 歲比先前更快樂。男性對家庭滿意度也沒有太大差異,而且除了 50 幾歲男性外,其他年齡的男性快樂感都上升。

如何讓家庭幸福?一個人也不能少!

家是影響一個人至深的地方。我們一般直覺想到的往往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家庭價值觀如何加諸在個人身上,這也是過去家庭社會化歷程的研究焦點。

但這項研究描繪出家庭是一種整體性關係,家人間的多重互動會彼此相互關聯,影響家庭的幸福滿意度。這也是目前心理學研究的轉向,逐漸採用多面向、互為因果的辯證性觀點,更加看重個體的能動性。

從一個人受到家庭哪些影響,轉向思考:個體擁有什麼能力回應這些影響?甚至他在其中產生了哪些作用?

「我們行為出自於個體天生的因素,還是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這是過去行為學派的疑問。但人格心理學家 Bandura 提出「社會認知理論」,他認為行為本身便可能影響外在環境,也可能反過來影響自身,人的行動本身即是關鍵因素,包括認知能力、預想未來,以及自我調節、反思的能力。
資料來源│朱瑞玲、劉蓉果
圖說美化│林洵安

家庭為何幸福?什麼影響了我們對家庭的滿意度?

綜觀這項研究,從「家庭效能」解釋家庭滿意度,顯示了每個人在家庭互動中都扮演重要角色。「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完全空白,像是一個玩偶被擺弄。我們有感受,我們也會行動,一個家庭要走下去,我們會持續扮演不同的角色。」

幾乎半生心力都投注於家庭研究的朱瑞玲總結,自己非常關心家的意義。

「我希望人有家人,有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她認為,自己會對家如此在意,正是因為「從人格心理學來看,一個人的效能感,可以決定整個生命歷程,家庭就是我認為人在心理上不能離開的地方。」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你幸福嗎?臺灣家庭滿意度研究:婚姻效能最關鍵,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你幸福嗎?臺灣家庭滿意度研究:伴侶關係影響最大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人類超有事?為何總是著迷於先救女友還是媽媽的問題呢?──《囚犯的兩難》

$
0
0

由於我們個人的利益與其他人利益發生牴觸,或者與社會利益發生衝突,因而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形成兩難問題。我們每天都面臨著舉棋不定的選擇:有時候,做出選擇的方式與我們期望的方式很不一樣。

兩難的困境引發了一個簡單卻令人困惑的本質問題:是否在每一種情況下都存在合情合理的行動呢

如果女友跟媽媽的生命同時被威脅,怎麼辦?

有個男人和母親、妻子一起過河,突然一隻長頸鹿出現在對岸,男人立即舉槍瞄準牠,卻聽到長頸鹿說話了:「如果你開槍,你的母親就會沒命;如果你不開槍,你的妻子就會沒命。」他該怎麼辦呢?

大家不要騷動,反正先假設,只是假設,假設長頸鹿會說話嘛!圖/Giphy

這則經典的兩難故事源於達荷美的波波族。類似這種古怪而令人難以決斷的情節,在非洲民間傳說中頗為常見,其中許多被西方的作家和哲學家借用過。在這個波波族的故事中,你得要相信長頸鹿會說人話,而且牠所言不假。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比較西式和專業的術語來重述這個兩難困境:你、你的母親和配偶被幾個瘋狂科學家綁架,關在一個房間裡,被綑在椅子上動彈不得。房子裡有一架古怪的機器,而你正好可以觸及上面的一個按鈕。一挺機關槍正對著你的配偶和母親。牆上掛著一座時鐘,滴滴答答走著,在陰森森的空氣中發出令人恐怖的聲音。

其中一個科學家宣稱,如果你按動前面的按鈕,那麼機關槍將瞄準並擊斃你的母親;相反的,如果你在六十分鐘內不按鈕,那麼機關槍將會瞄準你的配偶開火。

你仔細端詳這架殘酷的機器,確信它真會執行科學家所說的殺人步驟。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類似這樣的兩難問題有時會在大學的倫理學課程中進行討論,當然永遠難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如果你堅持認為在如此情況下只能什麼也不做(不去按那個按鈕,從而讓機關槍擊斃你的配偶),理由是什麼也沒做就不能被判為「有罪」,這顯然是很牽強的推託之詞。

你唯一可以選擇的是,確定你到底更愛你的配偶還是更愛母親,從而確定要保住誰的性命。

一個按鈕,決定了兩位摯愛的生與死。圖/Pixabay

在你心中,女朋友比自己還重要嗎?

在某些兩難困境中,有另外一個人也同時進行選擇,從而使決定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結局將取決於雙方所做的選擇。在史塔克的《答案,在你心中》,有一則類似但更具有挑戰性的兩難問題:

「你和深愛的人被分別關在兩個房間中,兩人身邊各有一個按鈕,並且都知道,除非兩人中有一個在規定的六十分鐘內按下按鈕,否則兩個人都要被處死;而先按下按鈕的人雖然會立刻被處死,卻可以保住對方的性命。你想你應該怎麼辦呢?」

兩個人都要估量他們所處的困境,並獨立做出選擇。不管誰按下按鈕,都是生死攸關的決定。最棘手的在於做出犧牲的時間點。這個兩難困境強迫你在自己和心上人的性命做出抉擇。究竟誰應該活下來?

在許多情境下,有人可能選擇犧牲自己去保護另一個人,例如,父母親可能為保護孩子而慷慨赴死,因為孩子顯然有更長的路要走。

某些父母對孩子的深愛,讓他們甚至願意犧牲自己,只求讓孩子有一個更好更長遠的人生。圖/Pixabay

但不管應用什麼準則(當然沒有理由相信當事雙方會應用同一個準則),這種性命攸關的抉擇都存在以下三種可能結局。

  1. 情況一最不令人困擾:雙方對誰應犧牲、誰應活下去的問題有共識。這時,該犧牲的人應該按下按鈕,犧牲自己以挽救對方。
  2. 第二種可能性是雙方都決定保護對方:母親決定保護女兒,因為女兒會活得更久一些;而女兒決定保護母親,因為母親賜給她生命。在這種情況下,結局取決於誰先按下按鈕。
  3. 最令人困擾的情形是:雙方都認為自己應該活下去。因此,沒有人願意按下按鈕,而時鐘還在滴滴答答走下去⋯⋯

當我們都比較愛自己的時候

想像一下這第三種情景:時間已經過了五十九分鐘,你沒有按下按鈕,希望你所愛的人會這麼做,但她(或他)卻沒有按(我們假定當另一方按了按鈕後,倖存者會立刻得到通知)。你曾有時間把各種可能性都仔細考慮一遍。有人也許會思考整整一個小時才能決定誰該活下來,或者去醞釀按鈕的勇氣。

但整整五十九分鐘過去了,卻沒有任何動靜,那你就應該開始想想,是否你所愛的人認為應該由你犧牲。

即使到了最後一秒鐘,發誓決不去按鈕也毫無意義。不管你怎麼自我中心,你也沒有能力拯救自己。總有人要死,這是這個兩難困境的必然結局。如果你所愛的人不願意犧牲,你最好成全她(或他)。記住,你是真的愛著對方。

在理想情況下,到了最後關頭你會願意按下按鈕。而你心愛的人可能也想這麼做。這就是你拖延直到最後關頭來臨的全部理由。你想給對方在最後關頭按下按鈕的機會,但她(或他)卻沒有這麼做,於是,僅僅在這種情況下,你才去按下按鈕。當然,你心愛的人可能也有同樣的打算。

還有兩個因素使雙方都企圖拖到最後一秒才做決定的情況更加複雜,那就是反應時間和時鐘精度。

那架該死的機器是不會有一絲一毫同情心的,一到時間如果沒有人按鈕,兩人就會立刻被擊斃。因此,必須有人搶在發生這種結局之前,確實做出犧牲的決定並迅速按鈕。此外,沒有人清楚牆上的時鐘是否與機器精確同步。瘋子科學家當然說是如此,但因為他是瘋子,說的未必可信。為安全起見,為了確保你是在規定時限內按鈕,實際上你必須提前一點點。因此,在採取「等到最後一刻才決定」的策略中,最棘手的一件事就是,你不能等待到最後一刻!

滴滴答答,已經快要到抉擇的最後時刻了,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呢?圖/Pixabay

你所愛的人也在拖延時間,而如果雙方都只在最後時刻來臨才下定決心,後果將難以預料。也許,其中一個人正好在期限到來之前的千鈞一髮片刻,比另一人搶先一步按鈕;也許,雙方都錯過了時限而同時被擊斃。事實上,結果可能是隨機的,偶然性勝過理性。

這些絕境下的難題,其實與生活經驗共鳴

在古怪的房間裡下絕望的決定,這類問題在哲學文獻中比比皆是,從而贏得了「問題箱」的名稱。

這類兩難問題為什麼如此引起人們的興趣?

部分是因為這種異乎尋常的困境使人感到新奇、刺激。但是,如果它們只是一些智力測驗的難題,與我們的個人經歷沒有共鳴,是不會引起這麼大興趣的。

小孩子才做選擇?不,這是與生活經驗呼應的思想訓練!圖/Giphy

當然了,現實生活中的兩難不是由發瘋的科學家製造出來,而是由於我們個人的利益與其他人利益發生牴觸,或者與社會利益發生衝突,因而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形成兩難問題。我們每天都面臨著舉棋不定的選擇:有時候,做出選擇的方式與我們期望的方式很不一樣。兩難的困境引發了一個簡單卻令人困惑的本質問題:是否在每一種情況下都存在合情合理的行動呢?

——本文摘自《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數學天才馮紐曼,以及原子彈的謎題》,2019 年 6 月,左岸文化出版

The post 人類超有事?為何總是著迷於先救女友還是媽媽的問題呢?──《囚犯的兩難》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新聞媒體該如何報導自殺事件?千萬確實遵守「最小化」原則

$
0
0

稍有心理衛生概念的人都曉得,過度報導自殺事件會導致模仿效應。媒體鉅細靡遺地描述自殺歷程,過度戲劇化地呈現自殺故事,都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知名明星自殺,如張國榮、倪敏然、崔真實等人,更在當地形成一股自殺風潮。但這些致命性的自殺過程,說來在真實的人生中還是非常罕見的。

最為有名的自殺新聞,是美國演員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於 2014 年 8 月 11 日過世。圖/Irish Typepad @flickr

先前最為有名的自殺新聞,是美國演員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於 2014 年 8 月 11 日過世,此事發生後相關新聞報導了數星期之久。後續的研究顯示,以時間序列模式的研究方法推估,2014 年 8 月至 12 月可能會有 16849 個自殺事件。但從實際的數據看來,在這段期間內卻發生了 18690 件,多增加了 1841 起,大約增加了 9.85%1。此研究證實了過度的媒體報導,與自殺案件有重大關聯,確實產生了「維特效應」。

Werther effect,此名來自德國知名作家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主角維特因愛情得不到回應而自殺。此書在十八世紀歐洲曾引起大流行,人們會模仿書中言行、穿著,甚至仿效其自殺。後世以「維特效應」用來指稱模仿新聞案件而自殺之情形。

但少數研究顯示,名人自殺並未導致更大規模的自殺潮,如九零年代最為知名的超脫樂團 (Nirvana) 主唱 Kurt Cobain 自殺一事,曾在青少年族群中引起了極大的震撼,甚至導致當地的危機處理中心電話暴增。但後續的資料顯示,事件發生地西雅圖國王郡自殺案件並未暴增2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

新聞報導容易過度簡化自殺的事件,但過度高潮迭起的故事有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美劇《漢娜的遺言》即是在討論青少年霸凌、自殺的相關事件。圖/IMDb

雖說如此,但從過去的回顧性研究可知新聞媒體強力地報導名人自殺案件,確實會產生示範作用,也會帶來類似廣告的效果3。媒體深諳激發人類情緒的方法,過度簡化自殺原因、將事件描述成高潮迭起的故事,都可能帶來不良的影響。雖然目前的研究著重於傳統傳播方式,如電視與報紙。但新興傳播方式,如網路、臉書、電影等其他媒介,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

媒體深諳激發人類情緒的方法,過度簡化自殺原因、將事件描述成高潮迭起的故事,都可能帶來不良的影響。圖/johnhain @pixabay

其實美國疾病管制局很早以前就已經發現自殺相關新聞需要做更多規範4,並具體建議相關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與記者關心以下問題:

  1. 自殺新聞是否有新聞價值?新聞組織若想報導某案件,能否先諮詢專業人員應該如何報導,正確的描述與負責任的態度都是應該具備的要素。
  2. 「不評論」自殺案件。心理專業人員應避免提供簡短、立即的答案,因為自殺背後涉及的問題可能非常複雜,絕不是短短幾句話就能帶過。
  3. 務必明白自殺新聞會導致更多自殺案件的發生,這已經是確定的科學研究。自殺已經證實會「傳染」,如何有節制、負責任地報導才是首要工作。
  4. 官方單位與新聞媒體應仔細思考,自殺事件之中什麼樣的細節應該被報導出來。所有的報導是基於事實,沒有評論、臆測、戲劇化故事。如果非不得已一定要報導自殺案件,應以「最小化」的方式呈現。所謂的「最小化」的新聞呈現方式,該指引舉了一個小例子,非常適合當成範例:

