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重點更新:如何認清病毒去向?防堵病毒最佳戰略報給你知!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武漢肺炎重點更新:病毒何去何從?》,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疫情發展到現在,面對 2019 新型冠狀病毒,你開始覺得煩了嗎?討厭停課,還是搶不到口罩嗎?我們需要更認識這隻病毒。 平常感冒也可能是冠狀病毒引起的!...
View Article「停經後,女人還是女人嗎?」古人這麼看月經與更年期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劉芝吟、美術編輯|林洵安 初潮與絕經,是女人重要的生命歷程。人們鮮少從性別醫療史的角度探討,陰晴不定大姨媽、更年期老女人等論述,卻始終如影隨形。 當月經不再來,50...
View Article充滿蠢蠢欲動熱情的「科學工廠」!賽先生專訪
充滿蠢蠢欲動熱情的「科學工廠」 沿著樓梯下到地下室,走進「賽先生科學工廠」,看見許多大大小小的架子,各類產品等著出貨,堆得不太整齊。這裡絕非想像中極簡無塵、高冷俐落的設計公司,卻能感覺到一股蠢蠢欲動、蓄勢待發的熱力。這熱度可能來自於特別明亮的電燈,也可能來自許多專注工作的年輕人。我想,也唯有這樣的熱度,才能年年產出百款科學文創產品,成為名符其實的「科學工廠」。 當然,更直接的熱力源,顯然來自於創辦人...
View Article三大理論看懂《想見你》陳韻如、黃雨萱、李子維心境
《想見你》集穿越、懸疑、愛情於一體,劇情看似超脫現實,卻非常有深度。我們不妨以「親職化」、「悲傷調適歷程理論」及「生命歷程理論」分別剖析劇中主人翁陳韻如、黃雨萱、李子維的內心世界,用另一個方式了解這個故事扣人心弦的原因。 警告:本文有劇情描述,介意者請自行迴避 Part1:習慣給,不敢要?從親職化看陳韻如討愛心境...
View Article嘿!身為台灣學生的你,害怕失敗嗎?從 PISA 評量檢視科學教育
文/蔡宇哲,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 去 (2019) 年底所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結果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是在 2017...
View Article讓武漢肺炎席捲人類的關鍵變異有哪些?和穿山甲有關嗎?
繼 SARS 和 MERS 之後,引發武漢肺炎(WHO 定名為 COVID-19),致死人數已經超過兩位前輩的第三種冠狀病毒,國際病毒研究社群日前命名為 SARS-CoV-2,突顯它類似 SARS 的特色,也就是「SARS二世」;為方便閱讀,接下來本文提及此病毒,亦以「SARS二世」稱呼。 SARS二世從何而來,為什麼能感染人類?最近分子演化學方面又有新的進展。1 相關分子演化分析可參考前文:...
View Article新年新希望,為什麼用意志力培養新習慣不是個好主意?
作者/Yulina Huang|文字內容創作者。 不少人常常嚷著要養成閱讀或運動的好習慣,但真正成功養成習慣的機率卻不高,把所想變為每日習慣的人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重點在於多數人誤用了意志力,以為想養成好習慣,要靠著意志力維繫。 意志力非常重要,足以改變人生。但凡事都用意志力來苦撐,當然會覺得痛苦難耐,這是因為意志力是會受到消耗的,消耗得越多,在之後的表現力就會越差。 圖/pxfuel...
View Article為什麼食物能滿足心靈?帶你了解食物的療癒魔力!——《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
作者/蔡宇哲、潘怡格 小美:「我今天要好好大吃一頓!」 小明:「為什麼?你今天發生什麼事了嗎?」 小美:「最近事情一堆,搞得我好煩躁,所以我要吃東西發洩壓力。」 小明:「確實,有些食物總讓人感到很療癒,那你想吃什麼呢?」 小美:「我現在好想吃小時候巷口賣的那家豆花喔,真懷念!」 究竟食物有著什麼神奇的魔力,可以滿足人們的身心靈呢?除了食物本身真的好吃以外,是否還有其他魔力呢?...
View Article族群大、傳播強、致死少、很難好,讓武漢肺炎威脅超越流感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已經造成上千人死亡,此一源於武漢的病毒被命名為 SARS-CoV-2,意思是類似 SARS 的第二種冠狀病毒,本文中接下來談到此病毒,會以 SARS 二世稱呼。 疫情將如何發展,台灣該如何看待?可以用演化的角度推論一番。 怎麼樣才是病毒的理想樂園? 未來充滿變數,預測演化方向十分困難,不過仍然可以參考一些基本原則,玩過「瘟疫公司」的人應該會了解我的意思。...
View Article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買對東西就可以!——《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
作者/蔡宇哲、潘怡格 小明:「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小美:「哈哈,你才要給我哩!」 小明:「你收了紅包打算去買什麼東西嗎?」 小美:「沒想過,因為我都交給爸媽保管。那你要去買什麼啊?」 小明:「我也還沒確定,想買電玩但又怕一下子就玩膩了不划算。」 小美:「好像不管買什麼東西,都會很快就失去樂趣了耶!」...
