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為何明明治安變好了,還是覺得壞事很多?
文:何崇瑋 前陣子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妻子陳珮琪醫師因受不了名嘴的抹黑, 因而在其個人臉書動態上提到:市長常說壞人想不到好人為何會做好事?我心裡也常想為何這些人看到任何東西都是想到齷齪的一面?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希望來探究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做了許多好事,但在旁觀者眼中,卻會把這些好事硬生生的解讀為壞事?...
View Article是天分還是努力?專業音樂人怎麼養成的?──《好聲音的科學》
很多人因為熱愛音樂而想學音樂,但卻因自認沒有天分而卻步。這樣其實很可惜,因為本章接下來要說明的,就是這類「我沒有天分」的顧慮,其實是不必要的。事實是,大多數的專業樂手,也並非與生俱來就有天分。 「天分」這個詞有好幾種用法,但最常見的兩種是: 對他人的技能抱持無害的驕傲態度。(「是的,我太太跟我對小女獵海豹的天分,感到無比驕傲。這間俱樂部,就是我們送給她做為八歲生日的禮物。」)...
View Article深海沒有大鳳梨,卻有數不盡的人文遺跡──臧振華的水下考古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黃楷元、美術編輯|張語辰 水下考古非尋寶,找的是故事和人文遺產 因為地殼變動、海水面變化或飛機船舶的沉沒,讓許多人類遺址和文物,被深深藏在廣闊的海底。水下考古就是透過專業的潛水與水中探測技術,結合歷史研究和文物保存的觀點,對這些海底的文化遺產進行研究。如同陸上考古一樣,是人類鑑古知今的重要工作。...
View Article為什麼經濟成長、薪資卻停滯?從數據分析看見臺灣經濟發展的突破點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王怡蓁、美術編輯|張語辰 生產力 vs 購買力 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助理研究員,分析實際數據發現: 實質 GDP 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特別是近 15 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其生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越來越低,而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越來越高,這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
View Article一圖勝千言,這些訣竅讓《研之有物》好看又好懂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科普報導的採訪拍攝有哪些眉角?資料視覺化怎麼做?如何做一個科普網站?本文專訪中研院科普媒體《研之有物》的美術編輯張語辰,分享團隊創建兩年來累積的心法。 美術編輯張語辰:從 2016 年底參與創建《研之有物》,是將嚴肅的科學變親切的視覺魔法師。攝影│林婷嫻 做好採訪準備,拍出親近人心的好照片...
View Article【Gene 思書齋】告訴你什麼是成功的重要撇步
我上課很喜歡跟學生說一個故事。 有個 DNA 定序技術稱作「454」,曾經是次世代定序技術的主流之一。其名稱「454」令人好奇,據說那是發明人做實驗驗證他天才想法的次數。後來 454 公司被羅氏大藥廠併購,發明人成了億萬富翁。這正是「鍥而不捨」的好例子,所以有學生實驗失敗了十次,我就會告訴他們說,還有 444 次機會⋯⋯。...
View Article記憶宮殿中,不應該存在的房間:那些純屬虛構的記憶──《BBC 知識》
作者|菲利浦‧鮑爾(Philip Ball):科學作家、BBC線上廣播科學故事節目主持人,著有《不只是怪》(Beyond Weird)。 譯者|劉書維: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作物生理組碩士,譯有《笑的科學》。 記憶讓我們鑑古知今,藉此準備未來,誰會知道記憶也有冒牌貨?心理學家正在研究,這些記憶贗品或許有不為人知的妙用⋯⋯ 洛柏‧奈許博士(Rob...
View Article沒聽過淵遠流長的臺灣故事嗎?讓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講給你吧!
訪問 / 鄭國威 撰文 / 沙珮琦 臺灣最早出現的人類遺跡距今已有近 3 萬年的歷史,有了這樣的認知,你還會說臺灣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地方嗎?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林志興副館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源起:「卑南遺址」出土 1980 年代,由於南迴鐵路的興建,卑南遺址跨越了千年光陰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遺址的面積超過 30...
View Article蟻生online上線:如何決定成為要生寶寶或是做工的螞蟻?
螞蟻這種昆蟲,以分工合作著稱,大部分螞蟻算是社會性昆蟲。而多數品種的螞蟻女生分為「蟻后」與「工蟻」兩種角色:蟻后不工作,專職生寶寶;工蟻只會工作,沒有生殖能力。 講得更專業一點,螞蟻分工為蟻后與工蟻的狀態稱作「真社會性 (eusociality)」。除了螞蟻之外,白蟻、蜜蜂也算是真社會性的昆蟲,不過歷史上它們卻是獨立起源,與螞蟻演化為真社會性是無關的獨立結果。 超英雄蟻人與黃蜂。圖/取自...
View Article日本籍科學家近年屢獲諾貝爾醫學獎,是怎麼辦到的?──《科學月刊》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科學月刊總編輯。 近年在科學獎項上表現傑出的日本,是如何辦到的? 每年10月份起,伴隨著一絲秋意,年度科學盛事諾貝爾獎的得獎名單陸續揭曉。每年的此時是《科學月刊》編輯部最忙的時候,為了讓讀者對年度諾貝爾獎得獎者及其研究有更深入淺出的瞭解,在得獎名單公佈之際,科月編輯部便會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專家撰文,匯集於 12 月號的「諾貝爾獎」專輯,以饗大眾。...