    「15歲的小約翰,週五於楓木道死於槍傷。他是瑪莉與約翰的兒子,為城市高中的二年級學生。約翰先前住於隨意鎮,從 10 年前搬到這裡。小約翰的葬禮於週日舉行。如果想要談談關於他的死亡,所有學生都可尋求學校輔導人員的協助。」

務必明白自殺新聞會導致更多自殺案件的發生,這已經是確定的科學研究。自殺已經證實會「傳染」,如何有節制、負責任地報導才是首要工作。圖/ChristopherPluta @pixabay

若新聞媒體真的要報導某個自殺案件,需注意避免犯下以下幾個錯誤4

  1. 不對自殺事件做出簡單的解釋:導致自殺的原因通常都非單一因素,而是有複雜的心理、社會脈絡。最後的單一事件並非導致自殺的唯一原因,有很多問題可能被家屬或記者所忽略。在台灣的自殺新聞中,經常被簡化成考試成績不佳、心情不好、與父母或同學爭吵等等單一因素,但我們都忘記背後可能有複雜的成因,而不用輕易地做出因果推論。
  2. 不需要在電視新聞報導中,反覆、持續過度的報導自殺事件:持續性報導會導致身處危機的人們過度關注該事件,進而導致自殺行為的「傳染」。若真的有新聞價值,記者朋友們應找尋其他替代的報導,如上述的「最小化」呈現方式。
  3. 不使用駭人聽聞的報導方式:自殺事件一旦被報導,自然會成為公眾的焦點。在報導時,不描述過多的細節,也不使用戲劇性手法、圖片、影像。不呈現出喪禮照片、自殺地點、逐漸消失的個人房間等等。
  4. 不報導自殺方法的細節:如果只是簡單說明死因為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沒有關係,但是不需要將背後的機制與程序完整的敘說。因為過多細節的描述,只會引起潛在的自殺者高度的興趣,進而引發自殺行為。
  5. 不要呈現「自殺代表某種結束」:自殺行為在情緒困擾的個案中還是較為罕見的行為。如果報導呈現出自殺是一種手段,可破壞人際關係或反抗父母懲罰。那麼這種說法就會吸引潛在的自殺者仿效,認為這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更簡單的說,就是不要強調用自殺來威脅他人,這並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6. 不要將自殺描述成一種榮耀:在報導自殺事件時,不要過度報導公眾悼詞、降半旗、建立紀念館等等,若潛在的自殺者感受到這不是哀悼,而是尊重,可能會導致自殺行為的蔓延。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如恐怖份子團體會誇耀自殺炸彈客,稱其為「殉道者」,過度強調「這是聖戰,阿拉與我們同在」、「行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如此說法自殺行為不會減低,反而可能會感染更多人投入。
  7. 報導焦點不應放在自殺者還是有正面的特質:在採訪的過程中,親友可能因為被引導或同情自殺者,而過度說明其積極面,如「是勇敢的孩子」、「有光明的未來」,而忽略孩子悲慘的經驗和經歷的麻煩。如果缺少正視自殺者的問題,確實有可能吸引潛在自殺者,尤其是那些缺少正向回饋的人們。

如果用上述的指引來看待台灣媒體的自殺新聞,就會發現還有非常巨大的進步空間。我們如何將自殺事件的新聞價值降低,最小化其報導,才可能減低自殺行為的傳染性。

我們如何將自殺事件的新聞價值降低,最小化其報導,才可能減低自殺行為的傳染性。圖/PDPics @pixabay

參考資料

  1. Fink DS, Santaella-Tenorio J, Keyes KM. Increase in suicides the months after the death of Robin Williams in the US. PLoS ONE, 2018; 13(2): e019140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1405
  2. Jobes DA, Berman AL, O’Carroll PW, Eastgard S, Knickmeyer S. The Kurt Cobain suicide crisis: perspectives from research, public health, and the news media. 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1996; 26(3):260–69; discussion 9–71. pmid:8897665.
  3. Sisask M, Varnik A. Media roles in suicide pre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2; 9: 123–38.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Program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icide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nd suicide contagion and the reporting of suicide: 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tional workshop. MMWR 1994; 43 (No. RR-6).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uicidology CDC-AAS Media Guidelines.

The post 新聞媒體該如何報導自殺事件?千萬確實遵守「最小化」原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打破博物館的權威!讓泰雅文物回到原鄉,來一場意義非凡的「共作展示」

$
0
0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編輯|黃曉君、美術編輯|林洵安

博物館文物只能在館內靜態展示嗎?文物一旦重返原住民部落,會喚醒什麼樣的回憶與新生命? 2017 年 2 月 19 日到 4 月 19 日,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與「野桐工坊」,共同策劃了《「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服飾與用具展》,這是台灣官方博物館第一次與原民團體共同籌畫,將文物帶回部落「共作展示」。館方期待通過泰雅族人與這些物件的「相認」,重新憶起老物件的母語命名,以及對泰雅人生命與生活價值的故事。

回家了!

好久啊!久到記憶快要消失了!

故鄉!你們還記得我嗎?

如果你們已把我們忘了,

那,我怎麼回去呢……

我們的祖靈快要回來了唷~

心靈是多麼期盼啊!

我們努力把家屋修理好了,

要迎接你們,大家都從四面八方回來,

我們會重新記憶並知道你們,

孩子們!讓我們為祖先們著上美麗的盛裝,

我們心何等興奮,期待你們回家!

──尤瑪 ‧ 達陸 2017 〈 祖靈盛裝 〉

2017 年 2 月 19 日,苗栗縣泰安鄉陽光普照、櫻花盛開,中研院民族所的「她方」共作展,在象鼻村的「野桐工坊」盛大開幕 。「野桐工坊」主持人尤瑪·達陸,以〈祖靈盛裝〉詩作,細細訴說泰雅祖靈隨著老物件回家的忐忑,以及子孫們期盼祖靈回家的孺慕之情。

尤瑪以「老人家」稱呼這些老物件,因為祂們不是單純的「物」,而是有生命的祖靈表徵。她教導來參訪的學童們:「我們只能輕輕地、慢慢地移動祂們,不能隨意碰觸祂們。」

整個展期,泰雅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圍繞在「老人家」旁邊,熱烈討論祂們的母語命名、織布技法、使用方法與文化價值,細細訴說與祖先老物件「相認」的感動。這個過程「真真實實地讓文物活了!」前民族所博物館主任何翠萍回憶。

從中研院到象鼻村只有幾個小時的車程,但這群「老人家」回鄉之路,卻已走了大半個世紀。 故事,還得從 1950 年代說起……

《「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服飾與用具展》開幕合影,泰雅部落的耆老、織女、小學學童一同迎接這群「老人家」返鄉。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攝影│王聖閎

戒嚴時期:中研院前進部落,搶救流失的文物

泰雅族的老物件,是怎麼「流浪到南港」的呢?

1950~1960 年代的台灣,政治上處於戒嚴、反攻大陸的年代,文化上高唱「漢文化」中心,對於高山民族採取同化的「教化態度」,推行國語,追求現代化。這種時代氛圍下,傳統文物被視為老舊、不合時宜的表徵。

1960 年南澳泰雅田野團隊收藏的示範織品,「三民主義、解救同胞」等字樣,可見戒嚴時期的時代氛圍。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1970 年代,台灣走向工業化,原住民年輕人多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工作,部落老人無力維護老物件,只能看著它們走向破敗,或出售給古董商……

當時中研院民族所創所所長凌純聲先生,出於「搶救文物」的使命感,在民族所博物館成立初期經費不足、慘澹經營之下,仍帶著研究人員前往部落,蒐集快速流失的原民文物。

「目前民族所的原住民文物,大多是 1955~1968 年來到中研院,總數達三千件,涵跨十個原民族群。」何翠萍回憶:「像是國寶級的排灣族木雕人像,曾至法國羅浮宮展出數年,當初就是從部落裡一間破敗的古屋搶救回來的。」

博物館的轉型──讓文物回到部落「共作展示」

時過境遷,台灣政治、社會氛圍已大不相同,原住民議題成為追求轉型正義的場域。國際上,人類學界也不斷反思與受訪對象之間的權力關係。

再加上近年來,許多大型公立博物館尋求轉型,希望深入鄉鎮推廣大眾教育,衍生「大館帶小館」等政策。時任民族所博物館主任的何翠萍也收到轉型重任,她以人類學家的視野提出嶄新構想:與原民團體合作,將文物帶回部落「共作展示」。

共作,是指人類學家與其研究對象「共」同合「作」, 討論彼此共同關心的公共議題,分享、交流,甚至衝撞彼此的知識體系,實現多元發聲、對話的理想。

「共作展示的精神,就是打破博物館的權威性、打破上下關係,創造出全新價值。」何翠萍解釋:「第一個,你到他們地方作展示,第二個,你用他們的角度、立場來策展。」

何翠萍邀請曾受文化部認證為「人間國寶」、原民團體「野桐工坊」負責人尤瑪·達陸與民族所共同策畫。民族所博物館放下主導權,讓尤瑪挑選物件,撰寫計畫書、決定活動形式、開放時間、陳列方式等等。

尤瑪·達陸,台灣最早推動原住民傳統織布工藝振興的泰雅族織者,了解如何分析博物館老織品,並重新製作、創新。九二一大地震後,參與部落重建,致力於培養部落婦女織布技術,成為她們的謀生技能。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攝影│潘正浩

織者角度 vs. 博物館角度

光是選件,即展現尤瑪獨特的族群視野。展示主題是「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服飾」,尤瑪卻選進賽德克族織品,現今官方已認定賽德克非泰雅族。尤瑪認為:織品的紋樣與過去婚姻和移居歷史有關,同樣的紋樣結構會有跨越族群的分布情況。換句話說,我們無法用當代的族群劃分界線來區分織品。

展示上也有巧思!本來博物館方認為展品應該平放,但尤瑪主張立放,就像一個人穿著衣服一樣站立、並翻出背面。因為織者沒有看到織品背面,沒有清晰看見經線緯線的細節、織紋、細微色度的變化,不可能了解一件織品。

博物館也把撰寫說明牌的「權力」讓給尤瑪,但尤瑪認為資料不足,不敢貿然下筆。開幕前夕,何翠萍同意尤瑪的大膽決定:不放說明牌。尤瑪的構想是:現場蒐集泰雅耆老們的說法,再謄寫上去。

「但開幕前一晚,我半夜醒過來,心想如果不要放說明牌,也得要有一個說明才行啊。 」何翠萍笑著說:「於是我熬夜寫了一張 A4 紙的公告,隔天趕快列印,成為現場唯一一張解釋『沒有說明牌』的說明牌。」

未設置說明牌的說明牌,說明本次展品是 1957-1963 年間,於宜蘭縣南澳鄉、臺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花蓮縣秀林鄉、南投縣仁愛鄉採集的文物,期待通過泰雅人與老物件的相認與回憶,重新認識祂們。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攝影│楊雯娟

「參觀者不能觸碰文物」引起的矛盾氣氛

博物館唯一不能放手的堅持,是對文物高規格的保護。為此,館方特別訂製十個控溫控濕的大型展示櫃,而且文物的持拿與翻動必須透過館員,參觀者不能自行碰觸。

博物館員正在整理貝珠衣上的銅鈴,展期內文物的持拿和翻動必須由隨行館員負責,參觀者不能自行觸碰。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攝影│楊雯娟

這個規定對於泰雅族人卻是不小的衝擊!「這些展品不是我們祖先的嗎?為什麼不能碰?」以至於當館員進行紀錄攝影,不少泰雅族人還誤以為是監視他們「有沒有偷翻」,在現場形成很大的張力。

所幸,尤瑪不斷居中協調,免去不少爭執場面。「所以尤瑪是很好的共作夥伴,因為她兩邊都懂,否則將困難重重。」何翠萍解釋。

族人的心情也慢慢發生變化:看到博物館員如何小心翼翼、百般呵護老物件,再想想自己家裡陳舊的老織品,只有過年過節會穿,平常可能只用塑膠袋包著,塞在衣櫥深處……

「這就是共作,共同創建的事物!」何翠萍強調:「泰雅族人看到博物館如此呵護文物,會重新評估老物件的價值,這種榮耀感是非常重要的。」

泰雅部落的長者參觀展品,回憶關於老物件的故事,許多織品甚至只在兒時聽聞,一生從未見過。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攝影│弗奈·瓦旦

但參觀者不可以觸碰展品,跟在博物館看展有什麼不一樣?「還是不一樣!在大城市看展覽,不是泰雅人的生活空間。」何翠萍強調:

在部落裡看展品,身邊是熟悉的親友、山野林間,可以自在的看、自由的討論,族人們總結:「溫度就是不一樣!」

貝珠衣是裙子?存錢筒?或有更特別的意義?

