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會群體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一輩子的科學課,不是學好科學,而是學會讀科學—《科學研習》

$
0
0

文/李松濤|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副教授

螢幕截圖 2016-11-04 17.24

21 世紀的學生所應具備的新素養,其具體表現就是可以在網路或是其他媒體環境中找出重要的問題或議題,尋找到需要的資訊,可以批判地評價這些資訊的用處,整合這些資訊來回答問題或是解決問題。

21 世紀的學習成果

當代 21 世紀的教育核心理念就是「素養」與「能力」的教育。

根據美國 21 世紀能力聯盟(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2003)所提出的報告指出,21 世紀的學生學習成果應該有二個部份,其一是「知識」的向度,包括了語言、藝術、科學和數學等核心科目以及全球意識、公民素養、健康素養和環境素養等議題能力; 其二是「技能」的向度,包括了學習與創新、資訊媒體與科技以及生活與事業的技能等,更涵蓋了創造和創新、批判思考、 解決問題和自我學習的能力,此外也納入了資訊素養和媒體素養的表現(如表 1)。

螢幕截圖 2016-11-09 10.07

點擊看大圖。

我國在 2004 年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設計理念也明文規定了七大學習領域,十項基本能力以及三項課程目標,其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新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具備有可以帶著走的能力,其中「表達、 溝通與分享」、「主動探索與研究」以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等三項「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當中特別重視的內容,其主要目標就在於提升學生的「科學與科技素養」。

在 2015 年國家教育研究院新公布的《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當中,其論述也直接指出:

「我們的國民更需要具備科學素養,能了解科學的貢獻與限制、能善用科學知識與方法、能以理性積極的態度與創新的思維,面對日常生活中各種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能做出評論、判斷與行動。」

而且也將「建構基本科學素養」列為主要的自然科學課程目標之一(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

國際評量的素養觀點

根據針對 15 歲學生為評量對象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定義「科學素養」 是指「一個人可以運用一定的科學知識來確認問題,獲取新知,解釋科學現象,而且對於一些和科學有關的議題能夠做出以證據為依歸的結論,除此之外,他也應該知道「科學」是一種人類知識與探究的形式,也明白「科學」與「技術」是如何地在形塑我們的物質、知識以及文化環境。同時,做為一個具有反思能力的公民,他更願意運用科學領域裡的知識來參與科學相關的議題」(OECD, 2006)。

而我國新的十二年國教課程自然科學領域綱要中, 也將「科學素養」定義為「使學生具備基本科學知識、探究與實作能力,能於實際生活中有效溝通、參與公民社會議題的決策與問題解決,且對媒體所報導的科學相關內容能理解並反思,培養求真求實的精神。」由此可知,「科學素養」除了包括與科學相關的一些重要概念理解之外,也應該具備科學相關的基本語言與文字能力, 以便針對相關的議題進行批判思考,與人溝通,甚至參與辯論(Hand, Prain, & Yore, 2001)。

Yore 和 Treagust(2006)也認為,「科學素養」的提昇其實就應該包含人們在各類科學論述當中可以「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因為我們必須熟悉科學語言的使用方式,才能發揮批判思考的能力;也才能進一步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的重要概念, 甚至理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等向度之間交互作用的相關性(圖 1)。

螢幕截圖 2016-11-09 10

(圖 1)科學素養與閱讀素養的 LINK 連結(Language / Inquiry / Nature / Knowledge of Science)(圖 1) / 《科學研習》提供

根據針對小四學生為評量對象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計畫定義, 所謂的「閱讀素養」是指「具備可以理解與運用社會需要或是個人所重視的各類形式文字語言的能力」(IEA, 2006)。而學生「閱讀素養」的分析可以分成「閱讀理解的過程」、「閱讀目的」以及「閱讀的行為與態度」等三個向度。