View Article可以說話撿到槍,但不能實際持槍的台灣,法規上究竟是怎麼管制槍砲的呢?
作者/江鎬佑 本文由泛科學與法律白話文運動共同策畫,更多精彩法律普及文章,快到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去看個飽啦! 在電影艋舺裡,Geta 大仔曾經這麼對小弟說:「槍,是西方人所傳來的邪惡東西,是沒種的人在用的,是下等人用的武器。」言語氣勢上滿滿的江湖口味。 對於 Geta 大仔來說,江湖兒女來說,只有用刀、棍棒、扁鑽這類冷兵器才能凸顯氣魄。...
View Article太空不是問題,歧視才是距離:凱薩琳.強森如何成為 NASA 的關鍵少數?——《怪奇科學研究所》
作者/SME 在 2017 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當然,這裡說的不是頒錯獎的大烏龍,而是在一堆奔著小金人來的演員中間,卻有一位非裔女數學家混在了其中。原來她就是被奧斯卡提名的電影《關鍵少數》中的原型人物,NASA 的超級女英雄——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Johnson)。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那個種族隔離大行其道的 20 世紀 60...
View Article國家公園與流浪貓狗(上):區分野小孩與毛小孩,是保育的開端
文/盂燕汝 你知道什麼動物是野小孩、什麼動物是毛小孩嗎?牠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為什麼不能生活在一起呢?國家公園以保護野小孩為優先,算不算差別待遇?繼續看下去,你就會發現到處遊蕩的毛小孩造成的問題可沒這麼簡單!...
View Article國家公園與流浪貓狗(下):為野小孩留下不被毛小孩打擾的空間
文/盂燕汝 上篇〈國家公園與流浪貓狗(上):區分野小孩與毛小孩,是保育的開端〉 隨著人類生活範圍的增加,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生活在人類身邊的毛小孩也連帶侵襲野小孩的棲地,甚至帶來疾病。為了保育野小孩,我們的國家公園做了哪些措施?而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國家公園是野小孩的家...
View Article遶境、馬拉松、畢旅和音樂節辦不辦?從科學證據看疫情期間公眾活動的風險
文/廖英凱、羅佩琪 2018年大甲馬祖繞境空拍畫面。source: 昇典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 疫情在世界各國出現多起群聚感染案例,如韓國因發生一起教會群聚感染案例,而導致病例數大幅增加。各地政府、組織也陸續宣布停辦或延期公眾活動,例如新北市政府延期各級學校畢業旅行、高雄市政府停辦所屬機關 500...
View Article如何就像管理企業一樣地經營學術研究工作?│學術職涯線上討論會
文/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 最近分別在頂尖期刊《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的職涯專欄各看到一篇談經營管理的文章。《自然》文章一開始的小標就開宗明義的說:「就像管理企業一樣地經營學術工作」(Treat science like a business)。在跨國企業待過一陣子的我,好奇地一口氣讀完了整篇,在此摘錄幾段自己非常有共鳴的重點,讓學術界的朋友們參考。...
View Article這波疫情中,誰比較危險:癌症病人是武漢肺炎的高危險族群嗎?
人類正被全新的病原體(SARS-CoV-2,以下簡稱新型冠狀病毒)攻擊,在這波疫情中,科學家們試著從有限數據中了解 COVID-19(俗名武漢肺炎,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以此稱之),希望推測:「這波疫情中,誰比較危險?」 1 癌症病人似乎更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註1,而年紀似乎是影響惡化成重症的關鍵。 癌症病人較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嗎?有可能。 中國呼吸系統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梁文華醫師團隊,針對...
View Article住在大城市的人走路真的比較快嗎?為什麼?——《走路的科學》
作者/謝恩・歐馬洛(Shane O’mara);譯者/謝雯伃 每個城市的步調都不太一樣 一般來說,一個城市越大、越富裕,特別是經濟成長率越高,居民就走得越快。 1974 年,心理學家博恩斯坦夫婦(Bornstein and Bornstein)測量了歐洲、亞洲以及北美 15 個城市行人的步行速度,結果發現日常步調會隨著當地人口多寡而不同,獨立於特定文化之外。...
View Article死神的鐮刀在那裡:武漢肺炎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特徵?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爆炸般增長的病例正壓垮各國的醫療能量。在缺乏特效藥的現況下,了解「什麼樣的患者,更容易死亡?」,以投注醫療資源拯救性命,成了一個冷酷、現實的議題。 COVID-19(另簡稱武漢肺炎,以下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稱之)的重症患者裡,年齡大的病人更可能因此而死亡。對他們而言,呼吸能力的崩潰,可能代表死神的接近。...
View Article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只讓你變胖,連地球環境也遭殃!
文/陳曼婷,Aranth安曼營養 澳洲註冊營養師。 亂亂吃好開心!可是後果呢?圖/macrovector / Freepik 現代人壓力大,常常暴飲暴食,點了一大桌菜卻沒吃完,或擔心浪費食物,哪怕肚子已經很撐了,還是硬把食物吃光,結果攝取了大量多餘的熱量。 不過,把食物吃完真的就是減少食物浪費嗎?還是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呢? 食物浪費,不只是廚餘問題...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