從共作中受益的,還有人類學家。

展場最重要的文物,當推綴滿了貝珠的貝珠衣或貝珠裙。文獻記載,貝珠衣可以作為賠償、交換土地和牛隻,具有貨幣的功能。貝珠裙則是一種綴滿了貝珠,造型很像裙子、但沒有綁帶的織品。何翠萍殷切期盼:通過泰雅族老人與老物件「相認」,更加了解貝珠衣或貝珠裙。

展示中的貝珠裙,曾綴滿貝珠,是一種沒有綁帶、造型很像裙子的泰雅織品。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果然,一開展就有大驚喜!尤瑪的舅舅回憶年輕時,曾聽老人說,過去兩方要打起來之前,當一方衝到對方村前路口時,如果看見對方在路口放了貝珠衣,必須壓制怒氣、考慮和談。看來貝珠衣不只有單純的買賣交換,還包含了群體外交、生命、戰爭的深刻認知,意義更加驚心動魄。

織者們也來當人類學家!她們在貝珠衣的背面發現斷經的織法,也就是織到一半時切斷經線,一根根打結後,重新排經線再織。但泰雅老祖宗為什麼要這樣自找麻煩呢?

「我對這個現象太好奇了!在人類學知識中,很多儀式性的布,都有不尋常的製作方式。」織者的觀賞角度,提供何翠萍對於貝珠衣、裙神聖性的新理解。

在織者工作坊,織者又環繞著貝珠裙,想要從織法推測這張沒有綁帶、不可能穿上的「裙子」,到底是不是裙子?何翠萍興奮地說:「在泰雅文化的理解中,貝珠裙是否也是儀式用品?那麼,泰雅族的母語真的叫做『裙』嗎?還是有其他的叫法。若都叫做『裙』,說不定在泰雅文化中,『裙』本來就不限於我們想當然爾『人』穿的裙子。」可惜前來參觀泰雅老人,無人可以回答……

尤瑪正在繪製織品的紋路。本次展示的重點之一,即讓對於傳統技藝有興趣的部落或非部落織者研究老物件的織法。尤瑪事先教大家如何研究紀錄老織品的組織和結構、如何從不同角度照相、繪圖,然後織者在展場工作坊與博物館員共同合作研究老物件。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沒有答案不是壞事,有時反而帶人進入更豐富的境地。當尤瑪問部落孩童:珠裙是不是裙子?天真的孩子回答:「當然不是!沒有綁帶,怎麼穿?」當大人介紹貝珠可以拿下來換東西、買牛,孩子們又說:「啊,那就是存錢筒!」

何翠萍驚歎不已地說:

這種知識討論、傳承是很大量、很不尋常的,只有在部落的環境才會發生。如果在博物館內,一定是館員導覽,很多講法就不會這麼自自然然的出現。

研究者和對象平等對話、多元發聲的民族誌

但何翠萍完整了解這次共作展示的意義,是在編輯完成《共作:記「她方的記憶」》一書之後。

翻開書頁,目錄上洋洋灑灑多達十七位作者和訪談對象,跨越了族群、性別、年齡與階層:

「我很喜歡織布,喜歡坐在織布機上,內心非常平靜,很專注、很舒服。」她是從織布找到內心喜悅的部落織女。

「跟自己說一定要學織布,因為知道自己要做的並不單純是文化研究,而是要在過程中尋找自己失去的根。」這是泰雅族年輕一代的文化工作者。

「拍攝者適時的『不拍』,可能遠比鏡頭介入來的更為重要。儘管就影像紀實的角度,這樣的畫面極為寶貴。」這是面對現場張力的攝影人員內心掙扎與權衡。

還有嫁到泰雅族學習織布的漢人、從傳統紋樣尋求創新的文創藝術家、醫學院畢業卻跑去做 NPO 的年輕人……

2019 年 4 月,前民族所博物館何翠萍主任與「野桐工坊」主持人尤瑪·達陸,收集十七位參與者的撰文或訪談稿,編輯成《共作:記「她方的記憶」》一書出版,完整記錄策展與展出的過程,以及這次展覽在每個參與者身上刻畫下的生命紋樣。
圖片來源│中研院民族所

這種多元發聲的編輯方針,稱為「共作民族誌」,是當代人類學家反思良久的產物。人類學家的研究對象到底有多少發聲的權利?研究者和對象如何能以平等的關係對話?許多人類學家不再只是將研究對象當作撰文的「素材」,而是開始與他們合作寫書,在書中並陳兩方的觀點。

何翠萍一個個做訪談,整理逐字稿、編輯,務求忠實呈現每個參與者的聲音。最後成果多元發聲,卻又異常和諧。她也欣喜地發現,博物館的老物件,真的是有用、有生命力,具有鼓舞的力量,真實影響每一位參與者的生活,甚至人生方向。

至此,這場共作展超越了博物館轉型、普及人類學知識的意義。博物館文物回原鄉,不只是物的再生,而是人的再生。

「這本書的前半部是這場展示的整個過程,但是到了後半部,你會看到整個台灣!」何翠萍感動總結:「當你看到人們這麼認真的研究文物、努力生活,你會覺得台灣真是有希望的!他們都是太可愛的一群台灣人。」

中研院民族所何翠萍副研究員,曾任民族所博物館主任,策畫館內多項重大展覽,主導民族所與原民團體合作的第一次共作展示「她方」。
攝影│林洵安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為「故鄉啊,你還記得我們嗎?」中研院泰雅文物回原鄉,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打破博物館的權威!讓泰雅文物回到原鄉,來一場意義非凡的「共作展示」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聊天可以,上課卻聽不清?「微聽損」如何影響兒童的課業與人際關係?

$
0
0
  •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張舒婷、主任張逸屏

「微聽損」是怎樣的症頭?

輕微聽力損失(minimal hearing loss),簡稱「微聽損」,是一種有一點點聽不清楚的症頭。包括了「單側聽損」、「高頻聽損」以及「輕型聽損」。根據 2012 年 WHO 的統計,整個東亞地區(包括台灣)15 歲以上的微聽損人口占比高達 14%。Bess等人(1998) 的研究也指出除了成人老化造成的聽損外,有 11.3% 的學齡兒童有不同程度與類型的聽損,其中微聽損就佔了 8.8 %。

微聽損兒童由於聽力受損比較輕微,家長可能並不覺得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一般孩子有什麼差別。確實,一般而言,微聽損兒童在週遭安靜時、和他人一對一交談不會有什麼困難。那麼,究竟微聽損會對他們產生什麼負面影響呢?

七嘴八舌、大段講述都讓微聽損兒上課吃力

以「聽力」作為主要探究焦點的國際知名專業期刊 Ear and Hearing,刊出了一篇研究 (Lewis, Valente & Spalding, 2015),探討微聽損兒童在校園學習中可能遇到的難題。研究發現,當他們一次聽一個句子時,和聽力正常的同學們一樣,都能正確聆聽到別人說話的內容。然而,進入到多人情境、並需要持續接收大家的談話內容,理解能力就比一般聽力正常的同學差。

在實驗中,受測兒童聽完一段由許多人輪流講述的故事後,會回答一些與故事內容有關的問題,就類似考試中常出現的閱讀測驗,只是改由聽說方式回答問題。結果發現,若以平均的表現來看,微聽損兒童答對的比率只有同學們的一半。而國小高年級微聽損兒童的答對題數相當於中低年級聽力正常的兒童,可見平均來說是有落後的。

由此可見,在學校學習時微聽損兒童在聆聽上是會很吃力的。圖為模擬教室的實驗室布置。圖/Lewis, Valente & Spalding, 2015

由此可見,在學校學習時微聽損兒童在聆聽上是會很吃力的,因為聽老師上課和一般談話是不同的。一般談話時可以停下來確認訊息,比較類似實驗中一次聽一個句子的情境;但老師上課就像實驗中的聽故事一樣,是一大段的內容,聆聽負擔較大且無法對話提問確認訊息。而實驗告訴我們,微聽損兒童理解的內容可能只有一般同學的一半,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程度落後好幾年。

答非所問?人際關係可能會受影響

除了上課以外,兒童在校園生活中,經常需要和許多人互動。無論是課堂中的團體討論,或是下課時和一群同學聊天,都是常見的情境。而他們在進入團體生活後,因難以聽懂同學的說話內容而感到挫折的情形會相當明顯。

而且,正因為孩子與人個別對話能完整理解訊息及回應,更可能讓老師和同學無法理解他在多人對話情境中的困難,他們可能會覺得「明明你都聽得到,為什麼還會常常答非所問?」

聽不清楚就更難搞懂,讓微聽損兒站回起跑點

微聽損兒童在教室裡面聽單獨的句子時都可以聽得懂,但如果有團體討論,身邊同學、老師,你一句我一句,可能就無法好好消化這些訊息。其他同學比較輕鬆就能學到的,微聽損兒童可能要很努力、很專注地聽才能吸收。在學校幾堂課下來,當力氣都花在聽上面,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理解和記憶聽到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習的效果打折扣,學業表現也可能因此大大落後。

身邊的大人如果忽略了孩子的聽力問題,而認為是孩子不專心,長期下來問題愈累積愈嚴重,孩子、家長、老師會覺得壓力感倍增。圖/Myriams-Fotos @pixabay

更糟糕的是,身邊的大人常常會把這樣的狀況歸咎於其他因素,例如認為是孩子不專心。長期下來,孩子的聽力問題沒有被重視,反而一直被錯怪是不專心聽課,問題愈累積愈嚴重,孩子、家長、老師會覺得壓力感倍增。

要解決微聽損兒童在校園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從最根本的聽能下功夫最實在。讓微聽損兒童能夠聽得好、聽得清晰,才能讓他們與一般兒童站在同一個起跑點。若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聽力有疑問,也別忘了尋求專業人員的建議,才能協助孩子化解困難、順利適應。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The post 聊天可以,上課卻聽不清?「微聽損」如何影響兒童的課業與人際關係?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保持理性就能做出最佳選擇嗎?什麼又才是最佳的選擇呢?──《囚犯的兩難》下

$
0
0

許多科學中的重大進展是源於具有洞察能力的人,在看似不相關的事物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要素。賽局理論也是如此。馮紐曼發覺在客廳玩的遊戲中蘊含著基本的衝突。隱藏在撲克牌、棋子、骰子背後的這些衝突深深吸引了馮紐曼,他在經濟學、政治學、日常生活以及戰爭中也觀察到類似的衝突。

玩遊戲時對方的小眼色,也是你出手的考量之一嗎?圖/GIPHY

在馮紐曼的術語中,「賽局」就是一種衝突的態勢,在這種態勢下,一個人必須做出某種選擇,並且知道對方也在做選擇,所有選擇將決定衝突的結果。有些賽局簡單而易於分析;有些賽局則因為參與者不斷做猜測而很難分析。

馮紐曼想知道賽局(尤其是有許多虛張聲勢和相互猜測的那類賽局)是否總是存在一種理性的玩法,而這正是賽局理論的基本問題之一。

你可能會天真地以為每一種賽局必然有一種理性的玩法。一定是這樣嗎?馮紐曼想弄清楚這一點。世界並不總是合乎邏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那麼多的非理性。更有甚者,像撲克牌遊戲一樣,相互猜測可能引發無窮盡的循環推理。理性的玩家對於如何進行遊戲,也不一定有明顯的結論。

缺乏天才的數學家或許也能發現上述問題,但只能無能為力嘆口氣,重新退回做「嚴肅的」研究。馮紐曼則不然,他抓住這個問題不放,以數學的嚴密性去對付它,終於獲得了非凡的證明。

正解在此!最理性的選擇,最佳的局面

馮紐曼從數學證明了在雙人賽局中,只要彼此的利益完全對立,就永遠存在一個理性的行動方針。這一證明被稱為「大中取小定理」。

圖/pixabay

這個定理所涵蓋的賽局種類包括簡單的井字〇╳遊戲到非常複雜的棋類遊戲,它適用於所有一輸一贏的兩人遊戲(這是符合賽局雙方利益「完全對立」要求的最簡單情況)。馮紐曼證明在這樣的賽局中,總有一種「正確的」玩法,或者更確切地說,「最佳的」玩法

如果大中取小定理就是上面所說的這一些,那麼它最多就是對「娛樂數學」的一個挺不錯的貢獻罷了。實際上,馮紐曼看出了其中蘊含的更深意義。他意圖把大中取小定理作為基礎,延伸到包含所有其他類型賽局的賽局理論,例如兩人以上的賽局、參與者利益部分重疊的賽局等等。經過這樣擴充以後,賽局理論就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的人世衝突。

馮紐曼和摩根斯坦把賽局理論當作經濟學的數學基礎。在他們眼中,不同的經濟衝突可以看成各種「賽局」,以賽局理論的定理來分析。競標一項工程的兩個承包商,或者在拍賣會上競相出價的一群買主,都纏繞在互相猜測的微妙賽局之中,值得做嚴密的分析。