在「閱讀理解的過程」 向度中包含了二種層次:第一是可以由書面文字直接取得訊息的歷程,例如「聚焦與提取明顯資訊」與「直接推論」;第二則是可以在比較不明顯的文字敘述中進行推理的歷程,例如「詮釋並整合想法和訊息」 與「檢驗和評估內容、語言以及文字元素」 等過程。而在「閱讀目的」向度中,則可以分為「獲得並運用資訊」以及「培養文學經驗」等二個範疇。

另外在 PISA 計畫中所定義的「閱讀素養」則是指「一個人有能力可以理解、運用與反思書面的文字, 以達到自己的目標,發展自己的知識與潛能以便投入社會」(OECD, 2006)。

仔細對比二項「閱讀素養」的定義後可以發現, PIRLS 計畫的目的是在評量小學生「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的層次是否已經可以轉移到「閱讀學習」 (read to learn)的能力; 而 PISA 計畫的目的則是在評量中學生是否已經具備日後成為社會公民時所必須擁有的基本語言與文字能力。

2879550176_8e211dd76d_z

任何書局都是可以同時展現與培養科學素養與閱讀素養的空間。圖 / By electricnude @ flickr, CC BY-SA 2.0

整體而言,這二項國際評量計畫當中所指涉的「閱讀素養」,都已經超越了傳統 「閱讀」與「寫字」的基本定義,轉而成為 了一項現代社會中與終身學習能力息息相關的工具性定義。就「科學教育」而言, 無論是小學生由「學習閱讀」轉移到「閱讀學習」的能力,或是中學生日後成為社會公民時所必須擁有的基本語言與文字能力等,都應該是關心的重點;因為語言與文字能力在科學領域中的具體表徵就是一 種「科學素養」;而科學概念與知識在閱讀領域中的應用其實也是一種「閱讀素養」。

科學新聞的閱讀

29833854725_7b4915e224_z

生活中到處可見的告示牌也是表現科學素養與閱讀素養的地方。圖 / By Kenming Wang @ flickr, CC BY-SA 2.0

「閱讀」一直是人類社會中最普遍的一種學習活動,在國內、外正式的教育體制內,學校老師們常常習慣於讓學生在課前或是課後自行去閱讀一些課程的補充材料,主要還是希望學生可以主動地連結一些重要的知識資訊。由於傳播媒體的日益發達,學生們的學習管道早已不再只侷限於制式環境的學校教室,相反地,媒體傳播(包括網路、電視、新聞、報紙等) 的各種訊息已經是學生各類學習的重要管道,甚至媒體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看不見的學校,能夠提供學生學校以外的教育課程 (教育部,2002)。

2767136334_ec2b4ab045_z

科學閱讀就如同閱讀另外一種文字一樣,學習科學就是在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圖 / By Victor Carreon @ flickr, CC BY-NC 2.0

在各類媒體的傳播訊息當中,科學新聞除了是一般學生與民眾接觸科學新知的管道之外,在文本結構上也具有特殊的屬性。例如在文體上,科學新聞就介於「敘事文」與「說明文」之間,科學教科書通常以說明文為主要體裁,一般新聞則以敘事文為主體;而科學新聞則同時需要交代科學事件的發展,也要說明事件背後的科學原理(黃俊儒,2011)。另外,科學新聞除了可以媒合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之外, 它也是一種促成「公眾覺知」的文本,其主要目的是在告知閱聽人一些科學訊息, 而不會著重在相關科技工作的正確性(黃俊儒,2011;Zimmerman, Bisanz, Bisanz, Klein, & Klein, 2001) 。

其次,科學新聞的報導與陳述也具有一些特徵,例如任何的科學新聞報導內容,都是一種選擇後的結果,所以也必然會有一些限制;而且所有的報導內容都隱含有某些價值觀或特定的觀點,若以新聞價值的判準而言,一般閱聽大眾就應該稍微留心與注意(如表 2)(McClune & Jarman, 2012)。由表 2 可以發現,在新聞價值的參考標準中,其實並沒有「正確性」的概念;正如陳憶寧(2011)的研究指出,科學家常常認為科學新聞戲劇化而且過度簡化,以致容易讓民眾產生誤解, 而且正確性對記者來說不見得重要,但正確性對科學家而言卻是最重要的原則,在這種狀況下,當科學新聞出現在媒體上的時候,閱聽大眾的閱讀態度與角度便相形重要。