View Article英國狂牛症│食安簡史2:打怪前先看圖鑑
編按: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或許,可以從有著與食安交手百年經驗的國家中,學習效仿、制定適合的食安政策。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食安相關機構、事件為例,整理歸納出二十一篇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替自己把關。 本文為系列文章,前一篇請見:愛爾蘭戴奧辛汙染豬│食安簡史1:打怪前先看圖鑑...
View Article歐洲食品安全局│食安簡史5:新手培訓中心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前一篇請見:跨國食品詐欺、本國食品汙染│食安簡史4:盟友與豬隊友 想到歐盟食安局上班嗎?你必須具備解決跨領域問題的能力! 攸關民眾健康的食安危機,得適用積極預防原則──歐盟食安綠皮書...
View Article是天分還是努力?專業音樂人怎麼養成的?──《好聲音的科學》
很多人因為熱愛音樂而想學音樂,但卻因自認沒有天分而卻步。這樣其實很可惜,因為本章接下來要說明的,就是這類「我沒有天分」的顧慮,其實是不必要的。事實是,大多數的專業樂手,也並非與生俱來就有天分。 「天分」這個詞有好幾種用法,但最常見的兩種是: 對他人的技能抱持無害的驕傲態度。(「是的,我太太跟我對小女獵海豹的天分,感到無比驕傲。這間俱樂部,就是我們送給她做為八歲生日的禮物。」)...
View Article為何放走了大野狼?性騷擾事件的權力運作
採訪編輯|林承勳 美術編輯|林洵安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性騷擾事件的權力運作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張晉芬提到,過去已有研究指出:性騷擾事件的被害人可能因為權力不平等、怕二度受傷等因素,常常選擇隱忍以求息事寧人。張晉芬以此為基礎,藉由調查醫院性騷擾事件發生始末,尤其是後續處置方式,揭發加害者為何常能繼續逍遙職場的可能原因。 從 2017 年 10...
View Article法庭之上,那顆可能改變一切的「保齡球」
採訪編輯|龔雋幃 美術編輯|林洵安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借鏡心理學、決策科學的研究,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金孟華所提出的「證據相互影響論」,正是直指法官在決策過程中的盲點與風險,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對於事實真相的理解。而每一位法律人都應該誠實地面對可能的認知錯誤。 常被忽略的「證據相互影響」...
View Article一個頭兩種痛?那些年我們頭很痛
本文轉載自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頭痛怎麼辦?原因有哪些?何時必須就醫?醫師圖文完整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MedPartner 喔! 頭痛或頭暈是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問題,發作起來真的讓人很不舒服。以最常見的一種頭痛類型「張力型頭痛」來說,在一些研究中指出,一年的盛行率甚至可以高達 8 成!也就是說,全台灣一年可能有超過 2000...
View Article接種疫苗除了保障自己,還能保護了誰?關於反疫苗謠言的幾個回應
作者/Jaffer Yang│畢業於成大微免所,現職醫學寫作。出於對醫學領域的興趣及工作經驗實務接觸,樂於將自己喜愛的科普知識,以淺白的文字讓更多人了解,曾著有《圖解醫學》一書 上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群體免疫的作用原理:如果人口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免疫於該疾病,則將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傳染路徑阻斷,傳染病就無法散播開來。...
View Article為何基因改造人類很母湯?實驗設計還不如研究生——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上)
後世的科學史家回顧公元 2018 年時,一定不會忽視 11 月底這件事: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創造的基因改造人誕生」。 賀建奎是用 youtube 影片公佈結果,這種方式也值得記上一筆啊。圖/取自 超訊 賀建奎的作為公諸於世以後,震撼世界,從中國國內到國外,全世界的同行都在痛罵;為什麼呢?在此之前的爭議性研究,修改人類胚胎的 DNA...
View Article改造基因預防愛滋,是否搞錯了些什麼?——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下)
上集:為何基因改造人類很母湯?實驗設計還不如研究生——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上) CRISPR 到底是基因編輯,還是基因改造? 我們趁機更仔細地來了解 CRISPR 到底是什麼?有些人指稱賀建奎對胚胎做的是「基因編輯」,而「不是基因改造」,很明白這是錯的。你可以用 「為什麼用基因編輯預防愛滋,是很糟的主意?」稱呼這些實驗是基因編輯,但它們當然也都是基因改造。...
View Article圍爐可不是動嘴就好!年夜飯科學陪你吃飯前先動腦
春節將至,在這九天的假期中,除了忙著打掃家裡,準備圍爐年夜飯也是一大工程! 但你以為年夜飯就只是「吃」這麼簡單嗎? 人人都說「年年有餘(魚)」,但圍爐究竟該吃什麼魚? 面對餐桌上長輩的問候,除了傻笑呼嚨敷衍帶過,你還可以做什麼? 除夕夜的年菜往往也是初一的晚餐,剩菜又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餐桌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挑戰,圍爐之前總是讓人心驚驚。...
View Article