所有難題迎刃而解?圖/GIPHY

賽局理論幾乎從一開始就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新領域而受到推崇。對馮紐曼和摩根斯坦的著作,《美國數學學會學報》有一篇書評預言:「我們的子孫會把這本書當作二十世紀前半葉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因為該書的作者們已經成功創建了一門真正的新科學──經濟科學。」在《賽局理論與經濟行為》出版以後,賽局理論及其術語成為經濟學家、社會科學家和軍事戰略家口中十分流行的行話。

賽局理論一生的對手?──「囚犯的兩難」

蘭德機構是最早接受並應用賽局理論的地方之一。蘭德是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根據美國空軍的要求而建立的智庫,最初目的是完成洲際核武戰爭的戰略研究。蘭德聘用了許多戰時從事國防工作的科學家,逐漸發展為擁有眾多顯赫思想家的著名諮詢機構。

聘請馮紐曼為顧問的蘭德機構對賽局理論極為重視,投入極大的力量,不僅研究賽局理論的軍事應用,也對賽局理論本身進行基礎研究。在一九四〇年代末和一九五〇年代初,馮紐曼是位於加州聖塔莫尼卡的蘭德機構總部的常客。

一九五〇年,蘭德機構的兩位科學家佛拉德和德萊歇提出了賽局理論問世以來影響最大、看似簡單卻難解的一種賽局,也就是「囚犯的兩難」這幾乎動搖了賽局理論的部分基礎。

「囚犯的兩難」這個名稱是蘭德機構的顧問塔克所取的,因為塔克為了說明這種賽局而描述出一個有關囚犯的故事,對此書中第六章將會再詳細介紹,暫時我們只要知道它是極難思索的衝突處境,至今仍使我們困惑不已。

還是怎麼想都無解啊!嗚嗚嗚~(抱頭)圖/Pexels

研究民間傳說的人知道,兩難困境的故事中會出現難以決斷的局面,讓聽故事的人苦思該怎麼辦。囚犯困境也是這一類故事,它的結局是留給聽故事的人或讀者一個解不開的難題。囚犯困境發明以後並沒有立即公開,在一九五〇年代只是在科學界口頭傳播,但它確實滿足民間傳說的研究者對兩難故事所下的定義。

當然,囚犯困境不只是一個故事,它既是一個精確的數學結構,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問題。從一九五〇年囚犯困境「被發現」的時代背景來說,它其實沒有看起來的那樣神祕,因為當時大家正嚴重關切核武擴散和軍備競賽。事實上,早期核武時代的緊張形勢正是出現囚犯困境這種賽局的原因。

以犧牲共同利益為代價而使一方獲得安全的這般苦惱問題,並非核武時代的新問題。自有戰爭開始,這樣的問題就存在了。

但核武攻擊的突發和毀滅性使這個問題更加凸顯。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囚犯困境是國防的核心問題,而每個人對此的反應都不能被證明對錯,但可以從這些反應中看出誰是保守派、誰是自由派。

本書並不是談軍事策略的書。囚犯困境是一個普遍的概念,理論家們現在已經體認,它會發生在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律等領域。只要有利益衝突的地方,就會有囚犯困境,而利益衝突並非只發生在有感知能力的生物之間。

選擇沒有對錯,只是考量有所不同。圖/Pexels

對於動物和人類社會為什麼呈現目前的社會組織型態,囚犯困境的研究有很強的解釋能力。這是二十世紀所出現的最偉大思想之一,它簡單得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又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在馮紐曼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看到現實戰爭變得愈來愈像虛構的兩難困境,或者說像他的理論中的抽象賽局。核武時代的危機常常被歸咎於「技術進步超越道德進步」。這一結論使人沮喪,使人懷疑道德進步是否還存在,以及原子彈越做越大,人類是否還能如以往存活。囚犯困境已成為當代最基本的哲學和科學課題,它和我們的生存緊密相關。

當代賽局理論的應用者試圖創造一種道德進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在囚犯困境的賽局中促成共同的利益呢?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大的知識挑戰之一。

本文摘自《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數學天才馮紐曼,以及原子彈的謎題》,2019 年 6 月,左岸文化

The post 保持理性就能做出最佳選擇嗎?什麼又才是最佳的選擇呢?──《囚犯的兩難》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連發動戰爭也會選擇困難?幸好,數學家發明了「賽局理論」──《囚犯的兩難》上

$
0
0

一九四九年八月,蘇聯在西伯利亞第一次成功試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對核子武器的壟斷地位。世界上出現了兩個核武大國的局面,比西方觀察家預期的要早得多。

一顆原子彈直接讓敵人掰掰~圖/Pixabay

蘇聯的原子彈激發了核武競賽,而這種競賽的某些後果是容易預見的。每個國家都希望盡可能武裝,以能夠發動核子武器來快速擊敗對手為目的。許多人意識到,這會導致令人難以接受的兩難困境。

世界歷史上首次出現了這種可能,只要一次閃電式的核武攻擊就可以使敵國從地球上消失。在危機之際,按動核武按鈕的誘惑幾乎不可抗拒。同樣重要的是,每個國家都害怕自己成為他國突襲的犧牲品。

先搶先贏的核武恐嚇

一九五〇年代,美國和西歐有許多人主張對蘇聯發動一次直接、毋須任何理由的核武攻擊。它有一個委婉的名稱,叫做「預防性戰爭」。懷抱這種想法的人認為,美國應該抓住時機,透過核武脅迫或突然襲擊,以建立一個世界政府。

你也許認為只有極端份子才會支持這種計畫。事實上,當時許多十分優秀的知識份子也廣為支持預防性戰爭,包括當代兩個最出色的數學家:羅素和馮紐曼。

圖/pixabay

通常數學家不會由於其政治主張或對世界的看法而聞名於世;況且,從很多方面來看,羅素和馮紐曼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然而,對於世界上不應該有兩個核武強權共存的這一觀點,他們的見解恰恰相同。

羅素是預防性戰爭運動的主要推動者,他強調具有核武摧毀能力的蘇聯是個最終的威脅,除非蘇聯同意美國在世界的主導地位。一九四七年,羅素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傾向認為俄羅斯人會默認美國主導世界的狀態;否則,世界將經歷一場戰爭,而出現獨一無二的政府,因為這是世界所需。」

馮紐曼的態度更加強硬,贊成出其不意用核武做第一擊。《生活》雜誌曾經引用他的言論:「如果你問為什麼明天不用原子彈去轟炸他們,我要問為什麼不今天就去轟炸呢?如果你說今天五點鐘去轟炸,那我要問為什麼不今天一點鐘就去轟炸呢?」

還不快按下去!圖/GIPHY

他們兩個人都對蘇聯沒有任何感情。他們相信預防性戰爭是邏輯的必然,是避免核武擴散的唯一合理方案。在一九四八年一月號的《新聯邦》雜誌中,羅素在一篇鼓吹預防性戰爭的文章裡寫道:「我提出的理由就像數學證明一樣,是如此明白無誤和不可避免。」然而邏輯本身也會出錯。

那麼預防性戰爭這場異乎尋常的鬧劇的真實含意是什麼呢?恐怕說得最清楚的是當時的美國海軍部長馬修斯:一九五〇年,他不經意地使用歐威爾式的語言 1 來極力鼓吹美國要「為和平而侵略」!

今天,隨著東西兩方緊張關係的解凍,預防性戰爭看來就像冷戰思維的一種奇特變形。然而我們此刻仍然面臨許多這一類的問題:當某個國家的安全與整個人類的利益發生衝突時,它應該怎麼辦呢?當一個人的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衝突時,他應該怎麼辦呢?

數學家是怎麼在戰爭議題裡面參一腳的?

恐怕誰也比不上約翰.馮紐曼那樣能說明原子彈的兩難是如何折磨人了。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多大的意義。這位聲名卓著的數學家幾乎屬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知道這個名字的少數圈外人則大多會把他看成電子數位電腦的先驅,或者是為「曼哈頓計畫」效力的傑出科學家原型之一。還有少數人把他視作庫柏力克的電影《奇愛博士》中的科學家;話說回來,馮紐曼確實曾坐在輪椅上參加原子能委員會的會議。

約翰.馮紐曼 (John von Neumann)。圖/LANL, via Wikimedia Commons

馮紐曼的主要著作是在純數學和數理物理學領域,這些令普通人難以親近的研究,很早就為他贏得天才的聲譽。也許有人會預期他一生的理論工作使他遠離俗事。然而,他卻對應用數學有同樣特別的熱情。電腦和原子彈兩者都是馮紐曼的業餘項目,它們都十分典型地反映了他對於數學應用的興趣。

馮紐曼是個撲克牌玩家,雖然不是頂尖高手,但他敏銳的思維能捕捉到遊戲中的一些要素。他對採用騙術、虛張聲勢、猜測對方意圖等等在規則允許內人們企圖誤導對方的種種手法都特別感興趣。以數學的術語來說,這些都是「非瑣碎的」。

從一九二〇年代中到一九四〇年代,馮紐曼以研究撲克牌和其他遊戲的數學結構自娛。當研究成形時,他發覺這套理論可以應用到經濟學、政治學、外交政策等各種領域。一九四四年,馮紐曼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家摩根斯坦以《賽局理論與經濟行為》這本書發表了他們的分析報告。

要認識馮紐曼的「賽局/遊戲理論」,首先要認清它與一般人理解的遊戲沒有太多關係。賽局理論研究的其實是大家通常說的「策略」。

偶爾使些小技巧、小策略,總是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愉快~圖/GIPHY

在二次大戰期間與馮紐曼並肩工作的科學家布羅諾斯基在《人之躍昇》書中回憶,有一次在倫敦的計程車上,他和馮紐曼談起賽局:

「……因為我對下棋很著迷,因此很自然對他說:『你的意思是,賽局理論像下棋?』『不,』他說,『下棋不屬於賽局理論。下棋是定義得十分完善的一種計算。你也許無法算出答案,但是理論上,任何棋局必然有一個解,也就是有一個正確的過程。而真正的賽局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的。實際生活也不是這個樣子。實際生活中包括虛張聲勢、一些騙人的小策略,互相揣測對方以便應對等等。我的賽局理論研究的就是這些內容。』」

賽局理論是研究有思想的、可能會去騙人的對手之間的衝突。這也許使賽局理論聽起來更像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而不是數學的分支。其實並不盡然,因為賽局參與者被假設是完全有理性的,因此賽局理論容許精確的分析。更確切地說,賽局理論是數理邏輯學的分支,以人們之間的真實衝突為研究課題(即使他們並非總是理性)。

註解:

  1. 作家歐威爾著有政治寓言小說,《一九八四》以諷刺極權政府,矛盾修辭法的「雙重思想」是書中黨控制人民的手段。

——本文摘自《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數學天才馮紐曼,以及原子彈的謎題》,2019 年 6 月,左岸文化

The post 連發動戰爭也會選擇困難?幸好,數學家發明了「賽局理論」──《囚犯的兩難》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返校》的延伸書單:放心,你不會因為看幾本書而變成怎樣

$
0
0

y編按:「不就是看幾本書而已,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在電影《返校》當中,我們看到了「讀書」這件事是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的。
人應該生而自由,好險我們生在不會因為「看了幾本書」就會被消失的時代,怎能不來好好狠狠的看書!雖然《返校》中沒有什麼科學書單,但讓我們秉持著好奇心和對知識的無盡渴求,來看看若你對《返校》所處的時代有興趣,可以看哪些書呢?