螢幕截圖 2016-11-09 10.24

點擊看大圖。

若就語言閱讀的角度而言,科學新聞在社會脈絡當中的呈現其實包含了「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二種不同表徵的內涵,閱聽大眾必須分別應用對應的「科學素養」與「媒體素養」才能真正地了解科學新聞所傳達的訊息 (黃俊儒、簡妙如, 2010)。例如在「科學素養」的運用上, 閱聽大眾可能要思考諸如「報導議題的定義範疇為何?」、「報導內容的主要論點為何?」、「報導主張論點的證據為何?」以及「報導論述的推理過程為何?」等有關科學思考的內涵;而在「媒體素養」的運用上,閱聽大眾可能也要思考諸如「誰創造了這個議題訊息?」、「這個議題訊息運用了甚麼技巧來吸引大眾注意?」、「別人對此議題訊息的理解與我會有何異同?」 以及「媒體為何要傳播這個訊息?」等有關媒體覺知的內涵。

結論

眾所周知,一般社會大眾的主要科學訊息來源都是新聞媒體,但是專業的學術發表與新聞報導的內容卻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要依賴大眾傳媒來做為提升民眾科學素養的方式,其實成效相當有限。當 「科學素養」與「閱讀素養」放在媒體環境討論時,自然而然地就會與「媒體素養」的概念整合在一起,而成為學者們所提出 21 世紀的學生所應該具備的新素養概念, 其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可以在網路或是其他媒體環境中找出重要的問題或議題,尋找到需要的資訊,接著可以批判地去評價這些資訊的用處,然後整合這些資訊來回答問題或是解決問題,而這些「素養」與「能力」的表現正就是當代 21 世紀的重要教育核心理念。

9442591351_fb45ff021a_z

透過素養的結合,才可以在科學與閱讀的學習道路上持續前進。圖 / By David McKelvey @ flickr, CC BY-NC-ND 2.0

參考文獻

  1. Hand, B. M., Prain, V ., & Yore, L. D. (2001). Sequential writing tasks’ influence on science learning. In P. Tynjala, L. Mason, & K. Lonka (Eds.), Writing as a learning tool: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p. 105– 129). Dordrecht, NL: Kluwer.
  2.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2006). PIRLS 2006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specifications. 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 Boston College.
  3. McClune, B. & Jarman, R. (2012). Encouraging and equipping students to engage critically with science in the news: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iteratur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48(1), 1-49, doi: 10.1080/03057267.2012.655036.
  4.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6). Assessing scientific,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 A framework for PISA 2006. 取自 http://www.oecd. org/publications.html。
  5.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2003). Lear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www.21stcenturyskills.org/downloads/ P21_Report.pdf.
  6. Yore, L. D., & Treagust, D. F. (2006). Curr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Language and science literacy-empowering research and informing i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8(23), 291-314.
  7. Zimmerman,C., Bisanz, G. L., Bisanz, J., Klein, J., & Klein, P. (2001). Science at the supermarket: A comparison of what appears in the popular press, experts’ advice to readers, and what students want to know.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0, 37-58.
  8.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5)。國民中小學暨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 綱要草案。取自:http://www.naer.edu.tw/ files/15-1000-10469,c639-1.php?Lang=zh-tw.
  9.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編印者。
  10.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11. 黃俊儒(2011)。透過閱讀促進公眾科學理解-科學新聞閱讀理解之比較研 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12. 黃俊儒、簡妙如(2010)。在科學與媒 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 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新聞學研究,105 ,127-166。
  13. 陳憶寧 (2011)。當科學家與記者相遇: 探討兩種專業對於科學新聞的看法差 異。中華傳播學刊,19 ,147-187。

m55-10_001

 

本文摘自《科學研習》月刊第 55 卷第 10 期,2016 年 10 月號

The post 一輩子的科學課,不是學好科學,而是學會讀科學—《科學研習》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