改編自遊戲的電影《返校》最近上映了,這一部電影可以說是以商業電影的格局,觸碰了以往未曾在商業電影處理的「白色恐怖」主題。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劇照提供 / 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電影中灰撲撲的制服、頗具威嚴的教官、壓抑的氛圍、無所不在的黨國符碼,和追求自由的弱小渴望交織在一塊,組成了沈浸感相當強的戒嚴時空。因此即便電影描繪的是久遠的 1962 年,觀眾進到電影院之後,也會感覺自己彷彿回到戒嚴時代。

從《返校》的情節中,我們可以看到戒嚴時代的許多細節。如果你對相關的話題有興趣,可以參考以下的延伸書單。

 

──以下的書籍介紹會涉及諸多劇情,還沒看過電影的讀者請斟酌閱讀喔!──

還沒看過請速速離開學校禮堂喔!劇照提供 / 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一、調查研究類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赴刑的張老師,在最後留下了一封給戀人方芮欣的遺書,遺書上寥寥數語:「白鹿予水仙:此生無緣,來世再見。致自由。」但是這封遺書,並未能成功送到方芮欣手中。而是由同案的魏仲廷,在多年以後把遺書放回學校裡,才能象徵性地「送交到」方芮欣手中。但此時方芮欣已是亡魂,就最嚴格的意義來說,張老師的遺書始終「未曾送達」

白鹿玉佩送達了,但遺書呢? 劇照提供 / 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但這並非張老師一個人的悲劇,而是多數政治受難者共同的命運。多數的政治受難者被逮捕後就失去下落。他們之中有些曾經在行刑前,親手寫下留給摯愛的文字。只是威權政府並未送達這些遺書,那些遺書也被塵封在國家檔案之中,必須要到五、六十年後,家屬們才能看到這些本應屬於他們的遺書。

《無法送達的遺書》收錄了幾封政治受難者的遺書,並講述了關於這些遺書的動人故事。若是翻開這本書,你必會被那些留下遺書者的強烈意念所觸動。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書》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書名源自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名言:「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返校》電影中,方芮欣最後之所以能從怪物手中逃出,就是因為她堅定地說:「我不想再忘記了」。

為什麼「不要忘記」這麼重要?因為歷史一旦被遺忘,就有可能重演。健忘的人們要是無法記取教訓,就會失去對抗強權的方法,強權因此可以再次控制人類。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是白色恐怖領域的重量級著作,由政治學、社會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所撰寫。

「轉型正義」主要的任務包括「處置加害者」、「賠償受害者」和「記憶真相」,這是在一個國家曾經經歷不公不義的威權時代後,所該做的事。《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告訴我們,臺灣過去完成了哪些、不足的地方在哪裡、接下來又該往什麼方向前進。戒嚴時期的國家暴力有哪些型態?白色恐怖的歷史應該如何記憶?平反政治受難者的運動又是怎麼展開的?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到好奇,《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會提供你想要的答案。

《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返校》中,讀書會成員因為讀禁書而獲罪,而這些書包括泰戈爾的《飛鳥集》、屠格涅夫的《父與子》和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

張老師在最後跟魏仲廷說:「我們有獸性和惡魔性,但也有著神性。有利己主義的欲求,但也有愛他主義的欲求。」便出自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只是很不幸的,他們讀的版本是魯迅翻譯的版本。

廚川白村沒有問題,但是魯迅「有問題」。

魯迅表示:source:Wikimedia

翻譯偵探事務所》的作者賴慈芸是研究戒嚴時代禁書的專家,她在臉書上關於回應關於《返校》禁書的發文便指出,這些禁書之所以為禁書,最主要都是因為譯者的緣故。讀書會成員只要換個譯本讀,就不會出事了。

那為什麼這些譯者會有問題呢?在國共對立的框架下,那些身陷「匪區」的譯者或作者都在被禁之列。鄭振鐸跟巴金、魯迅都是如此(準確來說,魯迅死於 1937 年,應該沒有身陷匪區的問題。但他思想左傾、且被中共高度推崇,因此著作在中華民國臺灣成為禁書)。但這些書籍要是改換作者或譯者姓名後,都能公開出版。只是這也因此造成很多混亂,人們因此不知道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誰。《翻譯偵探事務所》透過扎實的調查,深入釐清其中的混亂之處。

二、文學類

《史的暴力,詩的壟斷 ——台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癥候閱讀與文化創傷》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這一本書,嚴格來說並不是書,而是作家湯舒雯的碩士論文。但是這本論文研究文學中的白色恐怖敘事,那些作品可以說都是《返校》的前輩。

論文的第四章談到了白色恐怖文學中「讀書會死」的敘事,有許多作品都出現了文藝青年因開讀書會被拘的情節,而受害者形象多半「年輕」、「純潔」,他們可能是「不過是參加了一個地下聚會,傳看了一些禁書,撰寫了幾篇信誓旦旦的文章罷了」(李渝,〈三月螢火〉)因此這些文藝青年都是「無辜」的。

「不就是看幾本書而已,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劇照提供 / 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一比照下來,有沒有覺得《返校》中的張老師彷彿也繼承了這個形象呢?如果你對敘事、對於文學分析有興趣,尤其是對白色恐怖敘事之間的傳承關係感到好奇,可以讀讀這本論文。而且比起其他出版物還要花錢購入或去圖書館借,這本論文可以直接從網路上下載,不用擔心看不到喔!

《奔跑的母親》

奔跑的母親》(麥田出版,2002)

在《返校》中,方芮欣出於嫉妒之心而檢舉殷老師,沒想到卻害得張老師被處死刑——這個情節,看過郭松棻〈月印〉這篇小說的人都會感到熟悉。

奔跑的母親》是郭松棻的短篇小說集,〈月印〉就收錄在其中。和《返校》一樣,〈月印〉中的女主角文惠,因為感覺到自己的丈夫鐵敏與來自中國的楊大姐交流過密,因此拿著鐵敏的書⋯⋯如果你看過《返校》,那麼後來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在《返校》中,方芮欣出於嫉妒之心而檢舉殷老師。劇照提供 / 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和《返校》的通俗取向不同,〈月印〉是一篇「很純」的文學小說。你可以看看同樣一類情節,文學作家和通俗創作者處理起來會有什麼樣的差異。除了作品以外,郭松棻本人的生平也很值得了解:他的後半生就像是《返校》遊戲裡的殷老師一樣,因為被列入黑名單,而被困在異地不得歸國。這一種被列入「黑名單」的受難者,雖未經歷死亡,但也經歷了離鄉背井的苦痛。

三、藝術人文類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

《返校》裡的張老師,曾經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他之所以參加讀書會、之所以和方芮欣彼此相互吸引,都是因為他對藝術懷有的熱情。張老師「留學日本學美術」的經驗,也常見於臺灣日治時期的畫家。例如「臺展三少年」之一的畫家陳進求學於東京女子美術學校。而大器晚成的陳澄波,也要趕在三十歲時前往東京留學。可以說,「到東京學美術」是有志成為畫家的少年、青年們共同的夢想。

劇照提供 / 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在《藝術家的一日廚房》,我們可以讀到這些日治畫家的故事。書中也交代這些日治時代畫家在戰後的經歷,他們所擅長的「日本畫」風格,到了戰後,被自居為正統的「中國國畫」畫家所批判。《返校》既然留學日本,那麼他對於藝術、對於美的觀念,很可能都深受日本影響。但這些到了戰後的新時代,都不再像過去那般「理所當然」。因此細膩而敏銳的張老師,應該會為此感到十分痛苦吧?

《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

《返校》裡的讀書會讀了泰戈爾、屠格涅夫和廚川白村,這個書單滿有趣的,要是放在日治時代,這一串可說是標準的文藝青年書單。

例如小說家龍瑛宗十分喜愛屠格涅夫的〈初戀〉,《返校》裡出現過的《父與子》,他當然也看了。甚至不只屠格涅夫,嗜讀文學的龍瑛宗大概把著名的俄國作家都看了一輪。另一位日治作家王詩琅也是個讀書家,不只西方文學,戰後被禁的魯迅、郭沫若、郁達夫他也都讀過。整體來說,這些生活在1920到1940年代的作家們,擁有相較於戰後更為自由的閱讀環境。

天亮之前的戀愛》是賴香吟為這批日治作家所寫的小傳。賴香吟本身就是小說家,寫起作家傳記,別具寫作者的洞見。

以閱讀而言,這些作家都是《返校》裡讀書會成員的前輩。但是這批日治作家的寫作生涯被時代所割裂,慣用日文的他們,在使用中文的時代,注定只能藉藉無名。要是他們還活躍於文壇,《返校》的讀書會成員應該可以借重這些作家的評論,來增進自己對於作品的認識吧?


由於臺灣戒嚴時間相當長,而戒嚴被壓抑的歷史,我們要到戒嚴結束才能開始逐漸拼湊。因此我們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認知,總是處在不足的狀態。透過閱讀相關書籍,我們可以更貼近那個時代。也因此,我們才能承擔起「記憶過去」的重責大任。

The post 《返校》的延伸書單:放心,你不會因為看幾本書而變成怎樣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放學後去補習班到底有沒有用?關於補習效果的幾個研究摘要

$
0
0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製圖 / 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補習」一直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好壞評價也眾說紛紜,有些人覺得補得很累、浪費時間,但也有人覺得是提升成績、訓練考試的好所在,究竟補習到底好不好?又或者,該如何拿捏補習的科目、時數,才能讓補習發揮好的作用?接下來,讓我們從科學研究,一同了解補習的真相。

補習,孩子放學後的第N輪班

近年來,補習班數量居高不下,反映出現在孩子們學校課外的第 N 輪班密集情形。補習花孩子這麼多時間、心力,甚至壓縮到親子/孩子和家人相處時間,那麼補習到底有沒有用?

「雞湯來了」團隊翻閱了許多實證研究,發現:補習的成效遠比想像中來的小!

小學生:太多才藝班反有負面效應?

一項針對幼兒園、小學生的研究發現,現在才藝補習氾濫,已經衍生親子缺乏共處時間、妨礙學校教師補救教學、造成家庭經濟沉重負擔、孩子缺乏自主練習所學的時間……等負面效應。

學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決策:

  1. 分清楚是為了孩子還是父母、
  2. 排定生活目標優先順序、
  3. 衡量孩子時間和家庭經濟狀況。

中學生:有補沒補平均差3分?

學者使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針對超過 10,000 個國中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國三生補數學雖然有其功效,但效果值並不大,如果把該資料庫中的分數轉換成 100 分的模式來設想的話,有補習VS沒補習的孩子數學成績只差 3 分!

學者推論原因,可能是因為補習成效多反映在短期、小範圍的考試範圍,但要累積到其他變化題型的考試、大考可能效果有限。

因此,如果實在不確定補習的成效,也可以設定一個停損點,例如我們補 3 個月看看,看等到大考或變換題型的考試時,檢視補習是否真有成效,再一起討論是否繼續補。

高中生:補習太多效果反打折?

學者使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針對超過 25,000 位高中升大一學生進行分析,研究出補習對升大學的影響:補習科數對於學測總分的影響為先升後降的非直線關係,補習的時間如果太長,會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效果打折扣,甚至成績下降。

因此,考量孩子的精力是否能夠充分吸收補習所學,學習的狀況是否能確實因補習帶來一定程度的進步,可以避免補很多卻徒勞。

相信許多家長或孩子,會擔心如果不仰賴補習班,會不會浪費掉課後時間,會不會更不知該如何掌握課業?那就需要培養自律與時間管理的能力!延伸推薦:培養自律、練習時間管理的秘訣

下課後就去補習班、才藝班是台灣許多人求學的經驗。圖/byWokandapix@Pixabay

參考資料

  1. 趙蕙鈴(2011)。「以子女爲中心」和擔心子女輸在起跑點的父母教養心態與親子處境之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0,31-62。
  2. 錢得龍(2005)。才藝學習氾濫, 父母怎麼辦?師友月刊,458,50-54。
  3. 江雪齡(2017)。學齡前的孩童該學什麼?師友月刊,606,0-5。
  4. 李新民(2003)。課後托育機構整合國小課程之初探。幼兒保育學刊,1,19-39。
  5. 關秉寅、李敦義(2008)。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 “反事實” 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41,97-148。
  6. 劉國兆(2013)。升學主義、學校生活與課後補習: 一群七年級國中生的課程觀。教育研究學報,47(2),73-98。
  7. 黃毅志、陳俊瑋(2008)。學科補習、成績表現與升學結果:以學測成績與上公立大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4(1),117-149。
  8. 近十五年補習班數量變化(2019)。取自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開學特企】補習的真相大公開

The post 放學後去補習班到底有沒有用?關於補習效果的幾個研究摘要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童年逆境經驗,如何影響生理與心理?《深井效應》所說的故事

$
0
0

從佛洛伊德以來,心理學界所探討的不外乎是童年創傷。哈利·哈洛(Harry Harlow)的恆河猴實驗、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將精神分析中童年創傷的說法,帶入了科學化的心理學當中。然而,童年創傷影響的不只是心理層面,竟也有可能影響生理層面。

娜汀·哈里斯(Nadine Harris)的著作《深井效應》,在去年年底於台灣問世,書中的許多片段在網路上引起了許多討論。如今我拾起這一本書,想一窺童年創傷的究竟。

娜汀·哈里斯讀的是公共衛生學碩士、醫學博士,從未接觸過心理創傷這一塊,但卻從一名生長停滯的七歲孩童身上,開啟了通往研究童年創傷的那扇門。這位孩童在四歲時被性侵後,身體就不再發育了。但另一篇在  1998 年發表的研究,裡面的案例更不可思議1

童年逆境經驗,讓人們比較容易生病?

1998年文斯·費利帝(Vincent Felitti )等人所發表的研究,主要探討童年受虐及家庭關係失衡等童年逆境經驗(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對於多項成人死因的關聯性。該研究將童年逆境經驗區分為十個種類:

情感虐待(一再發生)、肢體虐待(一再發生)、性虐待(曾經發生)、肢體忽視、情感忽視、家中有藥物濫用情形(和酗酒者或濫用藥物者同住)、家中有心理疾病患者(和憂鬱症患者、心理疾病患者或曾嘗試自殺者同住)、母親遭受暴力對待、父母離異或分居、家中有犯罪情形(家人入獄)等十項,每一個類別都計 1 分。

該份問卷的樣本數大得嚇人,有 17421 名病患作為他們的受試者。受試者中在 18 歲以前,曾經遭受過上列的 10 項中至少一項者占 67%,且有 12.6% 的人遭遇到四種以上的童年逆境經驗。而一個人遭逢越多項童年逆境經驗,他們長大之後身體不健康的可能性就越高。

童年逆境經驗與疾病的關聯性讓人好奇。圖/maxpixel

若一個人曾遭逢四種以上的童年逆境經驗,那麼他罹患冠狀心臟病的機率是沒有童年逆境經驗者的 2.2 倍、罹患任何癌症的機率是 1.9 倍、罹患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機率是 3.9 倍、中風的機率 2.4 倍、糖尿病的機率 1.6 倍曾試圖自殺的可能性是 12.2 倍、嚴重肥胖的機率是 1.6 倍、過去一年有兩周以上心情憂鬱的機率是 4.6 倍、曾使用非法藥物的機率是 4.7 倍、曾注射藥物的機率是 10.3 倍、目前有抽菸習慣的機率是 2.2 倍、曾患有性病的機率則是2.5倍。

有些科學家試算了童年逆境經驗、危險行為和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抽菸、喝酒、缺乏運動、過胖等危害健康的行為,確實會帶來心臟病、肝病等等,但發現這些行為的解釋率只佔了五成左右。也就是說,即便有著童年逆境經驗的人,小心避免這些危害健康的行為,依然比別人更有可能得到心臟病或肝病1

why?難道不是因為童年逆境經驗,讓他們更有可能做出這些危害健康的行為,所以才讓他們生病的機率比較高嗎?這後面到底還隱含著什麼呢?

童年逆境經驗與失調的生理機制

對於這個缺口,有個關於身體壓力反應的研究,提供了一絲絲的線索。研究者探討寄養家庭的學齡前孩童,身體的壓力反應(特別是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簡稱HPA軸),會不會受到痛苦的經歷所影響?

曾受虐的兒童,即使離開受虐環境調控皮質醇濃度的機制還是很可能失衡。圖/imdb

他們收集了 117 名曾遭逢童年逆境經驗,而寄宿在寄養家庭中的孩子,與 60 名貧窮家庭,但不曾遭受虐待的孩童,分析他們的皮質醇濃度註1。結果發現,雖然寄養家庭和貧窮家庭的孩子,父母教育程度或收入都差不多,但貧窮家庭的孩子依然和父母同住,即便家庭清寒,但他們沒有受虐經驗,也沒有接觸過兒童保護服務單位,這些孩子的皮質醇濃度很正常;但那 117 名曾經受虐的孩童,皮質醇濃度較高,一整天下來皮質醇分泌的量也不規律──晨間的皮質醇濃度比清寒家庭的孩子低,但夜間與整天平均的皮質醇濃度比清寒家庭的孩子高。也就是說,他們調控皮質醇濃度的機制失衡了3

而卡瑞恩醫師則進一步研究皮質醇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孩子腦部的影響,主要受測對象是 10 到 16 歲的病人。結果發現,孩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越多,皮質醇濃度就越高,海馬迴體積也越小,過了 12 到 18 個月,研究者第二次測量孩子海馬迴的體積,發現他們的海馬迴又變得更小了。即便他們已經不再經歷創傷事件,但他們負責學習與記憶的腦區,卻不停地縮小,顯示著過去的壓力依然不停地損害著他們的腦神經系統4

我曾經在我的文章《童年創傷經驗與海馬迴萎縮的關聯性》中提到其中可能的機制,而這篇研究又再次支持了這樣的假說——童年創傷經驗確實有可能造成我們的海馬迴萎縮。

但是,這篇研究似乎還是沒有辦法回答「為什麼有著童年逆境經驗的人,小心避免這些危害健康的行為,依然比別人更有可能得到心臟病或肝病?」這個問題。

沒關係,讓我們再看看其他的研究。其他研究發現,壓力反應除了影響海馬迴之外,也會打亂了他們的內分泌系統、大腦系統,以及免疫系統。

有過童年逆境經驗的孩子通常更容易渴望高油、高糖的食物。/pexels

先來談談內分泌系統。遇到壓力時,有過童年逆境經驗的孩子,他們的生長激素、性激素(雌激素與睪固酮)、甲狀腺素、胰島素(負責調節血糖)的濃度都會下降,而這些生理反應,影響了一個孩子的發育與生理平衡。這就是為什麼那個在 4 歲時被性侵的孩子會停止發育生長的可能原因。

除此之外,壓力反應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大腦的腹側被蓋區,這個區域和多巴胺有關,當它失調之後,孩子更容易渴望高油、高糖的食物,使得他們更容易受到肥胖所擾。

除了腹側被蓋區之外,童年逆境經驗也會導致大腦其他區域失調。本書的作者認為,有許多 ADHD 孩子,事實上並非是 ADHD,他們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真正原因來自於壓力反應系統長期失調,使得他們大腦前額葉皮質受到抑制、杏仁核過度活化,以至於身體的壓力反應調節功能壞掉了——在她評估過 702 位病人之後,她發現,若一個孩子有四種以上的童年逆境經驗,這個人遇到學習或行為問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32 倍1

再者,壓力激素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在費利帝參與的後的研究中,分析了 15000 筆資料,檢驗童年逆境經驗和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狼瘡、第一型糖尿病、乳糜瀉、特發性纖維化等自體免疫疾病而住院的關聯性,結果發現,童年逆境經驗分數兩分以上的人,因自體免疫疾病而住院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5

嗚嗚嗚我不依。圖/giphy

而一群紐西蘭的研究者,則花了 30 年追蹤研究 1000 人,並記錄他們生命中的一些健康資訊,找到了測量發炎程度的方法。他們發現,即便孩子遭到虐待已經是 20 年之前的事情了,但他們體內依然有四種發炎標記比一般人高。

由於他們是從孩子遭逢受虐事件之前就已經開始追蹤孩子的狀況,因而更能證實童年逆境經驗與健康狀況不佳的因果關係。這份研究再次支持了免疫系統的平衡會受到童年逆境經驗所影響6,而免疫系統的受損,恰好回答了「為什麼有著童年逆境經驗的人,小心避免這些危害健康的行為,依然比別人更有可能得到心臟病或肝病?」這個問題。

綜合而言,惡性壓力反應不僅僅會影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也深受其害。然而,這還不是故事的全貌。

不只是生理系統,依附不被滿足導致基因問題

如果你曾經讀過我關於依附理論的文章,肯定會了解依附關係對於兒童發展的重要性。我曾經在《人際的「溫度」,依附的基礎》一文當中提及,根據哈洛的研究,擁抱與安撫,是創造安全堡壘的基礎。

愛舔媽媽能改變寶寶一輩子的壓力反應。圖/peakpx

然而,擁抱與安撫,竟有可能改變一個人基因展現的方式。邁克爾·梅尼 (Michael Meaney)的研究團隊,觀察了兩組大鼠媽媽和大鼠寶寶的互動,他們發現大鼠寶寶在被研究者觸碰之後,大鼠媽媽會透過舔毛、梳毛 (licking/grooming)的方式安慰大鼠寶寶,但是有的大鼠媽媽舔的頻率高,有的則是一下就結束了,就像人類、恆河猴的擁抱與安撫一般。

結果,研究者發現,高舔毛、梳毛組的老鼠,在面對高壓刺激時,他們的皮質酮等壓力激素比低舔毛、梳毛組來得更低,且舔的越多,壓力激素就越低;再者,高舔毛組的老鼠,比低舔毛組的老鼠,更容易關閉他們的壓力反應。更重要的是,老鼠寶寶剛出生的那十天當中所發生的舔毛頻率高低,足以影響牠們的一生,甚至當牠們在成為母親的時候,愛舔媽媽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成為愛舔媽媽7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舔毛反應,影響了大鼠的表觀遺傳(epigenetics)註2,所謂表觀遺傳學指得是,在不改變基因序列的情況下,透過其他的機制,改變了遺傳基因的表現與變化。

那些愛舔媽媽的行動,讓孩子體內分泌了大量的血清素,同時改變了調控壓力反應的 DNA 轉錄的方式,改變了寶寶一輩子的壓力反應7

為了進一步確認是表觀遺傳學決定了大鼠寶寶的壓力反應方式,他們進一步將「愛舔」與「不愛舔」媽媽生出來的小孩互換,讓愛舔媽媽照顧不愛舔媽媽生出來的孩子,不愛舔媽媽照顧愛舔媽媽生出來的孩子,結果發現,愛舔媽媽生出來的孩子,被不愛舔媽媽帶大之後,會變成焦慮的成鼠,壓力激素濃度比較高,而且在他們生孩子之後,也比較不愛舔自己的孩子8

鼠寶寶的快樂成長就從舔舔開始。圖/giphy

除了表觀遺傳學之外,DNA上的端粒註3也會受到童年逆境經驗所影響。一份研究分析了美國 4598 名參與美國健康與退休調查研究者的資料,結果發現,端粒縮短的原因,大部分是童年逆境經驗所致,和成年逆境經驗沒有顯著相關。參與者每經歷一種童年逆境經驗,端粒較短的機率就上升 11%。而比起家庭的金錢壓力,家中的負面事件,如虐待、家長濫用酒精或藥物等等,和端粒縮短更有關係9。另一份研究則發現,有過童年逆境的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後,端粒會比較短,但──沒有童年逆境經驗的人,就算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端粒也不會比較短10

結果證明了,童年逆境經驗影響的層面,可以深入到基因的層次。然而,知道了童年逆境經驗對我們的影響甚深,我們又該怎麼做呢?下一篇文章,就讓我們把焦點轉移到童年逆境經驗的處方。

註解

  1. 用以因應長期壓力的一種激素,關於身體面對壓力的機制,可以參考:面對壓力時,我們的身體會如何反應?–《知識大圖解》
  2. 在不改變DNA序列下,影響基因的表現或變化,可參考:拉馬克的逆襲?從用進廢退說到表觀遺傳學
  3. 端粒是DNA上的一部分,端粒變短是促使我們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參考:細胞可以長生不老?海佛列克極限說不行!

延伸閱讀

  1.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2. Vincent, Robert, Dale, David,, Alison, Valerie, Mary & James(1998)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Abuse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to Many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Adults: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Study.Americ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Volume 14, Issue 4, Pages 245–258.
  3. Jacqueline,Philip,Katherine & Seymour(2009)Morning Cortisol Levels in Preschool-Aged Foster Children: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altreatment Type.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51(1):14-23
  4. Carrión, Weems,& Reiss(2007). Stress predicts brain changes in children: a pilot longitudinal study on youth stres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the hippocampus. Pediatrics. 119:509–516.
  5. Shanta,Delisa, William,Vincent,Robert and Janet(2009).Cumulative Childhood Stres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in Adults.Psychosomatic Medicine 71(2):243-50
  6. Two psychologists followed 1000 New Zealanders for decades. Here’s what they found about how childhood shapes later life
  7. Michael & Moshe(2005). Environmental programming of stress responses through DNA methylation: life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dynamic environment and a fixed genome.Published in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8. Champagne, Weaver, Diorio, Dymov, Szyf , Meaney  (2006). “Maternal care associated with methylation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alpha1b promoter and estrogen receptor-alpha expression in the medial preoptic area of female offspring". Endocrinology147 (6): 2909–15.
  9. Eli, Alison, Deborah, David, Nancy, Aric and Elissa(2016).Lifespan adversity and later adulthood telomere length in th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US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3(42)
  10. O’Donova, Epel, Lin, Wolkowitz, Cohen, Maguen, Metzler, Lenoci, Blackburn, Neylan.(2011).Childhood Trauma Associated with Short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Biological psychiatry 70(5):465-71

The post 童年逆境經驗,如何影響生理與心理?《深井效應》所說的故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透視我們與家的距離

$
0
0

截自公視官網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你的深愛卻成了阻礙,如何才能找到溝通契機?

「為什麼我一定要跟姐姐一樣?」「我不能就只做我自己嗎?」「如果我沒有考上好大學,你還要我嗎?」「你想過我的感覺嗎?」

奪得多座金鐘的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播出後,引起了許多親子關係的討論,也讓更多人直視親子間的傷痛,很多人都呼籲爸媽不要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對「爸媽」這個角色懷抱敵意,其實難以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我們願意嘗試聽聽看父母的心聲,或許才是親子和解的真正契機。

「我這個人這輩子沒什麼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點成就」「媽媽吃過的苦絕對不會讓你再承受第二遍」「我一直都在幫你啊!」

一位位為了孩子腰酸背痛、傷透腦筋的母親,或許對於孩子而言,媽媽已經做得太多、關照已經太沉重,但是我們不可否認,這些家長的初衷的確是「希望孩子好」。

家庭關係的緊繃,並不只出現在戲劇之中。為什麼明明是愛、是好意,最後卻變成了彼此痛苦的根源?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改變這些「雖是戲劇但再真實不過」的親子枷鎖,或許需要試著從我們對親子關係的觀念著手,接下來,讓我們從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藍佩嘉的研究,來探討這個議題。

給爸媽:整理自己的過去、反思想要怎樣的家庭

希望孩子不再受苦,提醒爸媽「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夠了嗎?答案是:不夠!因為爸媽之所以這樣當爸媽,是受到許多社會結構、過往經驗、接受到的訊息等等因素影響後的結果,並不是這樣簡單一句話、一個觀念的輸入就能改變的。

藍佩嘉深入田野訪談與觀察近 60 個家庭,剖析不同階級、情境的家庭的爸媽如何在有限的財力與資源中,盡己所能地「拚教養」。她發現:市面上有許多給予家長的教養書、雜誌、網路訊息,都是較為單一地傳達家長該為孩子做的事情,使得「當爸媽」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困難、令人焦慮,也讓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

此外,在藍佩嘉的研究中,父母如何理解自己的過去(童年經驗、原生家庭)、如何走到現在,形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與期待,也就影響了他們的教養方式。深根在爸媽腦海中的遺憾、心中深處的害怕、融入骨子裡的過往習慣,都遠遠比表象的教養行為更能解釋爸媽的行徑。

父母對於過去經歷的解讀,也會形塑出自己對於孩子的期望。圖/pixabay

因此,家長要改變作法,比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許更需要家長深入思考、嘗試釐清自身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找出具體希望改變的方法,會是更有效的方式。

給孩子:理解爸媽的身不由己、互相溝通

許多的傷痛,都是源於缺乏一個溝通的契機;而有效的溝通,通常需要理解對方的好奇心。在家庭關係中,孩子可以嘗試理解爸媽的焦慮與掙扎的來源。藍佩嘉指出,某種程度而言,爸媽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難以看穿市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不易擺脫成長過程中內化的社會期待,不知不覺讓愛成了焦慮與控制。

藍佩嘉引用當紅名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她說其實「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也就是說,孩子和爸媽其實需要在親子關係都保有自我,並互相照顧。孩子們別忘了,照護的邏輯不僅限於爸媽照顧孩子,而應該是「彼此照顧的協力團隊」!

孩子可以嘗試理解爸媽也是脆弱的,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遺憾與未完期待,如果能互相摸索彼此照應、找出給予對方支持的正確方式,或許更能說出彼此的真心話,親子關係也會減少傷痛。

孩子和爸媽其實需要在親子關係都保有自我,並互相照顧。圖/pixabay

做彼此最佳的隊友,改變或許便由此開始

除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別忘了「父母有時也不是父母自己的」,讓我們重新定義親子關係:親子,理應做彼此的支持。

讓親子關係成為協力團隊,互相了解彼此的心聲、成長經歷、未來期待等等。如能在關係中開啟真實的理解,或許就是有效溝通、創造改變的契機。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 97-140。
  •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出版。
  • Lan, P. C. (2014). Compressed modernity and glocal entanglement: The contested transformation of parenting discourses in postwar Taiwan. Current Sociology, 62(4), 531-549.

The post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透視我們與家的距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害怕想起來,更害怕無法走出傷痛──由電影《返校》談創傷心理學

$
0
0
  • 文/趙書賢│心理師在世人眼裡與魔法師沒什麼兩樣,常使用讀心術或各種難以理解的魔法,而我一手分析如火的性別與平權倡議,另一手則研究水一般的原型與深層潛意識,共通處在於想要走進人類心靈的初衷。現職為大學專任諮商心理師、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理事。

電影《返校》上映後票房表現十分亮眼,社群網站上的討論度也很高。女主角方芮欣的名字其實暗示著這是在「內心」上演的一幕幕戲碼,而我則想以這部電影當作引子,探討一些與創傷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以及我們常常對於「創傷」以及倖存者存在的一些迷思與誤解。

返校中的創傷心理學。圖/《返校》劇照

 

 

————有爆雷,但部分案例情境因應需求與電影劇情略有差異————

 

 

 

案例分析:

方芮欣是一名高三女生,從小在父母爭吵與家暴中成長,小時候活潑開朗的方芮欣漸漸變得孤僻冷漠。在美術科張老師的關懷,以及與方芮欣互有好感的學弟魏仲廷陪伴下,方芮欣才願意重新敞開心扉。

直到校內的秘密讀書會意外被揭露,包括張老師、魏仲廷以及幾名同學都被憲兵帶走,得知張老師已被槍決、魏仲廷也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後,方芮欣每天都睡不好覺、會不斷夢到受難者被帶走的畫面,清醒時充滿恐懼與自責,她開始不敢上美術課、甚至開始害怕曾經熟悉的校園景物,有一天她終於受不了了,她站到禮堂的椅子上,把脖子放進繫好的麻繩裡……

被救下來的方芮欣開始接受心理諮商,她告訴諮商心理師,自己已經不清楚現實、夢境與回憶,常常會以為自己又孤單地在禮堂中醒過來……(以上情境因應說明需求與電影劇情略有差異)

人物關係圖。(因應本文說明另有微調,與電影劇情略有差異)製圖整理/趙書賢

一、一遍又一遍輪迴:再體驗與情緒反應

近年來大眾漸漸認識「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個概念。經歷戰亂、身體暴力或重大災害的倖存者,常常會有幾種症狀,包括「創傷經驗再體驗、過度警覺、逃避及麻木、創傷事件相關負向認知及情緒」等等。

在某些信仰中,人們相信自殺者會在事發現場反覆重演著自殺的情景。在電影中,方芮欣、魏仲廷則困在「翠華中學」,無法逃脫、反覆經歷過去發生的事。這樣的反應非常像 PTSD 中「創傷經驗再體驗」的症狀,倖存者會在事件發生後一段時間(可能長達數個月甚至幾年),不斷想起事件發生時令人緊張、恐懼的畫面、經歷。除了白天常常無法抑制地想起之外,也會不斷在惡夢中經歷。儘管本人已經安全、脫離危機狀態了,但這些倖存者還是被困在其中,就像男主角的名字「仲廷」,「停」留在恐懼與傷痛之「中」,找不到出口可以離開。

當倖存者在事件後不斷被這些畫面侵擾,就會逐漸衍生出症狀中「過度警覺」與「逃避」等因應方式。過度警覺可以用一句成語「驚弓之鳥」來理解,因為創傷事件太過沉重、又容易反覆憶起,因此對於周遭的風吹草動非常敏感。腦神經科學家發現這種症狀來自於大腦在創傷發生後也有相應的影響與變化,包括掌管情緒的「杏仁核」過度活躍,以及調節情緒、管理認知的「大腦前額葉功能」減弱等等 (Greenberg, 2018 )。

就像電影中男女主角時時擔心鬼影、鬼差出現,因為這些線索出現時,往往會讓我們的大腦相信自己又快要面臨生命安全的威脅了,反而造成日常生活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濟等現象。除此之外,創傷後的反應也常包含:無法回憶重要片段等記憶缺失、對因果關係的認知有所扭曲,以及憂鬱情緒、責怪自己或他人等等,也有可能一起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

電影中主角們的心其實不斷被痛苦與悔恨折磨,這些情緒反應除了來自外在現實(如背叛、監禁刑求、失去摯愛)所引發的,也包括了內心的煎熬。魏仲廷的台詞:「如果沒有遇見你(方芮欣)就好了」,便表達了來自心中無盡的自責、希望可以重來的念頭。

二、「就這麼忘了不好嗎?」:創傷後記憶與遺忘

《返校》電影的起點來自於女主角遺忘了發生了什麼事,而從破敗、晦暗的校園中開始重新發現真相。如同我們看了許多的影視作品,有人可能會覺得經歷重大創傷的人好像都會把事情忘得一乾二淨,但事實上,這些令人害怕的記憶比我們想像的更難忘掉。

 

從演化機制來看,人類對於危及生命的重大創傷事件(例如不小心走進猛獸地盤而被攻擊,但大難不死),理應深深刻畫在大腦之中。

腦神經科學的研究 (Kensinger, 2007) 發現較高強度的情緒,會增強當下對於事件的記憶,且從 fMRI 的造影上發現負責情緒管理的杏仁核、眶額皮質 (orbitofrontal cortex),會在情緒記憶形成、提取時活躍。而那些令人害怕的經驗與畫面之所以較難忘記,可能跟記憶提取的抑制功能有關,研究發現 PTSD 的患者相較於一般人,大腦更難忽略與創傷經驗有關的提示物,並更容易提取創傷經驗、引發後續的情緒反應 (Catarino, et al., 2015)。

在電影中,方芮欣與魏仲廷以為自己已經忘記那些痛苦不堪的回憶,但遇到布袋戲偶、禁書、麻布頭套,甚至是禮堂、教室等場景,都會很容易回想起來。常常是想忘的時候揮之不去:以為自己不在意了,卻總是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不自覺地哭出來。

三、如何面對傷痛?

當我們如同一開頭所說的,將主角們視為創傷後的倖存者,我們或許可以盤點一些可行的因應方式,讓方芮欣和魏仲廷能用來面對他們的傷痛:

  1. 周遭親友有所察覺,並協助尋求醫療協助往往是第一時間需要的,包含確切的診斷(例如一個月內的急性期、超過一個月才算 PTSD 等等),以及後續藥物(如抗憂鬱劑、助眠藥)的協助,都是累積研究結果證實有幫助的。
  2. 對經歷 PTSD 的人來說,重新建立穩固的人際支持也是很重要的,記得要像方芮欣伸出手緊緊抓住魏仲廷那樣,周遭的人提供陪伴與支持,往往是渡過創傷反應的良方。
  3. 透過諮商或心理治療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式,其實與心理師談話,可以針對自己內在打結的地方做處理,魏仲廷帶著往生者的託付活過大半輩子,方芮欣則是在拯救別人的過程中,得到自己內在的救贖。當自己願意解開這些結、為創傷經驗重新找到意義,或許就不需要忘記那些創傷回憶。
  4. 對經歷創傷的人來說,活著不只要自由而平凡,更需要放鬆與回歸規律生活。練習呼吸與放鬆技巧、音樂、運動、接觸人群等方式,都能讓自己的身心補充更多能量,當身心穩定了,才有力氣面對自己的傷口。

 

四、集體與政治性的創傷反應

當我們從方芮欣的內心走出來,望向更深邃、黑暗的歷史深淵,其實更希望的是這樣壓迫、傷害性的記憶不要再重演,但我們也需要知道,在當代社會中類似的事件會如何影響我們。

像是重大災難如福島風災、核災,或者最近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反送中示威活動,透過新聞媒體的反覆播放,都可能對觀眾造成「替代性創傷」,這種創傷方式不一定要親身經歷,而可能透過目睹、觀看、聽聞,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影響 (Lees, 2018)。此外歷史留下的創傷,也不會船過水無痕,例如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的轉型正義進行,就會特別注重倖存者的身心健康等等。

 

屬於我們的創傷復原與轉型正義方興未艾,國內目前也設置了服務政治受難者的專責機構(延伸閱讀:轉型正義再進步:籌辦「政治創傷」諮商中心,加害人也可以求助),讓我們一起面對歷史、陪伴走過那段日子的人們,讓發生在一整個時代之上的創傷,可以慢慢癒合、慢慢復原。

參考文獻

  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2015)。創傷/壓力與精神健康。台北:衛生福利部。
  2. Catarino, A., Küpper, C. S., Werner-Seidler, A., Dalgleish, T., & Anderson, M. C. (2015). Failing to forge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5), 604–616.
  3. Greenberg , M (2018, Sep. 29). How PTSD and trauma affect your brain functioning: Neuroscience explains the anxiety and hypervigilance of people with PTSD.
  4. Kensinger, E. A. (2007). Negative Emotion Enhances Memory Accurac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4), 213–218.
  5. Lees, A. B. (2018, Oct. 14). Yes, You Can Be Traumatized By The Media! 6 practical tools to stay informed & stay sane.

The post 害怕想起來,更害怕無法走出傷痛──由電影《返校》談創傷心理學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難道這就是戀愛嗎?幾個科學上的戀愛徵兆

$
0
0

我們可能都經歷這種讓人迷惘的時期:整天想著某人;異常在乎對方今天對待自己的態度;把人家的生活細節、好惡全記得一清二楚;一看見他/她就怦然心動。這真的是戀愛嗎?還是說生活太過乏味,一時需要找點刺激?

科學上有幾個「指標」,可以代表一個人陷入戀情的跡象喔

看到想到就開心:戀愛是種上癮

觀看伴侶的照片時,通常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圖/pixabay

研究人員邀請了平均已婚 21.4 年的 10 為女性與 7 為男性,請他們分別觀看自己伴侶、熟悉親友還有陌生人的照片。發現在觀看伴侶照片的時候,受試者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活化程度最大。

此區大量分泌的多巴胺會讓人產生「被獎勵」的愉悅感,讓人更想藉由接近眼前這個對象,來重獲同樣的感受,這與物質成癮(如:菸癮、酒癮、毒癮)患者的腦部運作機制非常類似。以可以部份解釋,為什麼戀愛的時候會特別想看到某個人,而且光是想著也會讓人心情愉快呢。

比輸了也不在乎:對方優秀你驕傲

「人比人,氣死人」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根據 Tesser 等人 1988 年的研究,多數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拿來跟其他人比,而且比較的對象是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也就算了,如果是與自己的親朋好友、常常接觸的同事或主管相比,那種「不爽」更是刻骨銘心!長期下來會對人際關係造成不好的影響。

可是 Penelope 等人又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事實:當我們發現伴侶在某個領域的表現或成就明顯超越了自己,通常我們反而會挺高興的,而且較多人期望伴侶某些時候表現比自己好,不想當一個事事超越伴侶的神人。當伴侶的感情很好、信任彼此的時候,似乎越容易抵銷這種被人拿來亂比較所造成的不舒服,這也許是因為隨著感情升溫,我們會漸漸把伴侶當為自我(self)的一部分。

所以下次不妨問問自己,你會為了他/她的成功而感到喜悅嗎?還是覺得丟臉、不給你面子呢?如果是前者的話,很可能代表,他/她在你的心目中真的有著比較特殊的地位喔。

愛情不會憑空出現,機會都隱身既有的人機關係中。圖/pxhere

言情小說老招數:嫉妒代表了在乎

嫉妒是一種對潛在威脅的反應,讓我們知道現在如果皮再不繃緊一點這次又要吹了,要加把勁維繫人家對自己的好感。所以如果在與對方相處的過程中,你也感受到了嫉妒,那就很可能是因為你真的很喜歡、很在乎對方喔。

不過嫉妒又可細分成幾種,我們先討論 Robert J. Rydell 與 Robert G. Bringle 定義的「反應性嫉妒(Reactive Jealousy)」還有「懷疑性嫉妒(Suspicious Jealousy)」。

嫉妒在經營關係時能透漏給我們兩種訊息。pixabay

反應性嫉妒是基於對方異常的行為還有態度所生,所以比較像是有根據的合理懷疑,例如:突然冷凍你十幾天,還一直跑去聯繫那個神祕又性感的「青梅竹馬」,很難不讓人有負面聯想吧?

但是懷疑性嫉妒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它只是純然的瞎猜臆測,常常伴隨許多傷害,例如:無故質疑伴侶忠誠度、一再索求保證、控制、調查通聯記錄等,這種情況反應的通常只是一個人的自卑、焦慮、缺乏安全感以及不信任,很難讓彼此幸福。

因為你,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段親密關係能讓我們建立自我概念,能認識自己。圖/nicepik

除此之外,對多數的文化圈而言,談戀愛、有過戀愛經驗其實都是讓人羨慕的美事(戴墨鏡),所以戀愛中的人相對來說至少都會有一段時間,自尊心、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破表比以前單身的時候好,當然也會更有信心跟意願,來從事以前沒有做過的活動,或是重新探索自我。

Aron 等人認為,任何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多少都會改變我們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例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原來有這個優/缺點,或是忽然驚覺原來自己一直都有著某種想法,只是從未被重視過。這種情形在戀愛的過程中會變得更明顯,尤其是在年輕的情侶身上,他們可能會因為戀愛而重新開始探索自我,想試著藉由許多新鮮的事物來重新認識自己。

戀愛改變了體內激素的濃度

當我們經歷壓力時,腎上腺皮質會分泌一種稱為「皮質醇(Cortisol)」的激素,幫助我們在壓力之下維持血糖、血壓的平衡,但如果長期分泌有損海馬迴,影響學習與短期記憶。

Donatella 等人發現,戀愛中的男女體內皮質醇含量比控制組高,或許是因為戀愛初期容易使人感到焦慮,特別是對那些剛開始談戀愛的人,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戀愛中的男性體內睪酮(testosterone)含量較低,而女性的睪酮則是偏高,雖然都沒有達到致病的程度,但這明顯與控制組有很大的差異。

延伸閱讀

  1.   How do you know if you are in love?
  2.   How do you know if you are falling in love?
  3.   「你在乎什麼,什麼就會傷害你。」嫉妒讓我們抓狂,到底如何正確吃醋?

參考資料

  1. Penelope Lockwood and Dan Dolderman., Pamela Sadler & Elinora Gerchak., Feeling Better About Doing Worse: Social Comparisons With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2. John P. Crowley & Meara H. Faw., Support marshaling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 support marshaling typolog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4
  3. Susan Sprech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social network.,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1
  4. Robert J. Rydell & Robert G. Bringle., Differentiating Reactive and Suspicious Jealousy.,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7
  5. Aron, A., Paris, M., & Aron, E. N., Falling in love: 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 Rusbult C. E.,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0
  7. Marazziti D. & Canale D., Hormonal changes when falling in love.,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03
  8. Donatella Marazziti & Domenico Canale., Hormonal changes when falling in love.,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04
  9. Bianca P. Acevedo.,  Arthur Aron., Helen E. Fisher & Lucy L. Brown., Neural correlates of long-term intense romantic love., SCAN., 2012

The post 難道這就是戀愛嗎?幾個科學上的戀愛徵兆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內心戲常常驚濤駭浪?不明確的心理界線,最難過的還是自己——《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

$
0
0

你容易有情緒嗎?失去的界限,其實你心裡知道

我從小情緒特別豐沛,即使到現在有了許多自我覺察,依舊可以感受到這份情緒。不過它已經從強烈起伏、困擾難受,轉變為有趣的情緒彈性度。這種對情緒的敏銳與覺察,反而能協助我的個案工作,讓我很快地進入個案、陪伴個案,再帶個案離開某種受困的情境。

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的人,在我的觀察裡可簡單歸因如下:

  1. 心理界限不夠明確
  2. 自我狀態不夠清晰

說穿了,如果一棟建築物結構不穩定,又沒有圍籬的話,隨便一陣風都會使得整棟建築物嘎嘎作響,讓你每天像在坐海盜船一樣精采。

內心不強大就會遇到大浪一直擺盪不定。圖/GIPHY

當我這幾年不斷自我覺察,開始釐清自我的結構,也就能釐清什麼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不會讓別人的話語隨意附著在我身上。

因為我認知到:除了理解自己之外,不管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我是什麼樣的人,我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任由他人去貼我標籤。我才是自己的決定者。

這讓我開始思考:當你所處的環境不允許你有自己的需求,不斷逼近你的生活空間或心理空間,不讓你拉開距離、讓你感覺窒息時,你會難以在這個環境下擁有明確的心理界限。

當和你一起生活的家人可能很強勢,總是希望你聽話;或可能很弱勢,總是希望你幫忙時,你就很難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聲音。當你在家中經常感覺混亂或是空洞茫然時,你便難以在這個氛圍下長出清晰的自我狀態。

不明確的界線,最難過的人是自己

界限不明確的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承接他人的情緒。

被任何情緒影響的時候,所有人的反應都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圖/Pixabay

有時候你想參加朋友生日聚會,但母親回傳的訊息裡透露著冷淡和疏遠,彷彿在指責你究竟朋友重要還是家人重要;因為聚會中有你想見的人,你還是去了,但在過程中也感覺心神不寧。

聚會還沒結束你就先離開,回到家後渾身不對勁,趕快把自己的衣服拿去洗,順便也拿了母親的衣服;想要杯熱牛奶,就也弄了杯給母親,心裡充滿罪惡感。

睡覺前,你一邊想著沒跟哪個朋友道別就先回家了,對方會不會不開心;又想著母親冷淡地要你把牛奶放桌上,你更加心慌,熄燈躺下後依舊在被窩裡翻來覆去。

過度地接受他人情緒,這是真的你嗎?

我記得我的案主告訴過我:他的父親曾經嚴厲地教導他,要懂得看別人的臉色。這其實是良好的用意,為的是讓孩子培養出同理心,不去做出傷害與影響他人的舉止。但當你過度察言觀色到失去自我,就等於將他人情緒承攬到自己身上—而且不只有一次,你早就已經習慣這麼做。

當你的界限明確,就能擁有成人該擁有的生活圈;有界限的父母也會為孩子擁有快樂的生活圈與歡樂的聚會感到欣慰,而非苦守在家等著孩子回來,又深感自己被背棄。

過度察言觀色到失去自我,就等於將他人情緒承攬到自己身上。圖/pixabay

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容易受他人影響,但有更多人看不到自己的極限。

當你太容易依據他人表情而活,你自然容易憑藉他人情緒而活,也就是需要他人正向情緒的餵食和滋養,來讓自己感覺是有價值的;或是需要他人憤怒或高張的情緒刺激,來讓自己感覺活著,因此你會在豐沛痛苦的情緒裡,不斷迷失自己。

每次情緒的發生,都是檢視自己的時刻

你是個容易有情緒的人嗎?在每一次情緒發生時,就是你好好自我檢視的時刻。

有情緒時,可以試著檢視自己的狀態。圖/pixabay

界限清楚的人,在被侵犯的當下會有「謝謝再聯絡」或是「朕知道了」的反應,也就是能清楚知道:這是對方的意見跟想法,你並不一定要採納或遵循。

還記得我重考時,落點分析報告的評估指出,我有很高的可能性能夠上臺大心理系。我從高中時就知道自己想念心理系,從來沒有放棄。記得當時,我父親因為對心理系沒有概念,便覺得應該要念護理系這樣的科系比較穩定,未來有一技之長,也一定找得到工作。

但因為高中選校時,我家已經發生過一場家庭革命(後面會提到此故事),因此在這次的大學選系時,他只是輕聲詢問我:「妳要不要把護理系放在第一志願,心理系放第二志願?」而我看了父親一眼,搖搖頭說:「不要,我想唸心理系。」就繼續吃飯,父親也就沒有繼續要求什麼。

到底什麼事對我才是好的?圖/Pixabay

我心裡清楚這是因為父親關心我、為我的未來操心,但我也希望為自己的生涯選擇負責。也因為過往革命成功的經驗,讓我知道:當我決定要做什麼事的時候,其實最後父母會放手支持我,讓我有機會長出自我、擁有界限。

更多界限糾結的時候,你會覺得別人這麼說是「為你好」、是在乎跟關心你的表現,你不應該違抗。那我們要怎麼樣得知,那已經侵犯到我們的界限呢?

明明都是為了我好,但心裡卻感到悲傷

簡單來說,你會出現「焦慮」,也就是煩躁的行為反應。你會侷促不安,腦海裡甚至會出現各種想像和擔心,讓你開始不停想著:他怎麼會這樣說、這樣可以嗎、可是會不會……、如果這樣的話……

明明知道是為我好,卻感到悲傷。圖/pixabay

舉個輕微的例子來說,母親看到妳今天一身素 短褲打扮,就對妳說:「妳怎麼不好好照個鏡子,這樣打扮怎麼交得到男朋友!」接著妳開始自我懷疑,又有點憤怒地認為這又怎樣了?找男友就一定要看穿著嗎?可是媽媽很會打扮,是不是她講的話比較對?我會不會太固執又不聽勸,如果這樣孤獨終老一生怎麼辦……

妳的腦海中因為她的一句話而出現各種情境,甚至是災難式情境。也因為這句話,讓妳對自己、對未來、甚至對關係產生很多焦慮,然後有點無助地想著:是不是真的該聽母親的勸。

到底該聽誰的好呢?圖/pixabay

我之所以稱這個例子輕微,是因為它不及「你怎麼辭掉這麼好的工作,你是瘋了不成」或者「妳怎麼嫁這種老公,妳下半輩子根本毀了」這種不停在人生重要階段出現,左右你的心智、要你聽從的「忠言」。

然而,在這些話語背後,除了你被越界、自由被壓縮的焦慮外,還有害怕不討好他人就會有麻煩的恐懼,以及你不一定可以為自己所有行為負全責的擔憂。

這將導致這些人、這些話,會不時在你生命中各種重要時刻出來對你補刀,因為你有時仍舊會依賴這些話給你方向,或是帶給你被愛、被關心的感受;有時,你也害怕自己如果不聽話,到時會後悔無法承擔責任。

有沒有被越界,其實自己都知道

當你被越界,其實你的內心都知道。你的焦慮是來自於:你知道你的想法或行為,跟父母或他人預想的並不一致;你並不一定想遵循其他人的思緒走,但又不夠有把握或肯定自己的現況,或是很怕讓對方不開心。

當你因此無法把持住人際間的界限,你的心就會透過「焦慮」的反應來讓你知道。

學會辨識越界之後,更要為自己負責任。圖/Pexels

其實你渴望的,就是被他人好好尊重與認可;也就是不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會保持原樣和你來往,你不用再感到不安。

所以親愛的,辨識越界後,我們要對很多自己的功課負起責任,包括:相信自己,勇於選擇和負責,尊重自己更尊重他人;當你認清自己,那條與人之間的界限自然就會愈來愈清楚。

全文摘自《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 ,2019 年 5 月,遠流出版

 

 

 

 

 

The post 內心戲常常驚濤駭浪?不明確的心理界線,最難過的還是自己——《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06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